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7276U - 一种血气采集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气采集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7276U
CN211187276U CN201920721753.XU CN201920721753U CN211187276U CN 211187276 U CN211187276 U CN 211187276U CN 201920721753 U CN201920721753 U CN 201920721753U CN 211187276 U CN211187276 U CN 211187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outer sleeve
section
syringe
blood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17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新
杨莹
张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217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7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7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7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气采集针,其设有针筒、活塞、推拉杆、针头和外套管;针筒包括针筒座和针筒主体;针头包括针芯和外壁设有限位凸棱的针头座;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外套管远端区段位于针头座和针筒座的外部,外套管近端区段位于针筒主体的外部,针芯的远端伸出于外套管远端开口的外部,针筒的近端伸出于外套管近端开口的外部;向外套管施加推力时,外套管相对针筒滑动;远端区段内部近远端开口处设有防漏膜,且位于限位凸棱近端一侧设有倒刺凸棱,远端区段和近端区段相衔接的部位设有挡块;所述的血气采集针还设有膜开关或机动开关。本实用新型能最大程度避免医源性损伤,防止血样污染环境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血气采集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气采集针。
背景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ABGA)是指通过对人体动脉血中氧分压P(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以及电解质等指标进行测量,进而对人体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情况做出相应评估,该项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对临床中给予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以及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使用血气采集针采血后,通常是医护人员先手动拔除针头弃于医疗废物箱,再使用密封帽封堵针筒座,这种操作方式一方面很容易刺伤操作人员,导致被刺伤者感染患者病菌,给医护人员造成身心伤害,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针筒内血样掺入经针头进入的空气,造成检测误差,再一方面,血液还可能从针头外渗,严重污染周围环境。也有先使用胶塞封堵针头的针尖部位,再拔除针头弃于医疗废物箱,使用密封帽封堵针筒座的操作方式,但还是存在空气经由针头混入血气标本的可能,而且胶塞易脱落,失去仿刺伤和密封的功能。
专利文献CN109106378A,公开日2019.01.01,公开了一种能隔绝空气的动脉血抽血器,抽血器设有针筒、接头、活塞推杆、活塞、针头,活塞固定在活塞推杆的前端上,活塞和活塞推杆从针筒的尾端处装入至针筒内,活塞与针筒密封配合,接头固定在针筒的前端面上,针头安装在接头上;所述针筒的前端内设有隔板,隔板与针筒密封配合,隔板上设有偏心孔,针筒的周面上相对于隔板处设有弧形槽,隔板的周面上向外延伸有旋转钮,旋转钮从弧形槽内穿出,针筒的内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板,隔板通过限位板限制在针筒的前端内,转动隔板使旋转隔板上的通孔与针筒前端的接头孔错位。虽然该装置能快速实现血气标本与空气隔绝,但由于旋转钮从弧形槽内穿出,存在空气经过弧形槽罅隙进入针筒而混入血液的可能,密闭性难以保证,对制备工艺要求高;而且采血后针头暴露在外,存在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采血后去除针头,这时残留在接头中的血液可能滴落而污染环境。
专利文献CN208243562U,公告日2018.12.18,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动脉采血器,包括针管、活塞、带有针柄的针头、针帽以及护针套管;所述针帽卡接在所述针柄处并将所述针头包覆在其内部;所述护针套管包括柱形的套管和设于所述套管上的左折盖和右折盖;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针柄上,且所述套管的对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左滑道和右滑道;所述左折盖和右折盖的两端侧壁处的滑动卡分别卡入左滑道和右滑道内的子滑道中;所述滑动卡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左折盖和右折盖;所述左折盖的顶端设有一圆形的橡胶塞。该装置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止采血样本进入空气和避免医护人员被刺伤的作用,但是左折盖和右折盖式的设计对穿刺造成干扰,而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以免产生缺陷标本和防止并发症发生,因此这种干扰穿刺的设计存在缺陷,且操作较为复杂。
专利文献CN201441375U,公告日2010.04.28,公开了一种动脉采血器,其包括外套、活塞、芯杆、针头,活塞安装在芯杆前部,外套前端设有带锥头和螺纹的针头座,针头外设有一保护帽,活塞轴向设有一通孔,通孔中装有一透气不透水的密封塞,还设有一与针头座配套的密封盖帽,所说的密封盖帽中设有一椎头套和一与针头座通道配合的堵头,椎头套设有六边形内孔。使用过程是:将采血器芯杆拉至要预设刻度;用采血针头进行动脉穿刺,在人体动脉的压力下,血液自动进入外套内,外套内的空气从活塞中透气不透水的密封塞排出,采集血液达到预设刻度后,血样自动封堵活塞;从患者身上拔下采血针头,马上插入橡胶封堵块;处理患者穿刺部位;将采血针头从采血器上拔下,迅速将密封盖帽盖上密封,然后送检。虽然该装置可避免血样与空气接触,但橡胶封堵块封堵针头的操作仍可能导致空气进入采血器管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综上,需要一种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避免血液样本污染环境,快速、简便、高效的实现血气标本与空气隔绝的血气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避免血液样本污染环境,快速、简便、有效的实现血气标本与空气隔绝的血气采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血气采集针,设有针筒、活塞、推拉杆和针头,还设有外套管;所述的针筒包括针筒座和针筒主体;所述的针头包括针芯和外壁设有限位凸棱的针头座;所述的外套管套接在针头座和针筒的外部,所述的外套管的远端端面设有远端开口,近端端面设有近端开口,所述的外套管包括远端区段和近端区段,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所述的针芯的远端伸出于远端开口的外部,所述的针筒的近端伸出于近端开口的外部,所述的远端区段位于针头座和针筒座的外部,所述的近端区段位于针筒主体的外部;未向外套管施加向远端方向的推力时所述的外套管与针筒相对静止,向外套管施加向远端方向的推力时所述的外套管相对于针筒滑动;所述的远端区段内部靠近远端开口的位置设有抗返流的防漏膜,所述的远端区段内部位于限位凸棱近端一侧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倒刺凸棱,所述的远端区段和近端区段相衔接的部位设有挡块,当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时,所述的限位凸棱逐个越过倒刺凸棱且最后被限制在最近端的倒刺凸棱和挡块之间,此时针芯的尖端位于防漏膜的近端一侧而不再外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例,所述的血气采集针设有抗返流的膜开关,所述的膜开关位于针筒内部的通道里。
更优选地,所述的膜开关位于针筒座和针筒主体相连的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的膜开关为一字型、十字型或Y型抗反流瓣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的针筒的远端通过接头与针头的近端装配;所述的接头其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装配有机动开关,所述的机动开关的顶面为斜面状;当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时,所述的挡块接触到机动开关的上端面,在滑动过程中将机动开关下压至接头中与所述机动开关匹配的凹槽中,进而将接头的通道封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的限位凸棱为完整地环绕针头座一周的一个棱条,所述的限位凸棱所在的平面与针头座的横截面平行;或者所述的限位凸棱有若干个,这些若干个限位凸棱环绕着针头座排列且所构成的平面与针头座的横截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每个倒刺凸棱为完整地环绕远端区段内壁一圈的一个棱条,每个倒刺凸棱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的横截面平行,这些若干个倒刺凸棱由远端至近端依次排列;或者这些若干个倒刺凸棱环绕着远端区段的内壁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的挡块为圆环状的挡板结构或构成圆环状的挡板结构,所述的挡块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的挡块中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大于针筒座的直径,并大于针头座除限位凸棱以外的部位的直径,但小于针头座限位凸棱部位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的近端区段的内壁与针筒主体的外壁接触;或者所述的近端区段的内壁与针筒主体的外壁之间设有摩擦导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例,所述的防漏膜为一字型、十字型或Y型抗反流瓣膜。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装置设有外套管,外套管设有防漏膜、倒刺凸棱和挡块,针头座上设有限位凸棱,因此采血退针后,可通过向针尖方向推动外套管快速拔除针头并将针头封闭于外套管内部,不易发生针头刺伤医护人员的事件,还能防止血液从针尖滴落,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2、本实用新型外套管及其各部件形状和结构的设计,使拔除针头的操作十分顺畅,操作简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膜开关具有抗返流作用,因此可在采血结束后立即封闭针筒主体内的血样,最大程度地防止空气进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所述的膜开关形状和位置设计合理,并不会影响血液进入针筒的流畅性。
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机动开关,可以实现在拔除针头的过程中,同步封堵接头内的通道,进而防止空气进入针筒内的血样,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所述的机动开关结构简单,制备工艺难度低,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外部结构规整,不会干扰动脉穿刺采血,采血过程连贯,且无单独部件、整体性好,不易掉落遗失。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最大程度避免医源性损伤,防止血液样本污染环境,且隔绝空气简便、迅速、高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2是实施例1的血气采集针拆分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3是实施例1的膜开关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1的防漏膜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1的血气采集针在血气采集结束后去除针头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2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7是实施例2的接头和机动开关未封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2的接头和机动开关封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实施例3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10是实施例4的膜开关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实施例5的限位凸棱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实施例6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针筒1,针筒座11,针筒主体12
活塞2
推拉杆3
膜开关4
针头5,针芯51,针头座52,限位凸棱53
外套管6,远端开口61,近端开口62,远端区段63,近端区段64,防漏膜65,倒刺凸棱66,挡块67,中心孔68,摩擦导向块69
接头7,通孔71
机动开关8
本文中,所述的“远端”指采血过程中器械距离采血操作的医护人员较远的一端,相应地,所述的“近端”指采血过程中器械距离采血操作的医护人员较近的一端。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实施例1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血气采集针拆分状态下的剖视图。
所述的血气采集针设有针筒1、活塞2、推拉杆3、膜开关4、针头5和外套管6。
所述的活塞2装配于推拉杆3的远端,活塞2位于针筒1的内部,操作推拉杆3可以带动活塞2在针筒1中向远端或近端方向移动。所述的针筒1的远端与针头5的近端装配。
所述的针筒1包括位于远端的针筒座11和位于近端的针筒主体12。所述的膜开关4位于针筒座11和针筒主体12相连的部位。膜开关4为Y型抗反流瓣膜(参见图3),其所在的平面与针筒1的横截面平行。
所述的针头5包括针芯51和针头座52。针头座52固定于针芯51近端的外壁。针筒座11的远端装配于针头座52的凹槽内。针头座52的外壁还设有限位凸棱53,所述的限位凸棱53为完整地环绕针头座52一周的一个棱条,限位凸棱53所在的平面与针头座52的横截面平行。
所述的外套管6套接在针头座52和针筒1的外部。外套管6的远端端面设有远端开口61,近端端面设有近端开口62,外套管包括远端区段63和近端区段64。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针芯51的远端伸出于远端开口61的外部,针筒1的近端伸出于近端开口62的外部,远端区段63位于针头座52和针筒座11的外部,近端区段64位于针筒主体12的外部,且近端区段64内壁与针筒主体12的外壁接触,二者具有摩擦力,使得外套管6与针筒1相对静止,而当握持外套管6向远端方向推动时,外套管6可相对于针筒1滑动。
所述的远端区段63内部靠近远端开口61的位置设有防漏膜65,所述的防漏膜65为一字型抗反流瓣膜(参见图4),防漏膜65闭合状态下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6的横截面平行。远端区段63内部位于限位凸棱53近端一侧的内壁还设有若干个倒刺凸棱66,每个倒刺凸棱66为完整地环绕远端区段63内壁一圈的一个棱条,每个倒刺凸棱66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6的横截面平行。这些若干个倒刺凸棱66由远端至近端依次排列。远端区段63和近端区段64相衔接的部位设有挡块67,所述的挡块67位于外套管6的腔体内部,为圆环状的挡板结构,挡块67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6的横截面平行,挡块67中央的中心孔68的直径大于针筒座11的直径,并大于针头座52除限位凸棱53以外的部位的直径,但小于针头座52限位凸棱53部位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血气采集针血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为:
(1)动脉血气采集前,从无菌包装袋中取出装置,抽吸抗凝剂润滑全部管腔后再全部推排掉。
(2)穿刺时,手握持在外套管6的近端区段64和针筒主体12外部,进针至合适位置,然后向近端方向拉动推拉杆3,负压作用下,所述的膜开关4打开,动脉血经由针芯51的通道、针筒座11的通道、膜开关4进入到针筒主体12内。
(3)采集结束后,从人体退出针芯51,此时由于不再有负压作用,膜开关4自动闭合。
(4)然后请参见图5,图5是实施例1的血气采集针在血气采集结束后去除针头的示意图。医护人员手部握持近端区段64,迅速地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6,限位凸棱53逐个越过倒刺凸棱66,最后被限制在最近端的倒刺凸棱66和挡块67之间,此时针芯51的尖端位于远端区段63内部的防漏膜65的近端一侧而不再外露,防漏膜65的裂口也自动关闭;在医护人员手部的进一步推动作用下,挡块67带动限位凸棱53将针头5去除。去除后,由于限位凸棱53与倒刺凸棱66和挡块67的配合,针头5和外套管6相对固定为一体而不会脱落,丢弃至医疗废物桶即可。
(5)最后,使用常规密封帽封堵针筒座11,送至化验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血气采集针由于设有外套管6,外套管6内设有倒刺凸棱66和挡块67,能与针头座52上的限位凸棱53配合,各部件形状和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针头5从人体退出后,第一时间快速地通过向针尖方向推动的方式去除针头5,然后迅速地使用密封帽封堵针筒座11,因此减少了空气经过针头5进入血样的概率,该操作也能很好地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且拔除的针头5锁定在外套管6内部,由针尖流出的血液留存于外套管6的内部,在防漏膜65的封堵作用下不会滴落到地板等物体上,减少了污染环境的概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血气采集针在使用过程中,当不再拉动推拉杆3时即不存在负压作用,所述的膜开关4则自动闭合,将针筒主体12内的血样与膜开关4另一侧的血样隔离,防止空气进入针筒主体1内部,杜绝了血气标本混入空气。
实施例2
请参见图6,图6是实施例2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所述的血气采集针设有针筒1、活塞2、推拉杆3、接头7、针头5和外套管6。
所述的活塞2装配于推拉杆3的远端,活塞2位于针筒1的内部,操作推拉杆3可以带动活塞2在针筒1中向远端或近端方向移动。
所述的针筒1包括位于远端的针筒座11和位于近端的针筒主体12。所述的针头5包括针芯51和针头座52,针头座52固定于针芯51近端的外壁。所述的针筒1的远端通过接头7与针头5的近端装配,具体地,接头7的远端装配于针头座52近端的凹槽内,针筒座11的远端装配于接头7近端的凹槽内。接头7上设有机动开关8。针头座52的外部还设有限位凸棱53,所述的限位凸棱53为完整地环绕针头座52一周的一个棱条,限位凸棱53所在的平面与针头座52的横截面平行。
所述的外套管6套接在针头座52和针筒1的外部。外套管6的远端端面设有远端开口61,近端端面设有近端开口62,外套管包括远端区段63和近端区段64。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针芯51的远端伸出于远端开口61的外部,针筒1的近端伸出于近端开口62的外部,远端区段63位于针头座52、接头7和针筒座11的外部,近端区段64位于针筒主体12的外部,且近端区段64内壁与针筒主体12的外壁接触,二者具有摩擦力,使得外套管6与针筒1相对静止,而当握持外套管6向远端方向推动时,外套管6可相对于针筒1滑动。
所述的远端区段63内部靠近远端开口61的位置设有防漏膜65,所述的防漏膜65为一字型抗反流瓣膜,防漏膜65闭合状态下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6的横截面平行。远端区段63内部位于限位凸棱53近端一侧的内壁还设有若干个倒刺凸棱66,每个倒刺凸棱66为完整地环绕远端区段63内壁一圈的一个棱条,每个倒刺凸棱66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6的横截面平行。这些若干个倒刺凸棱66由远端至近端依次排列。远端区段63和近端区段64相衔接的部位设有挡块67,所述的挡块67位于外套管6的腔体内部,为圆环状的挡板结构,挡块67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6的横截面平行,挡块67中央的中心孔68的直径大于针筒座51和接头7的直径,并大于针头座52除限位凸棱53以外的部位的直径,但小于针头座52限位凸棱53部位的直径。
请参见图7,图7是实施例2的接头和机动开关未封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接头7壁上设有通孔71,所述的通孔71为圆柱形,机动开关8装配于通孔71内部,机动开关8的顶面为斜面状,且近针头的一侧高度较大,近针筒的一侧高度较小。
请参见图8,图8是实施例2的接头和机动开关封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采血完成退针后,医护人员手部握持近端区段64,迅速地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6,挡块67接触到机动开关8的上端面,在滑动过程中将机动开关8被下压至接头7中与所述机动开关8匹配的凹槽,进而将接头7的通道封闭。
本实施例血气采集针血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为:
(1)动脉血气采集前,由从无菌包装袋中取出装置,抽吸抗凝剂润滑全部管腔后再全部推排掉。
(2)穿刺时,手握持在外套管6的近端区段64和针筒主体12外部,进针至合适位置,然后向近端方向拉动推拉杆3,负压作用下,动脉血经由针芯51的通道、接头7的通道、针筒座11的通道进入到针筒主体12内。
(3)采集结束后,从人体退出针芯51。
(4)然后医护人员手部握持近端区段64,迅速地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6,该过程中,挡块67接触到机动开关8的上端面将机动开关8下压进而封闭接头7的通道,接着限位凸棱53逐个越过倒刺凸棱66,最后限位凸棱53被限制在最近端的倒刺凸棱66和挡块67之间,此时针芯51的尖端位于远端区段63内部的防漏膜65的近端一侧而不再外露,防漏膜65的裂口也自动关闭;在医护人员手部的进一步推动作用下,挡块67带动限位凸棱53将针头5去除。去除后,由于限位凸棱53与倒刺凸棱66和挡块67的配合,针头5和外套管6相对固定为一体而不会脱落,丢弃至医疗废物桶即可。
(5)最后,使用常规密封帽封堵针筒座11,送至化验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血气采集针由于设有外套管6,外套管6内设有倒刺凸棱66和挡块67,能与针头座52上的限位凸棱53配合,各部件形状和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针头5从人体退出后,第一时间快速地通过向针尖方向推动的方式去除针头5,然后迅速地使用密封帽封堵针筒座11,因此减少了空气经过针头5进入血样的概率,该操作也能很好地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且拔除的针头5锁定在外套管6内部,由针尖流出的血液留存于外套管6的内部,在防漏膜65的封堵作用下不会滴落到地板等物体上,减少了污染环境的概率。此外,在去除针头5的过程中,接头7内部的通道即被封闭,隔离针筒主体12内的血样,防止空气进入针筒主体1内部,杜绝了血气标本混入空气。本实施例接头7的机动开关结构非常简单,制备工艺难度低。
实施例3
请参见图9,图9是实施例3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血气采集针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膜开关4位于针筒座51内部的通道内。
即所述的膜开关4的位置不仅限于实施例1,实际上位于针筒1内部任意位置均可,但仍以实施例1所述方式为最佳选择,可以保证采血过程中膜开关4充分打开,而且隔绝了针筒座11的全部血样,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血气采集针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膜开关4为“十”字形抗反流瓣膜(参见图1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血气采集针结构与实施例2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限位凸棱53、倒刺凸棱66、挡块67的形状和结构有所不同。
请参见图11,图11是实施例5的限位凸棱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限位凸棱53有四个,每个限位凸棱53均为扇形,四个限位凸棱53环绕着针头座52排列且所构成的平面与针头座52的横截面平行。
所述的倒刺凸棱66以及挡块67的形状与限位凸棱53形状一致,均为扇形并环绕式排列。
实施例6
请参见图12,图12是实施例6的血气采集针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血气采集针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外套管6的近端区段64内壁并不直接与针筒主体12的外壁接触,而是在近端区段64的内壁上设有摩擦导向块69,所述的摩擦导向块69靠近针筒1中心轴线的面与针筒主体12的外壁接触,二者具有摩擦力,使得外套管6与针筒1相对静止,而当握持外套管6向远端方向推动时,外套管6可相对于针筒1滑动。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皮下注射针、静脉采血针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还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血气采集针,设有针筒、活塞、推拉杆和针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外套管;所述的针筒包括针筒座和针筒主体;所述的针头包括针芯和外壁设有限位凸棱的针头座;所述的外套管套接在针头座和针筒的外部,所述的外套管的远端端面设有远端开口,近端端面设有近端开口,所述的外套管包括远端区段和近端区段,未使用且装配状态下,所述的针芯的远端伸出于远端开口的外部,所述的针筒的近端伸出于近端开口的外部,所述的远端区段位于针头座和针筒座的外部,所述的近端区段位于针筒主体的外部;未向外套管施加向远端方向的推力时所述的外套管与针筒相对静止,向外套管施加向远端方向的推力时所述的外套管相对于针筒滑动;所述的远端区段内部靠近远端开口的位置设有抗返流的防漏膜,所述的远端区段内部位于限位凸棱近端一侧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倒刺凸棱,所述的远端区段和近端区段相衔接的部位设有挡块,当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时,所述的限位凸棱逐个越过倒刺凸棱且最后被限制在最近端的倒刺凸棱和挡块之间,此时针芯的尖端位于防漏膜的近端一侧而不再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气采集针设有抗返流的膜开关,所述的膜开关位于针筒内部的通道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开关位于针筒座和针筒主体相连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开关为一字型、十字型或Y型抗反流瓣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的远端通过接头与针头的近端装配;所述的接头其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装配有机动开关,所述的机动开关的顶面为斜面状;当向远端方向推动外套管时,所述的挡块接触到机动开关的上端面,在滑动过程中将机动开关下压至接头中与所述机动开关匹配的凹槽中,进而将接头的通道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凸棱为完整地环绕针头座一周的一个棱条,所述的限位凸棱所在的平面与针头座的横截面平行;或者所述的限位凸棱有若干个,这些若干个限位凸棱环绕着针头座排列且所构成的平面与针头座的横截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每个倒刺凸棱为完整地环绕远端区段内壁一圈的一个棱条,每个倒刺凸棱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的横截面平行,这些若干个倒刺凸棱由远端至近端依次排列;或者这些若干个倒刺凸棱环绕着远端区段的内壁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为圆环状的挡板结构或构成圆环状的挡板结构,所述的挡块所在的平面与外套管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的挡块中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大于针筒座的直径,并大于针头座除限位凸棱以外的部位的直径,但小于针头座限位凸棱部位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区段的内壁与针筒主体的外壁接触;或者所述的近端区段的内壁与针筒主体的外壁之间设有摩擦导向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气采集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漏膜为一字型、十字型或Y型抗反流瓣膜。
CN201920721753.X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血气采集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87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1753.XU CN211187276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血气采集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1753.XU CN211187276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血气采集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7276U true CN21118727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4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175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87276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血气采集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7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567A (zh) * 2019-05-20 2019-07-12 杨立新 一种自动针头保护-封闭一体化血气采集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567A (zh) * 2019-05-20 2019-07-12 杨立新 一种自动针头保护-封闭一体化血气采集针
CN109998567B (zh) * 2019-05-20 2024-01-12 杨立新 一种自动针头保护-封闭一体化血气采集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7827A (en) Vacuum biopsy apparatus
US5611782A (en) Method of delivering a blood sample to an evacuated receptacle
US7488297B2 (en) Blood collecting devices
US5947932A (en) Closed system blood sampling device
US4320770A (en) Diagnostic specimen collector
DK145963B (da) Apparat til evakuering af proeveroer og opsamling af mediumproever i disse
CN103068434A (zh) 可拆式闪流腔室
EP1344492A1 (en) Needle assembly
JP5898325B2 (ja) 動脈血液ガス試料収集の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プランジャを備えたシリンジ
US4781700A (en) Device for taking from a vein samples of blood to be tested
US7261698B2 (en) Transfer needle safety apparatus
CN213606397U (zh) 一种血液采样针
US3906930A (en) Blood taking device
CN109998567B (zh) 一种自动针头保护-封闭一体化血气采集针
CN211187276U (zh) 一种血气采集针
JP5893149B2 (ja) 血液採取用アッセンブリ
JPH024337A (ja) 血液サンプルを採集し貯蔵する単一使用装置
US4552155A (en) Diagnostic specimen collector
CN106859668B (zh) 一种采血针部件及采血针装置
CN106175798B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真空采血管
CN109567828B (zh) 无针采血针及其使用方法
KR102458777B1 (ko) 생물학적 유체 수집 및 안정화 시스템
CN107928766B (zh) 一种医疗用全封闭式穿刺装置
CN110840465B (zh) 一种自动回缩采血针
CN215128734U (zh) 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