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7670U -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7670U
CN211187670U CN201921263160.XU CN201921263160U CN211187670U CN 211187670 U CN211187670 U CN 211187670U CN 201921263160 U CN201921263160 U CN 201921263160U CN 211187670 U CN211187670 U CN 211187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thigh
rear sid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31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艳艳
易南
焉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2631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7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7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76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烧伤后期康复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包括:第一支架,与左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左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架,与右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右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支撑固定装置,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左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位置,设置于所述右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支撑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穿戴摘取,易操作。

Description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伤后期康复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背景技术
会阴部烧伤愈合后常会在会阴和腹股沟之间形成噗状瘢痕,易发生瘢痕挛缩畸形,影响大,小便排泄困难,造成患者严重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因此早期干预尤为重要。会阴部瘢痕挛缩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尤其是对于生长期的儿童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多次手术可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瘢痕松解植皮,术后若不及时采用适合的固定器保护,常易导致植皮区域再次挛缩畸形。髋关节的活动会影响会阴部术后的植皮成活率,因此术后的体位固定是皮片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常采用的石膏固定操作复杂、笨重,单次保持时间有限,换药难度大,不透气可刺激皮肤,患者难以接受,由于不合适,松紧度难以调解,易松动,不易清洁,并出现由于固定不稳定导致术后皮片存活率低及压疮等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商品化的髋关节矫形器大小一致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且成本高,而烧伤患者皮肤娇嫩,成品摩擦力大易起水泡,不能满足临床上的需求。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穿戴摘取,易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包括:
第一支架,与左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左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
第二支架,与右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右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
支撑固定装置,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左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位置,设置于所述右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支撑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呈板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呈板状,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件以及第二可拆卸连接件为铆钉。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丝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螺丝铆钉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螺丝铆钉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弹簧连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连杆,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或者
第三弹簧连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第一弹簧连杆以及所述第二弹簧连杆上设置有弹力计所述第三弹簧连杆上设置有弹力计;
所述第一弹簧连杆、第二弹簧连杆以及第三弹簧连杆均为一弹簧,所述弹力计设置于所述弹簧的中部。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还包括:
第一固定带,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左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右侧,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左腿大腿上;
第二固定带,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左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右侧,将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右腿大腿上。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为尼龙搭扣,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尼龙搭扣相适配的魔术贴。
根据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均由低温热塑板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包括:第一支架,与左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左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架,与右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右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支撑固定装置,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左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位置,设置于所述右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支撑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支撑固定装置的配合将髋关节固定,避免患者来回和上下活动而影响伤口愈合。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穿戴摘取,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简易髋关节固定器100,包括:
第一支架10,与左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左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
第二支架20,与右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右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
支撑固定装置,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设置于所述左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10位于第一位置,设置于所述右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二支架20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支撑所述第一支架1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20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会阴部烧伤的患者来回和上下活动髋关节而影响伤口愈合,可以使用简易髋关节固定器100将髋关节有效固定。简易髋关节固定器100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以及支撑固定装置,使用时,第一支架10贴合于左腿大腿后侧设置并固定于左腿大腿上,第二支架20贴合于右腿大腿后侧设置并固定于右腿大腿上。为了保持髋关节的固定,通过设置支撑固定装置可以维持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的位置不变,使得与第一支架10以及第二支架20固定的左腿大腿和右腿大腿保持不动,从而有效的固定将髋关节。
参见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30,呈板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0,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0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40,呈板状,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20。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0优选连接于第一支架10的中部,第二支撑板40优选连接于第二支架20的中部,第一支撑板30与第二支撑板40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支撑第一支架10以及第二支架20,预定的角度优选为15~180度。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能够使得分别被第一支架10以及第二支架20包括的双侧大腿通过第一支撑板30以及第二支撑板40的固定连接获得支撑力,有效固定髋关节,避免其来回和上下活动而影响伤口愈合。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30与所述第一支架10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40与所述第二支架20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0与第二支撑板40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为弹簧连杆。
具体的是,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件以及第二可拆卸连接件为铆钉50。
参见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0与第二支撑板40通过螺丝铆钉6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3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0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螺丝铆钉60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61;
所述第二支撑板4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0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螺丝铆钉60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62。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支撑板30以及第二支撑板40的连接角度以及与其第一支架10或者第二支架20之间的有效距离可调节,从而适配于患者的情况,需要使得螺丝铆钉6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30以及第二支撑板40的位置可变换,由此,于第一支撑板30上设置多个第一安装孔61,于第二支撑板40上设置多个第二安装孔6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61和/或第二安装孔62通过螺丝铆钉60,使得第一支撑板30与第二支撑板40的角度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弹簧连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0,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连杆,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20。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簧连杆以及第二弹簧连杆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患者双腿用力牵动第一弹簧连杆以及第二弹簧连杆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此外,还可以仅使用一个第三弹簧连杆,其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1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2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簧连杆以及所述第二弹簧连杆上设置有弹力计,以及所述第三弹簧连杆上设置有弹力计。弹力计可以帮助患者记录两腿之间的可张开所使用的力量,患者可以循序渐进的调整自己的力量,帮助其恢复腿部。此外,该弹力计可以是电子式的,可以保存多组记录,还可以具有计时功能,提示患者做两腿间的力量训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连杆、第二弹簧连杆以及第三弹簧连杆均为一弹簧,所述弹力计设置于所述弹簧的中部,这样可以较为准确的记录患者的腿部锻炼的力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固定带,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的左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的右侧,将所述第一支架10固定于所述左腿大腿上;
第二固定带,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的左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的右侧,将所述第二支架20固定于所述右腿大腿上。
参见图1~图3,具体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为尼龙搭扣70,所述第一支架10以及第二支架20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尼龙搭扣70相适配的魔术贴80。当然,所述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还可以是弹力带或者绑带等。
上述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20上均开设有透气孔,增强透气性;
所述第一支架10以及所述第二支架20均由低温热塑板材质制成,透气性好并且轻巧。
综上所述,为了使患者烧创伤髋关节术后固定稳妥易于换药和防治后期瘢痕挛缩畸形,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包括:第一支架,与左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左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架,与右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右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支撑固定装置,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左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位置,设置于所述右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支撑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支撑固定装置的配合将髋关节固定,避免患者来回和上下活动而影响伤口愈合。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穿戴摘取,易操作,使用周期长、价值高,在早期创面生长时期,换药时可不用来回摆动患者体位以及摘取支架,可根据医生的要求随时调节角度与距离,方便换药的同时该固定器固定稳妥,避免患者来回活动影响创面的愈合,该固定器轻巧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高。在后期的抗瘢痕挛缩期,佩戴该固定器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挛缩畸形,静态牵拉逐渐降低结缔组织的抵抗,增加其可塑性。使用该固定器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是一个能够带回家进行使用治疗的有效的治疗器具,卫生安全,轻巧,患者使用过程佩戴自如。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与左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左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
第二支架,与右腿大腿后侧相适配,对应于右腿大腿后侧的位置设置;
支撑固定装置,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左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位置,设置于所述右腿大腿后侧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位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支撑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呈板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呈板状,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件以及第二可拆卸连接件为铆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丝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螺丝铆钉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螺丝铆钉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弹簧连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呈预定的角度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连杆,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或者
第三弹簧连杆,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连杆以及所述第二弹簧连杆上设置有弹力计;
所述第三弹簧连杆上设置有弹力计;
所述第一弹簧连杆、第二弹簧连杆以及第三弹簧连杆均为一弹簧,所述弹力计设置于所述弹簧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带,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左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右侧,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左腿大腿上;
第二固定带,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左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右侧,将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右腿大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为尼龙搭扣,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尼龙搭扣相适配的魔术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髋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均由低温热塑板材质制成。
CN201921263160.XU 2019-08-06 2019-08-06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87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3160.XU CN211187670U (zh) 2019-08-06 2019-08-06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3160.XU CN211187670U (zh) 2019-08-06 2019-08-06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7670U true CN211187670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4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316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87670U (zh) 2019-08-06 2019-08-06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7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91193A1 (en) Non-weight bearing foot and leg exercising apparatus
CN107468464B (zh) 下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CN202191386U (zh) 踝足矫形器
US4108168A (en) Hip splint device
RU17029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ертикализации и разгрузки массы тела обучаемого с детским церебральным параличом при обучении ходьбе
CN109771171A (zh) 骨折病人术后直腿抬高锻炼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09538B (zh) 一种医用可调式斜颈矫形器
CN211187670U (zh) 简易髋关节固定器
CN209059562U (zh) 腋窝烧创伤简易固定器
CN215535383U (zh) 一种可微动的胸腰部支具
CN214596128U (zh) 一种保护患者的下肢牵引带
CN108904110A (zh) 用于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的肘及前臂托装置
CN208770765U (zh) 脚踏式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1888068A (zh) 一种关节屈伸矫正理疗装置
CN209361012U (zh) 用于肩关节半脱位康复的肘及前臂托装置
CN214129041U (zh) 膝关节烧创伤伸展的固定器
CN207693745U (zh) 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
CN215535385U (zh) 一种可微动的颈胸部支具
CN212308148U (zh) 一种关节屈伸矫正理疗装置
CN208799725U (zh) 一种踝关节固定装置
CN215021443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用腿部训练装置
CN210408711U (zh)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床
CN214762068U (zh) 一种骨科临床康复训练设备
CN220237682U (zh) 膝关节功能活动训练装置
CN220370162U (zh) 智能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