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6779U - 一种污水蒸发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蒸发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6779U
CN211226779U CN201921019526.9U CN201921019526U CN211226779U CN 211226779 U CN211226779 U CN 211226779U CN 201921019526 U CN201921019526 U CN 201921019526U CN 211226779 U CN211226779 U CN 211226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filter bed
trickling filter
communicat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95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庆
杨俊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b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anb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anb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anb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95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6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6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6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蒸发塔,包括原水池、第一循环水池、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第二循环水池;原水池与第一循环水池相邻,第一循环水池相对原水池位于低位,原水池中下部与第一循环水池的上部连通,第一循环水池、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生物滴滤床包括生物滴滤塔,生物滴滤塔内设有第一填料层,生物滴滤塔的侧壁上设有喷射器,生物滴滤塔顶部设有雾化器,雾化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液泵,第一液泵与生物滴滤塔的底部连通,污水经雾化器雾化后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蒸发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蒸发塔。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对于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又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净化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蒸发塔,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一种污水蒸发塔,包括原水池、第一循环水池、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第二循环水池;
所述原水池与第一循环水池相邻,所述原水池中下部与第一循环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水池、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依次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生物滴滤床包括生物滴滤塔,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设有第一填料层,所述生物滴滤塔的侧壁上设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入口端通过管道连通有菌液储存箱,所述喷射器出口端连接有喷射管道,所述喷射管道伸入到生物滴滤塔内部并位于第一填料层上方,所述生物滴滤塔顶部设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液泵,所述第一液泵与生物滴滤塔的底部连通,污水经所述雾化器雾化后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所述第二循环水池设在生物滴滤床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液泵通过管道与一级过滤床顶部连通,所述一级过滤床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液泵,所述第三液泵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罐顶部连通,所述混凝沉淀罐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加药口、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有阀门,所述混凝沉淀罐侧壁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级过滤床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高度高于二级过滤床的高度,所述二级过滤床底部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四液泵,所述第四液泵通过管道与生物滴滤床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内部分别设有第二填料层、第三填料层、第四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第三填料层、第四填料层均包括两个第一筛网,两个所述第一筛网间填有MBBR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第四填料层内部均设有潜水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滴滤塔外壁上安装有恒温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生物滴滤塔一侧,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包括pH传感器、COD传感器、浊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内部的填料层内均填有MBBR填料,污水中的微生物能够附着在MBBR表面生长。
2、本实用新型一级过滤床、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内部设有潜水搅拌器,由于MBBR 填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MBBR填料能够在水中流动,从而使MBBR 表面的生物膜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使其降解。
3、本实用新型生物滴滤床内设有的水质检测传感器能够对污水进行检测,排放后的废水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重新利用。
4、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滴滤床上设有恒温加热器,能够使生物滴滤床保持在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原水池与第一循环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原水池,2为第一循环水池,3为一级过滤床,4为混凝沉淀罐,5为二级过滤床,6为生物滴滤塔,7为第二循环水池,8为第一填料层,9为喷射器,9.1为喷射管道, 9.2为菌液储存箱,10为雾化器,11为第一液泵,12为第二液泵,13为第三液泵,14为加药口,15为排污口,16为阀门,17为第四液泵,18为第二填料层,19为第三填料层,20为第四填料层,21为第一筛网,22为潜水搅拌器,23为恒温加热器,24为水质检测传感器, 25为控制器,26为触摸屏,27为第二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污水蒸发塔,包括原水池1、第一循环水池2、一级过滤床3、混凝沉淀罐4、二级过滤床5、生物滴滤床、第二循环水池7;
原水池1与第一循环水池2相邻,原水池1中下部与第一循环水池2连通,第一循环水池2、一级过滤床3、混凝沉淀罐4、二级过滤床5、生物滴滤床依次通过管道连通;
生物滴滤床包括生物滴滤塔6,生物滴滤塔6内部设有第一填料层8,生物滴滤塔6的侧壁上设有喷射器9,喷射器9的入口端通过管道连通有菌液储存箱9.2,喷射器9出口端连接有喷射管道9.1,喷射管道9.1伸入到生物滴滤塔6内部并位于第一填料层8上方,生物滴滤塔6顶部设有雾化器10,雾化器10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液泵11,第一液泵11与生物滴滤塔6的底部连通,污水经雾化器10雾化后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7,第二循环水池7设在生物滴滤床一侧。生物滴滤床位于地面上,第二循环水池7位于地面以下,污水雾化后滴在地面上,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7。
第一循环水池2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液泵12,第二液泵12通过管道与一级过滤床3顶部连通,一级过滤床3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液泵13,第三液泵13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罐4顶部连通,混凝沉淀罐4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加药口14、排污口15,排污口15处设有阀门16,混凝沉淀罐4侧壁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级过滤床5的顶部连通,第二出水口的高度高于二级过滤床5的高度,二级过滤床5底部设有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四液泵17,第四液泵17通过管道与生物滴滤床的上部连通。
一级过滤床3、混凝沉淀罐4、二级过滤床5内部分别设有第二填料层18、第三填料层 19、第四填料层20。
第一填料层8、第二填料层18、第三填料层19、第四填料层20均包括两个第一筛网21,两个第一筛网21间填有MBBR填料,第一筛网21用于拦截MBBR填料,防止MBBR填料流出。MBBR填料在两个第一筛网21间的填充率为30%。
第一填料层8、第二填料层18、第四填料层20内部均设有潜水搅拌器22。
生物滴滤塔6外壁上安装有恒温加热器23,恒温加热器23的温度设定在20-38摄氏度度之间。
生物滴滤塔6内部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24,水质检测传感器24电连接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设在生物滴滤塔6一侧,控制器25上还设有触摸屏26,触摸屏26与控制器25电连接。
水质检测传感器24包括pH传感器、COD传感器、浊度传感器。
其中,控制器15的型号为DVP40ES200R,触摸屏16的型号为TK6070IP。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污水排入到原水池1,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在原水池底部,经沉淀的污水经过第二筛网27进入到第一循环水池2,污水经第二液泵12送入一级过滤床3,污水中的微生物附在MBBR填料表面生长形成生物膜,在潜水搅拌器22的搅拌下使MBBR填料在两个第一筛网21间流动,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接触并将其降解,污水再由第三液泵13输送至混凝沉淀罐4,通过加药口14向混凝沉淀罐4中加入絮凝剂,污水中的悬浮微粒与絮凝剂形成絮团沉淀在混凝沉淀罐4底部,同时混凝沉淀罐内第三填料层19中的MBBR 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再次进行降解。上清液通过管道流入到二级过滤床5,二级过滤床5内的MBBR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进一步地降解,然后污水经第四液泵17送入生物滴滤床,喷射器9喷射菌液,对污水中的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当水质检测传感器24检测到水质达到排放的标准后,第一液泵11将污水抽送至雾化器10,污水经雾化后溢出,雾化后的水滴在地面上,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池、第一循环水池、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第二循环水池;
所述原水池与第一循环水池相邻,所述原水池中下部与第一循环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水池、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生物滴滤床依次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生物滴滤床包括生物滴滤塔,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设有第一填料层,所述生物滴滤塔的侧壁上设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入口端通过管道连通有菌液储存箱,所述喷射器出口端连接有喷射管道,所述喷射管道伸入到生物滴滤塔内部并位于第一填料层上方,所述生物滴滤塔顶部设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液泵,所述第一液泵与生物滴滤塔的底部连通,污水经所述雾化器雾化后自流至第二循环水池,所述第二循环水池设在生物滴滤床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液泵通过管道与一级过滤床顶部连通,所述一级过滤床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液泵,所述第三液泵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罐顶部连通,所述混凝沉淀罐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加药口、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有阀门,所述混凝沉淀罐侧壁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级过滤床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高度高于二级过滤床的高度,所述二级过滤床底部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第四液泵,所述第四液泵通过管道与生物滴滤床的上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床、混凝沉淀罐、二级过滤床内部分别设有第二填料层、第三填料层、第四填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第三填料层、第四填料层均包括两个第一筛网,两个所述第一筛网间填有MBBR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第四填料层内部均设有潜水搅拌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外壁上安装有恒温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内部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生物滴滤塔一侧,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包括pH传感器、COD传感器、浊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蒸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第一循环水池连通处设有第二筛网。
CN201921019526.9U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污水蒸发塔 Active CN211226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9526.9U CN211226779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污水蒸发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9526.9U CN211226779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污水蒸发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6779U true CN21122677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9526.9U Active CN211226779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污水蒸发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6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7100C (zh) 处理染料废水的生物-电化学组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3435235B (zh)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US20090065412A1 (en) Apparatu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CN104843954A (zh) 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3112948U (zh) 一种一体化循环养殖系统
CN113264645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3087314A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205347131U (zh) 一种餐饮废水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
CN108002639A (zh) 集成式一体化生态水厂
CN206266393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6396017U (zh) A‑o‑o‑mbr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6654825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0419541U (zh) 用于底泥余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系统
CN210438573U (zh) 一种抑堵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
CN208802966U (zh) 一种自来水厂用水净化装置
CN211226779U (zh) 一种污水蒸发塔
CN11079045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6616115U (zh) 一种两级a‑baf纺织废水处理装置
CN216614368U (zh) 一种孵化场生产废水处理回收系统
CN105693036A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205603432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9987791A (zh) 一种模块化工艺可变污水处理装置
CN210481140U (zh) 一种污水站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09678298A (zh) 一种综合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CN220867221U (zh)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