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2366U -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2366U
CN211222366U CN201921837743.9U CN201921837743U CN211222366U CN 211222366 U CN211222366 U CN 211222366U CN 201921837743 U CN201921837743 U CN 201921837743U CN 211222366 U CN211222366 U CN 211222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vc
yarns
aging
composite fabric
multilay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77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建成
丁杨
宋建新
吴彩云
杜建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engrud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engrud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engrud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engrud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77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2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2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2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顺次设置的PVC面膜、PVC夹层膜、涤纶经编夹网布和PVC底膜,所述PVC面膜、PVC夹层膜、涤纶经编夹网布和PVC底膜通过高温加热后贴合成一个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复合织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好,生产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业用纺织品,特别涉及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背景技术
喷绘灯箱布是产业用纺织品中较为传统的产品,普通的产品结构为面底两层PVC膜,中间一层增强基底布,经加热复合而成,产品工艺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方便,特别适合生产厚度较薄、克重较轻的产品,针对厚度较厚,克重重的产品则存在牢度不够、易分层的质量缺陷,成本偏高等不足,但为了提高产品质性能,和使用期限,越是高要求的产品,厚度和克重均偏高,所以能将普通双层复合的产品缺陷克服,使产品性能得到提升,成本反而降低的生产方法或产品结构,深得客户和市场的青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好,生产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是一种四层结构的复合织物,所述复合织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VC面膜、PVC夹层膜、涤纶经编夹网布和PVC底膜,所述PVC面膜、PVC夹层膜、涤纶经编夹网布和PVC底膜通过高温加热后贴合成一个整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层膜和网布的复合结构,采用高温加热贴合进行复合,能将四层织物层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达到牢固的效果,提高了受力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经编夹网布包括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采用双轴向衬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经编夹网布通过相互平行的经纬两个方向纱线经过捆绑成圈编织而成,提高了织物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纤维规格均为200-500D。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纱线的密度为18根/英寸,所述纬向纱线的密度为9-12根/英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工艺和经纬密度的方案,降低了夹网布的质量,但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反而提升,夹网工艺使织物纤维间有间隙,可以提高膜与织物的粘合牢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均为涤纶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涤纶纱线编织成涤纶经编夹网布,使得编织后的涤纶经编夹网布具更好的耐冲击性、强度高、保形性好等特点,从而也提高了织物的各个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VC底膜的厚度为8.5-14丝,克重为120-200克每平方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VC夹层膜的厚度为7.5-10丝,克重为100-160克每平方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VC面膜的厚度为10-16丝,克重为140-220克每平方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术四层膜的厚度配比,增加了中间层的设计,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减少面膜的厚度,提高面膜的吸墨性能,四层结构的产品更加稳定,平整度更好,喷绘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涤纶经编织物,并在涤纶经编布的隔上两层和下层热贴合PVC膜,可以根据对涤纶经编织物的强度工艺要求进行调整设计,也可以对PVC膜的性能、颜色和克重进行设计,从而改变产品的外观效果和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的示意图。
图中:1.PVC面膜,2.PVC夹层膜,3.PVC底膜,4. 涤纶经编夹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由四层织物层相互叠加而成,所述织物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VC面膜1、PVC夹层膜2、涤纶经编夹网4布和PVC底膜3,所述PVC面膜1、PVC夹层膜2、涤纶经编夹网4布和PVC底膜3通过高温加热后贴合成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涤纶经编夹网布4包括通过双轴向衬纬编织设置的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
所述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纤维规格均为200-500D。
所述径向纱线的密度为18根/英寸,所述纬向纱线的密度为9-12根/英寸。
所述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均为涤纶纱线。
所述PVC底膜3的厚度为8.5-14丝,克重为120-200克每平方米。
所述PVC夹层膜2的厚度为7.5-10丝,克重为100-160克每平方米。
所述PVC面膜1的厚度为10-16丝,克重为140-220克每平方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结构以涤纶纱线双轴向衬纬经编布4为基材,经编布经向为200D涤纶纱线,纱线密度为18根/英寸,纬向为500D涤纶纱线,纱线密度为10根/英寸,单位质量为54克每平方米,上层为PVC面膜11为瓷白色,厚度为12丝,中间层为PVC夹层膜22为黑色,厚度为7.5丝,底层为PVC底膜33为黑色,厚度为9丝,产品总单位面积质量为440克/平方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由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设置的PVC面膜、PVC夹层膜、涤纶经编夹网布和PVC底膜,所述PVC面膜、PVC夹层膜、涤纶经编夹网布和PVC底膜通过高温加热后贴合成一个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经编夹网布包括通过双轴向衬纬编织设置的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纤维规格均为200-500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纱线的密度为18根/英寸,所述纬向纱线的密度为9-12根/英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纱线和纬向纱线均为涤纶纱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底膜的厚度为8.5-14丝,克重为120-200克每平方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夹层膜的厚度为7.5-10丝,克重为100-160克每平方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面膜的厚度为10-16丝,克重为140-220克每平方米。
CN201921837743.9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Active CN211222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7743.9U CN211222366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7743.9U CN211222366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2366U true CN21122236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7743.9U Active CN211222366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2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3231B2 (en) Sandwich panel
US8025954B2 (en) Sandwich panel
CN101736476A (zh) 一种泡沫填充的立体增强材料
CN101994259A (zh) 一种三维正交机织麻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CN211222366U (zh) 一种耐老化的多层复合织物
CN108177396B (zh) 针织三维蜂窝结构
CN206173595U (zh) 一种芳纶纤维混编织物
US20110053449A1 (en) Multipurpose Laminated Stretch Fabric
CN211892283U (zh) 透气涤纶烫金复合面料
CN211567188U (zh) 复合型涤纶布
CN216968970U (zh) 医用多层复合pvc夹网布
CN109706585B (zh) 一种双面耐磨条纹面料
CN207359750U (zh) 户外灯箱布
CN202753496U (zh) 自行车用混合纤维结合结构
CN206749189U (zh) 一种带衬垫膜的黑白双色pvc涂层网格布
CN219381869U (zh) 一种透气耐磨的聚乙烯方格空气层面料
CN201317892Y (zh) 强力网眼布贴合加工面料
CN213733866U (zh) 一种新型阻燃型无纺布
CN109735997A (zh) 一种自接结三维整体夹芯机织结构及其织造方法
CN212666848U (zh) 一种复合针织布
CN212289058U (zh) 一种具有防潮效果的复合网眼布
CN109823021A (zh) 阻燃耐磨装饰板、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8054337U (zh) 一种抗紫外阻燃复合面料
CN219840311U (zh) 一种墙布
CN216708626U (zh) 一种包含纤维层的斜纹型表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