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6770U -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6770U
CN211206770U CN201921705757.5U CN201921705757U CN211206770U CN 211206770 U CN211206770 U CN 211206770U CN 201921705757 U CN201921705757 U CN 201921705757U CN 211206770 U CN211206770 U CN 211206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gea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rotating shaf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57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虎
邱玉耀
王亚琼
李保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7057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6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6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67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结构包括机壳、连接端口、底座、电源线、信号天线杆、辅助固定装置、散热风板、质量块、敏感元件、电路元件、应变片和控制开关,通过在底座内部左右相对设置了辅助固定装置,通过转动旋钮使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活动块随着转轴同步进行转动,活动块带动连接杆摆动,连接杆带动活动杆摆动,使活动杆达到上下移动的效果,同时使推板进行上下活动,推板带动吸盘从底座内伸出与平坦面相吸附固定,达到辅助固定底座的作用,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防干扰装置固定效果差,容易受外力影响移动发生碰撞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防干扰是指设备能够防止经过天线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的电磁干扰,雷达往往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雷达防干扰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雷达系统的性能,然而,如何评价雷达防干扰性能的优劣,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因此人们难以把握雷达防干扰能力的好坏,严重阻碍了雷达防干扰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在抗干扰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但是在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电源线插入电源处,通过电源线将电能传输给电路元件,然后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路元件达到防干扰的效果,但是传统防干扰装置大多数都是直接摆放于某个平坦的地方,固定效果较差,使防干扰装置容易受外力从高处掉落或是发生移动与较硬物质发生碰撞导致内部零件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解决了传统防干扰装置大多数都是直接摆放于某个平坦的地方,固定效果较差,使防干扰装置容易受外力从高处掉落或是发生移动与较硬物质发生碰撞导致内部零件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包括机壳,
辅助固定装置,用于辅助底座进行固定安装;
底座,用于对机壳进行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长方体状,并且底座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高度设置为十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长度设置为二十五厘米,并且机壳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前端面上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壳右前端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机壳右后端等距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机壳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左前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底座背面左端设置有信号天线杆,所述底座内部左右相对设置有辅助固定装置,所述底座顶部左端嵌入有散热风板,所述底座顶部左端固定有质量块,所述底座顶部后端设置有敏感元件,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垂直固定有电路元件,所述底座顶部右端设置有应变片,所述机壳顶端右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线、散热风板和电路元件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板、活动块、第一齿轮、转轴、旋钮、连接杆、活动杆、第一滑槽、固定板、第二齿轮、第二滑槽、滑块、推板和吸盘,所述连接板右上端设置有活动块,所述第一齿轮与连接板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于连接板上端和活动块中部,并且转轴与第一齿轮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与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活动块右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通过插销与连接杆右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与第一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第二齿轮右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滑槽嵌入于固定板中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滑槽嵌入于活动杆右前端,所述滑块与第二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通过螺栓与滑块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盘与推板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底座内部左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左端与第一齿轮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并且旋钮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角度为360°。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呈长方体状,并且推板长度设置为15厘米宽度设置为8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摆动时与活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连接杆与活动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20°。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左端中部设置有凸块,并且凸块与第一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呈中间凹陷的圆形盘状,并且吸盘直径设置为13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传统防干扰装置大多数都是直接摆放于某个平坦的地方,固定效果较差,使防干扰装置容易受外力从高处掉落或是发生移动与较硬物质发生碰撞导致内部零件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的问题,通过在底座内部左右相对设置了辅助固定装置,通过转动旋钮使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活动块随着转轴同步进行转动,活动块带动连接杆摆动,连接杆带动活动杆摆动,使活动杆达到上下移动的效果,同时使推板进行上下活动,推板带动吸盘从底座内伸出与平坦面相吸附固定,达到辅助固定底座的作用,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防干扰装置固定效果差,容易受外力影响移动发生碰撞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散热孔-2、指示灯-3、连接端口-4、底座-5、电源线-6、信号天线杆-7、辅助固定装置-8、散热风板-9、质量块-10、敏感元件-11、电路元件-12、应变片-13、控制开关-14、连接板-81、活动块-82、第一齿轮-83、转轴-84、旋钮-85、连接杆-86、活动杆-87、第一滑槽-88、固定板-89、第二齿轮-810、第二滑槽-811、滑块-812、推板-813、吸盘-814、凸块-8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包括机壳1,
辅助固定装置8,用于辅助底座5进行固定安装;
底座5,用于对机壳1进行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底座5呈长方体状,并且底座5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高度设置为十厘米;
其中,所述机壳1长度设置为二十五厘米,并且机壳1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其中,所述机壳1前端面上端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机壳1右前端设置有指示灯3,所述机壳1右后端等距设置有连接端口4,所述机壳1底部固定有底座5,所述底座5左前端设置有电源线6,所述底座5背面左端设置有信号天线杆7,所述底座5内部左右相对设置有辅助固定装置8,所述底座5顶部左端嵌入有散热风板9,所述底座5顶部左端固定有质量块10,所述底座5顶部后端设置有敏感元件11,所述底座5顶端中部垂直固定有电路元件12,所述底座5顶部右端设置有应变片13,所述机壳1顶端右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电源线6、散热风板9和电路元件12均与控制开关14电连接。
其中,所述辅助固定装置8包括连接板81、活动块82、第一齿轮83、转轴84、旋钮85、连接杆86、活动杆87、第一滑槽88、固定板89、第二齿轮810、第二滑槽811、滑块812、推板813和吸盘814,所述连接板81右上端设置有活动块82,所述第一齿轮83与连接板81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4贯穿于连接板81上端和活动块82中部,并且转轴84与第一齿轮83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旋钮85与转轴84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6与活动块82右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7通过插销与连接杆86右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7与第一滑槽88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89与第二齿轮810右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滑槽88嵌入于固定板89中部,所述第二齿轮810与第一齿轮83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滑槽811嵌入于活动杆87右前端,所述滑块812与第二滑槽811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813通过螺栓与滑块812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盘814与推板813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81与底座5内部左下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84左端与第一齿轮83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并且旋钮85通过转轴84带动第一齿轮83转动的角度为360°,以便于转轴84更好的带动第一齿轮83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推板813呈长方体状,并且推板813长度设置为15厘米宽度设置为8厘米,以便于达到更好的辅助固定的效果。
其中,所述连接杆86摆动时与活动杆87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连接杆86与活动杆87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20°,以便于连接杆86更好的带动活动杆87进行摆动。
其中,所述活动杆87左端中部设置有凸块871,并且凸块871与第一滑槽88内侧面滑动连接,以便于凸块871能够在第一滑槽88内侧面快速滑动。
其中,所述吸盘814呈中间凹陷的圆形盘状,并且吸盘814直径设置为13厘米,以便于达到更好的辅助固定的效果。
其中,所述活动杆87为铝合金材质,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的优点。
其中,所述底座5为不锈钢材质,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材料 耐腐蚀性
铝合金
碳钢
根据上表所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87为铝合金材质,可以达到更强的耐腐蚀性,增加使用寿命。
本专利所述的电路元件12是由各种元件和各种器件组成的,电路元件一般是指电路中的一些无源元件,譬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而具有放大功能的晶体管等往往称为电子器件,有时也称集成电路为一个器件,一种主要对电路提供整流、开关和放大功能的(电路)元件,注:有源元件在电路中,也可以起到电阻和电容的作用,或者是将外部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发光二极管、晶体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光敏半导体器件和光发射半导体器件等。
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接着将电源线6插入电源处,接着通过控制开关14启动电路元件12,通过电路元件12运行控制器主体,由应变片13与质量块10相互配合搭载转动,经过机壳1边上的连接端口4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连接,之后通过信号天线杆7下方的螺母转动安装在底座5上,由频率发射器在网络中相互传播提高信号波段率,使信号在高段频率中保持畅通稳定,以便信息传送输出,达到防电磁干扰的作用,当本装置需要进行固定在某一方位时,通过顺时针转动旋钮85,旋钮85带动转轴85转动,转轴85带动第一齿轮83转动,活动块82随着转轴84同步进行转动,活动块82带动连接杆86摆动,连接杆86带动活动杆87摆动,第一齿轮83与第二齿轮810外表面相互啮合,第一齿轮83带动第二齿轮810转动,固定板89和第一滑槽88随着第二齿轮810同步进行转动,第一滑槽88转动使活动杆87背面中部凸块871在第一滑槽88内侧面滑动,使活动杆87达到上下移动的效果,同时滑块812在第二滑槽811内进行滑动,滑块812带动推板813进行上下活动,推板813带动吸盘814从底座5内伸出与平坦面相吸附固定,达到辅助固定底座的作用,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防干扰装置固定效果差,容易受外力影响移动发生碰撞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固定装置(8),用于辅助底座(5)进行固定安装;
底座(5),用于对机壳(1)进行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底座(5)呈长方体状,并且底座(5)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高度设置为十厘米;
其中,所述机壳(1)长度设置为二十五厘米,并且机壳(1)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前端面上端设置有散热孔(2),所述机壳(1)右前端设置有指示灯(3),所述机壳(1)右后端等距设置有连接端口(4),所述机壳(1)底部固定有底座(5),所述底座(5)左前端设置有电源线(6),所述底座(5)背面左端设置有信号天线杆(7),所述底座(5)内部左右相对设置有辅助固定装置(8),所述底座(5)顶部左端嵌入有散热风板(9),所述底座(5)顶部左端固定有质量块(10),所述底座(5)顶部后端设置有敏感元件(11),所述底座(5)顶端中部垂直固定有电路元件(12),所述底座(5)顶部右端设置有应变片(13),所述机壳(1)顶端右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电源线(6)、散热风板(9)和电路元件(12)均与控制开关(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装置(8)包括连接板(81)、活动块(82)、第一齿轮(83)、转轴(84)、旋钮(85)、连接杆(86)、活动杆(87)、第一滑槽(88)、固定板(89)、第二齿轮(810)、第二滑槽(811)、滑块(812)、推板(813)和吸盘(814),所述连接板(81)右上端设置有活动块(82),所述第一齿轮(83)与连接板(81)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4)贯穿于连接板(81)上端和活动块(82)中部,并且转轴(84)与第一齿轮(83)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旋钮(85)与转轴(84)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6)与活动块(82)右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7)通过插销与连接杆(86)右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87)与第一滑槽(88)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89)与第二齿轮(810)右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滑槽(88)嵌入于固定板(89)中部,所述第二齿轮(810)与第一齿轮(83)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滑槽(811)嵌入于活动杆(87)右前端,所述滑块(812)与第二滑槽(811)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813)通过螺栓与滑块(812)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盘(814)与推板(813)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板(81)与底座(5)内部左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4)左端与第一齿轮(83)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并且旋钮(85)通过转轴(84)带动第一齿轮(83)转动的角度为3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813)呈长方体状,并且推板(813)长度设置为15厘米宽度设置为8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6)摆动时与活动杆(87)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减,并且连接杆(86)与活动杆(87)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87)左端中部设置有凸块(871),并且凸块(871)与第一滑槽(88)内侧面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814)呈中间凹陷的圆形盘状,并且吸盘(814)直径设置为13厘米。
CN201921705757.5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06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757.5U CN21120677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757.5U CN21120677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6770U true CN211206770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575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0677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6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8360A3 (en) Improved methods of mid-frequency decoupling and device providing an improved mid-frequency decoupling
CN211206770U (zh) 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结构装置
CN203673405U (zh) 智能便利的计算机主机箱壳体
CN209894917U (zh)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载板
CN205656306U (zh) 高精度低盲区的超声测距模块
CN213780884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型小型电脑主板
CN207181673U (zh) 一种无盲区全角度扫描的室内定位装置
CN209215575U (zh) 一种扫描式室内空间测绘工具
CN209982474U (zh) 一种分集接收模块
EP2388812A3 (en)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CN220123127U (zh) 具有抗震结构的多层抗阻型线路板
CN207067386U (zh) 一种室内用无线电定位装置
CN207082624U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新型小型化双频天线
CN218602744U (zh) 一种具备照明功能的室内天线
CN210725797U (zh) 一种新型水下高效控制驱动器
CN214625386U (zh) 一种多角度定位天线
CN207488216U (zh) 一种用于hdi线路板电镀能力检测装置
CN202817182U (zh) 塔形天线
CN213876617U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数据检索终端
CN221043116U (zh) 一种针对于污水管井低功耗的lora传输设备
CN221283162U (zh) 一种高性能宽频滤波器
CN212544181U (zh) 一种用于pcb板压胶的pcb板支撑装置
CN218122255U (zh) 一种gnss电离层闪烁实时监测装置
CN219591253U (zh) 一种免打孔的双定位叠片平台
CN202074428U (zh) Led户外景观灯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