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6490U - 一种红外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6490U
CN211246490U CN201921116200.8U CN201921116200U CN211246490U CN 211246490 U CN211246490 U CN 211246490U CN 201921116200 U CN201921116200 U CN 201921116200U CN 211246490 U CN211246490 U CN 21124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film
heating
flange
infrared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62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昌沪
邓梁
孙勇军
杨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t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t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t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te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62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6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和加热腔体,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内;所述红外加热组件由至少三片并列摆放的波形红外加热膜构成。加热腔体装满液体后,红外加热组件将完全浸泡在装液体里,使红外加热组件产生的红外线均被液体吸收。红外加热膜被固定成波形,使其在容积固定的加热腔体内的增加加热面积,提高红外反应釜的升温效率。多片红外加热膜并列摆放在增加加热面积的同时使腔体内液体受热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红外反应釜。
背景技术
按照热源的来源方式不同,加热方式可分为电热丝加热、明火加热等。加热过程均存在能耗损失。在工业生产处理过程中常需要对大量液体进行加热,故能方便加热大量液体的低能耗装置成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液体进行加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和加热腔体,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内;所述红外加热组件由至少三片并列摆放的波形红外加热膜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膜包含第一绝缘层、电致热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电致热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边缘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接电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红外加热膜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波形,所述红外加热膜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厢板,所述加热腔体呈矩形柱形,两块所述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内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红外加热膜相对的两边边缘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由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所述红外加热膜的边缘被夹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分别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所述釜体上,所述釜体位于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所述红外加热膜的波形传播方向为从所述进液口指向所述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釜体之间、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釜体之间均通过密封橡胶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密封胶层;所述电致热层为碳黑薄膜、纳米石墨粉体薄膜、纳米碳纤维薄膜、碳纳米管薄膜和石墨烯薄膜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薄膜、硅橡胶薄膜和聚酰亚胺树脂薄膜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腔体装满液体后,红外加热组件将完全浸泡在装液体里,使红外加热组件产生的红外线均被液体吸收。红外加热膜被固定成波形,使其在容积固定的加热腔体内的增加加热面积,提高红外反应釜的升温效率。多片红外加热膜并列摆放在增加加热面积的同时使腔体内液体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反应釜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反应釜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反应釜的釜体剖面俯视图;
其中,1-红外加热组件,2-加热腔体,3-端子,4-进液口,5-出液口,6-固定板,7-厢板,8-釜体,9-第一法兰,10-第二法兰,11-红外加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红外加热组件完全浸泡在装在加热腔体内的液体里,使红外加热组件产生的红外线均被液体吸收。
为了论述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根据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一种红外反应釜,包括釜体8,所述釜体8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1和加热腔体2,所述红外加热组件1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 2内;所述红外加热组件1由至少三片并列摆放的波形红外加热膜11构成。加热腔体2装满液体后,红外加热组件1将完全浸泡在装液体里,使红外加热组件1产生的红外线均被液体吸收。红外加热膜11被固定成波形,使其在容积固定的加热腔体2内的增加加热面积,提高红外反应釜的升温效率。多片红外加热膜11并列摆放在增加加热面积的同时使腔体内液体受热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膜11包含第一绝缘层、电致热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电致热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边缘密封连接。电致热层发出红外线使液体升温,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防止电致热层与液体直接接触而发生触电现象,保证使用安全,防止红外加热组件1发生短而发生故障。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接电的端子3,所述端子3与所述红外加热膜11的边缘连接。端子3需要进行水密封,保证红外反应釜通电后不会发生漏电现象。通过端子3供电,红外加热组件1产生红外线。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呈波形,所述红外加热膜11通过所述固定板6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2内。通过固定板6固定红外加热膜11,使得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不会带走红外加热膜11,保证不会发生红外加热膜11与端子之间的电线被拉断现象。由于红外加热膜11柔软性大,需要波形的固定板 6固定才能保持红外加热膜11呈波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厢板7,所述加热腔体2呈矩形柱形,两块所述厢板7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2内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红外加热膜11相对的两边边缘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板6固定在所述厢板7上。设置矩形腔体方便均匀排列大小一致的红外加热膜11,便于生产加工。厢板7的设计,便于红外加热膜11的安装固定。可通过螺钉结构将固定板6固定在厢板7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6由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所述红外加热膜11的边缘被夹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通过两板夹住红外加热膜11边缘的方式简便地将红外加热膜11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法兰9和第二法兰10,所述第一法兰9与所述第二法兰10分别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所述釜体8上,所述釜体8位于所述第一法兰 9与所述第二法兰10之间。通过釜体8和第一法兰9、第二法兰10组合形成的红外反应釜,方便拆装、维修、保养。所述第一法兰9和所述第二法兰10可采用棱台法兰。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液口4和出液口5,所述进液口4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 9上,所述出液口5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10上;所述红外加热膜11的波形传播方向为从所述进液口4指向所述出液口5。如此设计进液口4和出液口5,使得液体能连续从进液口4进入加热腔体2内,且均经过红外加热组件1并吸收红外线升温再从出液口5流出,实现了连续加热液体功能。当釜体8竖直摆放,进液口4位于釜体8底部,出液口5位于釜体8顶部时,在进入加热腔体2的液体流量不变和加热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出液口5的液体温度基本不变。此外,由于液体上升路径弯曲,在没有搅拌桨搅拌的条件下,液体自主混合均匀,使各点之间温度基本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9与所述釜体8之间、所述第二法兰10与所述釜体8之间均通过密封橡胶圈连接。釜体8和第一法兰9或第二法兰10通过密封橡胶圈结合在一起,避免漏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密封胶层;所述电致热层为碳黑薄膜、纳米石墨粉体薄膜、纳米碳纤维薄膜、碳纳米管薄膜和石墨烯薄膜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薄膜、硅橡胶薄膜和聚酰亚胺树脂薄膜中的一种。碳黑薄膜或纳米石墨粉体薄膜或纳米碳纤维薄膜或碳纳米管薄膜或石墨烯薄膜等材料做成的电致热层通电后产生红外线,使包裹在其四周的液体吸收红外线升温。又由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密封胶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或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薄膜或硅橡胶薄膜或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结合形成绝缘层,保证通电后的电致热层通电后不会发生漏电现象。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所采取的材质不同,抵消同应力热冷缩胀效应,延长红外加热组件1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反应釜,液体能连续从设置在加热腔体下端的进液口进入加热腔体内,且均经过红外加热组件时吸收红外线升温后再从设置在加热腔体上端的出液口流出,加热腔体装满液体后,红外加热组件将完全浸泡在装液体里,使红外加热组件产生的红外线均被液体吸收,实现了连续加热液体功能。当釜体竖直摆放,进液口位于釜体底部,出液口位于釜体顶部时,能保证在进入加热腔体的液体流量不变和加热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出液口的液体温度基本不变。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防止通过端子连接电源的电致热层与液体直接接触而发生触电现象,保证使用安全,防止红外加热组件发生短而发生故障。设置有多片红外加热膜时,红外加热膜与红外加热膜之间均匀分布在加热腔体内,保证加热腔体内的液体能均匀受热。通过固定板和厢板将红外加热膜固定在加热腔体内,使得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不会带走红外加热膜。均匀排列的红外加热膜被固定成波浪的形式,在固定的加热腔体体积内的增加加热面积,提高红外反应釜的升温效率。此外,由于液体上升路径弯曲,在没有搅拌桨搅拌的条件下,液体自主混合均匀,使各点之间温度基本一致。通过釜体和第一法兰或第二法兰通过密封橡胶圈的结合在一起,方便红外反应釜拆装、维修、保养,避免漏液。
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红外加热组件和加热腔体,所述红外加热组件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内;所述红外加热组件由至少三片并列摆放的波形红外加热膜构成;所述红外加热膜包含第一绝缘层、电致热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电致热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边缘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电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红外加热膜的边缘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波形,所述红外加热膜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加热腔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厢板,所述加热腔体呈矩形柱形,两块所述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内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红外加热膜相对的两边边缘分别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厢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由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所述红外加热膜的边缘被夹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分别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所述釜体上,所述釜体位于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上,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所述红外加热膜的波形传播方向为从所述进液口指向所述出液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釜体之间、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釜体之间均通过密封橡胶圈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红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密封胶层;所述电致热层为碳黑薄膜、纳米石墨粉体薄膜、纳米碳纤维薄膜、碳纳米管薄膜和石墨烯薄膜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聚双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薄膜、硅橡胶薄膜和聚酰亚胺树脂薄膜中的一种。
CN201921116200.8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红外反应釜 Active CN21124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6200.8U CN21124649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红外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6200.8U CN21124649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红外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6490U true CN211246490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6200.8U Active CN21124649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红外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6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3166A (zh) 电池组
CN211246490U (zh) 一种红外反应釜
CN101527978A (zh) 电热膜部件及产品
CN107642815A (zh) 一种加热装置以及采暖系统
CN108376809A (zh) 一种电池包冷却和加热的一体化结构
CN207317062U (zh) 一种加热装置以及采暖系统
CN101945508B (zh) 低电磁波电热板
CN105742757B (zh) 锌银贮备电池用化学加热器的制备方法
CN20655622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集成式液体加热器
CN212481675U (zh) 一种螺旋加热模块
CN207825880U (zh) 一种一体式车用水暖ptc加热体水槽总成
CN102860899A (zh) 带陶瓷电热基板的电热暖手器
CN20650595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524395U (zh) 一种均匀受热和冷却的锂电池组及电动汽车
CN207317061U (zh) 一种加热装置以及采暖系统
CN206148481U (zh) 动力电池包
CN111043643A (zh) 一种相变蓄热电取暖器及其相变蓄热模块
CN205546004U (zh) 远红外碳纤维电发热管
CN213630620U (zh) 发热隔板及包含其的淋浴房
CN201599867U (zh) 一种防水电暖器
CN219328206U (zh) 智能高压液体加热器
CN212165613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应用该加热装置的饮水机
CN208720501U (zh) 一种即热式热水器加热装置
CN215552424U (zh) 一种双区型ptc加热器总成
CN211551756U (zh) 石墨烯发热瓷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