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4195U - 旋钮遥控器 - Google Patents

旋钮遥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4195U
CN211264195U CN202020141930.XU CN202020141930U CN211264195U CN 211264195 U CN211264195 U CN 211264195U CN 202020141930 U CN202020141930 U CN 202020141930U CN 211264195 U CN211264195 U CN 211264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control panel
knob
metal dom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19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珣
侯志成
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oor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oor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oor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oorg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19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4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4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4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遥控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包括控制板、能相对控制板旋转的感应件以及第一盖体,所述控制板朝向感应件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感,所述感应件包括能够与电感配合的感应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呈中空状,所述感应金属片设置在第一盖体周壁的内侧、并且与第一盖体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感应件和第一盖体一体成型,省却了感应线圈,减少物料,降低成本;减少了制作工序,节约工时,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公差。

Description

旋钮遥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设备,尤其是一种旋钮遥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家用电器都采用旋钮装置控制,一般通过旋转或者按压按钮的方式控制设备,旋钮的调节方式符合人机操作习惯,便于学习操控,受到大众广泛的喜爱。如申请号为03123368.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煤气炉的控制旋钮组装体,包括旋钮,旋钮垫圈和弹簧,旋钮安装于向前方开口的凹槽部,旋钮与阀门轴连接,调节阀的开闭;旋钮垫圈设置于控制面板的通孔部;凹槽部在控制面板的通孔部的旋钮垫圈的前面。又如申请号为200510122152.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微波炉控制部旋钮结构,包括控制组件上的计时器,计时器上突出形成的D形轴,固定控制组件的控制面板,以及卡在控制面板的旋钮孔上的,可以转动的,并插入D形轴的旋钮。又如申请号为201520332385.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LED灯光旋钮面板控制器,包括面壳、控制板和旋钮,控制板具有旋钮编码开关,与旋钮组合安装,根据用户对旋钮的左旋、右旋和按压动作产生相应脉冲信号;脉冲检测单元,获取并检测所述脉冲信号,处理后反馈至控制单元;驱动输出单元,具有至少一种格式的控制输出通道,各控制输出通道包括控制驱动模块和控制接口,所述控制接口用于与LED灯具的接线;控制单元,具有对应于驱动输出单元各控制输出通道的若干输出端,或通过数据总线与各控制输出通道相接。
但是上述这些旋钮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式编码器,这种旋钮只能固定在家电控制器上面,不可当作遥控器使用。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目前出现了很多可以具有遥控器功能的旋钮遥控器。如申请号为201720190295.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在第一方向以及与之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控制相对变化过程的多媒体设备遥控器,包括:一个圆柱形定子,其轴向正面上安装有一块电路板,若干线圈元件,其在电路板上沿圆柱形定子的一个圆弧圆周排布,该线圈元件在轴向上具有线圈平面,一个套桶状转子,其轴向末端套在圆柱形定子上,并可围绕其旋转,一个盘环安装在转子的径向内侧,盘环可部分覆盖电路板上的线圈元件,并布有一定数量的衰减元件。
上述这种遥控器,衰减元件安装在盘环上面,盘环装在传感环上面,传感环嵌入在旋钮内侧,传感环工艺要求高,尺寸难做,不良率较高,尺寸太大放不进旋钮内,尺寸太小则容易松动;此外,由于每一道工序都会产生工艺公差,由此导致生产要求高,装配难,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钮遥控器,减少工艺误差,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钮遥控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包括控制板、能相对控制板旋转的感应件以及第一盖体,所述控制板朝向感应件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感,所述感应件包括能够与电感配合的感应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呈中空状,所述感应金属片设置在第一盖体周壁的内侧、并且与第一盖体一体成型。
为便于旋钮遥控器的操作,实现所需的功能,遥控器还包括面板,所述控制器主体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板靠近面板一侧的按键组合。
优选的,所述按键组合包括按键支架和锅仔片按键,所述按键支架上形成有按压区域,所述锅仔片按键包括锅仔片支架和设置在锅仔片支架上的锅仔片,每个按压区域对应一个锅仔片。
为便于按键组合和控制板的连接,所述按键支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丝孔,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而能使得按键组合和控制板连接固定,每个按压区域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螺丝孔之间。
为提高用户体验,所述按键组合还包括设置在按键支架和锅仔片按键之间的硅胶垫。
为确保能够正常按压到锅仔片,所述硅胶垫上面与锅仔片对应位置镂空而形成供锅仔片露出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主体还包括与按键组合、控制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能相对第二盖体旋转,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轴承。
为提高操作精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感设置在控制板远离按键组合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周壁内侧形成有环状的凸台,所述感应金属片设置在凸台靠近控制板的一侧,所述轴承设置在凸台远离控制板的一侧,所述轴承卡在第一盖体内、并且与第一盖体紧密贴合。
为提高操作精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电感设置在控制板靠近按键组合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周壁内侧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感应金属片设置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所述控制板间隔布置在第二凸台的内侧,所述轴承设置在第二凸台远离第一凸台的一侧,所述轴承卡在第一盖体内、并且与第一盖体紧密贴合。
优选的,为便于第二盖体和按键组合、控制板的连接,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圆形的底座、设置在底座朝向第一盖体一侧的环状的围墙,所述围墙卡合在轴承内周,紧贴围墙内周、沿着周向设置有第三螺丝孔,螺丝能穿过第三螺丝孔、第一盖体内侧、控制板和按键组合从而将第二盖体、控制板和按键组合连接固定。
优选的,为便于指示按压操作,以及与外部的安装或放置,旋钮遥控器还包括分别位于控制器主体两侧的面板和托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感应件和第一盖体一体成型,省却了感应线圈,减少物料,降低成本;减少了制作工序,节约工时,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公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按键组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控制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第一盖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第二盖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旋钮遥控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一种旋钮遥控器,包括面板1、控制器主体2和托架3,面板1通常由玻璃材质制成,可以起到装饰和指示的作用,指示如何操作控制器主体2来实现所需的功能。面板1与托架3分别位于控制器主体2相对的两侧,托架3可以起到放置时承托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与外部的安装基础,如墙面等安装固定。
控制器主体2包括按键组合21、控制板22、感应件23、第一盖体24、第二盖体25和轴承26。按键组合21与面板1相邻设置,参见图4,按键组合21包括按键支架211,硅胶垫212和锅仔片按键213,三者通过粘性较强的胶水粘贴固定。其中,按键支架211与面板1相邻,按键支架211和锅仔片按键213分别位于硅胶垫212相对的两侧,即锅仔片按键213最为远离面板1。按键支架2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丝孔214,用于将按键组合21与控制板2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丝孔214为四个,各第一螺丝孔214的中心构成与按键支架211同心的圆,并且各第一螺丝孔214在圆周上均匀间隔布置,即相邻的两个第一螺丝孔214之间的圆心角为90°。按键支架211上根据第一螺丝孔214区分出四个按压区域215,每个按压区域215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螺丝孔214之间,按压区域215为用户按压点。硅胶垫212和锅仔片按键213形状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为类似四叶草的形状。通过设置硅胶垫212,由于硅胶垫212的柔性,可以起到增加按压手感,提高用户体验的作用。锅仔片按键213包括四个锅仔片2131和四个锅仔片支架2132,每个锅仔片支架2132的一端互相连接形成锅仔片按键213的中心、另一端则向远离中心的外侧延伸。优选的,四个锅仔片支架2132形状相同、并且均匀间隔布置,相邻的锅仔片支架2132的中心线互相垂直。按键支架211上的第一螺丝孔214与相邻的两个锅仔片支架2132之间的间隔处对应,以便螺丝穿过。锅仔片2131设置在锅仔片支架2132上,每个锅仔片支架2132对应一个锅仔片2131。锅仔片2131一般采用不锈钢制成,借助于金属弹片的导通性,在操作者和产品之间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同时,利用锅仔片2131的稳定的回弹力(按下后自动回位)和超长的寿命,给操作者提供优质的触觉反馈。每个按压区域215与其中一个锅仔片2131位置对应,硅胶垫212上面与锅仔片2131对应位置镂空而形成通孔2121,用于将锅仔片2131露出来,更好的感应用户按压动作,只要用户按压其中一个按压区域215都可以压到对应锅仔片2131从而连通对应线路产生相应动作。
控制板22设置在按键组合21远离面板1的一侧,包括MCU控制模块、LC振荡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逻辑电路,其结构和检测原理可以参考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申请号为201720190295.2的中国专利。
参见图5,控制板22为双面焊接板,其远离按键组合21的一侧上有设置有6个大小相同的电感221(本实例中有6个,但是也可以不是6个),6个电感221依次不相连的按固定距离间隔排在控制板22靠近边缘处,并且电感221布置在一个圆上。控制板22上可开设与第一螺丝孔214对应的四个第二螺丝孔222。
参见图2和图6,感应件23包括4个(本实例中有4个,但是也可以不是4个)感应金属片231,第一盖体24呈中空圆柱形,其外圈为圆弧面。感应金属片231设置在第一盖体24周壁的内侧、并且与第一盖体24成一体,沿着第一盖体24周壁周向均匀分布,由第一盖体24周壁径向向内延伸。感应金属片231和第一盖体24均可以由铜片镀金制成,也不限于这种材质,可以采用其他通电材质,能与控制板22电连接即可。可以通过机加工工艺一体成型第一盖体24及其周壁内侧的感应金属片231。
感应金属片231朝向中心一侧、在周向上的宽度大于电感221的直径、小于两个电感221直径之和,以保证会同时按到相邻的两个电感221,但不会按到相邻的三个电感221。相邻的两个感应金属片231靠近侧的最短圆周长距离小于第一个电感221跟最后一个电感221相隔最远的点之间的圆周长距离,以保证无论怎么旋转,都会有两个电感221被感应金属片231压到。感应金属片231的其中一个首次接触到的电感221时,其相邻的感应金属片231只能接触到一个电感221。
再参见图3,以最上端的电感221为1号电感,顺时针方向依次为2号电感、3号电感、4号电感、5号电感、6号电感。使用时,控制板22固定不动,感应件23顺时针转动,其中一个感应金属片231压过1号电感,然后是依次是1号电感跟2号电感,2号电感跟3号电感,3号电感跟4号电感,4号电感跟5号电感,5号电感跟6号电感,最后是6号电感。当这一感应金属片231脱离5号电感只接触6号电感的瞬间,在其逆时针相邻位置处的另一个感应金属片231接触到1号电感。
也就是说,6个电感221中,必定有两个通过感应金属片231相连,从而产生信号,那么控制板22从两个信号的不同及时间就可以判断出,旋转的方向及速度。
第一盖体24周壁内侧形成有环状的凸台241,感应金属片231成型在凸台241靠近控制板22的一侧。轴承26呈中空圆柱形,设置在凸台241远离控制板22的一侧,其外径与第一盖体24相应处的内径相同,轴承26卡在第一盖体24内,与第一盖体24紧密贴合。为避免工艺偏差,两者用少量胶水点胶固定。
参见图3和7,第二盖体25包括圆形的底座251、设置在底座251朝向第一盖体24一侧的环状的围墙252,围墙252的外径与轴承26的内径相同,可以卡合在轴承26内周。紧贴围墙252内周、沿着周向设置有四个第三螺丝孔253,螺丝可以穿过第三螺丝孔253、第一盖体24内侧、控制板22上的第二螺丝孔222和按键组合21上的第一螺丝孔214从而将第二盖体25、控制板22和按键组合21连接固定,由此将第一盖体24(连同感应件23)和轴承26夹持住。上述面板1的部分、按键组合21和控制板22容置在第一盖体24内,第二盖体25的围墙252容置在第一盖体24内,并且与上述部件分别位于凸台241的两侧。
紧贴围墙252内周还设置有限位柱254,其与第三螺丝孔253等高,能够与控制板22相抵接。
第二盖体25内、位于围墙252包围的空间内可以设置供电装置,如当旋钮遥控器放置在桌面时,供电装置可采用干电池;当旋钮遥控器固定在墙面上时,供电装置可采用可充电电池,并且第二盖体25上穿孔以便可充电电池与外部充电电源线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板22靠近按键组合21的一侧上设置电感221,第一盖体24周壁内侧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凸台242和第二凸台243,第一凸台242和第二凸台243在第一盖体24的轴向上间隔布置。感应金属片231位于第一凸台242和第二凸台243之间,位于第一凸台242靠近控制板22的一侧、并且与第二凸台243连接,控制板22间隔布置在第二凸台243的内侧。轴承26设置在第二凸台243远离第一凸台242的一侧,轴承26卡在第一盖体24周壁内侧并且紧密贴合。由于控制板22用螺丝与第二盖体25连接固定,其虽然与轴承26位于第一凸台242的同一侧,但并不与轴承26接触。

Claims (10)

1.一种旋钮遥控器,包括控制器主体(2),所述控制器主体(2)包括控制板(22)、能相对控制板(22)旋转的感应件(23)以及第一盖体(24),所述控制板(22)朝向感应件(23)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感(221),所述感应件(23)包括能够与电感(221)配合的感应金属片(23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24)呈中空状,所述感应金属片(231)设置在第一盖体(24)周壁的内侧、并且与第一盖体(24)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1),所述控制器主体(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板(22)靠近面板(1)一侧的按键组合(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合(21)包括按键支架(211)和锅仔片按键(213),所述按键支架(211)上形成有按压区域(215),所述锅仔片按键(213)包括锅仔片支架(2132)和设置在锅仔片支架(2132)上的锅仔片(2131),每个按压区域(215)对应一个锅仔片(2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支架(2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丝孔(214),所述控制板(22)上开设有与第一螺丝孔(214)对应的第二螺丝孔(222)、而能使得按键组合(21)和控制板(22)连接固定,每个按压区域(215)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螺丝孔(2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合(21)还包括设置在按键支架(211)和锅仔片按键(213)之间的硅胶垫(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212)上面与锅仔片(2131)对应位置镂空而形成供锅仔片(2131)露出的通孔(21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主体(2)还包括与按键组合(21)、控制板(22)固定连接的第二盖体(25),所述第一盖体(24)能相对第二盖体(25)旋转,所述第一盖体(24)和第二盖体(25)之间设置有轴承(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221)设置在控制板(22)远离按键组合(21)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24)周壁内侧形成有环状的凸台(241),所述感应金属片(231)设置在凸台(241)靠近控制板(22)的一侧,所述轴承(26)设置在凸台(241)远离控制板(22)的一侧,所述轴承(26)卡在第一盖体(24)内、并且与第一盖体(24)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221)设置在控制板(22)靠近按键组合(21)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24)周壁内侧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凸台(242)和第二凸台(243),所述感应金属片(231)设置在第一凸台(242)和第二凸台(243)之间,所述控制板(22)间隔布置在第二凸台(243)的内侧,所述轴承(26)设置在第二凸台(243)远离第一凸台(242)的一侧,所述轴承(26)卡在第一盖体(24)内、并且与第一盖体(24)紧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旋钮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25)包括圆形的底座(251)、设置在底座(251)朝向第一盖体(24)一侧的环状的围墙(252),所述围墙(252)卡合在轴承(26)内周,紧贴围墙(252)内周、沿着周向设置有第三螺丝孔(253),螺丝能穿过第三螺丝孔(253)、第一盖体(24)内侧、控制板(22)和按键组合(21)从而将第二盖体(25)、控制板(22)和按键组合(21)连接固定。
CN202020141930.XU 2020-01-22 2020-01-22 旋钮遥控器 Active CN211264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930.XU CN211264195U (zh) 2020-01-22 2020-01-22 旋钮遥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930.XU CN211264195U (zh) 2020-01-22 2020-01-22 旋钮遥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4195U true CN211264195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1930.XU Active CN211264195U (zh) 2020-01-22 2020-01-22 旋钮遥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4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48461B2 (ja) 電子レンジ
US10050622B2 (en) Operating device and appliance having the device
US8575501B2 (en) Household appliance having a user interface with a user-exchangeable touch wheel and rotary encoder
CN211264195U (zh) 旋钮遥控器
CN105962791A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旋钮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4167182U (zh) 一种按键式旋转开关
CN212907522U (zh) 一种旋转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5428797U (zh) 旋转式编码器及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CN209390035U (zh) 电器的环形触摸控制结构
CN209401545U (zh) 旋钮式按键结构、电路控制结构和设备
CN207474352U (zh) 一种旋钮开关
CN211551694U (zh) 家用电器的旋转操作系统和家用电器
CN203574627U (zh) 智能家电触摸控制装置
CN206080208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旋钮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644632U (zh) 烹饪器具
CN211376498U (zh) 一线式飞梭旋钮显示屏
CN217822526U (zh) 一种侧按压旋钮屏
CN220138186U (zh) 一种旋钮装置
CN209996059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旋钮组件
CN216702265U (zh) 一种可360°旋转调节的控温装置及其电热水壶
CN220793059U (zh) 一种用于照明设备多模式切换的控制结构及照明设备
CN110648869B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2907521U (zh) 一种旋转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8069682U (zh) 一种按键、开关组件、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收发系统
CN220138185U (zh) 一种显示旋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