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7480U -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7480U
CN211187480U CN201921758198.4U CN201921758198U CN211187480U CN 211187480 U CN211187480 U CN 211187480U CN 201921758198 U CN201921758198 U CN 201921758198U CN 211187480 U CN211187480 U CN 211187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ake
digestive tract
clamping device
guid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81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柳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7581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7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7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74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临床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机构和撑开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导丝、压块、旋钮和转轴;撑开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支撑板上设置有卡口;在本实用新型内,将撑开机构伸入消化道内,正向旋转旋钮,使转轴带动导丝转动,使得第二套筒在第二套管向下运动,使得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夹角加大,两个支撑板撑开,再向下按动压块,可使得导丝向前推动,从而使得支撑板的卡口对准异物,再反向旋转旋钮,使第二套筒在第二套管上向上运动,带动两个支撑板相向运动靠拢,从而夹住异物,然后从消化道内拉出。

Description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临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异物是上消化道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两端尖锐异物(如鸡骨、鸭骨、粗大鱼刺等)刺入并嵌顿于食管壁内,可引起食管粘膜水肿、糜烂、食管壁痉挛,易导致食管出血、穿孔,甚至损伤相邻大血管,危及生命,这样的情况临床并不鲜见。
因饮食不慎误咽导致,其中鱼刺及枣核嵌顿于上消化道,尤其食管上段较为常见;食管异物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经胃镜下应用异物钳及异物网篮取出,但因操作空间小,行胃镜经口插入治疗时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特别明显,从而导致视野暴露不清,钳夹取出时增加了异物取出难度及风险,亦增加了局部出血及穿孔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通过使得支撑板撑开,贴住消化道内壁,不易损伤消化道,同时利用撑开机构的展开和收缩使得支撑板夹住异物,再慢慢拉出消化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中,包括传动机构和撑开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丝、压块、旋钮和转轴,所述旋钮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套有两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均铰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均铰接在所述压块内;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二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三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套管的末端,所述第二套筒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所述第三套筒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三连杆,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铰接头,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均铰接在所述铰接头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导丝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所述导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兜底机构,所述兜底机构包括按压球、半球体、通气管和气囊,所述半球体上铰接有四根支撑杆,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按压球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半球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兜底机构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住四个所述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兜底保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之间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连接有拉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呈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呈V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环套在所述支撑杆的中央处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的末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囊包裹住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内,将撑开机构伸入消化道内,正向旋转旋钮,使转轴带动导丝转动,使得第二套管在第一套管内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套筒在第二套管向下运动,使得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夹角加大,两个支撑板撑开,再向下按动压块,使得两个第一套筒在转轴上滑动,使得两个第一连杆的夹角减小,使得两个第一套筒之间间距加大,可使得导丝向前推动,从而使得支撑板的卡口对准异物,再反向旋转旋钮,使第二套筒在第二套管上向上运动,使得两个第一连杆的夹角增大,带动两个支撑板相向运动靠拢,从而夹住异物,然后慢慢将撑开机构慢慢从消化道内拉出,则取出消化道内的异物;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夹取异物精准且稳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一(展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二(收缩);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传动机构,11-外壳,12-传动组件,13-导丝,14-压块,15-旋钮,16-转轴,17-第一套筒,18-第一连杆,19-拉簧,2-撑开机构,21-支撑板,22-第一套管,23-第二套管,24-第二套筒,25-第三套筒,26-弹簧,27-铰接头,28-卡口,29-第二连杆,210-第三连杆,3-兜底机构,31-按压球,32-半球体,33-通气管,34-气囊,35-套环,36-支撑杆,37-兜底保护膜,4-异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和撑开机构2。
如图1和图4所示,传动机构1包括外壳11及设置在外壳11内的传动组件12,传动组件12包括导丝13、压块14、旋钮15和转轴16,旋钮15与转轴16同轴连接,转轴16上套有两个第一套筒17,第一套筒17上均铰接有第一连杆18,两个第一连杆18均铰接在压块14内;向下按下压块14,可使两个第一连杆18向下传力,使得两个第一套筒17在转轴16上滑动,使得两个第一连杆18的夹角增大,使得两个第一套筒17之间间距加大,从而可使得导丝13向前推动。
如图3所示,撑开机构2包括支撑板21、第一套管22、第二套管23、第二套筒24和第三套筒25,第二套管23套接在第一套管22内,第二套管22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套筒24螺纹连接第二套管23上,第三套筒25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管23的末端,第二套筒24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29,第三套筒25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三连杆210,支撑板21上设置有铰接头27,第二连杆29与第三连杆210均铰接在铰接头27上,支撑板21上设置有卡口28;导丝13的一端与一个第一套筒22连接,导丝1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连接;导丝13向前推动后,可使第二套管23在第一套管22内向前滑动,再旋转旋钮15,使转轴16带动导丝13转动,使得第二套管23在第一套管22内转动,因第二套筒24通过第二连杆29连接在支撑板21上,不会转动,第二套筒24又与第二套管23螺纹连接,因此,第二套筒24在第二套管23在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杆29与第三连杆210进行展开和收缩,实现两个支撑板21的展开和收缩。
在本实用新型内,两个第一套筒17之间连接有拉簧19,便于使第一套筒17回到原始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内,将撑开机构2伸入消化道内,正向旋转旋钮15,使转轴16带动导丝13转动,使得第二套管23在第一套管22内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套筒24在第二套管23向下运动,使得第二连杆29与第三连杆210的夹角加大,两个支撑板21撑开,再向下按动压块14,使得两个第一套筒17在转轴16上滑动,使得两个第一连杆18的夹角减小,使得两个第一套筒17之间间距加大,可使得导丝13向前推动,从而使得支撑板21的卡口28对准异物4,再反向旋转旋钮15,使第二套筒24在第二套管23上向上运动,使得两个第一连杆18的夹角增大,带动两个支撑板21相向运动靠拢,从而夹住异物4,然后慢慢将撑开机构2慢慢从消化道内拉出,则取出消化道内的异物。
在本实用新型内,第二套筒24和第三套筒25之间连接有弹簧26,便于第二套筒24和第三套筒25收缩回到原始状态。
为了防止夹住的异物4中途掉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兜底机构3,兜底机构3包括按压球31、半球体32、通气管33和气囊34,半球体32上铰接有四根支撑杆36,通气管33的一端与按压球31连通,通气管33的另一端与气囊34连通,气囊34连接在半球体32内;兜底机构3处于撑开机构2的正下方,按动按压球31通过通气管33给气囊34可以充气,当支撑板21对准异物4时,因兜底机构3处于异物的4的正下方,则可按动按压球31通过通气管33给气囊34可以充气,气囊34充气鼓气后,将四个支撑杆36打开,如果异物4从撑开机构2上掉落下来,四个支撑杆36可以承接住使之不会再落在消化道内;进一步,套环35套在支撑杆36的中央处的外侧,从而便于支撑杆36收缩回到原始状态;通气管33的末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气囊34包裹住进气口和出气口,方便气囊34的充气和放气。
进一步,兜底机构3还包括套环35,套环35套住四个支撑杆36,套环35具有弹性,气囊34放气后,套环35收紧,可将支撑杆36套住使之收缩回到原始状态;再进一步,为了防止小型的异物从四个支撑杆36之间掉落,在相邻两根支撑杆36之间设置有兜底保护膜37。
在本实用新型,支撑板21呈弧形,便于支撑板21贴合消化道;其上卡口28呈V型,可以更好地卡住异物,使之不易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内,提供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包括传动机构1、撑开机构2和兜底机构3;传动机构1包括外壳11及设置在外壳11内的传动组件12,传动组件12包括导丝13、压块14、旋钮15和转轴16,旋钮15与转轴16同轴连接,转轴16上套有两个第一套筒17,第一套筒17上均铰接有第一连杆18,两个第一连杆18均铰接在压块14内;撑开机构2包括支撑板21、第一套管22、第二套管23、第二套筒24和第三套筒25,第二套管23套接在第一套管22内,第二套管22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套筒24螺纹连接第二套管23上,第三套筒25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管23的末端,第二套筒24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29,第三套筒25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三连杆210,支撑板21上设置有铰接头27,第二连杆29与第三连杆210均铰接在铰接头27上,支撑板21上设置有卡口28;导丝13的一端与一个第一套筒22连接,导丝1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连接;两个第一套筒17之间连接有拉簧19,第二套筒24和第三套筒25之间连接有弹簧26,兜底机构3包括按压球31、半球体32、通气管33、气囊34和套环35,半球体32上铰接有四根支撑杆36,通气管33的一端与按压球31连通,通气管33的另一端与气囊34连通,气囊34连接在半球体32内;套环35套住四个支撑杆36,在相邻两根支撑杆36之间设置有兜底保护膜37,支撑板21呈弧形,卡口28呈V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和撑开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导丝、压块、旋钮和转轴,所述旋钮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套有两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均铰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均铰接在所述压块内;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二套管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三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套管的末端,所述第二套筒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二连杆,所述第三套筒上对称连接有两根第三连杆,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铰接头,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均铰接在所述铰接头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导丝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所述导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兜底机构,所述兜底机构包括按压球、半球体、通气管和气囊,所述半球体上铰接有四根支撑杆,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按压球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半球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兜底机构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住四个所述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兜底保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之间连接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连接有拉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呈V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套在所述支撑杆的中央处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末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囊包裹住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
CN201921758198.4U 2019-10-20 2019-10-20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87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8198.4U CN211187480U (zh) 2019-10-20 2019-10-20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8198.4U CN211187480U (zh) 2019-10-20 2019-10-20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7480U true CN211187480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819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87480U (zh) 2019-10-20 2019-10-20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74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3648A (zh) * 2021-02-03 2021-05-28 合肥川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曲收纳的足球训练标志碟拾取杆
CN116763412A (zh) * 2023-07-07 2023-09-19 曲梅 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3648A (zh) * 2021-02-03 2021-05-28 合肥川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曲收纳的足球训练标志碟拾取杆
CN116763412A (zh) * 2023-07-07 2023-09-19 曲梅 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
CN116763412B (zh) * 2023-07-07 2024-02-27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消化道异物提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7480U (zh) 一种消化道夹取装置
CN107224318B (zh) 一种医疗取异物的装置
CN215839396U (zh) 一种辅助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的保护装置
CN208339480U (zh) 可操控的新型胶囊内镜
CN208426188U (zh) 一种医疗取异物的装置
CN215458229U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取样器
CN204765847U (zh) 一种用于胃肠道异物取出的装置
CN210931550U (zh) 上消化道细胞采集装置
CN211934237U (zh) 一种用于肠胃科的异物取出装置
CN210643983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CN213821338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诊断装置
CN212394882U (zh)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
CN215503319U (zh) 一种用于取食管异物的内镜外套管
CN211155668U (zh) 一种方便夹持的胶囊内镜
CN217138029U (zh) 一种可以贴附粘膜用于治疗的膜剂装置
CN215078965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取样器
CN212368946U (zh) 一种猪肠绒毛生长形状监测装置
CN215778282U (zh) 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
CN112674840B (zh) 一种一次性取石网篮及其他取异物装置
CN205514515U (zh) 一种具有治疗能力的直肠窥镜
CN213607326U (zh) 一种肛肠科辅助排泄装置
CN111436899A (zh)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
CN211985373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检查装置
CN220898667U (zh) 一种自扩张喉镜
CN220442632U (zh) 一种内窥镜进退镜肠腔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