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6473U - 消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消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6473U
CN211266473U CN202020214177.2U CN202020214177U CN211266473U CN 211266473 U CN211266473 U CN 211266473U CN 202020214177 U CN202020214177 U CN 202020214177U CN 211266473 U CN211266473 U CN 211266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vector
ground fault
distribution network
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41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骏
余银钢
洪新春
吴飞成
张朝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Onesk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Onesk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Onesk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Onesky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41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6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6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6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弧系统。该系统包括:矢量变压器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其中,矢量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与配电网连接,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与该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该二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地,该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该一次绕组的电压存在相位差;该有源功率单元在该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入了合适相位和幅值的矢量电压,以降低接地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

Description

消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弧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6KV~35KV配电网多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据统计,该配电网系统70%以上的故障都是单相接地故障。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电弧难以熄灭,并且容易产生高倍的高频过电压和工频过电压,危害系统正常运行。如果电弧长时间难以熄灭,那么还将可能发生相间短路事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相关技术中,通常在配电网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以补偿接地故障点的电流,消除接地故障点的电弧。但是近年来,随着电缆化率的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在不断增大,阻性电流、高频电流和谐波电流的绝对值也在增大。由于上述消弧线圈只能对流过接地故障点的工频容性电流进行补偿,因此难以有效地消弧。
相关技术中还采用转移消弧技术,即,在配电网系统母线侧通过选择开关将接地故障点直接金属接地,以转移接地故障点的电流,消除接地故障点的电弧。但是,在上述消弧过程中,由于接地故障相判断不准确,可能造成异名相接地,从而导致相间短路,引发更严重的短路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弧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弧系统。该消弧系统包括:矢量变压器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其中,该矢量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与配电网连接,该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与该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该二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地,该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该一次绕组的电压存在相位差;该有源功率单元在该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为分相操作开关,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在该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消弧系统还包括: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的第一端与该二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该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以及测控单元,分别与该电流传感器和该有源功率单元连接,根据该电流传感器反馈的该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调节该有源功率单元的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该测控单元还根据该电流传感器反馈的该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判断接地故障是瞬时性接地故障还是永久性接地故障,并且,在该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该测控单元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相应地开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有源功率单元与该电流传感器串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有源功率单元通过隔离线圈与该矢量变压器连接,其中该隔离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以及与该第一线圈互感的第二线圈,其中,该有源功率单元的第一端与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连接,该有源功率单元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消弧系统还包括:电压传感器,分别与该配电网和该测控单元连接;该测控单元还根据该电压传感器反馈的该配电网的电压信号,判断该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且,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该测控单元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相应地闭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入了合适相位和幅值的矢量电压,以降低接地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这可以避免上述转移消弧技术中,由于接地故障相判断不准确而造成的异名相接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系统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系统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方法的流程图之一;以及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弧系统。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系统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该消弧系统包括:矢量变压器1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其中,该矢量变压器1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与配电网连接,该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与该矢量变压器1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该二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有源功率单元6接地,该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该一次绕组的电压存在相位差;该有源功率单元6在该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矢量变压器1不同于常规变压器。在常规变压器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入的是消弧线圈,用于流过接地短路电流或消弧线圈电流。在矢量变压器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入的是电压信号,用于给中性点提供合适相位和幅值的矢量电压,以降低接地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矢量变压器1的一、二次绕组的变比可设计为1:1(最优值,不限于此值)。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该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该一次绕组的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了说明方便,以180度为例进行描述。同时,可选地,该相位差还可以为60度或12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为分相操作开关。例如,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为三相操作开关,分别接入配电网中的一相,用于在该配电网中相应的一相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消弧系统还包括电流传感器4和测控单元5,其中,该电流传感器4的第一端与二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该电流传感器4的第二端接地,该测控单元5根据该电流传感器4反馈的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调节该有源功率单元6的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本实施例中,电流传感器4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能够检测电流信号的任何传感器,测控单元5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能够进行运算、判断的计算单元。该测控单元5根据电流传感器4反馈的有源功率单元6处的电流信号,调节有源功率单元6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能够进一步将接地故障点的电压降低为零,更有效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测控单元5还根据该电流传感器4反馈的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判断该接地故障是瞬时性接地故障还是永久性接地故障,并且,在该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该测控单元5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电流传感器4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判断该配电网的接地故障是瞬时性接地故障还是永久性接地故障,以根据接地故障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闭合或开启。具体来说,如果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例如持续超过预定时间),那么该测控单元5判断该配电网的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因此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需要说明的是,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不是代表放弃解决接地故障点的问题,恰恰相反,因为该配电网的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所以这已经不是测控单元5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由测控单元3进一步触发其他电子元器件进行解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有源功率单元6可以与该电流传感器5串联(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有源功率单元6还可以通过隔离线圈与矢量变压器连接(参见图2)。其中,该隔离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以及与该第一线圈互感的第二线圈,其中,该有源功率单元6的第一端与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连接,该有源功率单元6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消弧系统还包括与配电网连接的电压传感器3,该测控单元5根据该电压传感器反馈的该配电网的电压信号,判断该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且,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该测控单元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相应地闭合。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电压传感器3,其中,电压传感器3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能够检测电压信号的任何传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电压传感器3的增加,有利于更精确地判断该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弧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种的消弧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有源功率单元6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其中,该有源功率单元6的第一端与该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该有源功率单元6的第二端接地,该矢量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与配电网连接,该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与该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该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该矢量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电压存在相位差。
本实施例中,该有源功率单元6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之前,还包括:该有源功率单元响应于用户输入,确定与该用户输入对应的第一参数;该有源功率单元根据该第一参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矢量变压器中,通过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的闭合,变压器中性点接入的是电压信号,用于给中性点提供合适相位和幅值的矢量电压,以降低接地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6:
步骤S302:有源功率单元6接收第二指令,其中该第二指令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发出,也可以由其他电子元器件自动触发;
步骤S304:有源功率单元6确定与该第二指令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
步骤S306:有源功率单元6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
本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有源功率单元6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的操作。变压器中性点接入的是电压信号,通过给中性点提供合适相位和幅值的补偿电压,可以降低接地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有源功率单元6接收该第二指令之前,还包括:测控单元根据电压传感器反馈的配电网的电压信号,判断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以及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该测控单元对该有源功率单元6发出该第二指令。具体来说,在配电网的电压信号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时,该测控单元判断该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配电网的三相电压中的任一相电压降低,另两相电压升高;配电网的三相电压中的任一项电压升高,另两相电压降低;配电网的零序电压超过阈值。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测控单元如何通过测量配电网的电压信号来判断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特别是,上述三种情况代表了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情况中的绝大多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有源功率单元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之后,还包括:在该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例如持续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该测控单元3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如上文已经详细描述的,如果测控单元3还根据电流传感器5反馈的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判断接地故障持续超过预定时间,那么该配电网的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因此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需要说明的是,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不是代表放弃解决接地故障点的问题,恰恰相反,因为该配电网的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所以这已经不是测控单元3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由测控单元3进一步触发其他电子元器件进行解决。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弧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402至步骤S406。
步骤S402:测控单元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状态,判断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
优选的,测控单元可以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矢量变压器二次绕阻的电压信号从而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状态,原因在于,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通常会出现一相电压降低并且两相电压升高,或者出现一相电压升高并且两相电压小幅降低,或者出现零序电压超过阈值。因此,测控单元通过电压传感器监测配电网的各相电压,当监测到配电网中出现上述情况时,则通常可以判定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步骤S404:在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测控单元对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发出第一指令,将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经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接入一次绕组的第二端。
步骤S406:测控单元通过电压传感器继续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状态。如果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例如持续超过预定时间),那么该测控单元4判断该配电网的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因此控制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2相应地开启并且触发其他电子元器件解决该接地故障。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弧系统。该消弧系统包括矢量变压器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其中,该矢量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与配电网连接,该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该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与该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该二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地,该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该一次绕组的电压存在相位差;有源功率单元在该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入了合适相位和幅值的矢量电压,以降低接地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点电弧,这可以避免上述转移消弧技术中,由于接地故障相判断不准确而造成的异名相接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矢量变压器和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其中,
所述矢量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与配电网连接,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所述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与所述矢量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端经过有源功率单元接地,所述二次绕组的输出电压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电压存在相位差;
所述有源功率单元在所述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调节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电压选择开关为分相操作开关,所述矢量电压选择开关在所述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相应地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接地;以及
测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所述有源功率单元连接,根据所述电流传感器反馈的所述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调节所述有源功率单元的补偿电压的幅值和角度;
所述测控单元还根据所述电流传感器反馈的所述二次绕组的电流信号判断接地故障是瞬时性接地故障还是永久性接地故障,并且,在所述接地故障是永久性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所述测控单元控制所述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相应地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功率单元与所述电流传感器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功率单元通过隔离线圈与所述矢量变压器连接,其中所述隔离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以及与所述第一线圈互感的第二线圈,其中,所述有源功率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有源功率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配电网和所述测控单元连接;
所述测控单元还根据所述电压传感器反馈的所述配电网的电压信号,判断所述配电网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且,在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所述测控单元控制所述矢量电压选择开关相应地闭合。
CN202020214177.2U 2020-02-26 2020-02-26 消弧系统 Active CN211266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4177.2U CN211266473U (zh) 2020-02-26 2020-02-26 消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4177.2U CN211266473U (zh) 2020-02-26 2020-02-26 消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6473U true CN211266473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9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4177.2U Active CN211266473U (zh) 2020-02-26 2020-02-26 消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6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8080B2 (en) Single-phase-to-earth fault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neutral non-effectively grou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
JP3155662B2 (ja) 地絡電流抑制装置及び地絡電流抑制方法
CN211701481U (zh) 消弧系统
CN114026762B (zh) 消弧系统及方法
JPH1051949A (ja) 受電保護装置
CN211266473U (zh) 消弧系统
CN111817281B (zh) 消弧线圈并联低电阻接地装置的投退控制系统及方法
Dias et al. New mitigation method and analysis of the secondary arc current in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lines
CN211981501U (zh) 消弧系统
CN211266475U (zh) 消弧系统
Drandić et al. Power system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CN110707658A (zh) 防止直流连续换相失败的交流线路重合闸方法及系统
CN111181145A (zh) 消弧系统及方法
CN211266474U (zh) 消弧系统
CN112117747B (zh) 一种接地故障电流混合补偿系统及配合方法
Varetsky et al. Study of transient overvoltages on CSI adjustable speed drives under arcing SLGF in the industrial cable grid
CN219498953U (zh) 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系统
CN110676821B (zh) 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开关开断方法和装置
CN214337565U (zh) 转移电阻可调的主动干预消弧装置
CN112886562B (zh) 转移电阻可调的主动干预消弧装置及应用
CN212462780U (zh) 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补偿及转移装置
CN112054494B (zh) 一种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系统保护及整定方法
CN117277247B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故障轮换熄弧方法及系统
Jawale et al. Hybrid circuit breaker–an uninterrupted solution for single bus system
CN109462220B (zh) 一种计及选相失败的主动干预式消弧选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