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7253U -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 Google Patents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7253U
CN211237253U CN201921445843.7U CN201921445843U CN211237253U CN 211237253 U CN211237253 U CN 211237253U CN 201921445843 U CN201921445843 U CN 201921445843U CN 211237253 U CN211237253 U CN 211237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ignal
power
servo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58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凯
沈瑞华
胡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ab 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ab 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ab 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ab 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58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7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7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7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包括:发射箱、伺服箱、总电源箱和接收箱,所述发射箱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伺服箱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接收箱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伺服箱上设置有可旋转的雷达天线,伺服箱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雷达天线信号连接;所述发射箱的本振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本振时钟线缆与接收箱的本振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总电源箱的电源供电接口分别与发射箱、伺服箱和接收箱的电源接口相连接,所述总电源箱与CAN总线信号连接。本设计不仅试验箱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学员更快的掌握雷达系统知识构架,而且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和手动故障设置按钮便于波形观测和故障诊断。

Description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具体适用于雷达系统的课堂教学及维修训练考核。
背景技术
雷达系统及装置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大,院校使用实装进行装备原理和装备维修课程教学受各种条件限制,教学效益不高,目前市面上缺乏适合部队院校课堂教学和实作训练的便携式模拟系统设备。另外,对雷达装备维修从业者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时,缺乏专业科学的考核平台和系统,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往往缺乏客观性,难以反映被考核人员的真实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雷达教学、考核设备缺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课堂教学和考核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包括:发射箱、伺服箱和接收箱,所述发射箱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伺服箱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接收箱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上设置有可旋转的雷达天线,所述伺服箱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雷达天线信号连接;
所述发射箱的本振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本振时钟线缆与接收箱的本振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还包括:总电源箱,所述总电源箱的电源供电接口分别与发射箱、伺服箱和接收箱的电源接口相连接,所述总电源箱与CAN总线信号连接。
所述总电源箱包括开关电源、上电操作开关板、电源箱控制器和电源箱电源模块,所述电源箱电源模块为电源箱控制器提供电源;
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上设置有发射箱、伺服箱和接收箱的上电操作按钮、上电指示灯、待上电指示灯和计时指示灯;
所述电源箱控制器分别与上电操作开关板和CAN总线信号连接,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上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手动故障设置按钮。
所述发射箱和接收箱均与CAN总线信号连接。
所述发射箱包括信号发生器、脉宽调制器、放大输出器、发射箱控制器、风扇和发射箱电源模块,所述发射箱电源模块为信号发生器、脉宽调制器、放大输出器、发射箱控制器和风扇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宽调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脉宽调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输出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输出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伺服箱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发射箱控制器分别与信号发生器、脉宽调制器、放大输出器、风扇和CAN总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脉宽调制器和放大输出器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
所述接收箱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检波和视频放大器、触摸显示屏、接收箱控制器和接收箱电源模块,所述接收箱电源模块分别为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检波和视频放大器、触摸显示屏和接收箱控制器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伺服箱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检波和视频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检波和视频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摸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接收箱控制器分别与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检波和视频放大器、触摸显示屏和CAN总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检波和视频放大器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
所述伺服箱还包括:电机、转动传感器和伺服箱控制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雷达天线传动配合,所述转动传感器监测雷达天线的转动状态;
所述伺服箱控制器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雷达天线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放大输出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与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与总电源箱内的电源箱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伺服箱与CAN总线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与伺服箱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发生器、脉宽调制器、放大输出器、风扇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所述信号发生器、脉宽调制器、放大输出器、风扇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均与发射箱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检波和视频放大器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所述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检波和视频放大器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均与接收箱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触摸显示屏上设置有故障设置界面,所述接收箱控制器将在触摸显示屏上设置的故障通过CAN总线传输给发射箱、伺服箱和总电源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中的发射箱、伺服箱和接收箱的结构设置依次对应了真实雷达系统中的发射箱、伺服箱和接收箱,这样的结构设置,模拟了实际雷达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吻合实际雷达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各个模块输出口的信号特征、各个模块之间逻辑对应关系、故障与现象之间对应关系等,让学员在学习时对雷达的各系统分布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将学习内容与实践对照,更快的掌握雷达系统知识。因此,本设计的试验箱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学员更快的掌握雷达系统知识构架。
2、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中的总电源箱的设计对应了真实雷达系统中的总电源箱,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雷达系统的认识,同时真实还原了雷达系统对于三个箱体上电顺序的控制,加深学生对雷达系统上电顺序的认识。因此,本设计总电源箱的设计真实还原了雷达系统上电顺序的控制,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雷达系统上电顺序的认识。
3、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中在发射箱、接收箱和总电源箱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和手动故障设置按钮,信号测试接口使学生能够通过连接示波器观察各电路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手动故障设置按钮则能够通过各按钮设置其所在模块的模拟故障,不仅便于学生直观的观察故障并学习雷达的维修,而且使老师将故障诊断、修理运用于实操考试。因此,本设计的信号测试接口有利于学生观测雷达内部的波形变化,手动故障设置按钮则能够使学生学习雷达的故障诊断及修理。
4、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中的四个箱体通过CAN总线实现通讯,同时在接收箱上设计了触摸显示屏用于人机交互,增大了真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并在触摸显示屏上设计故障设置界面,使故障设置状态变得更加直观。因此,本设计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有效增大了试验箱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射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接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伺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
图中:发射箱1、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风扇15、发射箱电源模块16、伺服箱2、雷达天线21、电机22、转动传感器23、伺服箱控制器24、接收箱3、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接收箱控制器35、接收箱电源模块36、总电源箱4、开关电源41、上电操作开关板42、电源箱控制器43、电源箱电源模块44、射频信号线缆5、射频本振时钟线缆6、CAN总线7、信号测试接口8、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包括: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所述发射箱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接收箱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2上设置有可旋转的雷达天线21,所述伺服箱2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雷达天线21信号连接;
所述发射箱1的本振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本振时钟线缆6与接收箱3的本振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还包括:总电源箱4,所述总电源箱4的电源供电接口分别与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的电源接口相连接,所述总电源箱4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
所述总电源箱4包括开关电源41、上电操作开关板42、电源箱控制器43和电源箱电源模块44,所述电源箱电源模块44为电源箱控制器43提供电源;
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上设置有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的上电操作按钮、上电指示灯、待上电指示灯和计时指示灯;
所述电源箱控制器43分别与上电操作开关板42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上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
所述发射箱1和接收箱3均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
所述发射箱1包括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风扇15和发射箱电源模块16,所述发射箱电源模块16为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和风扇15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发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宽调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脉宽调制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发射箱控制器14分别与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和放大输出器13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
所述接收箱3包括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接收箱控制器35和接收箱电源模块36,所述接收箱电源模块36分别为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和接收箱控制器35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入端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3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32的信号输出端与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摸显示屏3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接收箱控制器35分别与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
所述伺服箱2还包括:电机22、转动传感器23和伺服箱控制器24,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与雷达天线21传动配合,所述转动传感器23监测雷达天线21的转动状态;
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雷达天线21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23与总电源箱4内的电源箱控制器43信号连接。
所述伺服箱2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23与伺服箱控制器24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均与发射箱控制器14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均与接收箱控制器35信号连接。
所述触摸显示屏34上设置有故障设置界面,所述接收箱控制器35将在触摸显示屏34上设置的故障通过CAN总线传输给发射箱1、伺服箱2和总电源箱4。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发射箱1内模拟雷达发射信号的生成过程,信号发生器11产生连续载波信号,脉宽调制器12产生低频的矩形脉冲信号,连续载频信号通过脉宽调制器12后,成为固定载频矩形脉冲调制信号,最后通过放大输出器13传输出去。在默认正常情况下,学员或维修人员通过信号测试接口8可以观测各个电路处信号特征进行学习或训练。故障模式下,通过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可对发射箱1上各个模块上进行手动故障设置输入,发射箱控制器14按照手动故障设置输入去对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进行故障设置,以用于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或考核。另故障模式下,故障设置还可以通过接收箱3上的触摸显示屏34的故障设置界面来清除或设置故障。风扇在发射箱1工作时开启。
本设计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默认正常工作模式,该模式下,配合信号测量,可用于雷达原理教学及相关岗位从业者日常学习;第二种模式是故障模式,该模式分为手动设置故障和程控设置故障两种,可用于雷达维修训练和雷达维修技能考核。
伺服箱2将接收到射频信号经过相应处理后,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转发至接收箱3。天线21在伺服箱2的控制下进行转动,以模拟实际雷达系统天线转动,并将转动信号反馈给总电源箱4。
伺服箱控制器24将来自发射箱1的射频信号经过相应处理后转发给接收箱3;来自电源箱的电源经过伺服箱控制器24中的继电器后给电机22供电,其电机22的启停受控控制线的控制。电机22带动天线21转动,转动传感器23将天线21转动信息反馈给电源箱4。另故障模式下,故障设置还可以通过接收箱3上的触摸显示屏34的故障设置界面来清除或设置故障。
接收箱3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调谐放大、混频、滤波、放大、检波等一系列处理后,解调出开关调制信号。
信号接收器31接收到伺服箱2传输的已调制信号后,进行调谐放大,并传送到信信号处理器32进行混频、滤波、中频放大、检波等处理,解调出开关调制信号,最后通过信号放大模块放大,输出至触摸显示屏34进行显示。同样,在默认正常情况下,学员或维修人员通过信号测试接口8可以观测各个模块处信号特征进行学习或训练。故障模式下,通过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可对接收箱3上各个模块上进行手动故障设置输入,接收箱控制器35按照手动故障设置输入去对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进行故障设置,以用于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或考核。同样,故障设置还可以通过本箱中的触摸显示屏34的故障设置界面来清除或设置故障。
触摸显示屏34中的故障设置界面其上设置有多个故障设置选项,其效果与按下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相同。
总电源箱4:总电源开关按钮按下,DC12V电源产生,此时接收箱3和伺服箱2上电开始正常工作。按下发射箱1的电源按钮,发射箱1才开始上电,但此时发射箱并未完全正常工作,如需完全正常工作,还需先按下半高压系统电源按钮,半高压上电,半高压上电2分钟后,再按下高压按钮,高压上电,此时整个发射箱1才完全开始正常工作。其中半高压上电后,如未到2分钟,按下高压上电按钮,计时未到则报警灯会闪烁报警。
天线21在伺服箱2的控制下进行转动,传感器监测到天线转动后,将转动信号反馈给总电源箱4,总电源箱4将此信息连同其它信号一起转发至接收箱3,接收箱3汇总各箱内状态信息,并予以相应图形界面显示。
开关电源41将交流220V变成直流12V,直流12V分别送入上电操作开关板42和电源箱电源模块44,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为人工手动操作区,其上电顺序逻辑符合实际雷达系统上电顺序逻辑,其上电顺序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由电源箱控制器43判定,电源箱电源模块44对电源箱控制器43供电。同样,在默认正常情况下,学员或维修人员通过信号测试接口8可以观测各个模块处信号特征进行学习或训练。故障模式下,通过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可对总电源箱4上各个模块上进行手动故障设置输入,电源箱控制器43按照手动故障设置输入去对上电操作开关板42进行故障设置,以用于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或考核。同样,故障设置还可以通过接收箱3上的触摸显示屏34的故障设置界面来清除或设置故障。
所述信号发生器11为固态频率缘电路,其电路结构参见《雷达原理(第5版)》。
所述脉宽调制器12为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其电路结构参见《雷达原理(第5版)》。
所述放大输出器13为中间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级联输出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电路结构参见《雷达原理(第5版)》。
所述发射箱控制器14用于控制风扇15的开关和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的故障模拟;
所述信号接收器31为调谐AGC电路,其电路结构参见《雷达原理(第5版)》。
所述信号处理器32为混频电路级联中频滤波电路级联中频放大电路,其电路结构参见《雷达原理(第5版)》。
所述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为有源检波电路级联视频放大电路,其电路结构参见《雷达原理(第5版)》。
所述触摸显示屏34为为人机交互界面,用于监控雷达系统和故障模拟。
实施例1:
一种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包括: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所述发射箱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接收箱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2上设置有可旋转的雷达天线21,所述伺服箱2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雷达天线21信号连接;所述发射箱1的本振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本振时钟线缆6与接收箱3的本振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发射箱1和接收箱3均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发射箱1包括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风扇15和发射箱电源模块16,所述发射箱电源模块16为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和风扇15提供电源;所述信号发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宽调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脉宽调制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发射箱控制器14分别与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和放大输出器13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所述接收箱3包括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接收箱控制器35和接收箱电源模块36,所述接收箱电源模块36分别为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和接收箱控制器35提供电源;所述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入端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3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32的信号输出端与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摸显示屏3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接收箱控制器35分别与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所述伺服箱2还包括:电机22、转动传感器23和伺服箱控制器24,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与雷达天线21传动配合,所述转动传感器23监测雷达天线21的转动状态;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雷达天线21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23与总电源箱4内的电源箱控制器43信号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还包括:总电源箱4,所述总电源箱4的电源供电接口分别与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的电源接口相连接,所述总电源箱4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总电源箱4包括开关电源41、上电操作开关板42、电源箱控制器43和电源箱电源模块44,所述电源箱电源模块44为电源箱控制器43提供电源;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上设置有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的上电操作按钮、上电指示灯、待上电指示灯和计时指示灯;所述电源箱控制器43分别与上电操作开关板42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上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伺服箱2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23与伺服箱控制器24信号连接。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均与发射箱控制器14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均与接收箱控制器35信号连接。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触摸显示屏34上设置有故障设置界面,所述接收箱控制器35将在触摸显示屏34上设置的故障通过CAN总线传输给发射箱1、伺服箱2和总电源箱4。

Claims (10)

1.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包括: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所述发射箱(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接收箱(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箱(2)上设置有可旋转的雷达天线(21),所述伺服箱(2)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雷达天线(21)信号连接;
所述发射箱(1)的本振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本振时钟线缆(6)与接收箱(3)的本振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还包括:总电源箱(4),所述总电源箱(4)的电源供电接口分别与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的电源接口相连接,所述总电源箱(4)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电源箱(4)包括开关电源(41)、上电操作开关板(42)、电源箱控制器(43)和电源箱电源模块(44),所述电源箱电源模块(44)为电源箱控制器(43)提供电源;
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上设置有发射箱(1)、伺服箱(2)和接收箱(3)的上电操作按钮、上电指示灯、待上电指示灯和计时指示灯;
所述电源箱控制器(43)分别与上电操作开关板(42)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上电操作开关板(42)上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箱(1)和接收箱(3)均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箱(1)包括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风扇(15)和发射箱电源模块(16),所述发射箱电源模块(16)为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发射箱控制器(14)和风扇(15)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发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宽调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脉宽调制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发射箱控制器(14)分别与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和放大输出器(13)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箱(3)包括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接收箱控制器(35)和接收箱电源模块(36),所述接收箱电源模块(36)分别为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和接收箱控制器(35)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入端与伺服箱(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3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32)的信号输出端与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摸显示屏(3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接收箱控制器(35)分别与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触摸显示屏(34)和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均设置有信号测试接口(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伺服箱(2)还包括:电机(22)、转动传感器(23)和伺服箱控制器(24),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与雷达天线(21)传动配合,所述转动传感器(23)监测雷达天线(21)的转动状态;
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雷达天线(21)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放大输出器(13)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箱控制器(2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射频信号线缆(5)与信号接收器(31)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23)与总电源箱(4)内的电源箱控制器(43)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伺服箱(2)与CAN总线(7)信号连接,所述转动传感器(23)与伺服箱控制器(24)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所述信号发生器(11)、脉宽调制器(12)、放大输出器(13)、风扇(15)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均与发射箱控制器(14)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均设置有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所述信号接收器(31)、信号处理器(32)、检波和视频放大器(33)上的手动故障设置按钮(9)均与接收箱控制器(35)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显示屏(34)上设置有故障设置界面,所述接收箱控制器(35)将在触摸显示屏(34)上设置的故障通过CAN总线传输给发射箱(1)、和伺服箱(2)和总电源箱(4)。
CN201921445843.7U 2019-09-02 2019-09-02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Active CN211237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5843.7U CN211237253U (zh) 2019-09-02 2019-09-02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5843.7U CN211237253U (zh) 2019-09-02 2019-09-02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7253U true CN211237253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5843.7U Active CN211237253U (zh) 2019-09-02 2019-09-02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72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3238A (zh) * 2021-06-07 2022-07-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一种能够进行故障诊断训练的短波电台示教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3238A (zh) * 2021-06-07 2022-07-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一种能够进行故障诊断训练的短波电台示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2423U (zh) 电能表错误接线程控模拟装置
KR20140137324A (ko) Dfdau에 기반한 테스트 장치 및 테스트 방법
CN111596188B (zh) 一种信号发生器模拟装置及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信号模拟方法
CN211237253U (zh) 雷达原理教学及维修训练系统平台
CN204791709U (zh) 一种模电教学辅助系统
CN107067859B (zh) 局部放电检测模拟培训系统
CN214504211U (zh) 飞参记录仪测试系统
CN111381145A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驱动板功能测试装置
CN203190977U (zh) 一种飞机无线电罗盘地面仿真及测试系统
CN201331855Y (zh) 汽车充电系统实训台
RU2676225C1 (ru) Контрольно-провероч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проверки доплеровских измерителей скорости и сноса
CN201859585U (zh) 一种基于plc可编程控制器的配电实训装置
CN209525463U (zh) 一种用于辐射监测仪表教学的专用设备
RU240521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знаний
CN113267095A (zh) 便携式导弹自动测试诊断装置及诊断方法
CN203074667U (zh) 一种视力测试仪
RU98601U1 (ru) Контрольно-провероч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проверк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ей
CN220820131U (zh) 一种测试mcu上下电的设备
CN208673597U (zh) 一种雷达接收机教学实验平台装置
CN112071146A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控制的火灾自动报警教学演示系统及方法
RU117760U1 (ru) Контрольно-провероч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проверки радио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205427524U (zh) 一种用于考场监考的警告装置
RU204378U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контрольно-проверочн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для бортового радио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04967814U (zh) 国网集抄终端载波模块快速测试设备
CN219267159U (zh) 一种互感器仿真培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