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0264U - 微型气象仪 - Google Patents

微型气象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0264U
CN211180264U CN201922118418.3U CN201922118418U CN211180264U CN 211180264 U CN211180264 U CN 211180264U CN 201922118418 U CN201922118418 U CN 201922118418U CN 211180264 U CN211180264 U CN 211180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emperature
connector
groove
conductiv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84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丰庆
邓才良
胡晓芳
徐超
葛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84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0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0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0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型气象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主板和安装于所述主机壳的第一导电组件,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所述主机壳外侧壁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固定槽的槽壁;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主机壳外,并部分插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接触导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避免主板发出的热量影响温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的检测,并且,减少外界空气对主板的腐蚀作用。

Description

微型气象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气象仪。
背景技术
微型气象仪主要是用于对环境土壤参数(比如土壤温度、湿度、EC值等参数)和环境参数(比如环境的湿度、温度、大气压、光照等参数)进行动态监测的智能终端。随着人们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方向的转变,微型气象仪越来越多被应该在农业生产中,用于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以便对农业的种植生产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种植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目前,微型气象仪中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主板为一体式结构,并位于微型气象仪的内部,在实际工作中,主板中产生的温度会传导至温度传感器,对温度传感器造成干扰,导致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另外由于湿度传感器在检测环境中空气的温湿度时需要与外界环境的空气直接接触,因此,需要在微型气象仪的壳体上设置通气口,而外界中的水汽会通过通气口进入微型气象仪的内部,导致主板生锈,甚至出现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气象仪,实现主板与温湿度传感器分离设置,减少主板发出的热量影响温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的检测,并且,避免外界空气对主板的腐蚀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型气象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主板和安装于所述主机壳的第一导电组件,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主机壳内,所述主机壳外侧壁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固定槽的槽壁;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位于所述主机壳外,并部分插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接触导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位于固定槽外并且设有通气口,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外界空气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的一端外,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盖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连接围合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通气口相连通,所述通气口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二导电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收纳腔外,另一端位于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底座插接于所述固定槽内,第二导电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组件接触导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底座远离盖体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壁设有环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环槽内,并且部分露出环槽外,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凸台的端面上;所述主机壳还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并且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固定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槽的底部;所述凸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分别与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和所述凸台的外壁挤压接触,以密封所述凸台的外壁和所述插接槽的内壁之间的缝隙。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盖体外侧壁设有卡脚,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设有卡槽,当所述外壳与所述主机壳连接时,所述卡脚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为金属触点,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为金属顶针。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主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二壳体的顶部,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围合有收容空间,所述主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边缘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密封槽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嵌入所述密封槽内,以密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连接处的缝隙。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微型气象仪还包括土壤探测棒,所述土壤探测棒一端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对检测点,所述检测点用于检测土壤电导率值,所述土壤探测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检测点电连接;所述主机壳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土壤探测棒内部与所述检测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设置;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主机壳内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外,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通孔密封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端插接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主机和温湿度检测装置,其中,主机包括主机壳、主板和安装于主机壳的第一导电组件,主板设置于主机壳内,主机壳外侧壁设有固定槽,第一导电组件的一端与主板电连接,第二导电组件的另一端露出于固定槽的槽壁;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与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温湿度检测装置位于主机壳外,并且部分插接于固定槽中,以使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接触导通。由于温湿度传感器位于主机壳外,主板位于主机壳内,使得主板与温湿度传感器相互隔离,避免主板中元器件发出的热量在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外界环境温度时产生干扰,另外,温湿度传感器位于主机壳外与外界空气接触,而主机壳不需要设置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通气口,从而减少外界空气中的水汽进入主机壳内,导致主板出现腐蚀或者短路的情况。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去除土壤探测棒)的一视角的爆炸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去除土壤探测棒)的局部爆炸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的A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温湿度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去除土壤探测棒)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土壤探测棒的立体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主机10 凸台531 光敏传感器9
温湿度检测装置20 环槽532 土壤探测棒30
主机壳1 插接槽13 检测点31
主板2 卡脚521 第一连接部32
固定槽11 卡槽111 第一连接器33
第一导电组件12 定位块112 第二连接部152
温湿度传感器3 定位槽522 第二连接器153
外壳5 第一壳体14 第一通孔321
第二导电组件4 第二壳体15 第二通孔154
通气口51 第二密封圈141 USB充电接口16
盖体52 密封槽151 凹槽155
底座53 供电模块7 盖帽17
第一密封圈6 太阳能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去除土壤探测棒)的一视角的爆炸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去除土壤探测棒)的局部爆炸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的A部放大图,微型气象仪包括:主机10和温湿度检测装置20,温湿度检测装置20安装于主机10外。
其中,主机10包括主机壳1、主板2和安装于主机壳1上的第一导电组件12,主板2位于主机壳1内,主机壳1的外侧壁设有固定槽11第一导电组件12的一端与主板2电连接,第一导电组件12的另一端露出于固定槽11的槽壁。温湿度检测装置20包括温湿度传感器3和第二导电组件4,温湿度传感器3与第二导电组件4电连接,温湿度传感器3用于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相接触,以检测到外界环境空气的温湿度。温湿度检测装置20位于主机壳1外,并且部分插接与固定槽11中,也即是,温湿度检测装置20与主机壳1可拆卸连接,当温湿度检测装置20插接与固定槽11时,第一导电组件12与第二导电组件4接触导通,以使温湿度传感器3和主板2电连接,也即是,外壳5可拆卸连接于主机壳1的固定槽11中,温湿度传感器3和主板2之间通过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的接触导通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温湿度检测装置20与主机10可拆卸连接。由于温湿度传感器3安装于外壳5内,主板2安装于主机壳1内,而外壳5安装于主机壳1外侧的固定槽11中,使得主板2和温湿度传感器3一内一外分别设置于主机壳1上,从而实现主板2与温湿度传感器3之间隔离设置,可大大减少微型气象仪在工作时,主板2中元器件发出的热量传递给温湿度传感器3,干扰温湿度传感器3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检测,另外,由于温湿度传感器3安装在外壳5外,而主机壳1则不需要像传统的微型气象仪一样设置用于温湿度传感器3与外界环境空气接触的通气口,从而减少外界环境空气中的水汽进入主机壳1内导致主板2出现腐蚀或短路的情况,再者,由于温湿度检测装置20与主机10可拆卸地插接,当温湿度检测装置20出现问题时,方便更换维修。
请再参阅图2和图3,温湿度检测装置20还包括外壳5,外壳5的一端插接与固定槽11内,另一端位于固定槽11外并且设有通气口51,通气口51与外壳5的内部相连通,温湿度传感器3安装于外壳5内,并且温湿度传感器3通过通气口51与外界环境空气接触,第二导电组件4设置于外壳5上,第二导电组件4的一端位于外壳5的一端外侧,另一端伸入外壳5内与温湿度传感器3电连接。
具体的,外壳5包括盖体52和底座53,盖体52为一端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底座53设置于盖体52的开口处,底座53与盖体52连接并围合有收纳腔,收纳腔与通气口51相连通,通气口51设置于盖体52上,温湿度传感器3收容于收纳腔内,第二导电组件4镶嵌设置于底座53上,第二导电组件4的一端位于收纳腔内并且与温湿度传感器3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收纳腔外,底座53插接于固定槽11内,并且底座53与主机壳1可拆卸连接,当底座53与主机壳1连接时,第二导电组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组件12接触导通。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2和图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温湿度检测装置的爆炸图,进一步的,温湿度检测装置2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6,底座53远离盖体52的一侧设有凸台531,凸台531为圆柱体结构,凸台531的外壁设有环槽532,第一密封圈6套设于环槽532内,并且部分位于环槽532外,第二导电组件4的另一端位于凸台531端面上,也即是,第二导电组件4的另一端镶嵌在凸台531,并且伸出凸台531的端面外。主机壳1还设有插接槽13,插接槽13位于固定槽11的底部,并且插接槽13与固定槽11相连通,第一导电组件12设置于插接槽13的底部。凸台531插接于插接槽13内,第一密封圈6分别与插接槽13的内壁和凸台531的外壁挤压接触,以密封凸台531的外壁和插接槽13的内壁之间的缝隙,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水汽通过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连接处的间隙进入到主机壳1内。
请再参阅图2至图4,对于上述盖体52,盖体52的外侧壁设有卡脚521,固定槽11的内侧壁对应设有卡槽111,当外壳5与主机壳1连接时,卡脚521与卡槽111相卡接,以使外壳5固定于主机壳1外侧的固定槽11中。卡脚521和卡槽111的数量相同,并且卡脚52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作为优选的,卡脚521的数量为两个,卡槽111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卡脚521分别设置于盖体52相对的两外侧壁,两个卡槽111设置于固定槽11两相对的内侧壁上。可以理解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脚521和卡槽11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请再参阅图3和图4,对于上述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第一导电组件12为金属探针,第二导电组件4为金属触点,并且金属探针的数量为四个,金属触点的数量与金属探针的数量相同。第一导电组件12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探针,可选地,第一导电组件12内设有弹簧,以使金属探针弹性抵接金属触点,提升两者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组件12也可以为金属触点,而第二导电组件4为金属探针,或者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为其他可拆卸连接电器连接件,比如:航空插头。进一步的,固定槽11内还设有定位块112,盖体52还设有定位槽522,定位槽522与定位块112相匹配,定位槽522与凸台531间隔设置,当底座53与主机壳1连接时,定位块112插接于定位槽522内,从而避免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连接错误,也即是通过定位槽522和定位块112的配合,可以避免出现金属探针没有与对应的金属触点接触导通的情况。
请参阅图5至图7,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去除土壤探测棒)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对于上述主机壳1,主机壳1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第一壳体14连接于第二壳体15的顶部,并且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连接围合有收容空间,主板2位于收容空间内,而固定槽11则设置于第二壳体15的外侧壁。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4的底部边缘设有第二密封圈141,第二壳体15的顶部设有密封槽151,当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5连接时,第二密封圈141嵌入密封槽151内,以密封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之间连接处的缝隙,以使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连接围合的收容空间成为密闭空间。
请再参阅图7,主机10还包括供电模块7、太阳能板8和光敏传感器9,供电模块7、太阳能板8和光敏传感器9分别与主板2电连接,其中,供电模块7设置于收容空间内,供电模块7为蓄电池,比如锂电池,用于给主板2等用电元件提供电源,太阳能板8和光敏传感器9间隔设置于第一壳体14外,太阳能板8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供电模块7中,光敏传感器9用于检测外界环境中的光照强度。
请参阅图8和图9,并结合图7,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的立体图,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中土壤探测棒的立体图,微型气象仪还包括土壤探测棒30,土壤探测棒30一端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对检测点31,土壤探测棒3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32和第一连接器33,第一连接器33与检测点31电连接。其中,检测点31为两个相邻并且间隔设置的金属触点,用于检测土壤中的电导率值,由于农业环境的土壤中含有水溶性盐,水溶性盐的浓度越高则土壤电导率值则越高,因此,通过检测土壤电导率值来判定的土壤中水溶性盐的浓度指标。主机壳1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器153,也即是,第二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器153设置于第二壳体15的底部,第二连接器153与主板1电连接,第二连接器153与第一连接器33相适配,第一连接部32与第二连接部152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器153与第二连接器153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第一连接部32与第二连接部152连接,第二连接器153与第二连接器153连接,以使土壤探测棒30与主机壳1连接,检测点31与主板2电连接,土壤探测棒30设有检测点31的一端插入土壤层中,土壤探测棒30作为主机10支撑支架,使主机10立于土壤的上方,当土壤探测棒30插入土壤层后,土壤层中的水溶性盐溶液会使检测点31导通,也即是,间隔设置的两个金属触点之间水溶性盐溶液相当于一个负载,两个金属触点之间的电导率值会因为盐溶液浓度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大小,主板2通过检测点31获取土壤层中电导率值,从而获取土壤中盐溶液的浓度,从而实现通过检测土壤层的导电率的大小判断农田土壤灌溉或者施肥之后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连接器153与第二连接器153断开时,检测点31与主板2断开,也即是,检测点31和主板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器33和第二连接器153的连接配合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土壤探测棒30设有多对检测点31,多对检测点31沿土壤探测棒30的竖直方向由上到下间隔设置,以使土壤探测棒30具有不同高度位置的检测点31,以检测不同深度的土壤层的电导率值,检测点31的对数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土壤探测棒30的长度进行设置。
具体的,请再参阅图7至图9,第一连接器33与第二连接器153为航空接头连接器,由于航空接口连接器连接后,其接口处可以密封起来,因此,避免水等导电液体进入第一连接器33和第二连接器153的接口导致短路的情况。
第一连接部32设有第一通孔321,第一通孔321位于第一连接部32的中间位置,第一通孔321与土壤探测棒30的内部相连通,第一连接器33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321伸入土壤探测棒30的内部与检测点31电连接,也即是,第一连接器33的一端的导线穿过第一通孔321之后进入土壤探测棒30的内部与检测点31电连接;第一连接器33的另一端位于第一通孔321外,并且第一连接器33与第一通孔321密封设置,比如:采用灌封胶灌注在第一通孔321处进行密封,也即是,第一连接器33与第一通孔321之间的间隙是密封的,以将第一连接器33的一端密封于土壤探测棒30的内部,另一端裸露在外,从而防止水等导电液体或者其他导电杂质通过第一通孔321进入土壤探测棒30内。
第二连接部152设有第二通孔154,第二通孔154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52的中间位置,第二通孔154与收容空间相连通,第二连接器153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154伸入收容空间内与主板2电连接,也即是,第二连接器153的一端的导线穿过第二通孔154之后进入主机壳1内与主板2电连接;第二连接器153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通孔154外,并且第二连接器153与第二通孔154密封设置,比如:采用灌封胶灌注在第二通孔154处进行密封,也即是,第二连接器153与第二通孔154之间的间隙是密封的,以将第二连接器153的一端密封于主机壳1的内部,另一端裸露在外,使得水等导电液体无法通过第二通孔154进入主机壳1内。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152螺接固定,第一连接器33和第二连接器153插接导通。
请参阅图10,并结合图7,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象仪的B部放大图,主机10设有USB充电接口16,USB充电接口16设置于第二壳体15外,并且USB充电接口16与主板2电连接,USB充电接口16用太阳能板8无法给供电模块7充电时,外部电源通过USB充电接口16给供电模块7进行充电。进一步的,第二壳体15的外侧壁设有凹槽155,USB充电接口16设置于凹槽155的底部,主机壳1还包括盖帽17,盖帽17与凹槽155相适配,盖帽17盖设于凹槽155内,并且与第二壳体15可拆卸连接,以使盖帽17用于盖合或者打开USB充电接口16,在需要使用USB充电接口16时,将盖帽17从凹槽155内取下,在不需要用到USB充电接口16时,将盖帽17盖设于凹槽15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USB充电接口16也可以用于外接设备,比如手机、电脑中读取主机10中检测到的环境中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主板2设置于主机壳1内,温湿度检测装置20可拆卸插接于主机壳1外侧的固定槽11中,主板2与温湿度传感器3通过第一导电组件12和第二导电组件4的接触导通实现电连接,以使主板2与温湿度传感器3分离设置于主机壳1的内外两侧,从而实现减少主板2中的其他元器件发出的热量传导给温湿度传感器3,影响温湿度传感器3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检测;另外,由于温湿度传感器3位于主机壳1外可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相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温湿度传感器3与主板2设置为一体式方案,则不需要在主机壳1上设置用于温湿度传感器3与外界环境中空气相接触的通气口,从而实现避免外界环境空气中的水汽分子进入主机壳1内,导致主板2出现腐蚀或者短路的情况;再者,由于温湿度检测装置20与主机10可拆卸地插接,因此,当温湿度检测装置20出现故障时,便于更换维修。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0),所述主机(10)包括主机壳(1)、主板(2)和安装于所述主机壳(1)的第一导电组件(12),所述主板(2)设置于所述主机壳(1)内,所述主机壳(1)外侧壁设有固定槽(11),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2)的一端与所述主板(2)电连接,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固定槽(11)的槽壁;
温湿度检测装置(20),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20)包括温湿度传感器(3)和第二导电组件(4),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电连接;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20)位于所述主机壳(1)外,并部分插接于所述固定槽(11),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2)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20)还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槽(11)内,所述外壳(5)的另一端位于固定槽(11)外并且设有通气口(5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并且通过所述通气口(51)与外界空气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设置于所述外壳(5)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5)的一端外,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5)内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包括盖体(52)和底座(53),所述底座(53)与所述盖体(52)连接围合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通气口(51)相连通,所述通气口(51)设置于所述盖体(52)上;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位于所述收纳腔内;
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设置于所述底座(53),第二导电组件(4)的一端位于所述收纳腔外,另一端位于所述收纳腔内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电连接,所述底座(53)插接于所述固定槽(11)内,第二导电组件(4)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组件(12)接触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2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6),所述底座(53)远离所述盖体(52)的一侧设有凸台(531),所述凸台(531)的外壁设有环槽(532),所述第一密封圈(6)套设于所述环槽(532)内,并且部分露出所述环槽(532)外,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凸台(531)的端面上;
所述主机壳(1)还设有插接槽(13),所述插接槽(13)位于所述固定槽(11)的底部,并且所述插接槽(13)与所述固定槽(11)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2)设置于插接槽(13)的底部;
所述凸台(531)插接于插接槽(13)内,所述第一密封圈(6)分别与所述插接槽(13)的内壁和所述凸台(531)的外壁挤压接触,以密封所述凸台(531)的外壁和所述插接槽(13)的内壁之间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2)外侧壁设有卡脚(521),所述固定槽(11)的内侧壁设有卡槽(111),当所述外壳(5)与所述主机壳(1)连接时,所述卡脚(521)与所述卡槽(111)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2)为金属触点,所述第二导电组件(4)为金属顶针。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1)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4)连接于第二壳体(15)的顶部,并且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连接围合有收容空间,所述主板(2)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固定槽(1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5)的外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4)与所述第二壳体(1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4)的底部边缘设有第二密封圈(141),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部边缘设有密封槽(151),所述第二密封圈(141)与所述密封槽(151)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壳体(14)与所述第二壳体(15)连接时,所述第二密封圈(141)嵌入所述密封槽(151)内,以密封所述第一壳体(14)和所述第二壳体(15)之间连接处的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象仪还包括土壤探测棒(30),所述土壤探测棒(30)一端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对检测点(31),所述检测点(31)用于检测土壤电导率值,所述土壤探测棒(3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32)和第一连接器(33),所述第一连接器(33)与所述检测点(31)电连接;
所述主机壳(1)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器(153),所述第二连接器(153)与所述主板(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5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153)与所述第一连接器(33)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设有第一通孔(321),所述第一连接器(3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21)伸入所述土壤探测棒(30)内部与所述检测点(31)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3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21)外,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器(33)与所述第一通孔(321)密封设置;
第二连接部(152)设有第二通孔(154),所述第二连接器(15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54)伸入所述主机壳(1)内与所述主板(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153)另一端位于第二通孔(154)外,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153)与所述第二通孔(154)密封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52)螺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3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器(153)的另一端插接导通。
CN201922118418.3U 2019-11-29 2019-11-29 微型气象仪 Active CN211180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8418.3U CN2111802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微型气象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8418.3U CN2111802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微型气象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0264U true CN21118026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8418.3U Active CN2111802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微型气象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0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80264U (zh) 微型气象仪
CN211234539U (zh) 一种新型温湿度传感器
CN218383042U (zh) 一种nvme ssd整盘功耗测试装置
CN208256089U (zh) 计量设备及抄表系统
CN207932016U (zh) 一种无线图像传输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206908038U (zh) 一种车载自动诊断仪
CN206098871U (zh) 一种快装式的桌孔插座
CN211652654U (zh) 微型气象仪
CN210181788U (zh) 一种模组终端
CN210982560U (zh) 一种电能表罩壳及具有该罩壳的电能表
CN211504173U (zh) 探头结构
CN211291765U (zh) 基于无线通信的冷链监测终端
CN210982738U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rtk接收机
CN208334310U (zh) 一种用于气体探测器上传感器部件插拔的装置
CN207124267U (zh) 一种铅酸电池监测系统、电池以及电动车
CN217877820U (zh) 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CN217060365U (zh) 一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装置
CN214277206U (zh) 一种蓝牙温度记录仪
CN220543093U (zh) 一种插座测试仪
CN220418714U (zh) 一种多方位的压力监测仪
CN217424559U (zh) 卡片式热像仪
CN216815455U (zh) 一种倾角检测装置
CN211507984U (zh) 模拟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CN217111030U (zh) 一种无线水表
CN210112116U (zh) 便于拆装的储存式夜视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Address after: B1601,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3, block a, Shenzhe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building, no.6,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IXIN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