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2914U -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2914U
CN211272914U CN201921867916.1U CN201921867916U CN211272914U CN 211272914 U CN211272914 U CN 211272914U CN 201921867916 U CN201921867916 U CN 201921867916U CN 211272914 U CN211272914 U CN 211272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infusion
liquid pipe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79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Priority to CN2019218679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2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2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2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包括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内的液位报警机构,一方面,加热腔内的热水,可对流经的药液进行加热,避免因药液温度较低,输入进人体,导致人体感到寒冷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密封圈、下拉球和压力传感器,即可实现对输液袋3内药液的实时监测,在药液输入完毕时,通过下拉球接触压力传感器达到报警的目的,同时,被下拉球带动卡接在第一液管与第二液管之间的密封圈,则可封闭第一液管,进而达到防止患者血液回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所以输液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事业中,但是现有的输液器功能比较单一,仅仅只能起到将药水输入人体的作用,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来说,大部分医疗机构所采用的一次性输液器都是需要手动调节与停止,并且对药液是否输完没法做到实时监管,这样,重症昏迷病人、婴幼儿患者或病人经长时间输液而睡着无意识的时候,输液袋是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下的,一旦药水输完,又无人及时更换输液袋或拔出针头时,就会产生回血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引起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2)现有的输液器没有药液加热装置,在冬季时,由于药液温度较低,而药液在注入人体后,患者会从手臂开始,然后至全身都会变冷,导致患者非常的不适,有些患者更因无法忍受身体的寒冷,而放弃输液,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输液器无法对药液是否输完进行监管和无法对药液进行加热,导致患者在药液输完后可能会发生回血现象和不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药液液位报警功能和加热功能的输液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包括加热腔和位于加热腔内的液位报警机构,其中,所述加热腔内储存有热水;
所述液位报警机构包括声光报警组件、第一液管、第二液管、第三液管、下拉球、压力传感器和密封圈;
所述第一液管、所述第二液管和所述第三液管依次连通,且内径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液管连通输液袋的出液口,所述下拉球和所述密封圈均能够在第一液管内的液体中浮起;
所述下拉球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底部,且所述密封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管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液管的内径,所述下拉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液管的内径;
所述第三液管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下拉球的下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组件;
当液体完全流出所述第三液管时,所述下拉球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内还设有蛇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管,其中,所述输液袋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液管。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输液袋,所述第三液管通过所述出液管连通有输液管。
优化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输液管的外周面和所述输液袋出液口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外螺纹;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可拆卸的连通所述输液袋的出液口和所述输液管。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之间还设有保温层,其中,所述保温层内填充有保温棉。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的顶部还设有温度计,其中,所述温度计的检测端伸入加热腔内,并与内部储存的热水接触。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内还设有电加热棒,所述加热腔的外壁上设有开关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棒。
优化的,所述第三液管内水平固定有安装板,其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凹槽的开口被防水薄膜密封。
优化的,所述声光报警组件为蜂鸣器和LED灯。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输液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可直接连接输液袋使用,其中,通过在加热腔内储存热水,在药液注入人体前,就可对其进行加热,避免药液因温度较低而使人体感到寒冷的问题;
另外,通过密封圈、下拉球和压力传感器即可实现输液袋内药液是否输完的检测,其具体原理为:当第一液管、第二液管和第三液管中充满药液时,密封圈和下拉球可在药液的浮力下浮起,进而使第一液管、第二液管、第三液管保持流通,而当第三液管中的药液完全流出时,密封圈和下拉球不再受到浮力,下拉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进而带动密封圈下落,但是由于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第二液管,所以会卡在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的之间,进而封闭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起到防止患者血液回流的作用;同时,下落的下拉球也将接触压力传感器,使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传递到单片机,进而控制声光报警组件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更换输液袋或拔下针头。
(2)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一液管和输液袋之间设置有蛇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管,通过上述设计,可增长药液在加热腔中的流动时间,进一步的提高加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腔中设有温度计和电加热棒,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医护人员查看热水腔中热水的温度,在温度较低时,能够及时的更换热水,或通过打开电加热棒对热水进行加热,保持热水腔内热水的温度,保证对药液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和下拉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辅助装置和输液袋及输液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具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热腔;2-液位报警机构;201-第一液管;202-第二液管;203-第三液管;204-下拉球;205-压力传感器;206-密封圈;3-输液袋;4-导流管;101-进液管;102-出液管;5-输液管;103-保温层;104-温度计;105-电加热棒;6-安装板;601-凹槽;602-防水薄膜;7-蜂鸣器;8-LED灯;106-进水口;10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此外,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实施例可以结合第二实施例,只要与这两个实施例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不互相排斥。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输液辅助装置,包括加热腔1和位于加热腔1内的液位报警机构2,其中,所述加热腔1内储存有热水。
所述液位报警机构2包括声光报警组件、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第三液管203、下拉球204、压力传感器205和密封圈206。
所述第一液管201、所述第二液管202和所述第三液管203依次连通,且内径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液管201连通输液袋3的出液口,所述下拉球204和所述密封圈206均能够在第一液管201内的液体中浮起。
所述下拉球204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206的底部,且所述密封圈206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管201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液管202的内径,所述下拉球20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液管203的内径。
所述第三液管203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205,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205位于所述下拉球204的下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05通过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组件。
当液体完全流出所述第三液管203时,所述下拉球204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205。
如图1和图2所示,下面对所述输液辅助装置进行具体结构的描述:
所述加热腔内储存有热水,用于对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和第三液管203中的药液进行加热,避免出现因药液温度较低,输入进人体导致人体变冷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加热腔内储存的热水温度介于30~40℃之间。
所述液位报警机构2用于对输液袋3中的药液液位进行实时监测,当输液袋3中的药液输完时,则会发出声光报警,以此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的更换输液袋或拔下针头。
如图1和图2所示,下面对液位报警机构2进行具体结构和原理的描述:
首先,第一液管201用于连通输液袋3,使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和第三液管203内充满输液袋3中的药液,此时,密封圈206和下拉球204则会在药液浮力的作用下浮起,使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和第三液管203保持通畅,药液即可从第三液管203中流出,输入至人体内。
而当第三液管203中的药液完全流出时,密封圈206和下拉球204不在受到浮力,在重力作用下,下拉球204会下落,进而带动密封圈206下落,由于密封圈206的直径小于第一液管201的内径,且又大于第二液管202的内径,所以,密封圈206会卡在第一液管201和第二液管202之间,并在下拉球204的重力下,保持卡接状态,将第一液管201封闭,以此来达到防止患者血液回流的功能。
同时,下落的下拉球204会接触压力传感器205,使压力传感器205检测到的压力发生变化,并传输至单片机,此时单片机则会控制声光报警组件进行声光报警,即使蜂鸣器7发声,使LED灯8点亮,以此来达到报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下拉球204可以但不仅限于为不锈钢材质;举例单片机为STC系列单元机。
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判断压力传感器205检测的压力发生变化,是属于现有技术,可采用现有计算机程序或算法进行实现,而本实用新型不涉及算法的改进。同时,本实施例中单片机检测压力传感器205的压力变化,可预设一个范围值,此范围值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进行实际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绳索为防水绳索,这样可防止绳索长期泡在药液中腐烂,进而对药液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为其它防水、对药液无污染的材质制成。
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加热腔1内的热水,可对流经的药液进行加热,避免因药液温度较低,输入进人体,导致人体感到寒冷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密封圈206、下拉球204和压力传感器205,即可实现对输液袋3内药液的实时监测,在药液输入完毕时,通过下拉球204接触压力传感器205达到报警的目的,同时,被下拉球204带动卡接在第一液管201与第二液管202之间的密封圈206,则可封闭第一液管201,进而达到防止患者血液回流的问题。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1内还设有蛇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管4,其中,所述输液袋3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导流管4连通所述第一液管201。
通过上述设计,设置蛇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管4,可增加药液在加热腔1中的流动时间,进而进一步的提高热水对药液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导流管4、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和第三液管203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玻璃管。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其中,所述导流管4通过所述进液管101连通所述输液袋3,所述第三液管203通过所述出液管102连通有输液管5。
如图3所示,通过上述设计,可直接将本装置连接输液袋3使用,不用对输液袋3内部进行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输液管5的长度缩短,而增长输液袋3与加热腔1之间的长度。通过上述设计,即可防止因输液管5长度过长,患者的血液会回流至输液管5中的问题。
优化的,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输液管5的外周面和所述输液袋3出液口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外螺纹。
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分别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可拆卸的连通所述输液袋3的出液口和所述输液管5。
通过上述设计,加热腔1与输液袋3和输液管5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在每次使用前,可快速与输液袋3和输液管5连接,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1的内壁之间还设有保温层103,其中,所述保温层103内填充有保温棉。
通过上述设计,可减缓加热腔1内热水温度的降低,保证热水能够保温。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1的顶部还设有温度计104,其中,所述温度计104的检测端伸入加热腔1内,并与内部储存的热水接触。
通过上述设计,通过温度计104可便于医护人员实时掌握加热腔1内热水的温度,在温度过低时,及时的更换加热腔1中的热水,保证热水对药液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1内还设有电加热棒105,所述加热腔1的外壁上设有开关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棒105。
此方案为上述方案的优化,在配合温度计104的使用下,医护人员可直接打开开关,接通电加热棒105的电源,进而使用电加热棒105对加热腔1内的热水进行加热,使热水能够快速的升温,保持对药液的加热效果。
同时,对上述方案还可以优化的是:在加热腔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将其通信连接单片机,并在电加热棒105与电源之间设置电控开关,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温度下降到预设值(如30℃)时,通过单片机控制断电控开关闭合,自动接通电加热棒与电源的电连接,以此来加热热水,而当热水温度达到停止加热预设值时(如40℃),即可控制电控开关断开,进而切断电加热棒与电源的电连接,停止对热水的加热。
而当采用电加热棒对热水进行加热时,即可事先在加热腔1中存储热水,无需更换热水,配合单片机的自动控制,大大的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实例中,由于加热腔1的体积很小,所以电加热棒105的功率很低,采用纽扣电池或普通干电池即可满足其供电要求。
优化的,所述第三液管203内水平固定有安装板6,其中,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开有凹槽601,所述凹槽601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205,且所述凹槽601的开口被防水薄膜602密封。
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设计,在第三液管203中药液完全流尽时,可使下拉球204下落子安装板6上的压力传感器205上,进入来达到报警的目的。
在凹槽601的开口处采用防水薄膜602进行密封,可防止药液进入压力传感器5,导致压力传感器5损坏。
优化的,所述加热腔1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
通过上述设计,便于医护人员更换热水腔1内的热水。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辅助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输液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可直接连接输液袋3使用,其中,通过在加热腔1内储存热水,在药液注入人体前,就可对其进行加热,避免药液因温度较低而使人体感到寒冷的问题;
另外,通过密封圈206、下拉球204和压力传感器205即可实现输液袋3内药液是否输完的检测,其具体原理为:当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和第三液管203中充满药液时,密封圈206和下拉球204可在药液的浮力下浮起,进而使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第三液管203保持流通,而当第三液管203中的药液完全流出时,密封圈206和下拉球204不再受到浮力,下拉球204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进而带动密封圈206下落,但是由于密封圈206的直径大于第二液管202,所以会卡在第一液管201和第二液管202的之间,进而封闭第一液管201和第二液管202,起到防止患者血液回流的作用;同时,下落的下拉球204也将接触压力传感器205,使压力传感器205检测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传递到单片机,进而控制声光报警组件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更换输液袋3或拔下针头。
(2)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一液管201和输液袋3之间设置有蛇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管4,通过上述设计,可增长药液在加热腔1中的流动时间,进一步的提高加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腔1中设有温度计104和电加热棒105,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医护人员查看热水腔1中热水的温度,在温度较低时,能够及时的更换热水,或通过打开电加热棒105对热水进行加热,保持热水腔1内热水的温度,保证对药液的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腔(1)和位于加热腔(1)内的液位报警机构(2),其中,所述加热腔(1)内储存有热水;
所述液位报警机构(2)包括声光报警组件、第一液管(201)、第二液管(202)、第三液管(203)、下拉球(204)、压力传感器(205)和密封圈(206);
所述第一液管(201)、所述第二液管(202)和所述第三液管(203)依次连通,且内径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液管(201)连通输液袋(3)的出液口,所述下拉球(204)和所述密封圈(206)均能够在第一液管(201)内的液体中浮起;
所述下拉球(204)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206)的底部,且所述密封圈(206)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管(201)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液管(202)的内径,所述下拉球(20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液管(203)的内径;
所述第三液管(203)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205),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205)位于所述下拉球(204)的下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05)通过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组件;
当液体完全流出所述第三液管(203)时,所述下拉球(204)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内还设有蛇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管(4),其中,所述输液袋(3)的出液口通过所述导流管(4)连通所述第一液管(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管(101)和出液管(102),其中,所述导流管(4)通过所述进液管(101)连通所述输液袋(3),所述第三液管(203)通过所述出液管(102)连通有输液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的内周面上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输液管(5)的外周面和所述输液袋(3)出液口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外螺纹;
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分别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可拆卸的连通所述输液袋(3)的出液口和所述输液管(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的内壁之间还设有保温层(103),其中,所述保温层(103)内填充有保温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的顶部还设有温度计(104),其中,所述温度计(104)的检测端伸入加热腔(1)内,并与内部储存的热水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内还设有电加热棒(105),所述加热腔(1)的外壁上设有开关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棒(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管(203)内水平固定有安装板(6),其中,所述安装板(6)的顶部开有凹槽(601),所述凹槽(601)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205),且所述凹槽(601)的开口被防水薄膜(602)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组件为蜂鸣器(7)和LED灯(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
CN201921867916.1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Active CN211272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7916.1U CN21127291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7916.1U CN21127291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2914U true CN211272914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4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7916.1U Active CN211272914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29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2378A (zh) * 2021-05-25 2021-07-09 侯菲菲 一种防回流医用注射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2378A (zh) * 2021-05-25 2021-07-09 侯菲菲 一种防回流医用注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48123U (zh) 一种儿科用的口腔清洗装置
CN211272914U (zh)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CN211512907U (zh)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科输液架
CN201912528U (zh) 一种微负压触发警示装置
CN112057693A (zh) 自动化控制灌肠器及灌肠方法
CN111744073A (zh) 一种适用于战地及户外的输液辅助装置
CN208405589U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输液装置
CN209108293U (zh) 一种医疗抢救用输液报警器
CN211244946U (zh) 一种电容式输液报警器
CN211157803U (zh) 一种适用于战地及户外的输液辅助装置
CN205307467U (zh) 一种引流瓶
CN213526762U (zh) 全肺灌洗装置
CN211214787U (zh) 一种透光型输血输液加温仪
CN204766856U (zh) 一种输液用停滴报警装置
CN207941076U (zh) 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时液体滴尽警报设备
CN211327357U (zh) 一种智能输液瓶转换控滴量无人看守输液器
CN208852153U (zh) 输液报警装置
CN105816940A (zh) 一种智能输液报警装置
CN209751795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
CN205924461U (zh) 医用结膜囊冲洗装置
CN216061653U (zh) 一种肛肠外科清洗装置
CN210433825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器补液报警器
CN214965834U (zh) 一种耦合剂加热保温装置
CN203591372U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尿袋
CN217409421U (zh)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洗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