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2894U - 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72894U CN211272894U CN201920985974.8U CN201920985974U CN211272894U CN 211272894 U CN211272894 U CN 211272894U CN 201920985974 U CN201920985974 U CN 201920985974U CN 211272894 U CN211272894 U CN 2112728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shell
- moving section
- section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包括:针头,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端部;针管,其一端与针头连接,另一端设有注液口;针套,套设在针管的外表面上,且与针管活动连接;外壳,套设在针套的外表面上,且与针套活动连接,外壳的表面设置有贯穿该外壳的导滑槽,导滑槽包括朝针头方向延伸的移动段和位于移动段两端的卡止段,卡止段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相垂直;推钮,固定设置在针套外壁上,其在滑槽的移动段内来回滑动,并与移动段两端的任一一处的卡止段卡接;手柄,固定设置在外壳上。本申请能够避免外壳罩住针头后容易滑动,且双手操作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操作。注射和输液均需要借助针头,但针头的针尖比较锋利,稍不注意就会产生伤人事故,因此使用针头前后需要通过针套将其整体罩住,以确保安全。
传统的注射针包括针头、针座、针管、外壳和手柄,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推动手柄带动针管或外壳移动,使针头与外壳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让外壳罩住针头,实现保护功能,这样的结构简单实用。
但是,为了实现针头与外壳相对位置的变化,使用者一般需要双手操作,即一手扶住外壳一手推动手柄,这样的操作过于麻烦;另外,外壳罩住针头后十分容易滑动,从而使针尖露出,留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能够避免外壳罩住针头后容易滑动,且双手操作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包括:
针头,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端部;
针管,其一端与针头连接,另一端设有注液口;
针套,套设在针管的外表面上,且与针管活动连接;
外壳,套设在针套的外表面上,且与针套活动连接,外壳的表面设置有贯穿该外壳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包括朝针头方向延伸的移动段和位于移动段两端的卡止段,所述卡止段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相垂直;
推钮,固定设置在针套外壁上,其在滑槽的移动段内来回滑动,并与移动段两端的任一一处的卡止段卡接;
手柄,固定设置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针套位于针管和外壳之间,推钮固定于针套上,通过推动推钮在移动段中发生位移能够使针套伸出外壳罩住或露出针头,并通过推动推钮朝旋转针套的方向发生位移使推钮能够与卡止段卡接,从而实现针套的固定,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2、通过推钮和手柄的配合,操作者在不需要移动针头或针管的情况下,单手便可以推送管套,操作更加灵活;
3、通过设置针套可以更有效的保护针管和针头,提高器械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推钮上设有若干条防滑沟,所述防滑沟设置在推钮的四周侧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滑沟能够增加手指表面与推钮的摩擦力,有助于顺畅地推动和旋转推钮。
进一步,所述防滑沟为波浪型防滑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波浪型防滑沟能够给手指带来更大的摩擦力,有助于手指传力。
进一步,所述手柄呈多边形板状、圆柱状或圆弧板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手柄能够给人手提供一个支撑处,从而直接通过针套和外壳的配合便可以完成推动推钮的操作。
进一步,所述手柄呈梯形板状,其为短边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其为长边的另一端悬空用于支撑人手发力。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手柄呈梯形板状更加符合人手形状,有助于增加装置的操作性。
进一步,所述卡止段内设置有一个弧状凸起部,所述弧状凸起部的底端与卡止段一内侧壁固定连接,其顶端朝向该内侧壁的对侧方向延伸,并与对侧的内侧之间壁形成一个缩小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弧状凸起部能够对卡接在卡止段中的旋钮起到一定的阻力,从而防止在旋钮意外地松动。
进一步,所述针管和针头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针管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拆卸的针管座可以及时更换针头,使用便利性大大提高。
进一步,所述移动段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段,多个所述定位段位于两端的卡止段之间,每个定位段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相垂直,并与推钮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段可以调整针套的伸出长度,从而配合针管座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针头型号。
进一步,所述针套和外壳均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备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透明硬质材料有助于操作者观察针套的移动情况,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针套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针套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针套罩住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针头,4、针管,6、注液口,8、针套,10、外壳,12、导滑槽,14、移动段,16、卡止段,18、推钮,20、手柄,22、防滑沟,24、弧状凸起部, 26、针管座,28、定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是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方式一
在本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安全针套8装置,如图1至3所示,其包括:针头2,针头2安装在针管4的端部;如图2所示,针管4,其一端与针头2 连接,另一端设有注液口6;针套8,套设在针管4的外表面上,且与针管4 活动连接;外壳10,套设在针套8的外表面上,且与针套8活动连接,外壳 10的表面设置有贯穿该外壳10的导滑槽12,所述导滑槽12包括朝针头2 方向延伸的移动段14和位于移动段14两端的卡止段16,所述卡止段16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14相垂直;推钮18,固定设置在针套8外壁上,其在滑槽的移动段14内来回滑动,并与移动段14两端的任一一处的卡止段16 卡接;手柄20,固定设置在外壳10上。
本方式能够避免外壳10罩住针头2后容易滑动,且双手操作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方式中,针套8位于针管4和外壳10之间,推钮18固定于针套8上,通过推动推钮18在移动段14中发生位移能够使针套8伸出外壳10罩住或露出针头2,并通过推动推钮18朝旋转针套8的方向发生位移使推钮18能够与卡止段16卡接,从而实现针套8的固定,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另外,通过推钮18和手柄20的配合,操作者在不需要移动针头2或针管4的情况下,单手便可以推送管套,操作更加灵活。
为了顺畅地推动和旋转推钮18,所述推钮18上设有若干条防滑沟22,所述防滑沟22设置在推钮18的四周侧面上。防滑沟22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其可以为直线型、折线型或波浪型,本方式的防滑沟22为波浪型防滑沟22,其能够给手指带来更大的摩擦力,有助于手指传力。
可以理解的是,手柄20的外形也是多种多样的,手柄20的外形可以呈多边形板状、圆柱状或圆弧板状,本方式中的手柄20呈梯形板状,其为短边的一端与外壳10固定连接,其为长边的另一端悬空用于支撑人手发力。手柄20呈梯形板状更加符合人手形状,有助于增加装置的操作性。针套8、外壳10的制造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采用硬质材料为好,例如塑料、金属、合金或不锈钢,本方式中的针套8和外壳10均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备而成,其有助于操作者观察针套8的移动情况,方便高效。
为了防止在旋钮意外地松动,如图4所示,所述卡止段16内设置有一个弧状凸起部24,所述弧状凸起部24的底端与卡止段16一内侧壁固定连接,其顶端朝向该内侧壁的对侧方向延伸,并与对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缩小口。通过弧状凸起部24能够对卡接在卡止段16中的旋钮起到一定的阻力。
为了可以及时更换针头2,所述针管4和针头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针管座26,这样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大大提高。上述可拆卸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卡扣连接的方式,本方式中针管座26与针管4通过螺纹连接。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段14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段28,多个所述定位段28位于两端的卡止段16之间,每个定位段28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14相垂直,并与推钮18卡接。通过定位段28可以调整针套8的伸出长度,从而配合针管4座可以更灵活地选择针头2型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针头(2),针头(2)安装在针管(4)的端部;
针管(4),其一端与针头(2)连接,另一端设有注液口(6);
针套(8),套设在针管(4)的外表面上,且与针管(4)活动连接;
外壳(10),套设在针套(8)的外表面上,且与针套(8)活动连接,外壳(10)的表面设置有贯穿该外壳(10)的导滑槽(12),所述导滑槽(12)包括朝针头(2)方向延伸的移动段(14)和位于移动段(14)两端的卡止段(16),所述卡止段(16)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14)相垂直;
推钮(18),固定设置在针套(8)外壁上,其在滑槽的移动段(14)内来回滑动,并与移动段(14)两端的任一一处的卡止段(16)卡接;
手柄(20),固定设置在外壳(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18)上设有若干条防滑沟(22),所述防滑沟(22)设置在推钮(18)的四周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沟(22)为波浪型防滑沟(2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呈多边形板状、圆柱状或圆弧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呈梯形板状,其为短边的一端与外壳(10)固定连接,其为长边的另一端悬空用于支撑人手发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段(16)内设置有一个弧状凸起部(24),所述弧状凸起部(24)的底端与卡止段(16)一内侧壁固定连接,其顶端朝向该内侧壁的对侧方向延伸,并与对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缩小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4)和针头(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针管座(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段(14)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段(28),多个所述定位段(28)位于两端的卡止段(16)之间,每个定位段(28)呈凹槽状,其与移动段(14)相垂直,并与推钮(18)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8)和外壳(10)均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备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5974.8U CN211272894U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5974.8U CN211272894U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72894U true CN211272894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3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8597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2894U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72894U (zh) |
-
2019
- 2019-06-27 CN CN201920985974.8U patent/CN2112728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64710B2 (ja) | 針の前方部を被覆する安全装置 | |
EP1346738B1 (en) | Safety needle device with a dorsal fin | |
JP5083929B2 (ja) | 引込み式ニードル遮蔽器具 | |
JP5179742B2 (ja) | 安全針組立体 | |
EP1846064B1 (en) | Insertion device | |
EP0384744A2 (en) | Protective device and syringe | |
US20090259201A1 (en) | Flash Activated Passive Shielding Needle Assembly | |
AU2003202417A1 (en) | Medical device | |
JP7352203B2 (ja) | 針組立体 | |
BRPI0913442B1 (pt) | dispositivo de fluxo de fluido com cânula retrátil | |
JP2012091008A (ja) | 安全針装置 | |
BR112019026055A2 (pt) | Agulha de coleta de sangue de segurança autorretrátil | |
US5709667A (en) | Hypodermic needle protection system | |
CN211272894U (zh) | 一种安全针套装置 | |
CN109966005B (zh) | 一种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 | |
ATE361765T1 (de) | Selbstumhüllende zahnärztliche nadel | |
CN209720604U (zh) | 一种锐器盒 | |
JP3109494U (ja) | 一回用安全注射器 | |
CN214970352U (zh) | 一种带回收针头的输液调节器 | |
CN212630860U (zh) | 一种皮肤科用穿刺针 | |
US20210052818A1 (en) | Medical and Dental Safety Syringe | |
CN209790525U (zh) | 一种带移动式防护套的输液针 | |
CN215690645U (zh) | 一种胰岛素笔的针头处理器 | |
US20190083711A1 (en) | Medical and Dental Safety Syringe | |
CN218106495U (zh) | 一种具有防尘保护罩的微量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