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6536U - 水上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上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96536U CN211196536U CN201922293076.9U CN201922293076U CN211196536U CN 211196536 U CN211196536 U CN 211196536U CN 201922293076 U CN201922293076 U CN 201922293076U CN 211196536 U CN211196536 U CN 211196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ating
- water
- ship
- heavy burden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让人双脚直立水面飘行的器材,具体的涉及一种水上漂装置,包括一对船式负重浮体和一对平衡撑杆,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浮板,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间隔布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分别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浮球,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中部设置有脚部穿戴腔并设置有自下而上穿过浮板的穿戴部。该装置能够保证人在水上漂行时候能够自由移动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让人双脚直立水面飘行的器材,具体的涉及一种水上漂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世界上的船、汽艇、竹筏等依靠能源或手臂力量撑篙转化成动力行驶在水面上,而船、汽艇、竹筏等虽然能载人漂行,但是体积大,携带不方便,造价较高,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水上漂行的需求,而水上漂/水上飞鞋(后面统一写一个名称水上漂)能实现依靠双腿的力量在水面上漂行,体积相对较小,携带方便,同时造价成本较低,例如拾取漂浮物,安全漂行通过洪水漫过的路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漂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人在水上漂行时候能够自由移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水上漂装置,包括一对船式负重浮体和一对平衡撑杆,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浮板,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间隔布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分别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浮球,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中部设置有脚部穿戴腔并设置有自下而上穿过浮板的穿戴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个相平行的固定圈,所述固定的上、下端分别与船式负重浮体及浮板固定连接,所述浮球安装于两固定圈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的前后端之间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浮球,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浮球。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撑杆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球形浮体,所述球形浮体的下部套置有可自由摆动的喇叭状平衡板。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状平衡板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球形浮球的下部设置有与环形凸缘相配合的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与环形凸缘之间设置有摆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固定杆和连接在固定上端的持握杆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喇叭状平衡板分别由EVA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船式负重浮体、浮球、球形浮体及支撑杆分别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部的上端口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部的上端口上设置有一圈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并设置有塞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能够让人们能行走水面上,在夏天炎热的天气下多一种水上运动,既能降温避暑又能锻炼身体,健身娱乐两不误,同时“水上漂”相对于充气船这类水上器材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对于一些简单水上活动比较便利,例如拾取漂浮物,安全通过洪水漫过的城市路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上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漂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踏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漂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船式负重浮体 11-脚部穿戴腔 12-穿戴部 20-平衡撑杆 21-支撑杆211-固定杆 212-持握杆 22-球形浮体 23-喇叭状平衡板 24-环形凸缘 25-限位凸环 26-摆动间隙 30-固定框架 31-固定圈 40-浮球 50-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6
一种水上漂装置,包括一对船式负重浮体10和一对平衡撑杆20,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浮板50,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间隔布设有固定框架30,所述固定框架内分别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浮球40,通过浮球镶嵌在固定框架中,既可以承受一部分重量,增加浮力,又掌控着前行的方向,灵活多变,轻巧实用。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中部设置有脚部穿戴腔11并设置有自下而上穿过浮板的穿戴部12,所述穿戴部的上端口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减少水进入脚部穿戴腔内。该装置使用时成对使用,通过直接穿在人体的脚上,降低重心,进一步提高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戴部的上端口上还可以为设置有一圈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并设置有塞块。在脚穿入脚部穿戴腔时,通过气囊上的打气孔向气囊内充气,充气后通过塞块进行封堵,从而通过气囊填充脚部之间的空隙,防止水进入脚部穿戴腔。如果发生危险或需要脱掉该水上漂装置时,拔掉充气孔上的塞块,气囊内没气了,收缩脚就有空间可以将脚拔出来了。
本实施例中,在具体生产中,所述浮板的底面面积也可以大于船式负重浮体上表面面积,以便可以船式负重浮体沉入水中时,通过较大面积的浮板来增加浮力并有效提高水上漂装置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个相平行的固定圈31,所述固定的上、下端分别与船式负重浮体及浮板固定连接,所述浮球安装于两固定圈形成的空间内,从而实现浮球的自由转动。所述固定圈可以与船式负重浮体长度方向的轴线相垂直,也可以与船式负重浮体长度方向的轴线形成夹角,只要不干涉浮球的旋转即可。
本实施例中,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的前后端之间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浮球,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浮球。通过该种布局的浮球可以更好的浮球更好的掌控着前行的方向,并在水流的作用下进行旋转。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通过平衡撑杆来掌控平衡,所述平衡撑杆包括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球形浮体22,所述球形浮体的下部套置有可自由摆动的喇叭状平衡板23,可自由摆动的喇叭状平衡板可以更好的适应柔软的水面。该平衡撑杆为手工动力装置,相当于“划水浆”,从而更好的控制人体前行及换向。该支撑杆设计灵感来自滑雪撑杆,由于水较地面更加柔软,易下陷以及流动性,所以考虑使用橡胶的球形浮体,即可承受一部分体重,又可以平衡身体,不易摔倒。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喇叭状平衡板的自由摆动,所述喇叭状平衡板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缘24,所述球形浮球的下部设置有与环形凸缘相配合的限位凸环25,让喇叭状平衡板不掉落。所述限位凸环与环形凸缘之间设置有摆动间隙26,以便喇叭状平衡板的自由摆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由固定杆211和连接在固定上端的持握杆212组成。考虑到人有高矮,支撑杆的高度就必适应每个人的身高,持握杆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小问题产生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喇叭状平衡板分别由EVA制成,有效保证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船式负重浮体、浮球、球形浮体及支撑杆分别由橡胶制成,由于水较地面更加柔软,易下陷以及流动性,所以考虑使用橡胶,即可承受一部分体重,又可以平衡身体,不易摔倒。
本实施例中,单个船式负重浮体、浮板及若干浮球形成的总浮力必须在350~500N,从而整个水上漂装置的浮力在700N以上,以便满足普通体型的人员使用。
如果要浮漂行走则水上漂装置不可能全部浸入水中,则有个范围0.7~0.9之间,同时水上漂装置本身有自重,
因此,满足浮力需求。
本实施例中,生产过程中,根据人体的重量、脚部尺码设置不同规格、尺寸的船式负重浮体。若该水上漂装置用于重量较轻的人,则适当缩小船式负重浮体、浮球及浮板的的大小,若该水上漂装置用于重量较重的人,则适当增大船式负重浮体、浮球及浮板的的大小。
该装置在使用时,该水上漂装置直接穿在人体的脚上,并进行上端口的密封;通过人体及平衡撑杆来保持人体的平衡,并通过平衡撑杆来调整方向;该装置在的使用需在水流较平缓的湖泊、泳池、河流内使用,使用时,使用人员需着救生衣等救生设备。同时也可以在洪水漫过的城市路段使用。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上漂装置,包括一对船式负重浮体和一对平衡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浮板,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间隔布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分别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浮球,所述船式负重浮体的中部设置有脚部穿戴腔并设置有自下而上穿过浮板的穿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个相平行的固定圈,所述固定的上、下端分别与船式负重浮体及浮板固定连接,所述浮球安装于两固定圈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的前后端之间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浮球,位于船式负重浮体与浮板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浮球。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撑杆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球形浮体,所述球形浮体的下部套置有可自由摆动的喇叭状平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状平衡板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球形浮球的下部设置有与环形凸缘相配合的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与环形凸缘之间设置有摆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由固定杆和连接在固定上端的持握杆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喇叭状平衡板分别由EVA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式负重浮体、浮球、球形浮体及支撑杆分别由橡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的上端口由弹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的上端口上设置有一圈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并设置有塞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93076.9U CN211196536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水上漂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93076.9U CN211196536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水上漂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96536U true CN211196536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5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93076.9U Active CN211196536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水上漂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96536U (zh) |
-
2019
- 2019-12-19 CN CN201922293076.9U patent/CN211196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28831A (zh) | 一种基于内置驱动原理的滚进浮游混合式多栖潜水器 | |
CN202743447U (zh) | 不翻不沉舱内可流水的游艇 | |
CN211196536U (zh) | 水上漂装置 | |
US2009551A (en) | Swimming apparatus | |
CN201419791Y (zh) | 新型渔业界标浮体 | |
CN204275414U (zh) | 结构简化的喷水式助泳器 | |
CN206374951U (zh) | 溺水救生装置 | |
KR101112751B1 (ko) | 균형 유지수단이 구비된 수상건물 | |
CN201148195Y (zh) | 圆筒套环式水上滚动器 | |
CN207191334U (zh) | 一种水上骑行装置浮筒 | |
CN202389574U (zh) | 小网箱游泳船 | |
CN101786492A (zh) | 分体式水上行走器的设计方法 | |
CN108928448B (zh) | 一种水面救援装置及施救者姿态状态操控方法 | |
CN211960957U (zh) | 一种具有辅助漂浮功能的游泳衣 | |
CN207931941U (zh) | 一种漂流筏 | |
CN212308810U (zh) | 一种游泳辅助学习背心 | |
CN206394810U (zh) | 一种皮划艇的底板以及使用该底板的皮划艇 | |
CN211472121U (zh) | 一种基于缓冲装置的应急浮桥 | |
CN202208362U (zh) | 一种水上健身运动鞋 | |
CN201338714Y (zh) | 分体式水上行走器 | |
RU2706758C1 (ru) | Лыжи для движения по воде | |
CN207902713U (zh) | 快速充气保暖式水上救生衣 | |
CN202279223U (zh) | 一种新型可调浮力的安全游泳衣 | |
CN106184641A (zh) | 水上漂个人水上运动器材 | |
CN2360335Y (zh) | 游泳速成辅助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