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3788U - 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83788U CN211183788U CN202020111324.3U CN202020111324U CN211183788U CN 211183788 U CN211183788 U CN 211183788U CN 202020111324 U CN202020111324 U CN 202020111324U CN 211183788 U CN211183788 U CN 2111837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end
- resistor
- diode
- switching tube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压管理电路,包括与开关电源连接的第一信号隔离器;与开关电源连接的第二信号隔离器;与第一信号隔离器的输出端和第二信号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压输出端;开关电源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滤波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通过开关电源中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通断平衡开关电源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电压与开关电源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电压的差值,实现均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功率应用中,抬高电源的输入电压可以尽量减小输入电流,从而减低线损。但是目前由于受限于功率器件的耐压条件,限制了单电源的输入电压。通过输入串联,可以实现输入电压的倍增,但是需要解决负载的动态均衡,否则会损坏电源;所以很有必要提供一种方案以解决负载的动态均衡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压管理电路,用以保证模块串联使用时,输入单元电压均衡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均压管理电路,包括开关电源,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第一信号隔离器;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第二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压输出端;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滤波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滤波模块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源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电容;所述开关电源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所述第五输出端与所述第七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输出端与所述第八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三电感;所述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之间设有第四电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一CX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CX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CX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二CX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CX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CX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为共用端口。
本申请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信号隔离器与第二信号隔离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通过开关电源中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通断可以平衡开关电源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电压与开关电源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电压的差值,使输入电压串联时,电压自适应实现均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压管理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标:10-均压管理电路;100-开关电源;200-第一信号隔离器;300- 第二信号隔离器;400-电压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压管理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均压管理电路10包括:开关电源100,与所述开关电源100连接的第一信号隔离器200;与所述开关电源100连接的第二信号隔离器300;与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200的输出端和第二信号隔离器300 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压输出端;开关电源100包括第一输入端VIN、第二输入端G、第一输出端A、第二输出端B、第三输出端C、第四输出端D、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电感 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 R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滤波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滤波模块的正极均与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 R1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均与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输出端均与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连接;第三开关管 Q3的漏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二滤波模块的正极均与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输出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均与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连接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栅极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输出端均与第二二极管D2的源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四输出端连接。
为了降低电路所占的体积,方便布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可以共用一个端口。
为了进一步保证输出信号更稳定,在开关电源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电容;开关电源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二电容;第一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第二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第五输出端与第七输出端连接;第六输出端与第八输出端连接;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三电感;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之间设有第四电感。
为了更全面地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C1和第一CX电容CX1;第一电解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CX电容CX1的第一端均与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1 的第二端、第一CX电容CX1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解电容C2和第二CX电容CX2;第二电解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CX电容CX2的第一端均与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的第二端、第二CX电容CX2的第二端均与第四输出端连接。通过设置的电解电容可以将输入信号中的低频信号进行过滤,通过设置的CX电容可以将输入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进行过滤,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输出的信号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均压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第一信号隔离器;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第二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压输出端;
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滤波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滤波模块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一电容;所述开关电源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所述第五输出端与所述第七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输出端与所述第八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之间设有第三电感;所述第七输出端和第八输出端之间设有第四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一CX电容;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CX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CX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二CX电容;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CX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CX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均压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为共用端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1324.3U CN211183788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11324.3U CN211183788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83788U true CN211183788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0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11324.3U Active CN211183788U (zh) | 2020-01-17 | 2020-01-17 | 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837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58753A (zh) * | 2021-06-15 | 2021-08-13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单元、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
-
2020
- 2020-01-17 CN CN202020111324.3U patent/CN2111837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58753A (zh) * | 2021-06-15 | 2021-08-13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单元、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
CN113258753B (zh) * | 2021-06-15 | 2021-10-01 |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单元、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7349A (zh) | 电力转换器 | |
CN203562959U (zh) | 一种双输入开关电源 | |
CN210693486U (zh) | 待机激活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07482911A (zh) | 一种适用于氢燃料电池堆交流阻抗测试的dc/dc变换器 | |
CN211183788U (zh) | 一种均压管理电路 | |
CN103516185B (zh) | 一种boost变换器及其防差模浪涌保护电路 | |
CN101980435B (zh) | 获取稳定低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以及电话机供电电路 | |
CN102968170A (zh) | 一种计算机智能自保护供电电源 | |
CN206602383U (zh) | 一种充电状态提示电路 | |
CN212676904U (zh) | 程控输出的电池管理装置及程控电源 | |
CN202872683U (zh) | 级联五电平输出二极管箝位桥式变频器 | |
CN102624078A (zh) | 一种直流双路输入的供电切换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 |
CN211015188U (zh) | 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 | |
CN114499183A (zh) | 一种宽范围输入非隔离三端口dc-dc变换器 | |
CN202602356U (zh) | 一种直流双路输入的供电切换装置 | |
CN207399033U (zh) | 一种dc-dc变换器及升压系统 | |
CN207069891U (zh) | 用于智能电网智能仪表的超高电压输入隔离开关电源装置 | |
CN100438300C (zh) | 于待机状态下节省电源消耗的电源侦测电路 | |
CN211180687U (zh) | 一种均流电源 | |
CN211428095U (zh) | 倍压储能电路和继电器拉闸储能电路 | |
CN209844837U (zh) | 正负电压输出电路及谐振电路 | |
CN110752661A (zh) | 一种双向全桥高频隔离的单相串并补偿式ups | |
CN213338000U (zh) | 一种基于两线制仪表的测量装置 | |
CN218829109U (zh) | 一种光伏电池板反接预警保护装置和逆变器 | |
CN218243357U (zh) | 模块化的电力电子模块、dc/dc变换器及并网逆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