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4108U -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4108U
CN211274108U CN201921753842.9U CN201921753842U CN211274108U CN 211274108 U CN211274108 U CN 211274108U CN 201921753842 U CN201921753842 U CN 201921753842U CN 211274108 U CN211274108 U CN 211274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ort
oil
adsorptio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38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庆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Jiu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538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4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4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4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包括与油气总管连通的压缩机构、制冷机构、缓冲机构、吸附机构和开关机构,压缩机构与油气总管连通,且压缩机构与油气总管之间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上设有进气通道,压缩机构连接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上设有和集油管连通的出油端口和与吸附机构连通的出气端口,吸附机构设有排气端口、回收端口和与出气端口连通的进气端口,回收端口与进气通道连通,排气端口连通排放管道,压缩机构、制冷机构分别连接开关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的连接设置使净化后的油收到集油罐中,未净化完全的气通过回收端口重新进入缓冲罐中净化,净化达到标准的气则通过排气管道排出,进而实现循环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汽油、柴油、煤油、甲苯油气、二甲苯油气等易燃挥发物在装载和存储过程中,由于会有一部分油气挥发直接逸入大气而造成油气损耗,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带来经济损失,遇到雷雨天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通过组成大型装置采用吸附法、冷凝法、膜过滤法、吸附法,以及上述方法的组合技术来实现油气的回收和处理,其通过收集储罐呼吸阀排出的油气,经过上述描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气再排放到大气中。但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中处理后的尾气仍含有机污染物,其基本可以达到上述国标规定的要求,但处理后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在组件设备时需要大量的占地面积,设备运行需要人力的看护,后期的维护和维修更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对油气回收效果更加明显且装置组装方便,运行简单的装置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以解决在使用回收装置进行油气回收时造成的油气回收效果不明显和现有回收装置安装和操作麻烦的问题。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包括与油气总管连通的压缩机构、制冷机构、缓冲机构、吸附机构和开关机构,压缩机构与油气总管连通,且压缩机构与油气总管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的缓冲机构上设有进气通道,压缩机构连接制冷机构,所述的制冷机构上设有和集油管连通的出油端口和与吸附机构连通的出气端口,所述的吸附机构设有排气端口、回收端口和与出气端口连通的进气端口,所述的回收端口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的排气端口连通排放管道,压缩机构、制冷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的开关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机构设为吸附罐。
进一步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所述的吸附罐设为至少2个,每个吸附罐上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每个吸附罐的进气口连通出气端口,每个吸附罐的出气口连通回收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机构、制冷机构、缓冲机构、吸附机构和开关机构均设在同一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平台上设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供油气总管通过的第一孔,还设有供排放管道伸出的第二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缩机构设为油气双级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机构设为气体缓冲罐,所述的气体缓冲罐上设有排污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收端口与进气通道之间设有真空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压缩机构、制冷机构和吸附机构对油气进行净化,同时通过本装置的连接设置使净化后的油收集到集油罐中,使未净化完全的气重新通过回收端口重新进入缓冲罐中再次进行净化,而净化达到标准的气则通过排气管道排出。
2.通过将吸附机构设为吸附罐且至少为两个吸附罐,使装置对油气中的杂物吸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有效增加对油气的净化能力,从而排出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将本装置的所有装置设在一个平台上,使本装置成为一个的整体,首先安装时方便快捷,只需要将需要的装置固定在平台上,按需要连接就可以完成安装,其次在搬运时只要搬运平台就可以使整个装置移动,搬运方便。
4.通过在平台式设置外壳使本装置可以在雨雪等天气更好地进行工作,还可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双吸附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安置平台后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安置外壳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压缩机构,2-制冷机构,21-制冷机组,22-低温液化器,221-出油端口,222-出气端口,3-缓冲机构,31-进气通道,32-排污管道,4-吸附机构,41-排气端口,42-回收端口,43-吸附罐,431-进气口,432-出气口,5-开关机构,6-平台,61-外壳,62-第一孔,63-第二孔,64-可燃气体报警器,65-门,7-油气总管,8-排放管道,81-单向止回阀,82-取样口,9-集油罐,10-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
实施例1,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包括与油气总管7连通的压缩机构1、制冷机构2、缓冲机构3、吸附机构4和开关机构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缩机构1设为油气双极压缩机,本压缩机功耗低,运行费用低,体积小,压缩机构1与油气总管7连通,且压缩机构1与油气总管7之间设有缓冲机构3,所述的缓冲机构3上设有进气通道31,进气管道31与油气总管7连接,通过油气总管7的油气首先进入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对进入本装置的油气起缓冲作用,防止进入油气过急因压强过大产生爆炸或因为压强过小产生回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附机构4设为吸附罐43,吸附罐43能够有效的对油气中的杂物进行吸附,压缩机构1连接制冷机构2,所述的制冷机构2上设有和集油管9连通的出油端口221和与吸附机构4连通的出气端口222,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机构2包括制冷机组21和低温冷凝罐22,出油端口221和出气端口222均设在低温冷凝罐22上,油气进入制冷机构2后,进入低温冷凝罐22,在低温冷凝罐22中有一部分油气液化成为液体,这部分液体通过出油端口221进入到集油罐9中,所述的吸附机构4设有排气端口41、回收端口42和与出气端口222连通的进气端口,所述的回收端口42与进气通道31连通,所述的排气端口41连通排放管道8,低温冷凝罐22中未液化的油气通过出气端口222进入到吸附机构4中,油气进入到吸附罐43中,一部分杂物被吸附,吸附后的油气如果达到标准将会通过排放管道8排出,未达到标准的气体则会通过回收端口42重新进入到缓冲罐43中,压缩机构1、制冷机构2分别连接所述的开关机构5,开关分别控制压缩机构1和制冷机构2的工作状态且压缩机构和制冷机构独立工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放管道8前设置回收端口42,使已经净化一遍后的油气重新回到开始的缓冲罐43中,实现气体的循环,只有达到标准的气体才能够排出,能够有效提高净化效率和保证排出气体的安全性。
所述的压缩机构1、制冷机构2、缓冲机构3、吸附机构4和开关机构5均设在同一平台6上。且各个机构相互靠近,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搬运。
所述的平台6上设有外壳61,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供油气总管7通过的第一孔62,还设有供排放管道伸出的第二孔63,所述的外壳上61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64。通过设置外壳61使本装置可以在雨雪等天气更好地进行工作,还可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外壳61可以在外壳61内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64的情况下能够稳定监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不用人工实时监控,减少人力的浪费。
所述的缓冲机构3设为气体缓冲罐,所述的气体缓冲罐上设有排污管道32。
所述的排放管道8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1和取样口82。气体缓冲罐用于减缓气体流动时的气压给予的压力,防止进入油气过急因压强过大产生爆炸或因为压强过小产生回流,给装置增加一个安全保障。
所述的回收端42口与进气通道31之间设有真空泵10。真空泵10设在靠近回收端口处,对从制冷机构2中排出的气体进行有效的回收,提高整个装置的循环效率,且有缓冲机构3进行缓冲不会因为气压问题对装置产生安全隐患。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吸附罐43设为至少2个,每个吸附罐43上均设有单独的进气口431和出气口432,每个吸附罐的进气口431连通出气端口222,每个吸附罐43的出气口432连通回收端口42。通过将吸附罐43设为至少两个,能够有效提高吸附机构的存储气体量,进而大大提高吸附机构的吸附效率。
工作原理
油气总管7中带有杂物的油气因为压缩机的吸力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缓冲罐中,然后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到0.4-0.6Mpa此时会使部分物料液化,压缩后的物料经管道进入制冷机构2,物料冷凝-15℃~-25℃至此绝大部分物料被液化,液化后的物料进入到集油罐9中,未液化的物料则进入到吸附机构4中,吸附机构4对物料的杂物进行吸附,达到标准的通过排气管道8排出,未到达标准的则在真空泵10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到缓冲罐中,重新进行流程。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油气总管(7)连通的压缩机构(1)、制冷机构(2)、缓冲机构(3)、吸附机构(4)和开关机构(5),压缩机构(1)与油气总管(7)连通,且压缩机构(1)与油气总管(7)之间设有缓冲机构(3),所述的缓冲机构(3)上设有进气通道(31),压缩机构(1)连接制冷机构(2),所述的制冷机构(2)上设有和集油管(9)连通的出油端口(221)和与吸附机构(4)连通的出气端口(222),所述的吸附机构(4)设有排气端口(41)、回收端口(42)和与出气端口(222)连通的进气端口,所述的回收端口(42)与进气通道(31)连通,所述的排气端口(41)连通排放管道(8),压缩机构(1)、制冷机构(2)分别连接所述的开关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机构(4)设为吸附罐(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罐(43)设为至少2个,每个吸附罐(43)上均设有单独的进气口(431)和出气口(432),每个吸附罐的进气口(431)连通出气端口(222),每个吸附罐(43)的出气口(432)连通回收端口(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构(1)、制冷机构(2)、缓冲机构(3)、吸附机构(4)和开关机构(5)均设在同一平台(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6)上设有外壳(61),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供油气总管通过的第一孔(62),还设有供排放管道(8)伸出的第二孔(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61) 上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构(1)设为油气双级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机构(3)设为气体缓冲罐,所述的气体缓冲罐上设有排污管道(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放管道(8)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1)和取样口(8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端口(42)与进气通道(31)之间设有真空泵(10)。
CN201921753842.9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Active CN211274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3842.9U CN211274108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3842.9U CN211274108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4108U true CN211274108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3842.9U Active CN211274108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4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2112A (zh) 一种新型吸收-吸附-冷凝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102899064A (zh) 油气回收系统
CN102911703A (zh) 油气回收方法
CN107670454B (zh) 一种甲苯废气真空深冷的回收系统及其回收工艺
CN201168455Y (zh) 一种低温冷凝油气回收装置
CN212141530U (zh) 小型车载式VOCs回收处理设备
CN110124443B (zh) 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111171867A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211274108U (zh) 一种压缩冷凝油气循环回收装置
CN212818960U (zh) 三级复叠冷凝冷量再利用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CN104548879B (zh) 一种炼油厂酸性水罐排放气治理方法和装置
CN218421880U (zh) 一种汽车装卸车栈台无组织有机废气回收及治理系统
CN101244344B (zh) 一种低温冷凝油气回收装置
CN217041955U (zh) 一种储罐清罐作业油气回收装置
CN216572314U (zh) 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
CN202909604U (zh) 油气回收装置
CN111171868A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106310869A (zh) 一种大处理量油气回收方法
CN212383452U (zh) 一种有机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
CN21614125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
CN215404564U (zh) 一种氢气制备及纯化装置
CN211585903U (zh) 油气回收系统
CN201016088Y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210438402U (zh)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装置
CN114100307A (zh) 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Address after: No. 99, Fanyang Road, Chenji Town, Heze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274000

Patentee after: Heze Jiu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 Central Street, Dutang Township, Dingtao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4000

Patentee before: Zhao Qingn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