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3356U -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3356U
CN211213356U CN201921660275.2U CN201921660275U CN211213356U CN 211213356 U CN211213356 U CN 211213356U CN 201921660275 U CN201921660275 U CN 201921660275U CN 211213356 U CN211213356 U CN 211213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built
craniotomy
f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02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季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a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a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a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a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02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3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3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3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包括左侧啮合瓣和右侧啮合瓣,左侧啮合瓣包括内置板a和位于内置板a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一弹性件;右侧啮合瓣包括内置板b、位于内置板b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二弹性件和固定安装于内置板b另一侧外壁的弹性拇指手柄;内置板b一端的外壁设有卡接座,内置板a一端的外壁固定插接有卡柱。本实用提供的开颅磨钻便持组件,使用装置的时候,医师的手部在捂住磨钻的时候,手部悬空的部位会被装置柔软的接触体所填充,并给予一定的支撑,极大的舒缓了持笔姿势下,由于开颅医师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加之磨切消耗时间较长,容易使医师的手部肌肉产生酸麻的疲惫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背景技术
开颅手术是指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在患者颅脑损伤或摘除患者脑瘤等情况下进行的手术,在进行开颅手术的时候,需要预先在患者的头皮进行预划线,然后在使用手术刀将头皮进行切除,然后在使用磨钻对该区域的头盖骨进打磨,然后在取出磨切下来的头盖骨,然后在进行颅内手术。
人类的肉盖骨是比较坚硬的,因此在使用磨钻进行磨切是比较消耗时间的,而磨钻基本都是圆柱形结构的,因此在使用磨钻的时候需要医师保持持笔的手势去握住磨钻,由于开颅时候不同于其他类型手术,开颅医师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加之磨切消耗时间较长,容易使医师的手部肌肉产生酸麻的疲惫感,从而影响医师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开颅医师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通过装置降低长时间手持磨钻所带给手部肌肉的疲惫。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包括:
左侧啮合瓣,所述左侧啮合瓣包括内置板a和位于所述内置板a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一弹性件;
右侧啮合瓣,所述右侧啮合瓣包括内置板b、位于所述内置板b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二弹性件和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置板b另一侧外壁的弹性拇指手柄;
所述内置板b一端的外壁设有卡接座,所述内置板a一端的外壁固定插接有卡柱,所述卡柱位于所述卡接座内,所述卡柱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的勾脚均卡接于所述卡接座上,所述内置板a另一端的外壁开设有公座,所述内置板b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可与所述公座相卡接的母座,所述内置板a相邻所述公座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耳板a,所述内置板b相邻所述母座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耳板b,所述耳板a与耳板b之间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内置板a一侧的外壁呈齿口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具体为橡胶块或尼龙块。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啮合瓣和所述右侧啮合瓣分别为半圆形结构,且拼装之后可构成圆环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啮合瓣和所述右侧啮合瓣由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一体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啮合瓣和所述右侧啮合瓣的外壁包裹有一层硅胶外衣。
作为优选,所述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在工作的时候:
第一步,逆时针旋转调节螺丝,使得调节螺丝从耳板a上脱离;
第二步,将左侧啮合瓣和右侧啮合瓣卡接在磨钻的外壁上,然后再将顺时针旋转调节螺丝,使得调节螺丝螺纹进入耳板a内;
第三步,医师根据个人习惯,调节装置在磨钻上位置,然后再继续旋转调节螺丝,使得左侧啮合瓣和右侧啮合瓣牢牢的固定在磨钻上,此时医师可以将中指插入弹性拇指手柄内即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使用装置的时候,医师的手部在捂住磨钻的时候,手部悬空的部位会被装置柔软的接触体所填充,并给予一定的支撑,极大的舒缓了持笔姿势下,由于开颅医师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加之磨切消耗时间较长,容易使医师的手部肌肉产生酸麻的疲惫感的问题,并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在医院内进行推广使用。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啮合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啮合瓣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左侧啮合瓣;2、右侧啮合瓣;10、内置板a;11、第一弹性件;12、卡接座;13、公座;14、耳板a;20、内置板b;21、第二弹性件;22、卡柱;23、弹簧;24、弹性拇指手柄;25、母座;26、耳板b;111、调节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包括左侧啮合瓣1和右侧啮合瓣2,使用装置的时候,医师的手部在捂住磨钻的时候,手部悬空的部位会被装置柔软的接触体所填充,并给予一定的支撑,极大的舒缓了持笔姿势下,由于开颅医师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加之磨切消耗时间较长,容易使医师的手部肌肉产生酸麻的疲惫感的问题。
其中,左侧啮合瓣1包括内置板a10和位于内置板a10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一弹性件11。
其中,右侧啮合瓣2包括内置板b20、位于内置板b20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二弹性件21和固定安装于内置板b20另一侧外壁的弹性拇指手柄24。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可知,内置板b20一端的外壁设有卡接座12,内置板a10一端的外壁固定插接有卡柱22,卡柱22位于卡接座12内,卡柱22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弹簧23,弹簧23两端的勾脚均卡接于卡接座12上,内置板a10另一端的外壁开设有公座13,内置板b20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可与公座13相卡接的母座25,内置板a10相邻公座13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耳板a14,内置板b20相邻母座25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耳板b26,耳板a14与耳板b26之间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111。
在本实用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弹性件11和第二弹性件21远离内置板a10一侧的外壁呈齿口状,用于增加摩擦力。
再者,第一弹性件11和第二弹性件21具体为橡胶块或尼龙块。
同时,左侧啮合瓣1和右侧啮合瓣2分别为半圆形结构,且拼装之后可构成圆环型结构,并且左侧啮合瓣1和右侧啮合瓣2由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一体制成。
再者,参见图1所示,作为优选,左侧啮合瓣1和右侧啮合瓣2的外壁包裹有一层硅胶外衣。
本实用提供的装置在工作时:
1)、逆时针旋转调节螺丝111,使得调节螺丝111从耳板a14上脱离;
2)、将左侧啮合瓣1和右侧啮合瓣2卡接在磨钻的外壁上,然后再将顺时针旋转调节螺丝111,使得调节螺丝111螺纹进入耳板a14内;
3)、医师根据个人习惯,调节装置在磨钻上位置,然后再继续旋转调节螺丝111,使得左侧啮合瓣1和右侧啮合瓣2牢牢的固定在磨钻上,此时医师可以将中指插入弹性拇指手柄24内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侧啮合瓣(1),所述左侧啮合瓣(1)包括内置板a(10)和位于所述内置板a(10)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一弹性件(11);
右侧啮合瓣(2),所述右侧啮合瓣(2)包括内置板b(20)、位于所述内置板b(20)一侧外壁端口内安装的第二弹性件(21)和固定安装于所述内置板b(20)另一侧外壁的弹性拇指手柄(24);
所述内置板b(20)一端的外壁设有卡接座(12),所述内置板a(10)一端的外壁固定插接有卡柱(22),所述卡柱(22)位于所述卡接座(12)内,所述卡柱(22)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两端的勾脚均卡接于所述卡接座(12)上,所述内置板a(10)另一端的外壁开设有公座(13),所述内置板b(20)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可与所述公座(13)相卡接的母座(25),所述内置板a(10)相邻所述公座(13)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耳板a(14),所述内置板b(20)相邻所述母座(25)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耳板b(26),所述耳板a(14)与耳板b(26)之间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1)远离所述内置板a(10)一侧的外壁呈齿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1)具体为橡胶块或尼龙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啮合瓣(1)和所述右侧啮合瓣(2)分别为半圆形结构,且拼装之后可构成圆环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啮合瓣(1)和所述右侧啮合瓣(2)由塑料或不锈钢材质一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啮合瓣(1)和所述右侧啮合瓣(2)的外壁包裹有一层硅胶外衣。
CN201921660275.2U 2019-10-04 2019-10-04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Active CN211213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0275.2U CN211213356U (zh) 2019-10-04 2019-10-04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0275.2U CN211213356U (zh) 2019-10-04 2019-10-04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3356U true CN21121335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0275.2U Active CN211213356U (zh) 2019-10-04 2019-10-04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3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0809B1 (ko) 건강 베개
CN211213356U (zh) 一种开颅磨钻便持组件
CN203195223U (zh) 一种双核人体工学枕
CN210077249U (zh) 一种医用趴枕
CN208677391U (zh) 佩戴式的脑电采集装置
CN203468165U (zh) 多功能枕头
JP2001057921A (ja) 椅 子
CN203576481U (zh) 一种脉枕
CN210145299U (zh) 颈部按摩仪
CN202075708U (zh) 一种防磨手鼠标
KR200358651Y1 (ko) 마우스 손목 지지대 (마우스-캡)
CN209548115U (zh) 一种手用自动夹紧手柄
CN201030044Y (zh) 医学美容床
CN205234765U (zh) 眼科专用湿敷眼罩
CN2936135Y (zh) 中医诊脉枕
CN109549688A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妇科用手术刀
CN210932066U (zh) 一种整形美容面部形状固定装置
CN213285321U (zh) 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CN203539671U (zh) 一种穴位夹
CN209984266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刀
CN211094839U (zh) 一种牙体松动用固定装置
WO2005035202A3 (en) Deformable grip with motion indicator
CN201319180Y (zh) 防水按摩鼠标
CN210019860U (zh) 一种颈椎固定装置
CN202366076U (zh)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复合保健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