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2781U -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2781U
CN211232781U CN202020158975.8U CN202020158975U CN211232781U CN 211232781 U CN211232781 U CN 211232781U CN 202020158975 U CN202020158975 U CN 202020158975U CN 211232781 U CN211232781 U CN 211232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terproof
contact pin
pin connecting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89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Guangx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Guangx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Guangx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Guangx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89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2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2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2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壳体和插针连接部件;插针连接部件具有插入灯带端部的插针,插针连接部件至少部分地放置于固定连接壳体内;在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合部位区域,固定连接壳体内部对应地环周预设防水胶容纳腔体。通过此结构,使灯带连接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良好的导电及结构稳定性、安装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一种灯带接头。电源插头04与灯带接头01集成为一体,接头盖03柔性连接在灯带接头01,并可与灯带接头01扣合形成容纳灯带端部的空间,灯带接头01伸出有插针02。在将灯带与灯带接头连接时,将灯带端部容纳在灯带接头01前端的空间中,插针02插入灯带端部中,与灯带端部上下两侧的插头焊盘电性连接。然后,接头盖03与灯带接头01扣合并可以在缝隙处注胶防水。现有技术中的灯带接头在使用中常常存在两点问题:一方面,虽然图1-2中灯带接头也可以具备部分角度防水处理,但防水胶难以注入或被容纳,故而不能实现接头防水的功能。在灯带接头处于雨水、露水等环境时,使灯带在接头处容易出现触点氧化短路故障,严重影响使用。另一方面,电源插头04与灯带接头01集成一体,插接安装困难,导电与结构稳定性差,容易造成导电不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异、固定连接牢固、操作安装快捷方便、导电接触良好的灯带用防水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壳体和插针连接部件;插针连接部件具有插入灯带端部的插针,插针连接部件至少部分地放置于固定连接壳体内;在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合部位区域,固定连接壳体内部对应地环周预设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
优选地,固定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扣合形成容纳插针连接部件及灯带端部的空腔,在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合部位区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向外侧凹陷,形成截面尺寸大于灯带和插针连接部件接合截面的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
优选地,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端部的容纳空腔内,设置插针连接部件与壳体配合机构,使固定连接壳体内壁与插针连接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插针连接部件设置定位孔,固定连接壳体设置定位凸起,定位孔具有台阶面,台阶面与定位凸起端面抵接,使固定连接壳体内壁与插针连接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防滑齿。
优选地,固定连接壳体为转角型,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所述转角型的顶点处。
优选地,固定连接壳体为直线型,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固定连接壳体的中部。
优选地,插针连接部件为灯带电源插头,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于固定连接壳体的端部。
优选地,插针连接部件为U型短接导电部件,固定连接壳体一端封闭,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封闭的截面一端区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灯带连接结构在固定连接壳体设置防水胶容纳腔体,用于放置防水胶或防水胶垫,在插针连接部件区域将灯带与该连接结构的连接处防水密封,防水效果良好;
(2)本实用新型采用插针连接部件和固定连接外壳形成组合结构,两部分壳体扣合形成的固定连接壳体,固定连接牢固,操作安装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灯带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现有技术A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灯带连接结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灯带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针连接部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切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剖切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如图3至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结构100用于连接无导线灯带。无导线灯带属于本领域普遍公知的技术术语,指把LED灯用特殊的加工技术装在铜线或带状柔性线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现有专利技术中亦对此有记载,不再详述。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将电源插头(未示出)连接到灯带端部。连接结构100包括固定连接外壳1和插针连接部件2。具体地,连接结构100由分体的固定连接壳体1和插针连接部件2拼装组成。插针连接部件2具有插针21,插针21为截面弧形的金属片对。插针21插入到灯带端部中,用于与灯带端部的导电焊盘电性连接。
插针连接部件2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固定连接外壳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插针连接部件2一侧被包裹在固定连接外壳1中。插针连接部件2未被包裹的部分将与电源插头连接。在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合部位区域,固定连接壳体1内部对应地环周预设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如图4所示。
使用时,先将插针连接部件的插针插入到对应的灯带端部;接着,在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缝的周围环360度涂抹上防水胶或者用防水胶垫包裹;最后,将固定连接外壳1包裹固定插针连接部件及灯带端部,尤其是固定住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的接缝处。从而,固定连接外壳1的防水胶容纳腔体3为防水胶或防水胶垫提供了空间。由于该灯带连接处涂胶或用防水胶垫,并具有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放置防水胶或防水胶垫,此种连接结构将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如图7所示,插针连接部件2具有连接凸起23,该连接凸起23的截面积与灯带截面积相同,在将插针21插入灯带端部后,连接凸起23与灯带端部结合。该连接凸起23的截面积小于插针连接部件主体20的截面积,方便将防水胶套等套在连接凸起23上形成防水。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外壳1具体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即分为上下两部分壳体。如图4中所示,第一壳体11的两侧板外面具有卡扣111,相应的在第二壳体12的两侧板上具有卡扣槽112。相应的卡扣111和卡扣槽112相互扣合,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扣合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的底板内侧上具有防滑齿113。在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扣合使灯带头部夹在其中时,防滑齿113对灯带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防水胶容纳腔体3的形成如图4、6以及图8所示的剖面图所示。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底板、侧板内壁上,向外凹陷形成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在本实施里中,在第一壳体11的底板和两个侧板内壁上,凹陷形成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在第二壳体12的底板内壁上,凹陷形成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腔体3的截面积大于灯带和插针连接部件2接合截面。
为了使插针连接部件2放置在固定连接壳体1内后,插针连接部件2不会直接与防水胶容纳腔体3的底面接触,设置配合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图中所示的定位凸起4与定位孔22配合,在插针连接部件2的上下两侧形成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之间的间隙(即防水胶容纳腔体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插针连接部件2上设置定位孔22,该定位孔22下端的端口口径较大,从而形成台阶面22A,台阶面22A与定位凸起4的端部相抵接,从而使插针连接部件2与第二壳体12间隔间隙。在定位孔22的上端,形成定位孔22的壁面相对于插针连接部件主体凸出一部分,定位孔22的上端面将与第一壳体11的壁面抵接,形成插针连接部件22与第一壳体11间隔间隙。通过其它结构亦可实现该间隙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插针连接部件2的侧面,由于第一壳体11侧壁凹陷形成的防水胶容纳腔体,使该侧面与插针连接部件2也形成间隙。
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与灯带上下表面相对的内壁上,设置防滑齿,可以帮助固定无导线灯带。
第二实施例
如图9-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第一壳体11B、第二壳体11B为转角型。插针连接部件2B放置于该直角型的顶点处。此种灯带连接结构主要用于灯带拐弯处(如墙角)的连接。
其中,插针连接部件2B的主体为方形。沿直角型的两边延伸出两对插针21B。插针21B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直角型连接结构的顶点,也即放置插针连接部件2B的区域,设置有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B。该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B由第一壳体11B和第二壳体12B的底板内壁、与插针连接部件2B相对的侧板(即直角型的外侧边)内壁向外凹陷形成。在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B中,具有凸设的定位凸起4B。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在定位孔22B具有台阶面221B,定位凸起4B端部与台阶面221B抵接,形成间隙(即防水胶容纳腔体)。在插针连接部件2B上端,通过预设第一壳体11B与第二壳体12B形成内部容纳腔的高度,也形成有一定间隙,亦为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
第三实施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防水胶容纳腔体3C形成在第一壳体11C、第二壳体12C的一端。第一壳体11C与第二壳体12C扣合后一端是封闭的。该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C形成在该封闭的一端,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插针连接部件的区域亦与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C相对应。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1C具有用于封闭的侧板,在该侧板内壁向外凹陷也具有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封闭一端区域,包括封闭的端面以及端面附近的环周区域,达到对灯带端部防水的效果。
该插针连接部件为短接导电部件(未示出)。短接导电部件插入灯带一端后,将灯带一端的两极短接,具体电路原理参考ZL201721298195.8号专利的电路设计。灯带的其它连接安装步骤于其它实施例相同。在短接导电部件插入灯带端部后,在两者接缝处以及灯带端部均喷涂防水胶或者套设防水胶套。本实施例的防水胶容纳腔体满足防水胶或防水胶套设置的空间。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为一种直线型的灯带连接结构。防水胶容纳腔体3D设置在连接结构的中间区域,插针连接部件2D也相应放置在连接结构的中间区域。具体地,在第一壳体11D的底板、两侧板向外凹陷,第二壳体12D的底板向外凹陷形成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3D。插针连接部件2D具有两组插针21D。分别设置在插针连接部件2D的两侧。两个灯带分别一端与插针21D插入连接,通过喷胶或胶套设置后用第一壳体11D、第二壳体12D扣合。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壳体和插针连接部件;所述插针连接部件具有插入灯带端部的插针,所述插针连接部件至少部分地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壳体内;在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合部位区域,所述固定连接壳体内部对应地环周预设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扣合形成容纳插针连接部件及灯带端部的空腔,在所述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接合部位区域,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向外侧凹陷,形成截面尺寸大于灯带和插针连接部件接合截面的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连接部件与灯带端部的容纳空腔内,设置插针连接部件与壳体配合机构,使所述固定连接壳体内壁与所述插针连接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连接部件设置定位孔,所述固定连接壳体设置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孔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定位凸起端面抵接,使所述固定连接壳体内壁与所述插针连接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防滑齿。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壳体为转角型,所述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所述转角型的顶点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壳体为直线型,所述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所述固定连接壳体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连接部件为灯带电源插头,所述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壳体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连接部件为U型短接导电部件,所述固定连接壳体一端封闭,所述防水胶或防水部件容纳腔体设置在所述封闭的截面一端区域。
CN202020158975.8U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232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8975.8U CN211232781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8975.8U CN211232781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2781U true CN21123278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8975.8U Active CN211232781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2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8599B2 (en) USB connector and USB device
TW201740627A (zh) 電連接器及安裝有該電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MX2009008423A (es) Alojamiento de conector de montaje de panel.
EP1407517A4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RISING OVERMOLD HOUSING
WO2014147756A1 (ja) 車両側コネクタ
EP1059697A3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TWM564848U (zh) 電連接器
CN211232781U (zh) 一种无导线灯带连接结构
WO2016192485A1 (zh) 一种具有线束转接组件的条形灯及条形灯组合
US20050048847A1 (en) Electrical power jack
CN11108224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TWM569945U (zh) 對接連接器及其組件
EP0151598A1 (en) LAMP HOLDER ASSEMBLY FOR FLUORESCENT OR LUMINESCENT LAMPS IN A LOOP, WITH A SINGLE LEG.
KR200231238Y1 (ko) 포지션 램프용 벌브 홀더
CA2635339C (e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a fairy light with the light-emitting diode
WO2002047236A3 (en) Constructive arrangement for the starting system of an electric motor
CN217788879U (zh) 自密封接插件结构
CN209088121U (zh) 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
CN217843573U (zh) 一种组装式led铜线灯
CN216431431U (zh) 快速防水接头及应用有该快速防水接头的面板式三防灯
CN217882076U (zh) 一种导线插接端子
CN211011273U (zh) 带插电接口的灯具安装座
CN21715876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768990U (zh) 连接器以及具有防护外壳的连接器
CN209926318U (zh) 一种连接灯体的防水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