CN211288252U -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8252U
CN211288252U CN201921472065.0U CN201921472065U CN211288252U CN 211288252 U CN211288252 U CN 211288252U CN 201921472065 U CN201921472065 U CN 201921472065U CN 211288252 U CN211288252 U CN 211288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entrifugal rotor
base
cooling pump
stor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20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全
高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shun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angshun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angshun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angshun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20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8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8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8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属于冷却泵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底座及离心转子,上盖与底座上下连接,离心转子设在上盖及底座之间,离心转子与底座旋转配合;底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离心转子包括转动环、导油结构和多个甩油叶片,导油结构设在离心转子的一端,多个甩油叶片设在离心转子的另一端,多个甩油叶片分别设在每个导油孔的外侧。液冷油通过进油口进入,离心转子转动使多个甩油叶片绕转动环的中心圆周运动,从而使液冷油从出油口排出,实现对液冷油增压的过程,由于离心转子与转轴连接,因此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达到节能的效果,且冷却泵占用的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背景技术
许多机械设备在运行时都需要电机的转子旋转作为原始动力,而一些机械设备为了能获得更快的转速,会在原有的设备上设置一个增速装置,增速装置通常都是利用输入轴带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再带动输出轴转动并对输出轴进行提速,然而输出轴在高速转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时间长了很容易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一般厂商都会在增速装置的一侧增加一个水冷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通过一个水泵不同往增速装置循环注水从而对输出轴进行冷却,但是水冷的容易对设备部件造成腐蚀,且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包括上盖、底座及离心转子,上盖与底座上下连接,离心转子设在上盖及底座之间,离心转子与底座旋转配合;
底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离心转子与上盖的内腔形成第一储油室,离心转子与底座的内腔形成第二储油室,出油口与第一储油室连通,进油口与第二储油室连通;
离心转子包括转动环、导油结构和多个甩油叶片,导油结构设在离心转子的一端,多个甩油叶片设在离心转子的另一端,转动环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导油结构包括多个导油孔及多个导油片,多个导油孔以圆周均布在安装通孔的外侧,导油孔贯穿转动环的上下两端,多个甩油叶片分别设在每个导油孔的外侧。
液冷油通过进油口进入第一储油室,离心转子与转轴连接,当离心转子转动时,导油片将液冷油通过导油孔导向第二储油室,甩油叶片设在第二储油室内,离心转子继续转动使多个甩油叶片绕转动环的中心圆周运动,从而使液冷油从出油口排出,实现对液冷油增压的过程,由于离心转子与转轴连接,因此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达到节能的效果,且冷却泵占用的体积较小。
优选的,甩油叶片由转动环的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甩油叶片的一侧为平面。
甩油叶片的一侧为平面,当液冷油流过甩油叶片的一侧时,对液冷油产生一个垂直于甩油叶片一侧平面的力,可减少阻力,使离心转子的转动更顺畅。
优选的,导油片为倾斜设置。
导油片为倾斜设置,便于离心转子在转动时,倾斜设置的导油片将液冷油导向导油孔,对液冷油起导向作用,使液冷油更容易到达第二储油室。
优选的,底座的内腔上设有环形的挡条,挡条的上表面与转动环的边缘上下拼接,使挡条及离心转子的外侧与上盖及底座的内侧形成第一储油室,挡条的内侧与离心转子形成第二储油室。
增大了第一储油室和第二储油室的体积,便于保持冷却泵内液冷油的容量,从而保持液冷油的压力。
优选的,导油孔为圆弧状。
导油孔设置为圆弧状,液冷油在倾斜设置的导油片的引导下导向圆弧状的导油孔,可减小吸油的阻力。
优选的,转动环开设有轴销槽,轴销槽对称设置在安装通孔的两侧。
设有轴销槽便于安装转轴,转轴与离心转子连接,使转轴的转动带动离心转子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液冷油的增压,减少能源消耗。
优选的,底座上设有工艺孔,工艺孔与其中一个轴销槽上下对应。
安装转轴时,将离心转子转动到其中一个轴销槽与工艺孔上下对应,便于对转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液冷油通过进油口进入第一储油室,离心转子与转轴连接,当离心转子转动时,导油片将液冷油通过导油孔导向第二储油室,甩油叶片设在第二储油室内,离心转子继续转动使多个甩油叶片绕转动环的中心圆周运动,从而使液冷油从出油口排出,实现对液冷油增压的过程,由于离心转子与转轴连接,因此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达到节能的效果,且冷却泵占用的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离心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导油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盖3、底座1、离心转子2、进油口11、出油口12、第一储油室31、第二储油室32、转动环21、安装通孔211、导油结构22、甩油叶片23、导油孔222、导油片221、挡条13、轴销槽212、工艺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包括上盖3、底座1及离心转子2,上盖3与底座1上下连接,离心转子2设在上盖3及底座1之间,离心转子2与底座1旋转配合;
底座1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离心转子2与上盖3的内腔形成第一储油室31,离心转子2与底座1的内腔形成第二储油室32,出油口12与第一储油室31连通,进油口11与第二储油室32连通;
离心转子2包括转动环21、导油结构22和多个甩油叶片23,导油结构22设在离心转子2的一端,多个甩油叶片23设在离心转子2的另一端,转动环2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211,导油结构22包括多个导油孔222及多个导油片221,多个导油孔222以圆周均布在安装通孔211的外侧,导油孔222贯穿转动环21的上下两端,多个甩油叶片23分别设在每个导油孔222的外侧。
液冷油通过进油口11进入第一储油室31,离心转子2与转轴连接,当离心转子2转动时,导油片221将液冷油通过导油孔222导向第二储油室32,甩油叶片23设在第二储油室32内,离心转子2继续转动使多个甩油叶片23绕转动环21的中心圆周运动,从而使液冷油从出油口12排出,实现对液冷油增压的过程,由于离心转子2与转轴连接,因此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达到节能的效果,且冷却泵占用的体积较小。
甩油叶片23由转动环21的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甩油叶片23的一侧为平面。
甩油叶片23的一侧为平面,当液冷油流过甩油叶片23的一侧时,对液冷油产生一个垂直于甩油叶片23一侧平面的力,可减少阻力,使离心转子2的转动更顺畅。
导油片221为倾斜设置。
导油片221为倾斜设置,便于离心转子2在转动时,倾斜设置的导油片221将液冷油导向导油孔222,对液冷油起导向作用,使液冷油更容易到达第二储油室32。
底座1的内腔上设有环形的挡条13,挡条13的上表面与转动环21的边缘上下拼接,使挡条13及离心转子2的外侧与上盖3及底座1的内侧形成第一储油室31,挡条13的内侧与离心转子2形成第二储油室32。
增大了第一储油室31和第二储油室32的体积,便于保持冷却泵内液冷油的容量,从而保持液冷油的压力。
导油孔222为圆弧状。
导油孔222设置为圆弧状,液冷油在倾斜设置的导油片221的引导下导向圆弧状的导油孔222,可减小吸油的阻力。
转动环21开设有轴销槽212,轴销槽212对称设置在安装通孔211的两侧。
设有轴销槽212便于安装转轴,转轴与离心转子2连接,使转轴的转动带动离心转子2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液冷油的增压,减少能源消耗。
底座1上设有工艺孔14,工艺孔14与其中一个轴销槽212上下对应。
安装转轴时,将离心转子2转动到其中一个轴销槽212与工艺孔14上下对应,便于对转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液冷油的流向为从进油口11进入循环泵内部,依次流向第一储油室31、导油孔222及第二储油室32,最后从出油口12排出;安装时,将转轴与安装通孔对应,并将转轴的固定销与轴销槽212对应,实现转轴与离心转子2的安装;当转轴转动时带动离心转子2转动,液冷油从进油口11进入第一储油室31,液冷油在离心转子2上的导油片221的引导下流向导油孔222达到第二储油室32,甩油叶片23在转轴的带动下高速圆周运动对甩油叶片23产生切向的力,从而使液冷油在出油口12甩出,实现了对液冷油的增压。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底座及离心转子,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上下连接,所述离心转子设在所述上盖及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离心转子与所述底座旋转配合;
所述底座上分别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离心转子与上盖的内腔形成第一储油室,所述离心转子与所述底座的内腔形成第二储油室,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储油室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储油室连通;
所述离心转子包括转动环、导油结构和多个甩油叶片,所述导油结构设在所述离心转子的一端,多个所述甩油叶片设在所述离心转子的另一端,所述转动环的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导油结构包括多个导油孔及多个导油片,多个导油孔以圆周均布在安装通孔的外侧,所述导油孔贯穿所述转动环的上下两端,多个所述甩油叶片分别设在每个导油孔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叶片由所述转动环的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甩油叶片的一侧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片为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腔上设有环形的挡条,所述挡条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动环的边缘上下拼接,使所述挡条及所述离心转子的外侧与所述上盖及所述底座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储油室,所述挡条的内侧与所述离心转子形成所述第二储油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孔为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转动环开设有轴销槽,所述轴销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与其中一个所述轴销槽上下对应。
CN201921472065.0U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Active CN211288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065.0U CN211288252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065.0U CN211288252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8252U true CN211288252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2065.0U Active CN211288252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8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3865A (zh) * 2021-03-31 2021-06-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控制喷油速度的甩油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3865A (zh) * 2021-03-31 2021-06-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控制喷油速度的甩油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6642U (zh) 一种带有双冷却通道的电机
CN111969760B (zh) 一种3300v高压永磁变频电机一体机
CN211288252U (zh) 一种新型节能的微型循环冷却泵
CN113489231A (zh) 一种使用液冷散热技术的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
CN107044432B (zh) 一种散热风量大的静音破壁料理机
CN201090461Y (zh) 一种鼓风机
CN116658440A (zh) 一种适用于水冷燃料电池的微型空压机
CN110345104A (zh) 双导叶贯流式油泵
CN214850855U (zh) 一种带散热结构的电机
CN114362434A (zh) 一种磁悬浮转子及其浸没式液冷结构
CN113162331B (zh) 风力双馈发电机循环冷却装置
CN208474135U (zh) 叶轮内置轴承式一体高速永磁离心泵
CN209586720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旋转式空气离心力发生装置
CN210686439U (zh) 一种有叶扩压器
CN208474138U (zh) 导叶轴承式一体高速永磁离心泵
CN207621075U (zh) 一种电机风扇散热轮毂结构及其所构成的冷却风扇
CN114370426B (zh) 一种组合式叶轮空压机
CN219452461U (zh) 一种适用于水冷燃料电池的微型空压机
CN214616854U (zh) 一种水龙头用的发电机
CN115158622B (zh) 适应复杂水域的集成电机推进装置
CN213064049U (zh) 一种高性能双叶片叶轮
CN213088277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7582622U (zh) 一种高速风机的降噪结构及其风机
CN212615510U (zh) 一种磁电机风扇
CN214014065U (zh) 一种双风冷式变频调速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