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4392U -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4392U
CN211244392U CN201920802476.5U CN201920802476U CN211244392U CN 211244392 U CN211244392 U CN 211244392U CN 201920802476 U CN201920802476 U CN 201920802476U CN 211244392 U CN211244392 U CN 211244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plate
fixing plate
lower limb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24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如
吴志鹏
龚海熠
蔡小攀
赵铖龙
赵越超
贾齐
王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8024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4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4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4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支撑装置进行转动;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转动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的支撑装置,使转动板能够轻缓地进行往复转动,带动患者的脚部进行运动,起到下肢锻炼作用;结构简单,穿着方便,患者可以在或卧或坐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锻炼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瘫痪病人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肢功能不全的人群中,由于缺乏锻炼,容易出现足下垂、足无法背伸等问题。此外,由于一些病人长期卧床,导致其下肢肌肉萎缩或形成深静脉血栓,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治疗方法为穿着弹力袜或使用下肢关节训练器。弹力袜无法进行主动锻炼,且弹力袜的弹性不易控制,易出现过松或过紧现象,当弹力袜过紧时,容易造成下肢及远端肌肉缺血坏死等问题。而下肢关节训练器的体积过大,穿着不便,操作繁琐,不易进行使用。此外,下肢关节训练器为被动训练装置,易出现因剧烈活动造成的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等问题。
因此,继续一种穿着方便、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或坐或卧使用,避免造成损伤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板;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支撑装置进行转动;
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部,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呈“L”形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
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所述调节部件分别与所述转动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气囊;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泵,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中空管与所述支撑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复数个直径递减的连接环和一个连接块,复数个所述连接环呈同心圆嵌套设置,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所述连接环的中央,复数个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45°。
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0°~30°。
优选地,还包括:
红外放射装置,所述红外放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
凸起,所述凸起为复数个,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通过设置在转动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的支撑装置,使转动板能够轻缓地进行往复转动,带动患者的脚部进行运动,起到下肢锻炼作用;结构简单,穿着方便,患者可以在或卧或坐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固定板100;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
转动板200;
支撑装置300;
限位部件400;
驱动装置500;
第二固定板600;
调节部件700;
连接部件800;连接环801;连接块802;
凸起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00、转动板200、支撑装置300、限位部件400、驱动装置500、第二固定板600、调节部件700,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600呈“L”形连接,转动板200与第一固定板100转动连接,支撑装置300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0和转动板200之间,限位部件400设置在转动板200的上部,调节部件700分别与转动板200和第二固定板600连接,驱动装置500与支撑装置300连接。
第一固定板100包括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第一凹槽10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0的上部,第二凹槽102设置在第一凹槽101的下部,其中,第一凹槽101用于放置转动板200,第二凹槽102用于放置支撑装置300。
进一步地,第二凹槽102靠近第一固定板100的第二端设置,且第二凹槽102的尺寸小于第一凹槽101的尺寸。
转动板200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0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转动板200与第一固定板100可以是通过铰链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以转动板200与第一固定板100通过转轴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转动板200的优选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45°,更优选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更优选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0°~25°,更优选的转动角度范围为15°~20°。
支撑装置300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0的第二凹槽102内,支撑装置300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00和转动板200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300为气囊。
在支撑装置300充气的状态下,支撑装置300膨胀,将转动板200的第一端撑起,使转动板200绕着第一固定板100的转轴转动。
在转动板200的上部设置有限位部件400,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脚部调节,使患者的脚部与转动板200牢固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部件400为带有子母贴的限位带。
驱动装置500为气泵,通过中空软管与支撑装置300连接,用于对支撑装置300进行充放气操作。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500可通过一控制终端进行控制,用于对驱动装置500的充放气的速率、充放气次数、充放气的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终端可以是计算机、平板、手机等,通过蓝牙、无线网络等进行连接。
第二固定板600与第一固定板10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连接,形成“L”形结构,第二固定板600用于放置使用者的小腿部位。
调节部件700为两个,对称地设置在转动板200的上部的两侧,每个调节部件700分别与转动板200和第二固定板600进行连接。
调节部件700为弹性调节带,通过“日”字扣调节长度,用于控制转动后的转动板200与第二固定板700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转动板200过度转动的情况。
具体地,在支撑装置300未充气的状态下,对调节部件700进行调节以控制转动板200的最大转动角度,当使用者的脚部放置在转动板200上时,调节部件700拉伸,并在支撑装置300充气时提供一个辅助的拉力。
进一步地,调节部件700提供的拉力小于使用者的脚部对转动板200施加的力。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使用者的下肢的锻炼效果,在转动板200内还可以设置红外放射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对使用者的脚部加热;或者在转动板200内设置磁疗装置(图中未示出),如磁石、磁贴等,用于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磁疗。
进一步地,转动板200的上部还设置有凸起900,凸起900为复数个,凸起900在转动板200的上部更规律性排列或非规律性排列,用于对使用者的脚部起到按摩作用。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4所示,对调节部件700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用者的脚部放置在转动板200上,利用限位部件400对脚部进行固定;将驱动装置500接通电源,可以通过驱动装置500自身的控制装置进行参数设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进行参数设置;此时在驱动装置500的充放气操作下,支撑装置300不断进行膨胀和收缩操作,带动转动板200绕着转轴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锻炼。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转动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的支撑装置,使转动板能够轻缓地进行往复转动,带动患者的脚部进行运动,起到下肢锻炼作用;利用调节部件能够调节转动板的转动角度,避免转动板过度转动;利用限位部件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使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人群;结构简单,穿着方便,患者可以在或卧或坐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6所示,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00、转动板200、支撑装置300、限位部件400、驱动装置500、第二固定板600、调节部件700、连接部件800和凸起900,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600呈“L”形连接,转动板200与第一固定板100转动连接,支撑装置300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0和转动板200之间,限位部件400设置在转动板200的上部,调节部件700分别与转动板200和第二固定板600连接,连接部件800贯穿第一固定板100设置,分别与支撑装置300和驱动装置500连接,凸起900设置在转动板200的上部。
其中,第一固定板100、转动板200、限位部件400、第二固定板600、调节部件700和凸起900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支撑装置300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0的第二凹槽102内,支撑装置300的第二端与第一固定板100进行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300与第一固定板100可以是通过铰链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转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300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00通过设置在第二凹槽102的转轴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300为支撑板。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300为硬质材料制成,如硬质醋疗、金属等。
驱动装置500为电机或减速电机,通过输出轴与支撑装置300进行连接。
具体地,驱动装置500的输出轴的工作模式为边旋转边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连接部件800贯穿第一固定板100设置,其设置在第二凹槽102的下部,用于连接支撑装置300和驱动装置500。
如图7所示,连接部件800包括复数个直径递减的连接环801和一个设置在连接环801中央的连接块802,复数个连接环801和一个连接块802为同轴嵌套设置,并且相邻的两个连接环801以及相邻的连接环801和连接块802之间进行滑动连接。
驱动装置500的输出轴与连接块802连接,在输出轴进行直线向前运动时,连接部件800的多个连接环801和连接块802沿轴向向前运动,形成一金字塔形状,从而支撑起支撑装置300,使支撑装置300绕着一转轴转动,进而使转动板200绕着另一转轴转动;在输出轴进行直线向后运动时,连接部件800的多个连接环801和连接块802沿轴向向后运动,逐渐回缩,从而使支撑装置300和转动板200回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8所示,对调节部件700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用者躺卧在床上,使用者的脚部放置在转动板200上,利用限位部件400对脚部进行固定;将驱动装置500接通电源,可以通过驱动装置500自身的控制装置进行参数设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进行参数设置;此时在驱动装置500的输出轴的直线往复作用下,支撑装置300进行往复转动,带动转动板200绕着转轴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锻炼。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连接部件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避免驱动装置直接对支撑装置进行作用,使支撑装置能够进行渐进式转动,从而防止剧烈运动导致的拉伤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板;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之间,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支撑装置进行转动;
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部,所述转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呈“L”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所述调节部件分别与所述转动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气囊;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泵,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中空管与所述支撑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复数个直径递减的连接环和一个连接块,复数个所述连接环呈同心圆嵌套设置,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所述连接环的中央,复数个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红外放射装置,所述红外放射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起,所述凸起为复数个,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部。
CN201920802476.5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Active CN211244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2476.5U CN211244392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2476.5U CN211244392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4392U true CN211244392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2476.5U Active CN211244392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43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0782A (zh) * 2019-05-30 2019-09-06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0782A (zh) * 2019-05-30 2019-09-06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CN110200782B (zh) * 2019-05-30 2024-08-30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8056A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CN211244392U (zh) 一种新型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CN111135015A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
CN113499568A (zh) 一种基于磁力拉伸训练的医疗康复用患者下肢屈伸锻炼装置
CN208864733U (zh) 一种康复医学科偏瘫健身器
JP2013215547A (ja) 下肢伸長筋力強化機器
CN110200782B (zh)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CN209933403U (zh) 一种用于下肢偏瘫患者的简易康复训练器
CN107174432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1494159A (zh) 预防深静脉血栓足部被动训练器
CN202459170U (zh) 充气式下肢功能康复锻炼器
CN115721525A (zh) 一种可定位扩张的手部骨关节辅助设备
CN112353629B (zh) 一种用于脊柱的减压装置
CN109820694A (zh) 一种腿部锻炼装置
CN211635084U (zh) 一种健身用可调式仰卧起坐装置
CN212699393U (zh) 一种带气压式血液循环治疗仪的电动起立床
CN210844094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
CN209734487U (zh) 一种肌肉恢复治疗装置
CN221867279U (zh) 一种淋巴水肿抗阻力上肢锻炼装置
CN219557971U (zh) 一种体育康复训练用器材
CN112807190B (zh) 一种脊髓损伤康复用智能辅助系统
CN113599185B (zh) 一种用于产妇盆底肌肉收紧装置
CN206715183U (zh) 一种上肢力量训练装置
CN215962028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床脚板翻转机构
CN210644519U (zh) 一种肢体被动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