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1152U -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1152U
CN211201152U CN201921793548.0U CN201921793548U CN211201152U CN 211201152 U CN211201152 U CN 211201152U CN 201921793548 U CN201921793548 U CN 201921793548U CN 211201152 U CN211201152 U CN 211201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e
vertical rod
plate body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35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二国
闫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935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1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1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11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包括板体、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板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板体的外壁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且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交错设置,然后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分别插接于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内,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面安装有插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板体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交错,然后在通过横杆贯穿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从而对板体进行以网状进行夹腔,从而使得板体的整体的抗压强度有效提高,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涨模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通常是使用多根支承构件从内外两侧支承模板,再进行混凝土浇灌,估计混凝土已经硬化后将模板逐块卸下,通常所采用的模板固定方法是先将建筑模板固定,然后再在模板的外侧进行加固。
目前,现有的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模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涨模现象,从而使得混凝土浇筑后的墙体的平整度一般,从而影响施工效果,而且模具组装复杂,不易操作,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包括板体、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板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板体的外壁连接有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且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交错设置,然后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分别插接于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内,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面安装有插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插接于插槽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体侧壁开设有第三孔洞,所述第三孔洞插接有横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拐角处均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壁均安装有限位板,两组限位板通过限位杆进行限位稳固且限位杆为L型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内腔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第一螺母且和位置对应的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外壁均开设有与横杆相适配的孔洞且横杆贯穿于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板体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交错加强,然后在通过横杆贯穿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从而对板体进行以网状进行加强,从而使得板体的整体的抗压强度有效提高,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涨模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然后利用边角处的加强筋能够使得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稳定性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四组螺栓柱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加固,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壳体的抗压强度,同时拆装方便快捷,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第一孔洞;5、第一竖杆;6、第三孔洞;7、横杆;8、插槽;9、插板;10、第二孔洞;11、第二竖杆;12、限位板;13、限位杆;14、加强筋;15、第一螺母;16、第二螺母;1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包括板体1、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10,所述板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10,所述板体1的外壁连接有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且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交错设置,然后将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分别插接于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 10内,所述第一壳体2的下端面安装有插板9,所述第二壳体3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8,所述插板9插接于插槽8内腔。
其中,所述板体1侧壁开设有第三孔洞6,所述第三孔洞6插接有横杆 7。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板体1在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交错加强,然后在通过横杆7贯穿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从而对板体1进行以网状进行加强,从而使得板体1的整体的抗压强度有效提高,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涨模现象。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拐角处均安装有加强筋14,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外壁均安装有限位板12,两组限位板12通过限位杆13进行限位稳固且限位杆13为L型杆体。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限位板12外壁开设有与限位杆13相适配的限位孔,限位杆13插接于限位孔内对两组限位板12进行稳固。
其中,所述加强筋14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螺母15,所述限位板12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螺母16,所述第一螺母15的内腔插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贯穿第一螺母15且和位置对应的第二螺母16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通过交错的螺栓17对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 进行加强,间接的提升板体1抗压强度。
其中,所述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外壁均开设有与横杆6相适配的孔洞且横杆6贯穿于孔洞。
在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使用的时候,首先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内壁的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分别插接于板体1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10,然后顺着板体1侧壁的第三孔洞6插入横杆7使得横杆7贯穿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外壁的孔洞,形成网状的夹腔结构对板体1进行加强,同时第一壳体2底部的插板9插入第二壳体3端面的插槽 8内,然后通过将限位杆13插入两组限位板12端面的限位孔内,然后通过四组加强筋17对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进行稳固,然后将螺栓17贯穿第一螺母15然后和第二螺母16螺纹连接,形成交错的加强筋,对第一壳体2 和第二壳体3进行加强,从而间接的对板体1进行稳固,而且该装置以螺纹连接和插接方式组装,拆装方便快捷,节省人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包括板体(1)、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10),所述板体(1)的外壁连接有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且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交错设置,然后将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分别插接于第一孔洞(4)和第二孔洞(10)内,所述第一壳体(2)的下端面安装有插板(9),所述第二壳体(3)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8),所述插板(9)插接于插槽(8)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侧壁开设有第三孔洞(6),所述第三孔洞(6)插接有横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拐角处均安装有加强筋(14),所述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外壁均安装有限位板(12),两组限位板(12)通过限位杆(13)进行限位稳固且限位杆(13)为L型杆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4)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螺母(15),所述限位板(12)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螺母(16),所述第一螺母(15)的内腔插接有螺栓(17),所述螺栓(17)贯穿第一螺母(15)且和位置对应的第二螺母(16)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11)外壁均开设有与横杆(7)相适配的孔洞且横杆(7)贯穿于孔洞。
CN201921793548.0U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01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3548.0U CN211201152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3548.0U CN211201152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1152U true CN211201152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3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35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01152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1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1152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固定结构
CN111809868A (zh) 用于构造柱模板的角加固件和模板加固方法
CN209891467U (zh) 一种新型墙体建筑板材
CN108868130B (zh) 一种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及其应用于双层连梁的工法
CN100334312C (zh) 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及建筑模框架施工方法
CN213682686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节能墙体
CN212453627U (zh) 用于构造柱模板的角加固件
CN212772968U (zh) 一种高效装配建筑结构
CN104908148A (zh) 电缆槽盖板预制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9244257U (zh) 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
CN212271586U (zh) 一种稳固的铝框建筑模板
CN216196657U (zh) 一种预埋构件定型化固定装置
CN216664619U (zh) 一种装配式挡料墙
CN211714580U (zh) 一种嵌入式强弱电箱盒一体化施工模具
CN218149077U (zh) 一种钢筋混泥土剪力墙
CN216616858U (zh) 一种方柱模板加固体系
CN220080781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加固结构
CN218912231U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少开孔支模装置
CN212296065U (zh) 门模板及包含门模板的门模
CN215977744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模块化结构
CN214272593U (zh) 一种带肋钢筋网箱的楼盖
CN212053794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浇灌用固定夹板
CN215749834U (zh) 一种制作预制空心砌块的模板装置
CN215760448U (zh) 一种超厚剪力墙转角处模板加固结构
CN216139121U (zh) 一种预制构件叠合板生产用模具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