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4205U -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4205U
CN211184205U CN201922289319.1U CN201922289319U CN211184205U CN 211184205 U CN211184205 U CN 211184205U CN 201922289319 U CN201922289319 U CN 201922289319U CN 211184205 U CN211184205 U CN 211184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dset
accommodating cavity
spac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93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全
唐忠强
余新
彭久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93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4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4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4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耳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其中,头戴式耳机头包括:耳架,开设有为开口腔结构且开口朝前设置的容置腔,以及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的倒相孔;喇叭,位于所述容置腔,并将所述容置腔分为前后设置的前腔和后腔;隔离件,位于所述后腔,所述隔离件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共同形成倒相腔;倒相管,位于所述后腔,并连通所述倒相腔和所述倒相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能够有效提高头戴式耳机的音质效果。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领域,尤其涉及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相比于入耳式耳机具有更好的音质,因此被消费者尤其是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对于产品优化,头戴式耳机在音质的进一步改良是核心的研发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其旨在改善音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头戴式耳机头,包括:
耳架,开设有为开口腔结构且开口朝前设置的容置腔,以及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的倒相孔;
喇叭,位于所述容置腔,并将所述容置腔分为前后设置的前腔和后腔;
隔离件,位于所述后腔,所述隔离件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共同形成倒相腔;
倒相管,位于所述后腔,并连通所述倒相腔和所述倒相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形成向后收缩的圆台状的沉槽。
进一步的,所述头戴式耳机头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前后两侧分别抵接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和所述隔离件。
进一步的,所述沉槽的槽壁向外突出形成走线位,所述耳架在所述走线位对应开设有贯通的走线孔,所述隔离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气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倒相管与所述隔离件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在其后表面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呈中心辐射的网格状。
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和分别连接所述头带两端的两个头戴式耳机头,所述头戴式耳机头为如上述的头戴式耳机头。
进一步的,所述耳架包括架主体和后盖,所述架主体和所述后盖可拆卸连接;
所述耳架还包括与所述头带连接的连接臂、设于所述连接臂下端的呈环状设置的连接环,以及用于连接于所述连接环和所述后盖的周缘之间的万向调节件,所述万向调节件能够使所述后盖相对所述连接环进行万向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调节件为由弹性膜材料制成的并呈环状设置的万向调节膜,所述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与所述连接环的内环面密封连接,所述万向调节膜的内环面与所述后盖的外端外边缘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隔离件与容置腔的前腔壁连接而非容置腔的周侧腔壁连接,该设计使得隔离件和容置腔的周侧存在间距,也就是说,沉槽与外界之间还隔着该间距空间,从而有利于降低外界噪音对喇叭发声音质的影响。另外,隔离件的前表面在连接前腔腔壁的情况下中间向后凹陷,形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成为倒相腔的一部分,用于容置喇叭,并提供密闭的倒相腔空间。倒相管连通倒相腔和倒相孔,以平衡由喇叭振动导致的压强差,调高音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架主体、密封圈和隔离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戴式耳机头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离件和倒相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万向调节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头带 30 喇叭
20 耳架 40 倒相管
21 架主体 50 密封圈
211 走线孔 24 耳罩
22 后盖 25 连接臂
60 隔离件 26 连接环
63 走线位 27 万向调节件
62 加强筋 271 连接凸缘
61 沉槽 272 环状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10和分别连接头带10两端的两个头戴式耳机头。
头戴式耳机头包括耳架20、喇叭30、倒相管40和隔离件60。
耳架20开设有为开口腔结构且开口朝前设置的容置腔,以及将容置腔连通至外部的倒相孔。本实施例中,耳架20包括架主体21和后盖22。架主体21和后盖22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腔。喇叭30位于容置腔内,并将容置腔分为前后设置的前腔和后腔。耳架20在容置腔的前腔壁开设有前后贯通的传声孔,喇叭30发出的声音经传声孔进入前腔。耳架20还包括连接于架主体21背离后盖22的一侧的耳罩24,耳罩24为环状结构,以提高头戴式耳机佩戴时,头戴式耳机头与人耳的贴合程度,以降低喇叭30发出的声波向外辐射的量。
隔离件60位于后腔,隔离件60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与喇叭30共同形成倒相腔。倒相管40位于后腔,并连通倒相腔和倒相孔。
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头戴式耳机还包括电路板、电线等电子元器件,喇叭30包括发声件和喇叭座,发声体和电路板、电线电连接。上述结构不是本方案的改进点,不予详述。
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倒相管40的孔径和长度,在此不作限定。隔离件60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形成向后收缩的圆台状的沉槽61。该设计下,隔离件60与容置腔的前腔壁连接而非容置腔的周侧腔壁连接,该设计使得隔离件60和容置腔的周侧存在间距,也就是说,沉槽61与外界之间还隔着该间距空间,从而有利于降低外界噪音对喇叭30发声音质的影响。另外,隔离件60的前表面抵接前腔腔壁而中部向后凹陷,形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成为倒相腔的一部分,用于容置喇叭30,并提供密闭的倒相腔空间。倒相管40连通倒相腔和倒相孔,以平衡由喇叭30振动导致的压强差。
隔离件60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形成向后收缩的圆台状的沉槽61。沉槽61向后收缩,从而引导声音向中间汇集,倒相管40连接隔离件60并连通至沉槽61,沉槽61和倒相管40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头戴式耳机的音质效果。
倒相管40设于隔离件60的周侧。该设置下,能够有效减小倒相管40和隔离件60整体所占用的前后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结构的小型化。
耳架20的容置腔的腔壁向前凸起,形成容置喇叭30的容置空间,相当于将喇叭30的容置空间前移,考虑到头戴式耳机头诸多电子器件置于后腔,将喇叭30前移有利于增加后腔的空间,或者说在后腔空间一致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头戴式耳机头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倒相管40与隔离件60一体设置,以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和安装的便利性。
请参照图2或图3,耳机头还包括密封圈50,密封圈50前后两侧分别抵接容置腔的前腔壁和隔离件60。密封圈50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密封圈50被夹设于架主体21和隔离件60之间而提高架主体21(容置腔的前腔壁)和隔离件60之间的气密性,从而有利于音质的提高。图示实施例中,密封圈50截面为矩形,以提高密封圈50两侧分别与架主体21和隔离件60之间的抵接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的气密性。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密封圈50的尺寸和形状,只要实现容置腔的前腔壁(架主体21)和隔离件60之间的气密连接即可。
优选的,隔离件60在与密封圈50抵接处设有一限位槽,密封圈50被压缩在限位槽和架主体21之间。限位槽的设置便于密封圈50的装配并提高架主体21和隔离件60之间的气密连接。本领域人员也可以将限位槽开设于架主体21上,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请参照图3和图5,沉槽61的槽壁向外突出形成走线位63,架主体21在走线位63对应开设有贯通的走线孔211,电线能够从走线孔211穿过走线位63进入后腔而与喇叭30电连接。对应的,密封圈50在走线孔211处做外凸设计,以避开走线孔211的同时,确保隔离件60和架主体21的之间气密连接。
请参照图3,隔离件60在其后表面设有加强筋62,以提高隔离件60的结构强度。加强筋62与隔离件60一体设置,加强筋62呈中心辐射的网格状。使得结构的应力分布均匀,并沿中心向外辐射。本领域人员也可以将加强筋62设置为栅格状或其它形状,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请参照图2和图4,喇叭30倾斜设置。架主体21包括位于喇叭30前侧的前板和连接前板的围板,前板和围板一体设置。前板倾斜设置,以在佩戴时能够更加贴合人体头部,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喇叭30作适应性调整,其倾斜方向和角度与前板相同。优选的,喇叭30倾斜角度为10-15度。
请参照图2和图6,耳架20还包括与头带10连接的连接臂25以及设于连接臂25下端的呈环状设置的连接环26,耳架20还包括用于连接于连接环26和后盖22的周缘之间的万向调节件27,万向调节件27能够使后盖22相对连接环26进行万向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调节件27为由弹性膜材料制成的并呈环状设置的万向调节膜,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与连接环26的内环面密封连接,万向调节膜的内环面与耳罩24的外端外边缘密封连接。在此,万向调节膜与连接环26和后盖22之间均通过二次成型密封连接,其具体可优选采用超声焊接等方式实现,其装配和制作过程均十分便利;而且密封连接的方式不但有利于万向角度调节的实现,而且还可以对耳架20内部的部件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连接环26的内环面设有与第一限位部适配限位连接的第二限位部;万向调节膜的内环面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接凸缘271。可以理解,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适配限位连接,可使得万向调节膜与连接环26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方便成型连接,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而连接凸缘271的设计可以增大万向调节膜和后盖22外边缘之间的有效连接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为设于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上的环状限位槽272,第二限位部为于连接环26的内环面上凸设的环状限位凸条。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上设置环状限位凸条,而在连接环26的内环面上设置适配的环状限位槽272;或者,环状限位凸条也可以由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块替代,相应地,在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上设置适配的插槽等,在此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架,开设有为开口腔结构且开口朝前设置的容置腔,以及将所述容置腔连通至外部的倒相孔;
喇叭,位于所述容置腔,并将所述容置腔分为前后设置的前腔和后腔;
隔离件,位于所述后腔,所述隔离件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与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共同形成倒相腔;
倒相管,位于所述后腔,并连通所述倒相腔和所述倒相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并形成向后收缩的圆台状的沉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耳机头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前后两侧分别抵接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和所述隔离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的槽壁向外突出形成走线位,所述耳架在所述走线位对应开设有贯通的走线孔,所述隔离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气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相管与所述隔离件一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在其后表面设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中心辐射的网格状。
8.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和分别连接所述头带两端的两个头戴式耳机头,所述头戴式耳机头为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架包括架主体和后盖,所述架主体和所述后盖可拆卸连接;
所述耳架还包括与所述头带连接的连接臂、设于所述连接臂下端的呈环状设置的连接环,以及用于连接于所述连接环和所述后盖的周缘之间的万向调节件,所述万向调节件能够使所述后盖相对所述连接环进行万向调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调节件为由弹性膜材料制成的并呈环状设置的万向调节膜,所述万向调节膜的外环面与所述连接环的内环面密封连接,所述万向调节膜的内环面与所述后盖的外端外边缘密封连接。
CN201922289319.1U 2019-12-18 2019-12-18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11184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9319.1U CN211184205U (zh) 2019-12-18 2019-12-18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9319.1U CN211184205U (zh) 2019-12-18 2019-12-18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4205U true CN211184205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7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9319.1U Active CN211184205U (zh) 2019-12-18 2019-12-18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4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8619A1 (en) Earphone
US10595111B2 (en) Earbud frame for acoustic driver and complimentary ear tip
US8660289B2 (en) Multiple receiver venting system
US20170155994A1 (en) Noise reduction with in-ear headphone
US20210136477A1 (en) Wireless earphone
CN113163297B (zh) 音频装置以及智能头戴设备
CN113242485A (zh) 入耳式耳机
CN212850988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2850986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0202054U (zh)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CN211184205U (zh)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CN116709096A (zh) 一种入耳式同轴双动圈单元耳机
WO2022135176A1 (zh) 无线降噪耳机
US11523230B2 (en) Earpiece with moving coil transducer and acoustic back volume
CN216146436U (zh) 耳机、扬声器模组及其前护盖
CN212850985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111954130B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2850987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0868107U (zh)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CN212727411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7037422U (zh) 耳机音频结构
CN212727412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8473335U (zh) 耳机发声模块以及头戴式耳机
CN213462232U (zh) 一种改良声学结构的耳机
JP2015039127A (ja) イヤホ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