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2952U - 一种防雷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2952U
CN211182952U CN201922047915.9U CN201922047915U CN211182952U CN 211182952 U CN211182952 U CN 211182952U CN 201922047915 U CN201922047915 U CN 201922047915U CN 211182952 U CN211182952 U CN 211182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box
universal wheel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7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棋辉
吴炽扬
马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7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2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2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2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提出一种防雷配电箱,包括由箱体、顶盖和底座组成的配电箱主体;顶盖上设置有接闪器,配电箱主体下方的地面设置有接地网,接闪器通过底部连接的避雷引线与接地网接地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由接闪器、避雷引线、接地网组成防雷机构设置在箱体一侧,当雷云放电接近配电箱主体时,接闪器使配电箱电场发生畸变,在接闪器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从而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接闪器放电,然后通过避雷引线和接地网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配电箱遭到雷击,实现配电箱主体的防雷击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雷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雷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电力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的低压配电装置。现有的配电箱安全性不佳,大部分配电箱没有设置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中配电箱极其容易遭到雷击。此外,现有的配电箱便捷性不佳,不便于配电箱的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导致配电箱内部结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配电箱没有设置防雷措施容易遭到雷击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雷配电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雷配电箱,包括由箱体、顶盖和底座组成的配电箱主体;顶盖上设置有接闪器,配电箱主体下方的地面设置有接地网,接闪器通过底部连接的避雷引线与接地网接地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由接闪器、避雷引线、接地网组成防雷机构设置在箱体一侧,当雷云放电接近配电箱主体时,接闪器使配电箱电场发生畸变,在接闪器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从而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接闪器放电,然后通过避雷引线和接地网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配电箱遭到雷击,实现配电箱主体的防雷击功能。
优选地,避雷引线外周设置有引线槽,引线槽通过固定栓固定在箱体一侧,用于避免避雷引线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造成损坏。
优选地,箱体正面开设有透视窗和控制按钮,便于作业人员观察和控制配电箱内部安装的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顶盖包括防水挡板,防水挡板为向两侧倾斜设置的斜坡结构,用于避免配电箱顶部堆积雨水,从而避免雨水渗入配电箱内部导致配电箱内的电力设备短路。
优选地,箱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底部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用于对安装在配电箱内部的电力设备进行散热。
优选地,箱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防震仓,防震仓内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在移动配电箱主体的过程中,或发生地震时,设置在防震仓内的缓冲弹簧对箱体起缓震作用,防止配电箱主体的剧烈震动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优选地,底座内设置有万向轮架,其中万向轮架的固定端与底座上顶板连接,万向轮架的滑动端伸出底座下底面设置;万向轮架的滑动端设置有万向轮,便于配电箱主体的移动。
优选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架,当配电箱主体完成移动后,通过支撑架对配电箱主体进行支撑固定,避免配电箱主体的滑动。
优选地,底座正面开设有调节窗口,底座内且与调节窗口对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万向轮架的固定端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且万向轮架的固定端采用定位栓与限位槽固定连接设置;当万向轮架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底部时,万向轮架收纳设置在底座内,当万向轮架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开口端时,万向轮架将底座架起设置。其中,限位槽与底座构成万向轮架的收纳空间,当需要使用万向轮架对配电箱主体进行移动时,作业人员可通过打开底座正面开设的调节窗口,露出限位槽结构,然后将万向轮架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内靠近开口端的位置,使万向轮露出底座设置,并使支撑架架空设置,此时即可对配电箱主体进行移动;当完成配电箱主体的移动后,将万向轮架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底端,使万向轮架收纳设置在底座内,支撑架对配电箱主体进行支撑固定,即可避免配电箱主体的滑动。
优选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与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用于避免调节万向轮支架或配电箱主体在移动过程中万向轮支架与限位槽底端发生剧烈碰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由接闪器、避雷引线、接地网组成防雷机构设置在箱体上,实现配电箱的防雷功能,从而避免配电箱在雷雨天气中遭到雷击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防雷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防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防震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防雷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防雷配电箱,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防雷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的防雷配电箱包括由箱体1、顶盖2和底座3组成的配电箱主体;顶盖2上设置有接闪器4,配电箱主体下方的地面设置有接地网5,接闪器4通过底部连接的避雷引线41与接地网5接地设置。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接闪器4、避雷引线41以及接地网5组成防雷机构,避雷引线41外周设置有引线槽42,引线槽42通过固定栓43固定在箱体1一侧,用于避免避雷引线41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造成损坏。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防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箱体1正面开设有透视窗6和控制按钮7,便于作业人员观察和控制配电箱内部安装的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顶盖2采用防水挡板,且顶盖2为向两侧倾斜设置的斜坡结构,用于避免配电箱顶部堆积雨水,从而避免雨水渗入配电箱内部导致配电箱内的电力设备短路。
本实施例中,箱体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8,散热风扇8的底部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9,用于对安装在配电箱内部的电力设备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箱体1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防震仓10,防震仓10内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11,在移动配电箱主体的过程中,或发生地震时,设置在防震仓10内的缓冲弹簧11对箱体1起缓震作用,防止配电箱主体的剧烈震动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防震仓的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配电箱主体采用由接闪器4、避雷引线41、接地网5组成防雷机构设置在箱体1一侧,当雷云放电接近配电箱主体时,接闪器4使配电箱电场发生畸变,在接闪器4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从而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接闪器4放电,然后通过避雷引线41和接地网5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配电箱遭到雷击,实现配电箱主体的防雷击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防雷配电箱,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防雷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的防雷配电箱在实施例1提出的防雷配电箱的基础上,增设了移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底座3内设置有万向轮架12,其中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与底座3上顶板开设的限位槽16滑动连接设置,万向轮架12的滑动端伸出底座3的下底面设置;万向轮架12的滑动端设置有万向轮13,便于配电箱主体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底座3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架14,当配电箱主体完成移动后,通过支撑架14对配电箱主体进行支撑固定,避免配电箱主体的滑动。
本实施例中,底座3正面开设有调节窗口15,且调节窗口15与限位槽16位置匹配,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16内,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采用定位栓17与限位槽16固定连接设置。当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16底部时,万向轮架12收纳设置在底座3内,当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16开口端时,万向轮架12将底座3架起设置。
本实施例中,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与限位槽16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8,用于避免调节万向轮支架12或配电箱主体在移动过程中万向轮支架12与限位槽16底端发生剧烈碰撞,避免导致万向轮支架12受损。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配电箱主体采用由接闪器4、避雷引线41、接地网5组成防雷机构设置在箱体1一侧,当雷云放电接近配电箱主体时,接闪器4使配电箱电场发生畸变,在接闪器4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从而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接闪器4放电,然后通过避雷引线41和接地网5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配电箱遭到雷击,实现配电箱主体的防雷击功能。
配电箱主体在固定安装使用时,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采用固定栓17固定在限位槽16的底端,此时万向轮架12收起设置在底座3内,底座3通过两端设置的支撑架14实现配电箱主体的固定安装。当需要对配电箱主体进行移动时,作业人员可通过打开底座3正面开设的调节窗口15,露出底座3内开设的限位槽16结构,然后将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16内靠近开口端的位置,使万向轮12露出底座3设置,且配电箱主体通过万向轮13和万向轮架12组成的移动机构进行支撑并移动,此时支撑架14为架空设置;当完成配电箱主体的移动后,将万向轮架12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16的底端,使万向轮架12收起设置在底座3内,支撑架14对配电箱主体进行支撑固定,即可避免配电箱主体的滑动,实现配电箱主体的安装固定。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箱体、顶盖和底座组成的配电箱主体;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接闪器,所述配电箱主体下方的地面设置有接地网,所述接闪器通过底部连接的避雷引线与所述接地网接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引线外周设置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通过固定栓固定在箱体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正面开设有透视窗和控制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防水挡板,所述防水挡板为向两侧倾斜设置的斜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底部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防震仓,所述防震仓内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万向轮架,其中所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与底座上顶板连接,所述万向轮架的滑动端伸出所述底座的下底面设置;所述万向轮架的滑动端设置有万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正面开设有调节窗口,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调节窗口对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采用定位栓与所述限位槽固定连接设置;当所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底部时,所述万向轮架收纳设置在底座内,当所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设置在限位槽开口端时,所述万向轮架将所述底座架起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架的固定端与所述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CN201922047915.9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防雷配电箱 Active CN211182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7915.9U CN211182952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防雷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7915.9U CN211182952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防雷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2952U true CN211182952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7915.9U Active CN211182952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防雷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2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45957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配电箱
CN209169709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开关设备用智能开关柜
CN211182952U (zh) 一种防雷配电箱
CN217770772U (zh) 一种抗干扰的一体化机柜
JP2006014500A (ja) キュービクル
CN209981787U (zh)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低压综合配电柜
CN216055914U (zh) 一种安全型挂壁式配电箱
CN211508358U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配电柜
CN110957656B (zh) 一种户外动态散热环网柜
CN21080752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防护装置
CN210608031U (zh) 一种户外安全型电气控制装置
CN215600857U (zh) 一种配电箱的防护装置
CN215645473U (zh) 一种带有配电箱防护结构的配电箱
CN215496532U (zh) 一种变电站高压断路装置
CN215119844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下避雷器手车
CN213304736U (zh) 带有配电箱安装架的配电箱
CN212210135U (zh) 一种高安全通信控制柜
CN215071196U (zh) 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
CN220605342U (zh) 一种移动式户外不锈钢配电箱
CN215185319U (zh) 一种具有加固防脱结构的配电控制设备
CN215813258U (zh) 一种电工用的直流电源仪器仪表
CN213401960U (zh) 一种防撞且性能好的配电柜
CN219498667U (zh) 一种配电控制设备防护装置
CN210725577U (zh) 一种微机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CN213277691U (zh) 一种高精度干式智能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