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9122U -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9122U
CN211229122U CN201921817223.1U CN201921817223U CN211229122U CN 211229122 U CN211229122 U CN 211229122U CN 201921817223 U CN201921817223 U CN 201921817223U CN 211229122 U CN211229122 U CN 211229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fixing
roofing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72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祥楼
陈永
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Tianan Special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Tianan Special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Tianan Special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Tianan Special Concret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72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9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9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9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抗震结构,涉及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搭设在两堵预应力上的多个双T板,双T板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面板的下表面固接有两个肋板,预应力墙两侧均设置外墙,多个双T板中位于两侧的双T板上的面板搭设在外墙上,面板与外墙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外墙侧壁与肋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肋板与外墙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件。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大多使用双T形板作为建筑的屋面结构,双t板是板、梁结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承载构件,由宽大的面板和两根窄而高的肋组成。其面板既是横向承重结构,又是纵向承重肋的受压区。受压区截面较大,中和轴接近或进入面板,受拉主钢筋有较大的力臂。所以双T板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明确的传力层次,简洁的几何形状,是一种可制成大跨度、大覆盖面积的和比较经济的承载构件。
如图1所示,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两堵预应力墙1,两堵预应力墙1的上表面搭设有多个双T板2,多个双T板2沿预应力墙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双T板2包括面板21和两个肋板22,两个肋板22设置在面板21的下表面上,两个肋板22沿面板2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两个肋板22搭设在预应力墙1的上表面。两堵预应力墙1的两端设置有外墙3,外墙3竖直设置在地面上,外墙3的两端分别与两端预应力墙1的两端连接,两堵外墙3与两堵预应力墙1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多个双T板2中位于两侧的双T板2的面板21边沿分别搭设在两个外墙3上,面板21的下表面与外墙3的上表面通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面板21的下表面与外墙3的上表面通混凝土连接在一起,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雨水的浸泡和阳光的暴晒后,再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混凝土容易产生失效,混凝土失效后双T板2与外墙3之间的抗震效果会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具有提高屋面抗震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包括搭设在两堵预应力墙上的多个双T板,双T板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面板的下表面固接有两个肋板,预应力墙两侧均设置外墙,多个双T板中位于两侧的双T板上的面板搭设在外墙上,面板与外墙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外墙侧壁与肋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肋板与外墙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连接件将肋板与外墙连接在一起,多个连接件可以在面板与外墙通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的基础上,再次对肋板与外墙之间进行加固,使得双T板与外墙的抗震效果显著提高,避免混凝土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生失效后,双T板与外墙之间的抗震性减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位于肋板的两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穿过肋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一固定板与外墙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外墙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连接杆穿设在肋板上的连接孔内,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搭设在肋板的两侧,使连接杆的两端与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与外墙侧壁之间连接固定杆,固定杆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根连接杆对肋板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对双T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杆设置为螺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拧紧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T板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肋板的尺寸存在误差,可以通过调节两个螺母在连接杆上的位置,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面对不同尺寸的肋板时,都能够将肋板夹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接有转块,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圆形内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使圆形内腔与外部连通的圆形通孔,所述转块位于圆形内腔内,所述转块与圆形内腔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穿过圆形通孔,所述固定杆与圆形通孔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转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筒与外墙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双T板在搭设的时候,双T板的搭设位置存在误差导致肋板到外墙侧壁之间的距离有变化时,可以通过旋转固定杆来调节固定杆伸入到固定套筒内的长度,从而使得连接件可以尽可能适应多种情况下的双T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与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二固定板与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双T板发生振动的时候,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可以对双T板的振动进行缓冲,避免双T板的振动直接冲击到连接件上,造成连接件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筒外墙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固定套筒固接在加强板上,所述加强板与外墙侧壁之间穿设多个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固定套筒与外墙侧壁之间的连接面积,进的使得固定套筒固定在外墙上的时候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与外墙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双T板和外墙之间有朝相互靠近方向运动的趋势时,肋板压迫固定杆,此时第三弹性垫会缓冲肋板对固定杆的压迫,尽可能的避免了肋板的压力直接冲击固定杆,造成固定杆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外周面上固接有方便固定杆转动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固定杆上的受力点,使得在旋转固定杆的时候,更加的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双T板上面板与外墙之间设置连接件,多个连接件将肋板与外墙连接在一起,多个连接件可以在面板与外墙通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的基础上,再次对肋板与外墙之间进行加固,使得双T板与外墙的抗震效果显著提高,避免混凝土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生失效后,双T板与外墙之间的抗震性减弱;
2.通过在肋板的两侧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肋板上开设多个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一固定板与外墙之间设置固定杆,在安装时,将连接杆穿设在肋板上的连接孔内,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搭设在肋板的两侧,使连接杆的两端与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与外墙侧壁之间连接固定杆,固定杆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根连接杆对肋板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对双T板进行固定;
3.通过将连接杆设置为螺杆,螺杆的两端设置螺母,如果肋板的尺寸存在误差,可以通过调节两个螺母在连接杆上的位置,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面对不同尺寸的肋板时,都能够将肋板夹紧,通过在固定的一端设置转块,第一固定板内设置圆形内腔,在第一固定板上上开设圆形通孔,在固定杆上远离转块的一端设置固定套筒,当双T板在搭设的时候,双T板的搭设位置存在误差导致肋板到外墙侧壁之间的距离有变化时,可以通过旋转固定杆来调节固定杆伸入到固定套筒内的长度,从而使得连接件可以尽可能适应多种情况下的双T板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T板的安装就够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双T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凸显连接件与外墙及双T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凸显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杆及第一固定板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预应力墙;2、双T板;21、面板;22、肋板;221、连接孔;3、外墙;4、连接件;41、第一固定板;411、圆形内腔;412、圆形通孔;42、第二固定板;43、连接杆;431、螺母;44、固定杆;441、转块;45、固定套筒;46、加强板;5、第一弹性垫;6、第二弹性垫;7、第三弹性垫;8、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两堵预应力墙1,两堵预应力墙1的上表面搭设有多个双T板2,多个双T板2沿预应力墙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双T板2包括面板21和两个肋板22,两个肋板22设置在面板21的下表面上,两个肋板22沿面板2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两个肋板22搭设在预应力墙1的上表面。两堵预应力墙1的两端设置有外墙3,外墙3竖直设置在地面上,外墙3的两端分别与两堵预应力墙1的两端连接,两堵外墙3与两堵预应力墙1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多个双T板2中位于两侧的两个双T板2的面板21边沿分别搭设在两个外墙3上。面板21的下表面与外墙3的上表面通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
如图3、图4所示,双T板2上靠近外墙3的肋板22与外墙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件4,多个连接件4沿肋板22的长度反向均匀分布,连接件4包括矩形的第一固定板41和矩形的第二固定板42,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分别位于肋板22的两侧,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的侧壁分别与肋板22的两侧壁相贴,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43,两根连接杆43沿肋板22的长度方向布设,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从肋板22的两侧伸出,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朝向肋板22的侧壁连接。
位于肋板22与外墙3侧壁之间的固定板上朝向外墙3的侧壁与外墙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4,固定杆4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41连接,固定杆44的另一端与外墙3连接。
多个连接件4将面板21与外墙33连接在一起,多个连接件4可以在面板21与外墙33通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的基础上,再次对面板2121与外墙33之间进行加固,使得面板2121与外墙33的抗震效果显著提高。
如图4、图5所示,双T板2在加工的过程中,双T板2的肋板22的厚度可能多多少少存在误差,为了使得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与两个连接杆43的配合可以尽可适应误差,使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和两根连接杆43可以用在不同尺寸的双T板2上,两个连接杆43设置为螺杆,连接杆43的两端从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上伸出,连接杆43的两端均拧紧有螺母431。面对不同的肋板22可以通过调节两个螺母431在连接杆43上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可以夹紧不同型号的肋板22。
如图5、图6所示,当双T板2放置在外墙3上的位置存在误差的时候,肋板22与外墙3之间的的间距是存在误差的,为了使得固定杆44的长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得固定杆44可以适应肋板22与外墙3间距的变化,固定杆44与第一固定板41连接的一端固接有圆柱形的转块441,第一固定板41内部开设有圆形内腔411,第一固定板41朝向外墙3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通孔412,圆形通孔412时圆形内腔411与外部连通。转块441位于圆形内腔411内,转块441与圆形内腔411转动连接。固定杆44穿过圆形通孔412,固定杆44与圆形通孔412转动连接。固定杆44上远离转块44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45,固定套筒45套设在固定杆44上,固定套筒45与固定杆44螺纹连接,固定套筒45的一端连接在外墙3的侧壁上。在面对外墙3侧壁与肋板22之间的距离有变化时,可以通过旋转固定杆44来调整固定杆44伸入到固定套筒45内的长度,从而使固定杆44适应肋板22与外墙3之间间距的变化。
当双T板2发生振动的时候,双T板2可能存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通过在第一固定板41与肋板22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垫5,在第二固定板42与肋板22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垫76,当双T板2有水平方向移动的趋势时,因为第一弹性垫5和第二弹性垫6存在弹性,可以避免双T板2直接对连接件4造成冲击造成连接件4的损坏,并且使得连接件4对双T板2的固定更加的稳定。
如图4、图5所示,如果固定套筒45直接固接在外墙3的侧壁上,固定套筒45与外墙3的侧壁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小,在固定套筒45受到双T板2的拉力时不稳定,为了保证连接件4的稳定,固定套筒45朝向外墙3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矩形的加强板46,固定套筒45位于加强板46的中部,并且固定套筒45与加强板46垂直,加强板46与外墙3侧壁平行,加强板46与外墙3侧壁之间穿设多个固定螺栓。
当双T板2和外墙3之间有朝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时,肋板22会压迫固定杆44,为了保证固定杆44的稳定性,加强板46与外墙3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垫7。当肋板22压迫固定杆44时,因为第三弹性垫7存在弹性,可以对肋板22的压迫产生缓冲,从而保证固定杆44的稳定性。
在转动固定杆44的时候因为固定杆44上缺少受力点,使得固定杆44不容易被转动,为了方便固定杆44的转动,固定杆44上的中部固接有手轮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的时候,将固定杆44及套筒安装到外墙3侧壁上,将两根连接杆43穿设在肋板22上的两个连接孔221内,将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分别穿设在两根连接杆43上,用螺母431将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夹紧。
如果当前固定杆44的长度不能满足肋板22和外墙3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旋转固定杆44,通过调节固定杆44伸入到固定套筒45内的长度来使固定杆44满足肋板22与外墙3之间间距的变化。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包括搭设在两堵预应力墙(1)上的多个双T板(2),双T板(2)包括水平设置的面板(21),面板(21)的下表面固接有两个肋板(22),预应力墙(1)两侧均设置外墙(3),多个双T板(2)中位于两侧的双T板(2)上的面板(21)边沿搭设在外墙(3)上,面板(21)与外墙(3)之间通过混凝土连接,其特征在于:外墙(3)侧壁与肋板(22)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肋板(22)与外墙(3)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位于肋板(22)的两侧,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之间设置有多根有连接杆(43),连接杆(43)穿过肋板(22),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连接,第一固定板(41)与外墙(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4),固定杆(4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44)连接,固定杆(44)的另一端与外墙(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所述连接杆(43)设置为螺杆,所述连接杆(43)的两端均拧紧有螺母(4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4)的一端固接有转块(441),所述第一固定板(41)内部开设有圆形内腔(411),所述第一固定板(41)的侧壁上开设有使圆形内腔(411)与外部连通的圆形通孔(412),所述转块(441)位于圆形内腔(411)内,所述转块(441)与圆形内腔(41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4)穿过圆形通孔(412),所述固定杆(44)与圆形通孔(41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4)远离转块(44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45),所述固定杆(44)与固定套筒(45)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筒(45)与外墙(3)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肋板(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垫(5),所述第二固定板(42)与肋板(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垫(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45)外墙(3)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板(46),所述固定套筒(45)固接在加强板(46)上,所述加强板(46)与外墙(3)侧壁之间穿设多个固定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6)与外墙(3)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垫(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4)的外周面上固接有方便固定杆(44)转动的手轮(8)。
CN201921817223.1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Active CN211229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223.1U CN211229122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223.1U CN211229122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9122U true CN211229122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7223.1U Active CN211229122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91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6298A (zh) * 2021-04-28 2021-06-22 温州市万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外墙抗震加固保温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16733152A (zh) * 2023-05-11 2023-09-12 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盛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向调节机构的预制预应力双t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6298A (zh) * 2021-04-28 2021-06-22 温州市万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房建外墙抗震加固保温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16733152A (zh) * 2023-05-11 2023-09-12 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盛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向调节机构的预制预应力双t板
CN116733152B (zh) * 2023-05-11 2024-01-02 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盛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向调节机构的预制预应力双t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9122U (zh) 一种屋面抗震结构
CN102979221A (zh) 一种配置交叉斜向体内预应力的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35765U (zh) 型钢混凝土柱梁抗震结构
CN105464399A (zh) 预制花纹板钢桁架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及加固方法
CN105297921A (zh) 一种预制板与预制墙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86535A (zh) 一种装配式方钢管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7524251A (zh) 预应力钢板带砌体组合墙
CN106869520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3268587U (zh) 一种混凝土柱的抗震加固机构
CN210737843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CN112727137A (zh) 古建筑木结构房屋梁-砌体墙连接部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CN111749364A (zh) 一种基于c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5275091A (zh) 一种预制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02262U (zh) 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
CN112343229B (zh) 一种可拼接的混凝土双向装配板及其装配方法
CN211229121U (zh) 一种屋面防震结构
CN205243062U (zh) 一种环形钢板加固装置
CN112627510A (zh) 结构变形缝同步施工模板加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9194817U (zh) 一种标准化多向梁
CN206233578U (zh) 阴角加固模板及其支模体系
KR20090067925A (ko) 수평 강선을 이용한 아웃리거 보강구조
CN214531889U (zh) 一种突出梁结构新型加固装置
KR20090067927A (ko) 수직 강선을 이용한 아웃리거 보강구조
CN211200924U (zh) 一种钢结构的柱脚结构
CN210529934U (zh) 悬挑工字钢固定结构及支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