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5628U -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 Google Patents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5628U
CN211285628U CN201921829514.2U CN201921829514U CN211285628U CN 211285628 U CN211285628 U CN 211285628U CN 201921829514 U CN201921829514 U CN 201921829514U CN 211285628 U CN211285628 U CN 211285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tructure
steel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95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通
芮扬
秦立标
吴炜程
邵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95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5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5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5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一钢管及至少两个套接固定于所述钢管的外侧的囊袋,钢管的预设区段的体壁上开设有孔洞,部分钢管的预设区段被囊袋所覆盖,囊袋与钢管之间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从而有效提高钢管的承载力和截面刚度,以满足后续围护体系的对于围护刚度的需求。由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结构进行围护体系的施工,整个施工过程简单,投入的材料较少,相比传统的围护体系需要采用灌注桩加止水帷幕和混凝土水平支撑或者钢支撑而言,大大降低了造价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Description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物层数的不断增加,相对应的配套停车设施及地下使用空间需求量也增加,因此向地下发展寻求空间成了必然之势,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涌现出多种深基坑支护技术。而在市区等土地紧张及周围有较多构筑物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围护体系无法满足其施工场地要求,而地下连续墙等其他围护体系需要采用灌注桩加止水帷幕和混凝土水平支撑或者钢支撑,普遍存在造价较高,施工工期长,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基坑的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存在的不足,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存在成本较高、施工工期较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支撑结构,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一钢管及至少两个套接固定于所述钢管的外侧的囊袋,其中,所述钢管的预设区段的体壁上开设有孔洞,部分钢管的预设区段被所述囊袋所覆盖,所述囊袋与所述钢管之间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
可选的,在所述的内支撑结构中,所述囊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囊袋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950mm~2050mm,所述囊袋的长度为5950mm~6050mm。
可选的,在所述的内支撑结构中,所述钢管的部分区段的管腔内填充有碎石,剩余区段的所述钢管的管腔内灌注有水泥浆。
可选的,在所述的内支撑结构中,还包括若干抱箍,所述若干抱箍将所述囊袋固定于所述钢管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坑围护体系,所述基坑围护体系包括:基坑和设置在所述基坑内侧的如上所述的内支撑结构,所述内支撑结构以斜撑方式对所述基坑进行支护。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坑围护体系中,所述内支撑结构中钢管的预设区段位于基坑底板以下的部分。
可选的,在所述的基坑围护体系中,所述内支撑结构中的囊袋设置于钢管的底部,所述钢管的底部为临界所述基坑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结构进行围护体系的施工,仅需在囊袋和钢管之间间隙中注浆,整个施工过程简单,投入的材料较少,相比传统的围护体系需要采用灌注桩加止水帷幕和混凝土水平支撑或者钢支撑而言,大大降低了造价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内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注浆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坑围护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支撑结构;
10-钢管;
11-囊袋;
12-抱箍;
2-注浆工具;
20-注浆管;
200-开孔段;
21-第一空心橡胶体;
22-第二空心橡胶体;
23-第一充放气管;
24-第二充放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内支撑结构1包括:一钢管10及至少两个套接固定于所述钢管10的外侧的囊袋11,其中,所述钢管10的预设区段的体壁上开设有孔洞,部分钢管10的预设区段被所述囊袋11所覆盖,所述囊袋11与所述钢管10之间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具体的,通过在所述囊袋11与所述钢管10之间的间隙注浆可以提高钢管10的承载力,由此制备完成的内支撑结构1具有较强的刚度和承载力,且整个制备过程简单,耗费材料较少,例如填充注浆所需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囊袋11设置于钢管10的一端(在构建基坑围护体系时囊袋11设置于钢管1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囊袋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囊袋11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950mm~2050mm,所述囊袋11的长度为5950mm~6050mm。
较佳的,所述钢管的部分区段的管腔内填充有碎石,剩余区段的所述钢管的管腔内灌注有水泥浆。优选的,所述钢管内填充的碎石为级配碎石。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位于上部的1m~1.5m长的区段的管腔内填充有级配碎石,目的是实现钢管端部的封闭,使注浆钢管形成实心构件,提高其截面刚度,进而提高钢管端部的强度。对于钢管上开孔、钢管中注浆和填充碎石均是为了加强后续施工围护体系构建时的整体强度。具体的,在围护体系施工时,钢管上开孔的区段均位于底板以下,通过注浆可以对周围土体进行加固,底板以上等底板浇筑好了,割除底板以上的钢管,而此时割除后剩余的钢管端部有碎石的填充,其端部强度得以保证的同时,还为后续钢管与圈梁浇筑为一体奠定了结构基础。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述内支撑结构1还包括若干抱箍12,所述若干抱箍12将所述囊袋11固定于所述钢管10上,实际上相邻两抱箍12以等间隔或非等间隔方式套接在囊袋11外侧,具体间隔以满足注浆工具要求且不得漏浆为准,本实施例采用等间隔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其为基坑围护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围护体系主要包括基坑和设置在基坑内侧的内支撑结构1,所述内支撑结构以斜撑方式对基坑进行支护。由于斜撑作为基坑内支撑的常用方式之一,具体施工过程及设置位置此处不作过多阐述,仅阐述会涉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结构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具体的,所述内支撑结构中钢管10的预设区段位于基坑底板以下的部分,从而经钢管10的预设区段的孔洞流出的浆液可以与基坑底板一下孔洞周围的土体融合,增强钢管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结构中的囊袋设置于钢管的底部,所述钢管的底部为临界所述基坑底板,从而在囊袋被注浆后,可以有效提升钢管底部的支撑力。
为了较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基坑围护体系如何构建的,下面详细阐述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所述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场地平整处理;
S2:沟槽开挖;
S3:桩位测放;
S4:在基坑的内侧以斜撑方式设置如上所述的内支撑结构;
具体的,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采用振入机械将一经加工的钢管的压入土内,具体压至指定标高及角度,所述经加工的钢管为在预设区段上开设有孔洞,且外侧套接固定有囊袋的钢管。具体的,由机械手振动沉入,沉入过程中控制其倾角范围为45°~60°,所述倾角是钢管与水平线的夹角。
S42:在钢管的内侧放入注浆工具,以对外侧套接固定有囊袋的钢管的部分进行分段注浆,直至所有囊袋与钢管之间的间隙均灌注有水泥浆为止。
请参考图2,其为本实施例中注浆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注浆工具2包括:第一空心橡胶体21、第二空心橡胶体22、与第一空心橡胶体21连通的第一充放气管23、与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连通的第二充放气管24、与所述第一充放气管23和所述第二充放气管24连接的气泵、以及贯穿第一空心橡胶体21并与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连通的注浆管20,其中,所述注浆管20包括开孔段200,所述开孔段200为分布于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与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之间的注浆管20。具体的,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均为两端封闭的圆柱橡胶体。
基于如上结构的注浆工具2,请参考图1及图2,步骤S42具体的执行过程如下:
S421:将注浆工具2中注浆管20的开孔段200放入位于囊袋上任意相邻两抱箍12之间的钢管的内侧(即相邻两抱箍12间距略大于第一空心橡胶体21与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之间的间距);
S422:使用气泵向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充气,以使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体积膨胀后与两者外侧的钢管壁贴合,以使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分别与钢管壁贴合产生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因后续因注浆压力引起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第二空心橡胶体22的移位。
S423:使用注浆管20进行注浆,注浆的浆液经由所述注浆管20的开孔段200上的孔洞、钢管上的孔洞扩散至钢管外侧的囊袋内,以完成当前相邻两个抱箍12之间的囊袋与钢管之间的间隙的注浆;
具体过程,启动注浆泵进行注浆,由于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均为两端封闭的结构,因此在浆液流入注浆管20后,在浆液压力的作用下会经由所述第一空心橡胶体21和所述第二空心橡胶体22之间的注浆管20的开孔段200的孔洞喷出,进而经由钢管上的孔洞扩散至钢管外侧的囊袋内,形成类似扩孔桩的受力体系。注浆完毕后略等一段时间,让囊袋内水泥有一定凝固后,将空心橡胶圆柱体内空气放出,移动注浆工具2,进行下一段的注浆操作。
S424:反复执行S421~S423,直至所有相邻两个抱箍12之间的囊袋与钢管之间的间隙被注浆为止(相邻两个抱箍12之间的囊袋区域作为一个注浆段)。
S43:待囊袋与钢管之间的间隙灌注的水泥浆硬化到预定强度后,拔除所述注浆工具2。
S44:使用级配碎石填充部分区段的钢管的管腔,并用水泥浆灌注剩余区段的所述钢管的管腔。
S5:处理所述内支撑结构中钢管与圈梁的连接节点,浇筑圈梁形成围护体系。
具体的,通过在内支撑结构锚入圈梁部分的钢外壁焊接一定量的钢筋及钢板,以确保桩头锚入强度,使节点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中,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一钢管及至少两个套接固定于所述钢管的外侧的囊袋,钢管的预设区段的体壁上开设有孔洞,部分钢管的预设区段被囊袋所覆盖,囊袋与钢管之间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从而有效提高钢管的承载力和截面刚度,以满足后续围护体系的对于围护刚度的需求。由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结构进行围护体系的施工,整个施工过程简单,投入的材料较少,相比传统的围护体系需要采用灌注桩加止水帷幕和混凝土水平支撑或者钢支撑而言,大大降低了造价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钢管及至少两个套接固定于所述钢管的外侧的囊袋,其中,所述钢管的预设区段的体壁上开设有孔洞,部分钢管的预设区段被所述囊袋所覆盖,所述囊袋与所述钢管之间的间隙灌注有水泥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囊袋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950mm~2050mm,所述囊袋的长度为5950mm~60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部分区段的管腔内填充有碎石,剩余区段的所述钢管的管腔内灌注有水泥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抱箍,所述若干抱箍将所述囊袋固定于所述钢管上。
5.一种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和设置在所述基坑内侧的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支撑结构,所述内支撑结构以斜撑方式对所述基坑进行支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结构中钢管的预设区段位于基坑底板以下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结构中的囊袋设置于钢管的底部,所述钢管的底部为临界所述基坑底板。
CN201921829514.2U 2019-10-29 2019-10-29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Active CN211285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9514.2U CN211285628U (zh) 2019-10-29 2019-10-29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9514.2U CN211285628U (zh) 2019-10-29 2019-10-29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5628U true CN211285628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5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9514.2U Active CN211285628U (zh) 2019-10-29 2019-10-29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5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0278A (zh) * 2019-10-29 2020-01-17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0278A (zh) * 2019-10-29 2020-01-17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26518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oot-type foundation anchorage and bored, root-type cast in-situ pile with anchor bolts
CN112554198B (zh) 紧邻高层建筑物的深基坑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080525B (zh) 一种高层建筑双向同步施工方法
WO2017084573A1 (zh) 抗隆支护结构
CN112575670B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穿越巨型溶洞的t形刚构桥及其施工技术
CN112663624B (zh) 基坑复合式支护及施工方法
CN110700278A (zh)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85628U (zh) 内支撑结构、基坑围护体系
CN111485571A (zh) 深厚圆砾层下伏灰岩地基拱桥基础及其修建方法
CN109595020B (zh) 一种用于隧道纠偏的注浆囊式扩大头锚杆及使用方法
CN111549789A (zh) 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298896U (zh) 注浆挤扩钢管混凝土立柱桩
CN216339582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组合斜向支撑
CN213448541U (zh) 深厚圆砾层下伏灰岩地基拱桥基础
CN112627002B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穿越巨型溶洞的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技术方法
CN212656218U (zh) 重型桩机荷载托换结构
CN210141142U (zh) 一种洞桩暗挖顺筑地下结构
CN112796313A (zh) 一种多轴搅拌劲性复合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11590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32997B (zh) 组合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217419711U (zh) 一种双层钢板桩顶管工作井结构
CN219175259U (zh) 一种基坑围护腰梁与主体结构环框梁合建构造
CN218175855U (zh) 仓筒型咬合桩地下格构墙基坑支护结构
CN116025005B (zh) 一种受双排格构柱影响的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CN113700004B (zh) 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