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0653U -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0653U
CN211240653U CN202020230039.3U CN202020230039U CN211240653U CN 211240653 U CN211240653 U CN 211240653U CN 202020230039 U CN202020230039 U CN 202020230039U CN 211240653 U CN211240653 U CN 211240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odule
supply modul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00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志超
王保善
雷清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engna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engna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engna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engna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00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0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0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06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电源监测模块、蓄电池组和半导体制冷模块,电源监测模块与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蓄电池组和半导体制冷模块电气连接;电源监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和蓄电池组的温度;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为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和蓄电池组降温;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降温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半导体制冷片所组成的半导体制冷模块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廉;有益于在大功率电源系统以及发热量较大的电源系统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输变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工作效率等直接关系到整个供电网络的运行质量及效率,从而对国计民生产生各行各业产生着重大影响,而目前变电站的电源一般包括站用直流电源、站用交流电源、UPS电源、站用通讯电源四部分主要供电系统及一个辅助的线路切换供电系统,为了提升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出现了一体式交直流电源,将上述电源进行同一管理;然而,在各电源系统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电源系统温度上升,影响电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通过增设散热风扇降温,然而,当电源系统热功率较大时,风冷并不能满足降温需求;但如若通过制冷系统进行冷却将导致系统体积增大,并且能耗增加,进而导致投入成本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以提高换热效果。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电源监测模块、蓄电池组和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电源监测模块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和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为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和所述蓄电池组降温;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循环风机、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制冷面和发热面,所述制冷面和所述发热面相对而设;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与所述制冷面和所述发热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部为翅片结构,所述翅片由纯铝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还包括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围成一环形通道。
优选地,所述制冷面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内侧,所述发热面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部为一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一导热流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通过一导流管连通,且其中任意一所述第二换热部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导热流体从所述进液口进入,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纯铝材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环形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降温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半导体制冷片所组成的半导体制冷模块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廉;有益于在大功率电源系统以及发热量较大的电源系统推广使用;并且还可以将其运用在其它需降温的装置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制冷模块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制冷模块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制冷模块结构第三示意图。
附图中,10-半导体制冷模块,11-环形通道,12-循环风机,101-半导体制冷片,102-第一换热部,103-第二换热部,104-导流管,105-连接板,106-进液口,107-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电源监测模块、蓄电池组和半导体制冷模块10,所述电源监测模块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10电气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和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
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10用于为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和所述蓄电池组降温。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1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01、循环风机12、第一换热部102和第二换热部10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1具有制冷面和发热面,所述制冷面和所述发热面相对而设;所述第一换热部102和所述第二换热部103分别与所述制冷面和所述发热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10还包括若干个连接板105,所述连接板105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1之间;所述连接板105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围成一环形通道11。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面与所述第一换热部102位于所述环形通道11内侧,所述发热面与所述第二换热部103位于所述环形通道11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部103为一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一导热流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流体采用纯净水,其目的在于,纯净水不含杂质或仅含少量杂质,长期在管道中流动,尤其是高温状态下流动,不会析出盐垢附着在管壁上,从而影响液体流动,进一步影响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部103之间通过一导流管104连通,且其中任意一所述第二换热部103上设置有进液口106和排液口107,所述导热流体从所述进液口106进入,从所述排液口107排出。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部102为翅片结构,所述翅片由纯铝材料制成。所述壳体由纯铝材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循环风机12设置于所述环形通道11内。用于提供强制循环流动动力,使位于环形通道11内的冷却空气被抽离作用在发热的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和蓄电池组上,进行降温;当温度下降至目标温度后,电源监测模块可调节半导体制冷模块10工作参数,亦或是切换半导体制冷模块10的工作状态,达到节能的效果。若单个半导体制冷模块10所提供的冷量不能达到降温目的,可以将多个半导体制冷模块10串联,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降温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半导体制冷片所组成的半导体制冷模块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廉;有益于在大功率电源系统以及发热量较大的电源系统推广使用;并且还可以将其运用在其它需降温的装置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模块、直流变换电源模块、UPS电源模块、电源监测模块、蓄电池组和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电源监测模块与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电源监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和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为所述交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变换电源模块、所述UPS电源模块和所述蓄电池组降温;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循环风机、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制冷面和发热面,所述制冷面和所述发热面相对而设;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别与所述制冷面和所述发热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为翅片结构,所述翅片由纯铝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还包括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围成一环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面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内侧,所述发热面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为一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一导热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通过一导流管连通,且其中任意一所述第二换热部上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导热流体从所述进液口进入,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纯铝材料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环形通道内。
CN202020230039.3U 2020-02-29 2020-02-29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0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0039.3U CN211240653U (zh) 2020-02-29 2020-02-29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0039.3U CN211240653U (zh) 2020-02-29 2020-02-29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0653U true CN211240653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003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0653U (zh) 2020-02-29 2020-02-29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0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1217B1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5921051U (zh) 一种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
CN204732499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扩展式液冷电池模组
CN111864302A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散热管理系统
CN115513572A (zh) 一种储能电池组半导体温度控制系统
CN115528351A (zh) 一种可利用逆变器余热的储能液冷系统
CN213636112U (zh) 冷水机组与储能系统
CN211240653U (zh) 一种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系统
US20230118671A1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18731239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及温控电池模组
CN217983474U (zh) 一种液冷储能电池箱
CN115395049A (zh) 一种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的散热系统及方法
CN111174603B (zh) 一种节能型空冷器冷却系统
CN204334292U (zh) 一种功率柜散热系统
CN113660835A (zh) 一种用于储能交流侧的一体化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12627813U (zh)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7898002U (zh) 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
CN113328168B (zh) 一种基于水冷板的电池组冷却结构及其冷却方法
CN220209084U (zh) 浸泡式液冷电池包
CN217037819U (zh) 一种散热设备
CN215680342U (zh) 一种火力发电高效散热型变压装置
CN212209601U (zh) 一种用于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安装装置
CN218998712U (zh) 一种用于冷却工业微波电源的水冷装置
CN117039269B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温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20693096U (zh) 一种光伏储能一体机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