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7766U -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7766U
CN211237766U CN202020097701.2U CN202020097701U CN211237766U CN 211237766 U CN211237766 U CN 211237766U CN 202020097701 U CN202020097701 U CN 202020097701U CN 211237766 U CN211237766 U CN 211237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eath
sheath
core cable
oversheath
cab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77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红
刘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Dingniu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Opel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Opel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Opel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77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7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7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7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线芯、分别设置在两个线芯外部的内护套以及将两个线芯包在一起的外护套,所述内护套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材质的圆形套,所述外护套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材质的腰形套,所述外护套贴合在内护套的外表面,所述外护套的厚度小于内护套的厚度,两个所述内护套为一次注塑成型结构或两个所述内护套通过连接面上设置的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耐火性和耐高温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背景技术
低压电缆由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构成。线芯用于传导电流,一般由多股铜线或多股铝线绞合而成。低压电缆有单芯、双芯、三芯、四芯等几种。双芯电缆用于单相线路,三芯和四芯电缆分别用于三相三线制线路和三相四线制线路。其中,双芯电缆常用在家用电路中,因此对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有较高的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73379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智能预警室内用塑料绝缘对绞双芯电缆,包括一对对绞的绝缘线芯,在一对绝缘线芯外共同挤包外护套;所述的绝缘线芯由导体以及同心共挤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构成;每个绝缘层内设有半导电标志感应预警线注条;所述每层绝缘层和各自内的半导电标志感应预警线注条同心共挤一次成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双芯线缆结构强度低,对内部结构保护能力弱,安全性和耐久性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耐火性和耐高温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线芯、分别设置在两个线芯外部的内护套以及将两个线芯包在一起的外护套,所述内护套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材质的圆形套,所述外护套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或辐照橡胶聚乙烯塑料的腰形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芯的外侧采用低烟无卤交联塑料作为内护套,内护套将线芯完全包住,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两个线芯外侧再由低烟无卤交联塑料的外护套固定整合在一起,两层护套进行保护,增强了线缆的结构强度,并且两层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或外层用辐照橡胶材质,整体提升了线缆的耐火性和耐高温性能,同时线缆的耐老化性能也得到了显著增强,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大的延长,安全性有保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内护套为一次注塑成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护套采用一次成型的结构,简化了线缆的生产步骤,保证了两个线芯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增强了内护套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内护套的连接面的宽度小于内护套的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内护套的连接面宽度小,在进行线缆接线时,便于将两个护套切割分离,避免损坏线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内护套通过连接面上设置的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外护套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既能够保证两个线芯的平行,便于在内护套外侧加工外护套,同时又能够很方便的将两个线芯分开,便于线缆与其他电器元件接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侧内护套连接面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另一侧内护套连接面上的嵌条,所述嵌条扣合在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内护套之间采用凹槽和嵌条卡接,使两个内护套整个长度之间都能够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了两个线芯之间的相对平行,便于外护套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内护套壁厚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深度较小,使凹槽位置对应的内护套结构厚度不至于太小,能够起到对线芯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护套设置连接面的一侧厚度大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护套设置连接面的一侧厚度大,在开设凹槽之后,内护套在连接面的位置能够保证足够的厚度保护线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护套贴合在内护套的外表面,所述外护套的厚度小于内护套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两个线芯在外护套内发生相对扭动和错位,外护套的厚度小,能够降低线缆的硬度,便于将线缆卷绕成卷,包装和运输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线缆采用两层护套对线芯进行保护,内护套保护线芯,外护套保护两个内护套,增强了对线芯的防护作用,两层护套均采用低烟无卤交联塑料,使整个线缆的耐火性和耐高温性能均大大提升,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2.线缆的两个内护套采用一次成型的生产方式,保证了两个内护套的连接强度,使两个内护套保持平行,保证了线缆的加工质量。
3.线缆的两个内护套采用分体式的连接方式,既能够保证两个线芯的平行,又便于将两个线芯分开,降低接线时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2、内护套,21、凹槽,22、嵌条,3、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线芯1、分别设置在两个线芯1外部的内护套2以及将两个线芯1包在一起的外护套3,线芯1由多股铜线或铝线卷绕而成,内护套2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材质的圆形套,将两个线芯1分别包住并隔离开来,外护套3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或辐照橡胶或聚乙烯塑料的腰形套,将两组线芯1和内护套2的组合包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线缆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两个内护套2为一次注塑成型的结构,经过双孔模具挤压成型,使两个内护套2紧密结合在一起,内护套2采用一次成型的结构,然后在两个内护套2外部包上外护套3,整个过程简化了线缆的生产步骤,保证了两个线芯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增强了内护套2的整体结构强度。线缆在进行接线时,需要将两个线芯1分开,需要将内护套2在连接面处进行剥离,为了降低剥离难度,两个内护套2的连接面的宽度小于内护套2外表面的半径。在剥离内护套2时,为了不伤害到线芯1,内护套2设置连接面的一侧厚度大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厚度,即大于内护套2与外护套3接触的一侧的厚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两个内护套2通过连接面上设置的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每个线芯1上单独包上内护套2,然后将两个内护套2连接在一起。其中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侧内护套2连接面上的凹槽21以及设置在另一个内护套2连接面上的嵌条22,本实施例中同一个内护套2上既设置凹槽21,又设置嵌条22,并且凹槽21和嵌条22均沿内护套2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两个内护套2在安装时,嵌条22扣合在凹槽21中,形成咬合结构。两个内护套2之间采用凹槽21和嵌条22卡接,使两个内护套2整个长度之间都能够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了两个线芯1之间的相对平行,便于外护套3的安装。线缆在进行接线时,可直接将两个内护套2分开,不需要破坏内护套2,便于接线。
本实施例中凹槽21的深度小于内护套2壁厚的一半,使凹槽21位置对应的内护套2结构厚度不至于太小,能够起到对线芯1的保护作用。为了降低凹槽21对内护套2结构的影响,内护套2设置连接面的一侧厚度大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厚度,在开设凹槽21之后,内护套2在连接面的位置能够保证足够的厚度保护线芯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线芯(1)、分别设置在两个线芯(1)外部的内护套(2)以及将两个线芯(1)包在一起的外护套(3),所述内护套(2)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材质的圆形套,所述外护套(3)设置为低烟无卤交联塑料或辐照橡胶或聚乙烯塑料的腰形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护套(2)为一次注塑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护套(2)的连接面的宽度小于内护套(2)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护套(2)通过连接面上设置的卡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侧内护套(2)连接面上的凹槽(21)以及设置在另一侧内护套(2)连接面上的嵌条(22),所述嵌条(22)扣合在凹槽(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深度小于内护套(2)壁厚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2)设置连接面的一侧厚度大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3)贴合在内护套(2)的外表面,所述外护套(3)的厚度小于内护套(2)的厚度。
CN202020097701.2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Active CN211237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7701.2U CN21123776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7701.2U CN21123776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7766U true CN21123776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7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7701.2U Active CN21123776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7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7889U (zh) 一种低烟无卤交联三芯线缆
CN211404124U (zh) 一种三芯结构线缆
CN210142528U (zh) 电缆
CN210778024U (zh) 一种具有高屏蔽性能的控制电缆
CN211237766U (zh) 一种复合型双芯线缆
CN103824632A (zh) 一种光纤内置智能超高压光电复合电缆
CN101950612A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用电缆
AU2020334655A1 (en) Cable
CN211294678U (zh) 一种耐火型双芯线缆
CN106205820A (zh) ±500kV 梯形型线导体铜丝屏蔽光纤复合直流电缆
CN211404123U (zh) 一种多芯线缆
CN212136006U (zh) 一种复合型线缆
CN215577739U (zh) 一种1kv节能型防火电缆
CN105913906A (zh) 一种电力电缆
CN220691754U (zh)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烯烃护套阻燃电缆
CN215770633U (zh) 一种防水抗干扰高绝缘光伏电缆
CN214152509U (zh) 一种结构紧密的高可靠性交联电缆
CN103824638A (zh) 一种光纤外置智能电网用高压光电复合电缆
CN209822363U (zh) 一种环保型轻质中压电缆
CN204348373U (zh) 通信电源用阻燃铝合金软电缆
CN203787197U (zh) 一种阻燃聚烯烃护套电力电缆
CN210956247U (zh) 一种中压三芯环保型超级防水防鼠蚁电力电缆
CN204407069U (zh) 通信电源用四芯阻燃铝合金软电缆
CN220085713U (zh) 一种高性能抗开裂低烟低卤B1级阻燃35kV环网电缆
CN211150165U (zh) 一种环保节能防火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1430 Wujiatun, Luancheng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ijiazhuang Dingniu Cable Co.,Ltd.

Address before: 051430 Wujiatun, Luancheng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Opel Cabl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