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3983U -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3983U
CN210643983U CN201920613704.4U CN201920613704U CN210643983U CN 210643983 U CN210643983 U CN 210643983U CN 201920613704 U CN201920613704 U CN 201920613704U CN 210643983 U CN210643983 U CN 210643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esophageal
pipe
air bag
esophag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37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元江
文祥
何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137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3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3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39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至少包括食道管和与所述食道管连接的装置本体,食道管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食道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其中: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器按照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充气气囊,可以在食道管放入食道时,通过向充气气囊中注入气体的方式使之膨胀,进而能够对食道管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图像采集器对病患部位进行观察诊断。

Description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capsule endoscopy),作为医学发展的科技新产品,是一种做成胶囊形状的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肠道的医疗仪器。胶囊内窥镜通过患者口服进入体内,通过其镜头组件近距离拍摄人体内部状况,窥探人体肠胃和食道等部位的健康状况,可用来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同时,减轻传统的内窥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公开号为CN105212883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食道内窥镜取样器,包括胶囊体,所述的胶囊体呈前部大、后部小的流线型,所述的胶囊体内设置了:摄像头,设置于胶囊体的前端部分,用于拍摄腔体内图像;光源组件,后置于摄像头,用于为摄像头提供照明光线;反光板,位于光源组件的两侧,对应设置,用于将光源组件的光线反射到胶囊体的前端部分;光通道,由反光板、胶囊体的侧壁和摄像头的外壁共同形成的通道,用于将反光板上的光线反射到胶囊体的前端部分;图像处理传输单元,用于处理和储存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但是其并不能对胶囊体在食道中的位置进行固定,不便于医护人员在观察病患部位时的操作。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实用新型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至少包括食道管和与所述食道管连接的装置本体,食道管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食道管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其中: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器按照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三充气气囊按照靠近所述第一充气气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第二充气气囊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上,其中:所述第三充气气囊上设置有若干个取样孔,每一个取样孔中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在所述第三充气气囊充气膨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道管中还设置有冲洗管,所述装置本体中设置有第一增压泵,其中:冲洗管的第一端部按照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上,冲洗管的第二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增压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道管中还设置有第一四通接头、第一连接管和第二四通接头,其中:第一四通接头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连通,第二四通接头与所述第三充气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四通接头经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四通接头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道管中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三通接头和排气管,其中: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连通,所述第二四通接头经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经所述排气管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第一四通接头还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道管中还设置有抽液管,所述装置本体中设置有负压泵,其中:所述第二四通接头经所述抽液管与所述负压泵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道管中还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装置本体中还设置有第二增压泵,其中:所述第一四通接头经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至所述第二增压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管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中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连接管中设置有第四单向阀。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管上还设置有密封塞。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连接至所述图像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充气气囊,可以在食道管放入食道时,通过向充气气囊中注入气体的方式使之膨胀,进而能够对食道管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图像采集器对病患部位进行观察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食道管 2:装置本体 3:第一充气气囊
4:第二充气气囊 5:图像采集器 6:第三充气气囊
7:取样孔 8:第一单向阀 9:冲洗管
10:第一增压泵 11:第一四通接头 12:第一连接管
13:第二四通接头 14:第二连接管 15:三通接头
16:排气管 17:抽液管 18:负压泵
19:第三连接管 20:第二增压泵 21:第二单向阀
22:第三单向阀 23:第四单向阀 24:密封塞
25: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至少包括食道管1和与食道管1连接的装置本体2。食道管1用于插入患者的食道中,从而能够通过设置在食道管上的图像采集器采集食道的图像。装置本体2可以用于对患者进行诊断。例如,装置本体2上设置有显示器25。显示器25连接至图像采集器5。图像采集器5可以是摄像头,其可以按照集成的方式设置有无线通信器,从而可以与显示器进行无线连接,使得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信息能够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对食道病患部位进行观察诊断。优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装置本体2中设置电源,并通过电源线将电源分别与显示器和图像采集器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显示器和图像采集器的供电。例如,当需要实现电源与图像采集器的连接时,可以将电源线埋入食道管1中,即采用内置的方式避免电源线外露产生的使用不便。
优选的,食道管1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3。食道管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4,其中: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器5按照位于第一充气气囊3与第二充气气囊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食道管1上。在使用时,第一充气气囊和第二充气气囊随着食道管一同插入患者的食道内,医护人员可以控制食道管的插入深度,进而将图像采集器5调整至与病患部位对应的位置后,向第一充气气囊和第二充气气囊中注入气体使之膨胀,从而能够将食道管固定在患者的食道内。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双手解放,即并不用持续手握住食道管,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双手进行其他诊断操作。此外,通过第一充气气囊和第二充气气囊能够起到支撑食道的目的,使得食道的内壁与图像采集器彼此分离,从而避免了食道中的黏液吸附在图像采集器上后降低图像采集质量的缺陷。
优选的,至少一个第三充气气囊6按照靠近第一充气气囊3并且位于第一充气气囊3与第二充气气囊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食道管1上。第三充气气囊6上设置有若干个取样孔7,每一个取样孔7中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在第三充气气囊6充气膨胀的情况下,第一单向阀8关闭。通过取样孔7能够对吸取食道中的黏液,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诊断检测。具体的,第三充气气囊随食道管一同插入患者食道后,向第三充气气囊中注入气体而使之呈膨胀状态,此时其上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三充气气囊排气而收缩时,第一单向阀开启,从而能够吸取第三充气气囊附近的黏液。优选的,第一单向阀可以是膜片式的单向阀,例如是现有曝气盘上的单向阀,其可以基于两侧的压力差进行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冲洗管9。装置本体2中设置有第一增压泵10,其中:冲洗管9的第一端部按照位于第一充气气囊3与第二充气气囊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食道管1上,冲洗管9的第二端部连接至第一增压泵 10。冲洗管用于向食道内的病患部位喷射药液或清洗液以进行治疗或冲洗。优选的,冲洗管的第一端部与图像采集器彼此贴近,进而可以对图像采集器确定的病患部位进行冲洗。通过对病患部位的冲洗,可以收集病患部位的细胞组织,最终通过第三充气气囊进行吸取。
优选的,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第一四通接头11、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四通接头13。第一四通接头11与第二充气气囊4连通。第二四通接头13 与第三充气气囊6连通;第一四通接头11经第一连接管12与第二四通接头13连通。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4、三通接头15和排气管16。三通接头15与第一充气气囊3连通。第二四通接头13经第二连接管14与三通接头15连通。三通接头15经排气管16与大气环境连通。第一四通接头11还与排气管16连通。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9。装置本体 2中还设置有第二增压泵20,其中:第一四通接头11经第三连接管19连接至第二增压泵20。从而通过第二增压泵20便可以对第一充气气囊、第二充气气囊和第三充气气囊进行充气。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12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1。第二连接管14中设置有第三单向阀22。第三连接管19中设置有第四单向阀23。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21、第三单向阀22和第四单向阀23可以实现对第一充气气囊、第二充气气囊和第三充气气囊的逐步充气。具体的,由于第二充气气囊4距离第二增压泵最近,故而第二充气气囊会首先膨胀,当第二充气气囊膨胀至一定程度时,第二单向阀基于其左右两侧的压力差而自动开启,进而使得第三充气气囊充气膨胀,当第三充气气囊膨胀至一定程度时,第三单向阀22 基于其两侧的压力差自动开启,进而使得第一充气气囊充气膨胀。充气气囊逐步依次膨胀,能够避免将食道中的残存食物保留在第一充气气囊和第二充气气囊之间,进而在第三充气气囊吸取黏液时对其取样孔造成堵塞。优选的,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可以是膜片式的单向阀,例如是现有曝气盘上的单向阀,其可以基于两侧的压力差进行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抽液管17。装置本体2中设置有负压泵18,其中:第二四通接头13经所述抽液管17与负压泵18连通。通过负压泵18可以使得第三充气气囊中形成负压环境,从而能够实现对黏液的吸取。
优选的,排气管16上还设置有密封塞24。当需要释放第一充气气囊和第二充气气囊中的气体时,只需将密封塞拔掉便可以实现其与外界环境的连通,进而实现放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有的管体和管接头均可以由硅胶制成,从而使其具有柔软可变形的能力。优选的,第一充气气囊、第二充气气囊和第三充气气囊可以是食道气囊扩张手术中常用的气囊,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三腔二囊管中设置的胃气囊和食道气囊。
优选的,第一增压泵、负压泵和第二增压泵均可以自带插头,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将插头分别连接至插座便能够实现供电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至少包括食道管(1)和与所述食道管(1)连接的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食道管(1)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3),食道管(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4),其中:
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器(5)按照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3)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三充气气囊(6)按照靠近所述第一充气气囊(3)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3)与第二充气气囊(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1)上,其中:
所述第三充气气囊(6)上设置有若干个取样孔(7),每一个取样孔(7)中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在所述第三充气气囊(6)充气膨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向阀(8)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冲洗管(9),所述装置本体(2)中设置有第一增压泵(10),其中:
冲洗管(9)的第一端部按照位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3)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食道管(1)上,冲洗管(9)的第二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增压泵(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第一四通接头(11)、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四通接头(13),其中:
第一四通接头(11)与所述第二充气气囊(4)连通,第二四通接头(13)与所述第三充气气囊(6)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接头(11)经所述第一连接管(12)与所述第二四通接头(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4)、三通接头(15)和排气管(16),其中:
所述三通接头(15)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3)连通,所述第二四通接头(13)经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与所述三通接头(15)连通,所述三通接头(15)经所述排气管(16)与大气环境连通;
所述第一四通接头(11)还与所述排气管(1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抽液管(17),所述装置本体(2)中设置有负压泵(18),其中:
所述第二四通接头(13)经所述抽液管(17)与所述负压泵(1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道管(1)中还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9),所述装置本体(2)中还设置有第二增压泵(20),其中:
所述第一四通接头(11)经所述第三连接管(19)连接至所述第二增压泵(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1),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中设置有第三单向阀(22),所述第三连接管(19)中设置有第四单向阀(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上还设置有密封塞(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2)上还设置有显示器(25),所述显示器(25)连接至所述图像采集器(5)。
CN201920613704.4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43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704.4U CN21064398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704.4U CN21064398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3983U true CN21064398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370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4398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39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389A (zh) * 2021-09-10 2021-11-02 李晓芬 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道壁检查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6389A (zh) * 2021-09-10 2021-11-02 李晓芬 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道壁检查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8719B1 (ko) 협폭의 신체내강을 유지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025154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ing and shortening bowel at the time of endoscopy
CN201759539U (zh) 一种软式内窥镜的外套管
ES2331226T1 (es) Dispositivo, sistema, conjunto o metodo para la recogida de efluentes de un individuo.
JP2007501650A (ja) 胃腸洗浄装置
US9629535B2 (en) Colonoscope closure device
JP3770902B1 (ja) 大腸内視鏡検査補助具
CN105559734A (zh) 一种配合球囊型鞘管的检查用硬质内窥镜
CN109621128A (zh) 一种可扩张的内窥镜诊疗用喉罩
CN210643983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食道诊断装置
CN104000552A (zh) 一种便携式带球囊扩张的多腔道电子肛肠镜
CN212346651U (zh) 一种输尿管镜尿道鞘
CN209696005U (zh) 一种可扩张的内窥镜诊疗用喉罩
CN216020956U (zh) 一种胶囊内镜辅助器械
US20080146880A1 (en) Dilating Laryngoscope
CN102008325B (zh) 彩色多普勒超声胶囊小肠镜系统
CN109349995B (zh) 一种肛肠内窥镜保护套
CN202554561U (zh) 可视胃肠减压器
CN112450992A (zh)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诊断取样装置
CN208371994U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CN219422860U (zh) 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
CN219331607U (zh) 一种消化内镜口垫
CN211796389U (zh) 一种肠镜辅助气囊装置
CN220423869U (zh) 一种小肠ct仿真内镜检查导管
CN213429983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消化道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