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0273U -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 Google Patents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0273U
CN211200273U CN201921705495.2U CN201921705495U CN211200273U CN 211200273 U CN211200273 U CN 211200273U CN 201921705495 U CN201921705495 U CN 201921705495U CN 211200273 U CN211200273 U CN 211200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absorbing
wave
ecological
reve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54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伟
普晓刚
金辉
李旺生
杨昌道
杨燕华
张明
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0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0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岸坡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用于固定所述浮舱的固定装置及固定在所述浮舱一端的生态浮床;所述浮舱上设有消波组件,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及所述消波组件,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的位置;该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在岸坡为软弱地质,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的情况;通过设置生态与消波组合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波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在湖区等浅水区域船舶航行时船行波对岸坡有较强破坏的情况下有更佳效果,此新结构可以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Description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岸坡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河道、航道、湖泊、水库等岸坡和控制河势,河流上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护岸和护坡,目前护岸主要分为传统护岸与新型生态护岸两大类。传统的护岸以水泥、砂浆、石料、混凝土和沥青等为主要建筑材料。为迎合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对已建设的护岸进行生态改造及修建新型的生态护岸已经成为护岸建设新趋势。
生态型护岸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护岸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
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既能有效减小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又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护岸形式。生态护岸工程设计目标应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措施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还要创造适于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微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多样性生境。常用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护岸、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多孔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自嵌式挡墙护岸等。
传统的护岸工程在结构型式和材料选择上力求安全经济、施工简便,在使用上偏重防洪功能,忽视了河流的生态效应,对河流的生态及环境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在目前实际工程应用中已很少采用。
当前的几种新型生态护岸如植物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等对岸坡土壤土质有一定要求,而格宾石笼护岸、机械化叠石护岸、生态浆砌石护岸等均对原有岸坡地质条件有一定要求,在软弱地质上修建护岸存在成本高、易损坏、难维护等问题。对于湖区航道而言,船舶航行时船型波对软弱的岸坡结构有较大的破坏性,在此类条件下目前各类护岸护坡型式均不能适用。
此外目前现有各类生态浮岛结构虽然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可以解决水质富营养化、营造生态景观等,但并不具有消波护岸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消除破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性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用于固定所述浮舱的固定装置及固定在所述浮舱一端的生态浮床;所述浮舱上设有消波组件,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及所述消波组件,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消波组件为梯形中空箱子,其梯形斜面板面向水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消波组件的斜面板上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等间距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件设于所述消波组件面向所述生态浮床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吸能网箱及设于所述吸能网箱内的吸能网垫,所述吸能网箱与所述消波组件相连的侧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插入河床土壤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预埋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预埋件包括浇筑底座及地脚螺栓,所述浇筑底座与所述固定装置一端浇筑固定,所述地脚螺栓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浇筑底座上,且所述地脚螺栓一端呈钩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中所述生态浮床依次相连,呈一字型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中所述生态浮床两端部依次收尾相连,呈弧形排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具有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消除破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的效果。
在岸坡为软弱地质,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的情况,通过固定装置一端固定浮舱,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提高本浮式生态消波护岸的稳定性;再通过设置生态浮床与透空式消波结构组合,可以有效的消除波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在湖区等浅水区域船舶航行时船行波对岸坡有较强破坏的情况下有更佳效果,此新结构可以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浮式生态消波护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浮式生态消波护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呈一字型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呈弧形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呈弧形排列的俯视图。
附图中:10-浮舱、20-固定装置、21-预埋件、211-浇筑底座、212-地脚螺栓、30-生态浮床、301-水生植物、40-消波组件、401-通槽、50-吸能组件、51- 吸能网箱、52-吸能网垫、5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请同时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10、用于固定所述浮舱10的固定装置20及固定在所述浮舱10一端的生态浮床30;
同时,浮舱10的形状可以采用方形,也可以采用圆弧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浮舱10内设气囊,能够支撑生态浮床30漂浮于水面,且所述浮舱10上设有消波组件40,所述固定装置20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10及所述消波组件40,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固定装置20为套杆,所述套杆内设有滑动部,滑动部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10及所述消波组件40,所述滑动部随河道水位变化同步升降,固定装置20还可以采用沉链或者水下拉簧;通过外部消波模块对波浪进行破、吸能,内部生态模块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波组件40为梯形中空箱子,其梯形斜面板面向水面,水浪顺着斜面板冲向消波组件40,并进入箱内,对水浪进行消能、吸能。
进一步的,消波组件40为透空式消波结构,所述透空式消波结构包括设在浮舱10两侧第一L形侧板和第二L形侧板、在第一L形侧板和第二L形侧板之间设有多个并排隔板,即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所述通槽401,所述通槽401等间距并排设置。位于浮舱10前侧的第一L形侧板的高度要低于位于浮舱10前侧的第二L形侧板,使得水浪先拍打在第一L形侧板上,随后由第一L形侧板的斜面处通槽401由进入消波组件40内,第二L形侧板对未进入消波组件40内的水浪再次阻挡,有效消浪。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吸能组件50,所述吸能组件50设于所述消波组件 40面向所述生态浮床30一侧。进入消波组件40内的波浪再进入至吸能组件50,吸能组件50消耗波浪剩余的势能,达到消浪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能组件50包括吸能网箱51及设于所述吸能网箱 51内的吸能网垫52,所述吸能网箱51与所述消波组件40相连的侧板上设有若干通孔501,通孔501的设置实现消波组件40与吸能组件50的连通,便于进入消波组件40内的波浪再进入至吸能组件50中,由吸能网垫52消耗波浪剩余的势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浮床30上种植有水生植物,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为动物、微生物等提供栖息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打造生态湿地。
应用时,本浮式生态消波护岸浮于岸坡边缘,通过套杆(或沉链、水下拉簧)一端固定浮舱1,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提高本浮式生态消波护岸的稳定性;再通过消波组件40和吸能组件50减小波浪对岸坡的侵蚀破坏。特别在岸坡为较弱的地质,及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的条件下,采用本浮式生态结构,通过设置生态浮床30与消波组件40组合,可以有效地消除破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在湖泊等浅水区域船舶航行时船行波对岸坡有较强破坏的情况下有更佳效果。本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消除破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的效果。
实施例2:请同时参见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20插入河床土壤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预埋件21,便于将浮式生态消波护岸更好固定在河床上;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21包括浇筑底座211 及地脚螺栓212,所述浇筑底座211与所述固定装置20一端浇筑固定,所述地脚螺栓212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浇筑底座211上,且所述地脚螺栓212一端呈钩状。
应用时,浮式生态消波护岸浮于岸坡边缘,预埋件21将浮式生态消波护岸更好固定在河床上,提高了本浮式生态消波护岸牢固性与稳定性,不易被水流冲走。对于在岸坡为软弱地质,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情况下通过固定装置20和预埋件21的作用也能很好适用。浮式生态消波护岸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多个组合使用。
如: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中所述生态浮床30依次相连,呈一字型并排设置,如图3。一字型并排设置的方式能够适应于一字型岸坡来设置。
又如,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中所述生态浮床30两端部依次收尾相连,呈弧形排列设置,如图4和图5。弧形排列的方式能够适应于弧形岸坡来设置。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组合使用能够根据岸坡的结构具体设置,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通过套杆(或沉链、水下拉簧)固定,通过消波组件40和吸能组件50减小波浪对岸坡的侵蚀破坏。特别在岸坡为较弱的地质,及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的条件下,采用本浮式生态结构,通过设置生态浮床30与消波组件40组合,可以有效地消除破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在湖泊等浅水区域船舶航行时船行波对岸坡有较强破坏的情况下有更佳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10)、用于固定所述浮舱(10)的固定装置(20)及固定在所述浮舱(10)一端的生态浮床(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10)上设有消波组件(40),所述固定装置(20)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10)及所述消波组件(40),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10)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组件(40)为梯形中空箱子,其梯形斜面板面向水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组件(40)的斜面板上设有多个通槽(401),所述通槽(401)等间距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组件(50),所述吸能组件(50)设于所述消波组件(40)面向所述生态浮床(30)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50)包括吸能网箱(51)及设于所述吸能网箱(51)内的吸能网垫(52),所述吸能网箱(51)与所述消波组件(40)相连的侧板上设有若干通孔(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插入河床土壤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的预埋件(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21)包括浇筑底座(211)及地脚螺栓(212),所述浇筑底座(211)与所述固定装置(20)一端浇筑固定,所述地脚螺栓(212)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浇筑底座(211)上,且所述地脚螺栓(212)一端呈钩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30)上种植有水生植物(3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依次相连,呈一字型并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其特征在于,两组以上所述浮式生态消波护岸两端部依次收尾相连,呈弧形排列设置。
CN201921705495.2U 2019-03-12 2019-10-12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Active CN2112002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15749 2019-03-12
CN201920311574 2019-03-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0273U true CN211200273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0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5495.2U Active CN211200273U (zh) 2019-03-12 2019-10-12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0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279A (zh) * 2019-03-12 2020-01-24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279A (zh) * 2019-03-12 2020-01-24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5498Y (zh) 连锁护坡砌块
CN103821107B (zh) 箱体与插板组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02284289U (zh) 组合式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CN203795372U (zh) 箱体与插板组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12956378U (zh) 一种潮间带生态护岸结构
CN105839592B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1387107A (zh) 带桩式防浪结构的生态护岸
CN111236144A (zh) 一种可变透空率的桩基透空型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00273U (zh)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CN113216081A (zh) 一种潜堤和方孔网格人工鱼礁复合的生态防波堤
CN102433857A (zh) 具有控制污染及岸体自净功能的生态型人工海岸
CN213740835U (zh) 一种用于增加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消浪促淤装置
CN102277857A (zh) 一种应用新型防浪护坡块进行护坡的方法
CN110725279A (zh) 浮式生态消波护岸
CN210066625U (zh) 双排圆筒透空式防波堤
CN216108324U (zh) 一种滨海生态护岸结构
JP2783775B2 (ja) 生態系を考慮した護岸構造物
CN213625473U (zh) 一种生态护岸型式
CN214677163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道的装配式鱼礁结构
CN211367147U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位梯度构造
CN209114418U (zh) 一种桩基透空型防波堤
CN210797428U (zh) 新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02482815U (zh) 桩板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9260657U (zh) 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9162751U (zh) 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