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8675U -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8675U
CN211208675U CN201922319023.XU CN201922319023U CN211208675U CN 211208675 U CN211208675 U CN 211208675U CN 201922319023 U CN201922319023 U CN 201922319023U CN 211208675 U CN211208675 U CN 21120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pipe
tube
glass fiber
fiber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90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仁纯
赖清辉
钟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UAH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UAH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UAH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UAH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90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8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包括金属座和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内穿插有塑料管、热缩管和铝管,所述塑料管的一端穿插有铜管,所述铜管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连接有天线接头以及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一螺旋部,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二螺旋部。通过设置第一螺旋部,可实现阻抗匹配和增加稳定性的作用,通过在作为振子的铝管和天线接头之间串联第二螺旋部形成扼流圈,可实现选频和抑制电流变化的特性,同时第一螺旋部、第二螺旋部和铝管作为一个整体可实现类似偶极子的作用,无需再连接地网,体积相对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是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背景技术
在超短波通信领域,通信设备的工作频带不断扩展,标准偶极天线已不能满足宽频带通信的需求,传统的盘锥天线虽然可满足宽频带的要求,但在恶劣环境(如舰船、沿海等环境)下,其抵抗强风、高盐雾、高湿度等气候条件的性能较差。
玻璃钢天线采用高温、高压下的膜压技术,其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决定了玻璃钢天线具有其他天线无可比拟的一致性,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所以能够在各类恶劣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现有的玻璃钢天线一般由同轴电缆馈电,同轴电缆的芯线(也称为内导体)与振子连接,包覆线(也称为外导体)与地网连接以实现宽频;在理想情况下,地网为无限大,电波基本沿水平方向辐射,然而在实际制造天线时,不可能将地网做到无限大,只能尽可能做大,导致天线的体积相对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玻璃钢天线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各类恶劣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且体积相对较小的宽频玻璃钢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包括金属座和固定穿插在所述金属座上的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内穿插有塑料管、热缩管和铝管,所述塑料管相对靠近所述金属座的一端穿插在所述热缩管内,另一端从所述铝管的一端穿入并从所述铝管的另一端穿出,且所述塑料管穿插在所述热缩管内的一端穿插有铜管,所述铜管远离所述铝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连接有位于所述玻璃钢管外部的天线接头以及分别穿插在所述铜管内的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包覆线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包覆线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的侧壁穿出并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一螺旋部,所述第一螺旋部位于所述铜管和所述铝管之间,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穿出的位置位于所述铜管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相互电连通;
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的侧壁穿出并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二螺旋部,所述第二螺旋部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铝管之间,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穿出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部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连接有第三同轴电缆,所述第三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相互电连通,且所述第三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远离所述金属座的一端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座为铝座,所述塑料管为PVC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同轴电缆和所述第三同轴电缆通过第二接线端子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铝管远离所述铜管的一端的端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第四同轴电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塑料管的管身上套设有海绵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玻璃钢管远离所述金属座的一端套设有防护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十圈,所述第二同轴电缆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三十一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上都缠绕有电胶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座包括配合部和与所述配合部一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配合部上开设有用于穿插玻璃钢管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铝块,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铝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安装槽,另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平行布置的第二安装槽和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垂直布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三安装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玻璃钢管,能够在各类恶劣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通过设置第一螺旋部,可实现阻抗匹配和增加稳定性的作用,通过在作为振子的铝管和天线接头之间串联第二螺旋部形成扼流圈,可实现选频和抑制电流变化的特性,同时第一螺旋部、第二螺旋部和铝管作为一个整体可实现类似偶极子的作用,无需再连接地网,体积相对较小。
2、通过设置第四同轴电缆,便于进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宽频玻璃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座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金属座; 11-配合部;
12-安装部; 13-通孔;
14-铝块; 15-第一安装槽;
16-第二安装槽; 17-第三安装槽;
18-穿孔; 20-玻璃钢管;
21-塑料管; 22-热缩管;
23-铝管; 24-铜管;
25-第一接线端子; 30-天线接头;
40-第一同轴电缆; 41-第一螺旋部;
50-第二同轴电缆; 51-第二螺旋部;
60-第三同轴电缆; 61-第二接线端子;
70-第四同轴电缆; 80-海绵圈;
90-防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包括金属座10和固定穿插在金属座10上的玻璃钢管20,其中,金属座10最好为铝座,该金属座10可以为常规的天线底座结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座10包括配合部11和与配合部11一体连接的安装部12,其中,配合部11上开设有用于穿插玻璃钢管20的通孔13,该通孔13内通过螺钉锁紧的方式固定连接有铝块14,安装部12的一侧上开设有与通孔13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安装槽15,另一侧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15平行布置的第二安装槽16和与第二安装槽16垂直布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三安装槽17,此外,各安装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还开设有用于穿插U形螺栓的穿孔18,其中,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16相对设置且共用同一组穿孔18,位于第三安装槽17宽度方向两侧的穿孔18开设在第二安装槽16的槽底,这样,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安装槽和与本实施例提供的宽频玻璃钢天线配合的安装杆(该安装杆不属于本实施例的一部分)连接,安装方式多样,适用性相对较高。
玻璃钢管20内穿插有塑料管21、热缩管22和作为天线振子的铝管23,其中,热缩管22固定连接在铝块14或玻璃钢管20上,塑料管21最好为PVC管,该塑料管21完全位于玻璃钢管20内,且其相对靠近金属座10的一端穿插在热缩管22内,另一端从铝管23的一端穿入并从该铝管23的另一端穿出,即铝管23套设在塑料管21上。塑料管21穿插在热缩管22内的一端穿插有铜管24,即铜管24、塑料管21和热缩管22从内向外依次布置,铜管24远离铝管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25,该第一接线端子25通过一个铆接在铝块14上的绝缘套固定连接在铝块14上,以确保第一接线端子25和铝块互不电连通。
第一接线端子25上连接有位于玻璃钢管20外部的天线接头30以及分别穿插在铜管24内的第一同轴电缆40和第二同轴电缆50,其中,天线接头30为常规的结构,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其通过穿插在铝块14上的导线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第一同轴电缆40和第二同轴电缆50都满足四分之一波长要求,且都是通过芯线与第一接线端子25焊接实现电连接,而第一同轴电缆40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的包覆线和第二同轴电缆50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的包覆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电连接。
第一同轴电缆40未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从塑料管21的侧壁穿出并在塑料管21上螺旋紧密缠绕形成第一螺旋部41,第一螺旋部41上缠绕有电胶布,具体的,第一同轴电缆40在塑料管21上螺旋紧密缠绕十圈。第一螺旋部41位于铜管24和铝管23之间,第一同轴电缆40未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从塑料管21穿出的位置位于铜管24远离第一接线端子25的一侧,且第一同轴电缆40未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相互电连通。
第二同轴电缆50未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从塑料管21的侧壁穿出并在塑料管21上螺旋紧密缠绕形成第二螺旋部51,第二螺旋部51上也缠绕有电胶布,具体的,第二同轴电缆50在塑料管21上螺旋紧密缠绕三十一圈。第二螺旋部51位于第一螺旋部51和铝管23之间,第二同轴电缆50未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从塑料管21穿出的位置位于第一螺旋部41远离第一接线端子25的一侧,且第二同轴电缆50未与第一接线端子25连接的一端的连接有同样满足四分之一波长要求的第三同轴电缆60,其中,第二同轴电缆50的芯线与第三同轴电缆60的包覆线连接,第二同轴电缆50的包覆线与第三同轴电缆60的芯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同轴电缆40和第三同轴电缆60通过第二接线端子61相互连接,且第二接线端子61位于铝管23远离铜管24的一端的端部位置。
第三同轴电缆60未与第二同轴电缆50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电连通,且第三同轴电缆60未与第二同轴电缆50连接的一端从塑料管21远离金属座10的一端穿出,但不从玻璃钢管20穿出。此外,必要时,第三同轴电缆60未与第二接线端子61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第四同轴电缆70,第四同轴电缆70主要用于调试,由于第三同轴电缆60未与第二同轴电缆50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电连通,则第三同轴电缆70对应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也必然相互电连通。
此外,塑料管21的管身上套设有海绵圈80,海绵圈80的数量及其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主要用于即将塑料管21支撑在玻璃钢管20上。玻璃钢管21远离金属座10的一端套设有防护帽90,以避免玻璃钢管21内的各零部件裸露在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宽频玻璃钢天线的使用方式与常规的玻璃钢天线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座和固定穿插在所述金属座上的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内穿插有塑料管、热缩管和铝管,所述塑料管相对靠近所述金属座的一端穿插在所述热缩管内,另一端从所述铝管的一端穿入并从所述铝管的另一端穿出,且所述塑料管穿插在所述热缩管内的一端穿插有铜管,所述铜管远离所述铝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连接有位于所述玻璃钢管外部的天线接头以及分别穿插在所述铜管内的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所述第一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包覆线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包覆线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的侧壁穿出并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一螺旋部,所述第一螺旋部位于所述铜管和所述铝管之间,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穿出的位置位于所述铜管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相互电连通;
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的侧壁穿出并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形成第二螺旋部,所述第二螺旋部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铝管之间,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穿出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部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二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的连接有第三同轴电缆,所述第三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连接的一端的芯线和包覆线相互电连通,且所述第三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连接的一端从所述塑料管远离所述金属座的一端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座为铝座,所述塑料管为PVC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和所述第三同轴电缆通过第二接线端子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铝管远离所述铜管的一端的端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同轴电缆未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第四同轴电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的管身上套设有海绵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管远离所述金属座的一端套设有防护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十圈,所述第二同轴电缆在所述塑料管上螺旋缠绕三十一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第二螺旋部上都缠绕有电胶布。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座包括配合部和与所述配合部一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配合部上开设有用于穿插玻璃钢管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铝块,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铝块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频玻璃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安装槽,另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平行布置的第二安装槽和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垂直布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三安装槽。
CN201922319023.X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Active CN21120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9023.XU CN211208675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9023.XU CN211208675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8675U true CN211208675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9023.XU Active CN211208675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8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3577U (zh) 一种车载宽带鞭天线
AU2003200714B2 (en) Coaxial cable jumper assembly including plated outer conduc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01185283Y (zh) 插针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TW201735476A (zh) 用於同軸連接器的外部導體配置
BR112012008039A2 (pt) antena.
CN211208675U (zh) 一种宽频玻璃钢天线
CN111668609B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双模超宽频带全向天线
CN206432392U (zh) 天线装置
CN215771543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宽带天线
CN211788259U (zh) 一种管道探测高清视频传输线
CN204926896U (zh) 同轴电缆
CN216085315U (zh) 2.4g分体天线及无线网络终端设备
CN208637585U (zh) 一种同轴套筒振子全向天线
CN218549011U (zh) 一种直焊式连接器
CN211789511U (zh) 偶极铜管天线
CN218160796U (zh) 一种无人机软鞭体机载天线
CN215816389U (zh) 一种2.4GB 5dBi圆杆外置天线
CN216850345U (zh) 一种多频宽带车载天线
CN209249661U (zh) 一种应用在室外的双频终端天线
CN215771541U (zh) 一种柔性宽频段小型化杆状外置天线
CN217788782U (zh) 一种双频天线
CN214099895U (zh) 一种vu频段+天通卫星通信的圆极化二合一天线
CN216624631U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跳线
CN215816390U (zh) 一种双频3dBi外置天线
RU195851U1 (ru) Фазостабильная коаксиальная кабельная сбор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