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9766U -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9766U
CN211209766U CN201922096076.XU CN201922096076U CN211209766U CN 211209766 U CN211209766 U CN 211209766U CN 201922096076 U CN201922096076 U CN 201922096076U CN 211209766 U CN211209766 U CN 211209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assembly
sleeve
transparent cove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60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lan Robo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Blu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Blu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Blu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60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9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9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9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该镜头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光学镜片,光学镜片包括外侧镜片,外侧镜片设置在套筒的第一端、且与套筒无间隙,镜头组件还包括透明罩;透明罩的边缘与套筒连接,套筒、外侧镜片以及透明罩围设成密封腔体,且密封腔体的内部为真空状态。镜头组件的外侧镜片难以形成水雾,且透明罩的外表面在瞬间形成水雾后也会马上散去,无需在镜头组件内部安装复杂的装置,安装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一次后可长期使用,无需频繁地检测、维护,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头在当今社会已经十分普及,摄像头一般包括铝合金材质的套筒以及玻璃材质的镜片;一些应用在户外环境或其他特殊环境(如监控冷库用、AI无人自贩冷柜)的摄像头,由于环境、天气、温度变化等各种原因,当外界潮湿的热空气遇到气温较低的摄像头时,空气容易在摄像头外侧镜头的外表面放热形成水雾,而且没有人员及时擦拭外侧镜片,造成摄像长时间模糊不清的问题,给监控人员来带不便。
现有技术中,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解决镜头起雾的问题:第一种是在摄像头内部设置热源或者小型风扇,通过提高镜头的温度或者对镜头吹气加快水雾的蒸发;第二种是在外侧镜片的外表面喷涂干燥剂或防雾涂层。
但是,在摄像头内部设置热源或者小型风扇的方式,安装复杂且耗能较高,造成制造和使用成本高;而干燥剂和防雾涂层的有效期较短,需要反复喷涂,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上述镜头组件能够避免由于没有人员及时擦拭外侧镜片,造成摄像长时间模糊不清的问题。另外,这种镜头组件无需在镜头组件内部安装复杂的装置,安装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一次后可长期使用,无需频繁地检测、维护,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镜头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光学镜片,光学镜片包括外侧镜片,外侧镜片设置在套筒的第一端、且与套筒无间隙,镜头组件还包括透明罩;透明罩的边缘与套筒连接,套筒、外侧镜片以及透明罩围设成用于形成真空状态的密封腔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组件,由于套筒、外侧镜片以及透明罩围设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的内部为真空状态,而且透明罩只有其边缘部分与套筒连接,接触面积很小,所以热量很难在透明罩和外侧镜片之间传导。当外界潮湿的热空气与温度相对较低的透明罩接触的瞬间,透明罩的外表面会形成水雾;但是,由于套筒多为铝合金材质,而外侧镜片多为玻璃制造而成,因此镜头组件的密度较高,又因为镜头组件的体积明显远大于透明罩的体积,所以透明罩的质量远小于镜头组件的质量,因此相比较于镜头组件,透明罩的外表面极易吸收外界的热量以与外界达到热平衡,所以,透明罩外表面形成的水雾很快会被散去;另外,由于热量很难在透明罩和外侧镜片之间传导,所以外侧镜片的外表面也难以形成水雾。
因此,这种设置方式,外侧镜片难以形成水雾,且透明罩的外表面在瞬间形成水雾后也会马上散去,避免了由于没有人员及时擦拭外侧镜片,造成摄像长时间模糊不清的问题。另外,这种方式无需在镜头组件内部安装复杂的装置,安装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一次后可长期使用,无需频繁地检测、维护,省时省力。
优选地,套筒的第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槽,透明罩安装在密封槽中。
优选地,密封槽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透明罩的边缘卡接的密封垫。
优选地,密封垫为橡胶垫。
优选地,透明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具备亲水性的纳米涂层。
优选地,透明罩的材质选用透明树脂。
优选地,镜头组件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夹紧件。
优选地,透明罩呈半球形。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镜头组件,摄像装置还包括:外壳、电路基板以及光学传感器;电路基板、光学传感器、以及镜头组件的套筒的第二端均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光学传感器与镜头组件位于同一光轴。
优选地,摄像装置还包括对焦马达,对焦马达设置在套筒的内部;镜头组件的光学镜片还包括多个内侧镜片;多个内侧镜片沿套筒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对焦马达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内侧镜片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套筒;2-光学镜片;3-外侧镜片;4-透明罩;5-密封腔体;6-密封槽;7-纳米涂层;8-夹紧件;9-外壳;10-电路基板;11-光学传感器;12-对焦马达;13-内侧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包括套筒1以及光学镜片2,光学镜片2包括外侧镜片3,外侧镜片3设置在套筒1的第一端、且与套筒1无间隙,镜头组件还包括透明罩4;透明罩4的边缘与套筒1连接,套筒1、外侧镜片3以及透明罩4围设成用于形成真空状态的密封腔体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由于套筒1、外侧镜片3以及透明罩4围设成密封腔体5,密封腔体5的内部为真空状态,而且透明罩4只有其边缘部分与套筒1连接,接触面积很小,所以热量很难在透明罩4和外侧镜片3之间传导。当外界潮湿的热空气与温度相对较低的透明罩4接触的瞬间,透明罩4的外表面会形成水雾;但是,由于套筒1多为铝合金材质,而外侧镜片3多为玻璃制造而成,因此镜头组件的密度较高,又因为镜头组件的体积明显远大于透明罩4的体积,所以透明罩4的质量远小于镜头组件的质量,因此相比较于镜头组件,透明罩4的外表面极易吸收外界的热量以与外界达到热平衡,所以,透明罩4外表面形成的水雾很快会被散去;另外,由于热量很难在透明罩4和外侧镜片3之间传导,所以外侧镜片3的外表面也难以形成水雾。
因此,这种设置方式,外侧镜片3难以形成水雾,且透明罩4的外表面在瞬间形成水雾后也会马上散去,避免了由于没有人员及时擦拭外侧镜片3,造成摄像长时间模糊不清的问题。另外,这种方式无需在镜头组件内部安装复杂的装置,安装简单、成本较低;且安装一次后可长期使用,无需频繁地检测、维护,省时省力。
如图1所示,优选地,套筒1的第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槽6,透明罩4安装在密封槽6中。
密封槽6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透明罩4的边缘卡接的密封垫。
其中,密封垫可由海绵制成,海绵材质较软,不易损伤透明罩4。
本实施例中,密封槽6的设置令透明罩4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保证了密封腔体5的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安装的销效率。
优选地,密封垫为橡胶垫。
本实施例中,橡胶垫的摩擦系数较高,能够令透明罩4与密封槽6的连接更加紧密,增强了密封罩的稳定性的同时,保障了密封腔体5的密封性;另外,橡胶成本较低,节约了成本。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明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优选地,透明罩4的外表面设置有具备亲水性的纳米涂层7。
本实施例中,由于纳米涂层7具备亲水性,当透明罩4的外表面形成水雾后,液滴容易被纳米涂层7吸收,进一步地快速地除去了水雾,从而保障了拍摄的清晰度。
优选地,透明罩4的材质选用透明树脂。
本实施例中,树脂材质的导热性较好,能够令透明罩4更快地吸收外界足够的热量以于外界温达到热平衡,也就能够令水雾更快地散去。
如图1所示,优选地,镜头组件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夹紧件8。
其中,夹紧件8可为抱箍,抱箍安装方式简单,且连接牢固,省事省力。
本实施例中,夹紧件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地保证透明罩4与密封槽6紧密卡接,保证了密封槽6的稳定性,同时保障了密封腔体5的密封性。
如图1所示,优选地,透明罩4呈半球形。
本实施例中,相比较于方形等形状,半球形的设置意味着透明罩4无棱角,能够令镜头组件捕捉到的景象更加优化。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镜头组件,摄像装置还包括:外壳9、电路基板10以及光学传感器11;电路基板10、光学传感器11、以及镜头组件的套筒1的第二端均设置在外壳9的内部,且光学传感器11与镜头组件位于同一光轴。
如图1和图3所示,摄像装置还包括对焦马达12,对焦马达12设置在套筒1的内部;镜头组件的光学镜片2还包括多个内侧镜片13;多个内侧镜片13沿套筒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套筒1的内部;对焦马达12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内侧镜片13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能够通过驱动对焦马达12调节焦距,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镜头组件与上述的镜头组件的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包括外侧镜片,所述外侧镜片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且与所述套筒无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透明罩;
所述透明罩的边缘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外侧镜片以及透明罩围设成用于形成真空状态的密封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槽,所述透明罩安装在所述密封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透明罩的边缘卡接的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具备亲水性的纳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的材质选用透明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夹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呈半球形。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组件,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外壳、电路基板以及光学传感器;
所述电路基板、光学传感器、以及所述镜头组件的套筒的第二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光学传感器与所述镜头组件位于同一光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对焦马达,所述对焦马达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所述镜头组件的光学镜片还包括多个内侧镜片;
多个所述内侧镜片沿所述套筒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套筒的内部;
所述对焦马达用于调节相邻两个内侧镜片之间的距离。
CN201922096076.XU 2019-11-28 2019-11-28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211209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076.XU CN211209766U (zh) 2019-11-28 2019-11-28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6076.XU CN211209766U (zh) 2019-11-28 2019-11-28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9766U true CN21120976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6076.XU Active CN211209766U (zh) 2019-11-28 2019-11-28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9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0692A (zh) * 2023-05-12 2023-06-23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0692A (zh) * 2023-05-12 2023-06-23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9368B (zh) 自清洁组件、摄像机及自清洁方法
CN204425477U (zh) 一种防雾摄像机前盖及筒形摄像机
CN211139691U (zh) 一种电力巡检用无人机
CN107277458B (zh)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安防监控系统
WO2020006877A1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211209766U (zh) 镜头组件及摄像装置
CN208063315U (zh) 一种智能售货柜的摄像头除雾装置
CN207766371U (zh) 防雾摄像机
WO2020006871A1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WO2022021736A1 (zh) 散热结构和电子终端
CN214335332U (zh) 成像镜头
CN213558588U (zh) 一种防雾型安防监控摄像头
CN108495006A (zh) 自洁式的监控摄像机
CN208337693U (zh) 一种隐性多功能智能监控摄像头
CN113556454A (zh) 一种红外半球摄像机用防尘防冻效果好的摄像机外罩
CN211209796U (zh) 成像装置、云台结构和移动平台
CN213522110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4g无线摄像机
CN211630254U (zh) 一种室外防水防雾型安防监控装置
TWI732196B (zh) 具有冷卻配置之照相機組件
CN110703535B (zh) 一种密封加热相机支架总成结构
CN207802128U (zh) 基于云服务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
CN219739297U (zh) 一种室外防潮型龙伯透镜天线
CN219351815U (zh) 一种便于清理水雾的摄像头
CN212875935U (zh) 一种高清红外摄像头
CN213585931U (zh) 防潮抗盐雾式多功能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0

Address after: Room 6227, No. 999,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0

Patentee after: Shenlan robot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Unit 1001, 369 Weining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336 (9th floor of actual floor)

Patentee before: DEEPBLUE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