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3201U -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3201U
CN211233201U CN201922057982.9U CN201922057982U CN211233201U CN 211233201 U CN211233201 U CN 211233201U CN 201922057982 U CN201922057982 U CN 201922057982U CN 211233201 U CN211233201 U CN 211233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rect
air
secondary air
primary air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7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
张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ling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ling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ling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ling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7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3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3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3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外壳、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间接冷凝端、二次风风机;所述外壳一侧侧壁开设有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另一侧侧壁开设有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一次风进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一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间接冷凝端、二次风风机、二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间接蒸发端与间接冷凝端连接构成闭合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冷却装置更为环保节能且适用于多种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最近几年,通过努力,人们在节能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因为其节电、环保、高效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间接蒸发冷却是通过水的蒸发吸热来制冷,只有当所使用的空气具有较大的干湿球温度差的情况下,才可能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因此,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极为适合夏季室外干湿球温度相差较大的地区。在室外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用喷水室直接蒸发冷却不能达到生产要求时,在不增加人工冷源的情况下,采用喷水室加间接蒸发冷却方式即可满足生产要求。总体而言,使用间接蒸发冷却器后,干燥地区和中等湿度地区在不使用机械制冷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车间的温湿度要求。在非干燥地区和气流纺、络筒、织布等湿度要求较高的车间,可采用间接冷却技术,结合喷水室的空调形式,将空气处理到规定的温湿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由间接蒸发冷却器来完成。目前市场上的间接蒸发冷却器主要有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和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两种形式。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优点是换热效率高、制造工艺比较成熟,目前应用较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道窄小,容易堵塞,尤其是空气含尘大的场合,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换热效率急剧降低,流动阻力大,布水不均匀、浸润能力较差。同时使用的金属材料易被腐蚀,造成结垢、维护困难等。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优点是布水均匀,容易形成稳定水膜,有利于蒸发冷却的进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占地空间较大。
为更好地节能环保,如何把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应用到不同场景,实现有效利用自然冷、最大限度提升能源利用率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亟需一种环保节能且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环保节能且适用于多种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外壳、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间接冷凝端、二次风风机;所述外壳一侧侧壁开设有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另一侧侧壁开设有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冷凝端、一次风风机、间接蒸发端、二次风风机位于外壳内部,其中一次风进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一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间接冷凝端、二次风风机、二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间接蒸发端与间接冷凝端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具体地,本方案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与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降温原理一样,都是利用自然冷量对室内进行降温,但本方案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与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在结构上却有着根本区别。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分别开设在外壳两端,一次风风道横穿整个冷却装置;二次风进风口开设在外壳底部,二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外壳顶部。当一次风在一次风风机的作用下,由室外进入一次风进风口,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到达间接蒸发端时,二次风由室外进入装置,进入装置的二次风与装置内的水在换热器相遇进行蒸发。蒸发使一次风与二次风进行了热量交换。当热量交换完成后,降温后的第一空气由一次风出风口排入室内,第二空气从装置排回室外。本方案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外壳的一侧,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外壳的另一侧。使用时,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都安装在室内,一次风风道抽取与排出均为室内空气,进行的为室内空气循环;其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则安装在室外,二次风风道抽取与排出均为室外空气,进行的为室外空气循环。冷却装置这样设计,一来可使一次风风道仅做室内空气循环可以避免抽取室外浑浊的空气,减轻空气过滤器负担;二来装载二次风风道的部分装置可完全设置在室外,减少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水盘、喷淋水泵和布水器,所述集水盘、喷淋水泵、布水器通过水管依次连接,集水盘设置在间接冷凝端的下方,布水器设置在间接冷凝端的上方,集水盘与喷淋水泵之间具有介质过滤网。
当二次风的风冷不满足装置所需的冷量时,则使二次风与水发生蒸发,补充装置所需冷量。具体地,集水盘里的水由喷淋水泵输送至布水器,当二次风进入装置到达间接冷凝端时,位于间接冷凝端上方的布水器把水喷淋在间接冷凝端表面,与二次风相互作用发生蒸发。当蒸发换热结束,剩余的水落入到位于间接冷凝端下方的集水盘,完成一次水循环。集水盘与喷淋水泵之间的水管设置有介质过滤网,将集水盘中的介质阻隔在过滤网外,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清洗,可有效避免布水器发生堵塞。
进一步地,还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一次风进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蒸发器、一次风风机、一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间接冷凝端、冷凝器、二次风风机、二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当间接蒸发端和间接冷凝端所构成的间接蒸发冷却器无法满足一次风的冷却需求时,加入机械制冷,使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同时运行,以满足制冷需求。在一次风风道中,将蒸发器设置在间接蒸发端的下游,在二次风风道中,将冷凝器设置在间接冷凝端的下游,这样设置能使自然冷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机械制冷的能耗,使装置更为节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和模式切换装置,所述干湿球温度传感器与模式切换装置连接,模式切换装置分别与喷淋水泵、压缩机连接。
具体地,现有空调的干湿球温度传感器一般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空气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然后空调的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结果与所需的温度调节制冷强度。与现有空调的控制系统相比,本方案的控制系统加入了模式切换装置,干湿球温度传感器监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发送检测结果给模式切换装置,模式切换装置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开启喷淋水泵和压缩机,在风冷、蒸发冷、混合制冷三种制冷模式之间切换。使冷却装置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切换到最合适的模式,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风进风口开设在与一次风出风口相对的外壳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侧壁为外壳另一端底部三侧的侧壁。
具体地,外壳一端底部三侧的侧壁开设了连续的开口形成的二次风进风口,使二次风的流量增加,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间接蒸发端和间接冷凝端连接形成的换热器为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具体地,整体式热管换热器传热系数高、传热温差大,能灵活地拆卸维护及清洗,相对于传统的换热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隔为室内侧与室外侧,所述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室内侧,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室外侧,所述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蒸发器、压缩机、节流阀位于室内侧内,所述间接冷凝端、冷凝器、二次风风机、集水盘、喷淋水泵、布水器位于室外侧内。
具体地,隔板明确将装置分隔为室外侧部分与室内侧部分,将位于室外侧内的间接冷凝端、冷凝器、二次风风机、集水盘、喷淋水泵、布水器放置在室外,更好地减少噪音、散热、气流对室内造成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风进风口、一次风出风口、二次风进风口为百叶风口。
具体地,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为百叶结构,一来可对杂物灰尘进行过滤,避免其大量进入装置,二来减少室内出风口的气流对室内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间接蒸发端与间接冷凝端之间的连接采用密封结构。
具体地,密封结构增加热管间的导热性能,提高换热器的换热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一次风的进出口和二次风进出口分设装置两端的设计,明确装置放置于室内室外部分,减轻了空气过滤器负担,且减少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2)集水盘与喷淋水泵之间加入了介质过滤网,有效避免布水器发生堵塞。
(3)采用了模式切换装置,使装置能在风冷、蒸发冷、混合制冷三种制冷模式之间切换,使冷却装置环保节能且适用于多种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二次风进风口仰视图;
图中:11-间接冷凝端、12-间接蒸发端、21-集水盘、22-喷淋水泵、24-布水器、25-二次风风机、31-压缩机、32-蒸发器、33-冷凝器、34-节流阀、36-空气过滤器、37-一次风风机、41-外壳、42-二次风进风口、43-一次风进风口、44-一次风出风口、45-二次风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包括:外壳41、空气过滤器36、间接蒸发端12、一次风风机37、间接冷凝端11、二次风风机25;所述外壳41一侧侧壁开设有一次风进风口43和一次风出风口44,另一侧侧壁开设有二次风进风口42和二次风出风口45;空气过滤器36、间接冷凝端11、一次风风机37、间接蒸发端12、二次风风机25位于外壳41内部,其中一次风进风口43、空气过滤器36、间接蒸发端12、一次风风机37、一次风出风口44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42、间接冷凝端11、二次风风机25、二次风出风口45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间接蒸发端12与间接冷凝端11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与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降温原理一样,都是利用自然冷量对室内进行降温,但本实施例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与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在结构上却有着根本区别。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一次风进风口43和一次风出风口44分别开设在外壳41两端,一次风风道横穿整个冷却装置;二次风进风口42开设在外壳41底部,二次风出风口45开设在外壳41顶部。当一次风在一次风风机37的作用下,由室外进入一次风进风口43,经过空气过滤器36过滤后,到达间接蒸发端12时,二次风由室外进入装置,进入装置的二次风与装置内的水在换热器相遇进行蒸发。蒸发使一次风与二次风进行了热量交换。当热量交换完成后,降温后的第一空气由一次风出风口44排入室内,第二空气从装置排回室外。本实施例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一次风进风口43和一次风出风口44开设在外壳41的一侧,二次风进风口42和二次风出风口45开设在外壳41的另一侧。使用时,一次风进风口43和一次风出风口44都安装在室内,一次风风道抽取与排出均为室内空气,进行的为室内空气循环;其二次风进风口42和二次风出风口45则安装在室外,二次风风道抽取与排出均为室外空气,进行的为室外空气循环。冷却装置这样设计,一来可使一次风风道仅做室内空气循环可以避免抽取室外浑浊的空气,减轻空气过滤器36负担;二来装载二次风风道的部分装置可完全设置在室外,减少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水盘21、喷淋水泵22和布水器24,所述集水盘21、喷淋水泵22、布水器24通过水管依次连接,集水盘21设置在间接冷凝端11的下方,布水器24设置在间接冷凝端11的上方,集水盘21与喷淋水泵22之间具有介质过滤网。
当二次风的风冷不满足装置所需的冷量时,则使二次风与水发生蒸发,补充装置所需冷量。具体地,集水盘21里的水由喷淋水泵22输送至布水器24,当二次风进入装置到达间接冷凝端11时,位于间接冷凝端11上方的布水器24把水喷淋在间接冷凝端11表面,与二次风相互作用发生蒸发。当蒸发换热结束,剩余的水落入到位于间接冷凝端11下方的集水盘21,完成一次水循环。集水盘21与喷淋水泵22之间的水管设置有介质过滤网,将集水盘21中的介质阻隔在过滤网外,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清洗,可有效避免布水器24发生堵塞。
进一步地,还包括:蒸发器32、压缩机31、冷凝器33和节流阀34,所述一次风进风口43、空气过滤器36、间接蒸发端12、蒸发器32、一次风风机37、一次风出风口44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42、间接冷凝端11、冷凝器33、二次风风机25、二次风出风口45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蒸发器32、压缩机31、冷凝器33、节流阀34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当间接蒸发端12和间接冷凝端11所构成的间接蒸发冷却器无法满足一次风的冷却需求时,加入机械制冷,使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同时运行,以满足制冷需求。在一次风风道中,将蒸发器32设置在间接蒸发端12的下游,在二次风风道中,将冷凝器33设置在间接冷凝端11的下游,这样设置能使自然冷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机械制冷的能耗,使装置更为节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和模式切换装置,所述干湿球温度传感器与模式切换装置连接,模式切换装置分别与喷淋水泵22、压缩机31连接。
具体地,现有空调的干湿球温度传感器一般用于对当前环境中空气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然后空调的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结果与所需的温度调节制冷强度。与现有空调的控制系统相比,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加入了模式切换装置,干湿球温度传感器监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发送检测结果给模式切换装置,模式切换装置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开启喷淋水泵22和压缩机31,在风冷、蒸发冷、混合制冷三种制冷模式之间切换。使冷却装置能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切换到最合适的模式,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二次风进风口仰视图,如图所示,所述二次风进风口42开设在与一次风出风口44相对的外壳41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侧壁为外壳41另一端底部三侧的侧壁。
具体地,外壳41一端底部三侧的侧壁开设了连续的开口形成的二次风进风口42,使二次风的流量增加,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间接蒸发端12和间接冷凝端11连接形成的换热器为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具体地,整体式热管换热器传热系数高、传热温差大,能灵活地拆卸维护及清洗,相对于传统的换热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41分隔为室内侧与室外侧,所述一次风进风口43和一次风出风口44开设在室内侧,二次风进风口42和二次风出风口45开设在室外侧,所述空气过滤器36、间接蒸发端12、一次风风机37、蒸发器32、压缩机31、节流阀34位于室内侧内,所述间接冷凝端11、冷凝器33、二次风风机25、集水盘21、喷淋水泵22、布水器24位于室外侧内。
具体地,隔板明确将装置分隔为室外侧部分与室内侧部分,将位于室外侧内的间接冷凝端11、冷凝器33、二次风风机25、集水盘21、喷淋水泵22、布水器24放置在室外,更好地减少噪音、散热、气流对室内造成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风进风口43、一次风出风口44、二次风进风口42为百叶风口。
具体地,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为百叶结构,一来可对杂物灰尘进行过滤,避免其大量进入装置,二来减少室内出风口的气流对室内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间接蒸发端12与间接冷凝端11之间的连接采用密封结构。
具体地,密封结构增加热管间的导热性能,提高换热器的换热系数。
本实施例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使用干湿球温度感应器对周围的空气进行监测,当干球温度较低,降温需求不大时,装置启动干式自然冷运行模式,此模式下压缩机31和喷淋水泵22均不开启,仅利用低温的二次风冷量满足降温需求。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对室内空气引流,使其进入一次风风道,进入一次风风道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36处理后流向间接蒸发端12,间接蒸发端12对其进行吸热降温,降温后的空气在一次风风机37的作用下由一次风出风口44排出。一次风风道工作的同时,室外空气由二次风进风口42进入二次风风道,进入二次风风道的空气抵达间接冷凝端11后,与间接冷凝端11进行热量交换,带走间接冷凝端11热量的空气在二次风风机25的作用下经二次风出风口45排出。其中,间接蒸发端12与间接冷凝端11相互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回路内流动着制冷剂。间接蒸发端12吸收一次风风道内空气的热量后,由制冷剂传递到间接冷凝端11,间接冷凝端11又与二次风风道的空气进行换热。最后,吸取了间接冷凝端11由间接蒸发端12得到的热量后,二次风风道内的空气由二次风出风口45排出,制冷剂在内驱动力作用下回流到间接蒸发端12完成一次循环。
当湿球温度较低,且干湿球温差较大时,装置启动蒸发冷却供冷运行模式,此模式下开启喷淋水泵22,不开启压缩机31,由蒸发冷却满足降温需求。具体如下:
首先对室内空气引流,使其进入一次风风道,进入一次风风道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36处理后流向间接蒸发端12,间接蒸发端12对其进行吸热降温,降温后的空气在一次风风机37的作用下由一次风出风口44排出。一次风风道工作的同时,室外空气由二次风进风口42进入二次风风道,进入二次风风道的空气抵达间接冷凝端11后,与间接冷凝端11进行热量交换,带走间接冷凝端11热量的空气在二次风风机25的作用下经二次风出风口45排出。当进入二次风风道的空气抵达间接冷凝端11时,喷淋水泵22开始运行,其将集水盘21里的水输送至布水器24,经布水器24喷淋在间接冷凝端11上,与流经间接冷凝端11的空气相互接触发生蒸发,以此吸走间接冷凝端11的热量,而蒸发剩余的水落回集水盘21中完成一次喷淋水循环。其中,间接蒸发端12与间接冷凝端11相互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回路内流动着制冷剂。间接蒸发端12吸收一次风风道内空气的热量后,由制冷剂传递到间接冷凝端11,间接冷凝端11又与二次风风道的空气与水进行换热。最后,吸取了间接冷凝端11由间接蒸发端12得到的热量后,二次风风道内的空气由二次风出风口45排出,制冷剂在内驱动力作用下回流到间接蒸发端12完成一次循环。
当湿球温度较高或者湿球温度低但干湿球温度差较小时,装置启动混合供冷运行模式,此模式下开启喷淋水泵22与启压缩机31,由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共同满足降温需求。具体如下:
首先对室内空气引流,使其进入一次风风道,进入一次风风道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36处理后流向间接蒸发端12,间接蒸发端12对其进行吸热降温,降温后的空气流向蒸发器32进行二次降温,然后在一次风风机37的作用下由一次风出风口44排出。一次风风道工作的同时,室外空气由二次风进风口42进入二次风风道,进入二次风风道的空气抵达间接冷凝端11后,与间接冷凝端11进行热量交换。带走间接冷凝端11热量的空气流向冷凝端,对冷凝端进行二次吸热,然后在二次风风机25的作用下经二次风出风口45排出。当进入二次风风道的空气抵达间接冷凝端11时,喷淋水泵22开始运行,其将集水盘21里的水输送至布水器24,经布水器24喷淋在间接冷凝端11上,与二次风风道的空气相互接触发生蒸发,以此吸走间接冷凝端11的热量,而蒸发剩余的水落回集水盘21中完成一次喷淋水循环。其中,间接蒸发端12与间接冷凝端11相互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回路内流动着制冷剂。间接蒸发端12吸收一次风风道内空气的热量后,由制冷剂传递到间接冷凝端11,间接冷凝端11又与二次风风道的空气与水进行换热。最后,吸取了间接冷凝端11由间接蒸发端12得到的热量后,二次风风道内的空气由二次风出风口45排出,制冷剂在内驱动力作用下回流到间接蒸发端12完成一次循环。蒸发器32、压缩机31、冷凝器33和节流阀34形成闭合回路为周知的空调回路,在间接蒸发冷却满足不了所需的冷量时启动。因为蒸发器32置于间接蒸发端12的下游,冷凝器33置于间接冷凝端11的下游,间接蒸发冷却在机械制冷前对空气进过初步处理,所以机械制冷与间接蒸发冷却结合的冷却装置与一般机械制冷的空调相比,机械制冷部分所使用的电能更少,更节能环保。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间接冷凝端、二次风风机;所述外壳一侧侧壁开设有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另一侧侧壁开设有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冷凝端、一次风风机、间接蒸发端、二次风风机位于外壳内部,其中一次风进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一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间接冷凝端、二次风风机、二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间接蒸发端与间接冷凝端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盘、喷淋水泵和布水器,所述集水盘、喷淋水泵、布水器通过水管依次连接,集水盘设置在间接冷凝端的下方,布水器设置在间接冷凝端的上方,集水盘与喷淋水泵之间具有介质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一次风进风口、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蒸发器、一次风风机、一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一次风风道;二次风进风口、间接冷凝端、冷凝器、二次风风机、二次风出风口依次连接构成二次风风道;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依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和模式切换装置,所述干湿球温度传感器与模式切换装置连接,模式切换装置分别与喷淋水泵、压缩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进风口开设在与一次风出风口相对的外壳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侧壁为外壳另一端底部三侧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端和间接冷凝端连接形成的换热器为整体式热管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隔为室内侧与室外侧,所述一次风进风口和一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室内侧,二次风进风口和二次风出风口开设在室外侧,所述空气过滤器、间接蒸发端、一次风风机、蒸发器、压缩机、节流阀位于室内侧内,所述间接冷凝端、冷凝器、二次风风机、集水盘、喷淋水泵、布水器位于室外侧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进风口、一次风出风口、二次风进风口为百叶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端与间接冷凝端之间的连接采用密封结构。
CN201922057982.9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Active CN211233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7982.9U CN211233201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7982.9U CN211233201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3201U true CN21123320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7982.9U Active CN211233201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3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0949A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01929715B (zh) 高效节能空调机组
CN102654298B (zh) 智能焓差控制节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14829B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2648027U (zh) 一种新型高能效冰蓄冷空调
CN108278767B (zh) 一种蒸发冷却/风冷换热复合式冷凝器
CN105737302A (zh) 基于干空气能的中央空调
CN202648008U (zh) 一种新型高能效中央空调冷水机组
CN206430295U (zh) 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CN202171370U (zh) 一种带填料的盘管蒸发式冷凝器
CN207599917U (zh) 间接蒸发供冷装置
CN201314729Y (zh) 一种高效的复合冷水机组
CN205980700U (zh) 高效热回收的热闪干系统
CN21026759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风冷水双利用的节能空调
CN104697076A (zh) 一种预湿型室外空调机
CN209840328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双冷蒸发冷却-冷凝一体化空调机组
CN211233201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CN212649987U (zh) 用于室外大屏幕一体化散热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1803434U (zh) 节能空调主机
CN210861487U (zh) 用循环水冷却分体式空调
CN211146976U (zh) 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
CN201391953Y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553290Y (zh) 间接蒸发制冷式新风机组
CN206771590U (zh) 盘管‑露点间接与直接蒸发冷却联合机械制冷型空调机组
CN201199078Y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