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0579U - 一种组合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0579U
CN211240579U CN201921982084.8U CN201921982084U CN211240579U CN 211240579 U CN211240579 U CN 211240579U CN 201921982084 U CN201921982084 U CN 201921982084U CN 211240579 U CN211240579 U CN 211240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fins
modul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20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ong Chu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ong Chu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ong Chu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ong Chu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20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0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0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05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模块、第二散热模块和热管,第一散热模块由若干散热组通过扣点串接而成,第二散热模块设于第一散热模块的旁侧,热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散热模块的侧壁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并固定在第二模块的侧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连接不同的散热模块,并在散热模块上应用不同的散热组,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散热面积较大的散热器,有效提升散热效率,并通过使用烧结铜管作为热管,不仅提升热管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防结垢等性能,而且安装方便、生产成本较低,该散热器具有安装方便、散热效率高,适用范围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主要作为被动性散热元件应用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使用时将其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在应用时,增大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是常用的提升散热效率的方式,但散热器的安装和设置会受电子元件发热面积和安装空间的限制,一般无法随意扩大散热面积,使用单一的散热器往往无法满足散热效果,散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散热器,通过将不同的散热模块、散热组与热管组合起来,可在较小的发热面积上和狭小的安装空件内组合装设散热面积较大的散热器,提升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模块,包括通过扣点串接的第一散热组、第二散热组、第三散热组和第四散热组,所述第一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二散热鳍片,第三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四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鳍片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一所述第四散热鳍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一连接部;第二散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的旁侧,包括第五散热组,所述第五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五散热鳍片,所述第五散热鳍片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二通孔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热管,包括两根U形的热管,所述热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连接在一起,所述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四散热组的侧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五散热组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鳍片和第五散热鳍片均为散热铝鳍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第四散热鳍片上均设有四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散热鳍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五散热鳍片的中间设有避让所述热管一端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热管为壁厚为0.3mm的烧结铜管。
优选的,所述热管内均装填有冷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组合连接不同的散热模块,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扩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2)通过在散热模块上应用不同形状的散热组和散热鳍片,可根据产品的安装空间特点组合适当的散热鳍片,适用范围广;
(3)使用烧结铜管,不仅可提升该组合热管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防结垢等性能,而且安装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模块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鳍片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鳍片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四散热鳍片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模块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第五散热鳍片的主视图。
图中:1、第一散热模块;101、第一散热组;102、第二散热组;103、第三散热组;104、第四散热组;105、扣点;106、第一通孔;107、第一连接部;1011、第一散热鳍片;1021、第二散热鳍片;1041、第四散热鳍片;2、第二散热模块;201、第五散热组;202、第二通孔; 203、第二连接部;204、凹槽;2011、第五散热鳍片;3、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7所示,一种组合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模块1,第一散热模块1包括通过扣点串接的第一散热组101、第二散热组102、第三散热组103和第四散热组104,第一散热组101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一散热鳍片1011,第二散热组102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二散热鳍片1021,第三散热组103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组104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四散热鳍片1041,第一散热鳍片1011、第二散热鳍片1021、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鳍片1041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06,一第四散热鳍片1041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06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07;第二散热模块2,设于第一散热模块1的旁侧,第二散热模块2包括第五散热组201,第五散热组201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五散热鳍片2011,第五散热鳍片2011上均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02,第五散热鳍片2011的侧壁上在第二通孔202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203;热管3,包括两根U形的热管,热管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6和第二通孔202将第一散热模块1和第二散热模块2连接在一起,热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107固定在第四散热组104的侧壁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203固定在第五散热组201的侧壁上。
优选的,第一散热鳍片1011、第二散热鳍片1021、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鳍片1041 和第五散热鳍片2011均为散热铝鳍片。
优选的,第一散热鳍片1011和第四散热鳍片1041上均设有四个第一通孔106,第二散热鳍片102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06,第五散热鳍片2011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02。
如图3-7所示,第一散热模块1内四个散热组的形状各不相同,每个散热组包含的散热鳍片的数量也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进行了不同的设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组101由两片第一散热鳍片1011组成,每个第一散热鳍片1011上设有四个第一通孔106;第二散热组 102由十八片第二散热鳍片1021组成,每个第二散热鳍片1021上设有两个通孔106;第三散热组103由三十片第一散热鳍片1011组成;第四散热组104由七片第四散热鳍片1041组成,每个第四散热鳍片1041上设有四个第一通孔106,第四散热组104与第五散热组201相邻,第五散热组201由十片第五散热鳍片2011组成,每个第五散热鳍片2011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02。
优选的,第五散热鳍片2011的中间设有避让热管3一端的凹槽204。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热管3的一端与第四散热组104铆接固定,在第五散热件201的中间位置相应设置了凹槽204。
优选的,热管3为壁厚为0.3mm的烧结铜管。烧结铜管的导热性能较好且机械性能优良,使用寿命较长。在本实施例中,烧结管表面做了抗氧化处理,以进一步增强热管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热管3内均装填有冷酶。在本实施例中,两根U型热管将五个散热组依次串接起来,热管的内部填充有冷酶,有助于充分发挥热管的降温和导热性能,以实现快速传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根据发热面周围的空间大小和限制,合理组合设置各散热模块及散热组的形状、位置和数量,再将热管3的部分表面与发热面贴合,用热管3将各散热模块连接起来并将热管3的末端固定在散热模块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散热面积较大,散热组和散热鳍片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组合设计,以满足不同产品的不同散热需求,散热效率高。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散热模块,包括通过扣点串接的第一散热组、第二散热组、第三散热组和第四散热组,所述第一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二散热鳍片,第三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四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鳍片上均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一所述第四散热鳍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一连接部;
第二散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的旁侧,包括第五散热组,所述第五散热组包括若干堆摞且焊接连接的第五散热鳍片,所述第五散热鳍片上均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五散热鳍片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二通孔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
热管,包括两根U形的热管,所述热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连接在一起,所述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四散热组的侧壁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五散热组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第二散热鳍片、第三散热鳍片、第四散热鳍片和第五散热鳍片均为散热铝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所述第四散热鳍片上均设有四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散热鳍片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散热鳍片的中间设有避让所述热管一端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壁厚为0.3mm的烧结铜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内均装填有冷酶。
CN201921982084.8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0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2084.8U CN21124057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2084.8U CN21124057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0579U true CN21124057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0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20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057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0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0028B2 (en) Cooling device with superimposed fin groups and parallel heatpipes
US11075143B2 (en) Cooling apparatus
US11867467B2 (en) Cooling device with superimposed fin groups
US20060090888A1 (en) Heat-exchange type cooler
AU2005204184A1 (en) Heat sink
CN100468707C (zh) 循环热管散热器
CN106895728A (zh) 一种卧式变径串、并联槽道板式脉动热管
CN215988929U (zh) 一种液冷系统与电池装置
CN215121668U (zh) 液冷板和具有其的算力板组件、服务器
CN211240579U (zh) 一种组合散热器
CN208507889U (zh) 包括热管散热结构的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01894036U (zh) 蜂窝状水冷散热器
CN114850811A (zh) 散热器的加工方法
CN211019728U (zh) 一种高效铜铝散热器
CN103346001B (zh) 一种板翅式散热器
CN211234061U (zh) 一种自冷式翅形散热器
CN110243223A (zh) 一种新型的高效换热器
CN220649211U (zh) 一种片头结构
CN21945774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箱体组件
CN214177859U (zh) 翅片型散热器
CN220897051U (zh) 一种散热器及由其组成的电路板组件
CN217088518U (zh) 散热装置
CN110410864B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电加热器及具有其的柜式空调器
CN216414934U (zh) 一种用于散热管群间能量交换的散热器结构
CN216123372U (zh) 散热装置和电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