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6916U -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6916U
CN211176916U CN201921746694.8U CN201921746694U CN211176916U CN 211176916 U CN211176916 U CN 211176916U CN 201921746694 U CN201921746694 U CN 201921746694U CN 211176916 U CN211176916 U CN 211176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an
support
drum
drain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66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sheng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sheng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sheng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sheng Hold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66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6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6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6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包括上盖、底壳、线盘支架、线盘和风扇,所述上盖与底壳的上端连接,上盖上设有显示器,所述底壳的下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橡胶材质的支撑腿,所述底壳的中部设有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包括托环、散热底座,所述托环设于散热底座的上端,所述散热底座与底壳连接,所述线盘安装在托环的上端,所述底壳上设有出风孔与进风孔,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分别设于线盘之间的两侧,所述进风孔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扇支架与底壳连接。通过线盘支架能够将线盘托起,使得线盘下方为悬空结构,风流从线盘支架的下方将聚集在底座内的热风从出风孔带走,解决了目前电磁炉由于内部热量聚集,导致温度过高停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市场上的超薄电磁炉,由于厚度较薄,其内部热量产生较多,常由于散热效果导致停机运行,需要等设备内部下降到一定温度后才能继续启动使用,非常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解决了目前电磁炉由于内部热量聚集,导致温度过高停机的问题,确保了电磁炉能够持续工作,同时降低内部温度,保证了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包括上盖、底壳、线盘支架、线盘和风扇,所述上盖与底壳的上端连接,上盖上设有显示器,所述底壳的下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橡胶材质的支撑腿,所述底壳的中部设有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包括托环、散热底座,所述托环设于散热底座的上端,所述散热底座与底壳连接,所述线盘安装在托环的上端,所述底壳上设有出风孔与进风孔,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分别设于线盘之间的两侧,所述进风孔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扇支架与底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下端设有套在进风孔外侧的筒状防护网,所述风扇设于防护网内。
优选的,所述风扇支架包括减震胶钉、安装板和弹簧,所述风扇固定在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减震胶钉与底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胶钉的外侧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减震胶钉的上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孔包括侧出风孔和下出风孔,所述侧出风孔设于底壳的后端,所述下出风孔设于底壳的底部并位于线盘支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线盘之间的两侧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设于下出风孔与进风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底座包括散热板、支撑板,所述散热板的数量为两张,两张散热板互相垂直,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与托环连接,散热板的下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上设有过风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线盘支架能够将线盘托起,使得线盘下方为悬空结构,利用风扇进行鼓风,风流从线盘支架的下方将聚集在底座内的热风从出风孔带走,实现散热效果,线盘支架能够将线盘多余的热量吸收并通过散热底座散发到空气中进行散热,加快了其散热效果,解决了目前电磁炉由于内部热量聚集,导致温度过高停机的问题,确保了电磁炉能够持续工作,同时降低内部温度,保证了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风扇的减震,降低震动对设备的影响,减小噪音,所述减震胶钉的外侧套有弹簧,实现对风扇的减震,减小风扇损伤,提高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线盘之间的两侧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设于下出风孔与进风孔之间,提高了风量,保证集中散热,加快了散热。
4、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散热底座,将由线盘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散热底座上,通过散热底座上的散热片进行散失,通过散热片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散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线盘支架的主视图;
图7为风扇支架与风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底壳;201-侧出风孔;202-支撑腿;203-下出风孔;204- 进风孔;3-显示器;4-导风片;5-线盘支架;501-托环;502-散热底座;503- 散热板;504-散热片;505-支撑板;506-过风孔;507-散热孔;6-线盘;7-风扇支架;701-减震胶钉;702-弹簧;703-支撑柱;704-安装板;8-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包括上盖1、底壳2、线盘支架5、线盘6和风扇8,所述上盖1与底壳2的上端连接,上盖1上设有显示器3,显示器用于进行温度设置与显示,以及模式的选择,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阐述,所述底壳2的下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橡胶材质的支撑腿202,支撑腿202一方面能够是底壳与桌面分离,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减震作用,同时橡胶材质能够防止划伤桌面,所述底壳2的中部设有线盘支架5,如图4所示,所述线盘支架5包括托环501、散热底座502,所述托环501 设于散热底座502的上端,所述散热底座502与底壳2连接,所述线盘6安装在托环501的上端,所述底壳2上设有出风孔与进风孔204,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204分别设于线盘6之间的两侧,所述进风孔204内设有风扇8,所述风扇8通过风扇支架7与底壳2连接。
通过线盘支架5能够将线盘6托起,使得线盘6下方为悬空结构,利用风扇进行鼓风,风流从线盘支架5的下方将聚集在底座2内的热风从出风孔带走,实现散热效果,线盘支架5能够将线盘多余的热量吸收并通过散热底座502散发到空气中进行散热,加快了其散热效果,解决了目前电磁炉由于内部热量聚集,导致温度过高停机的问题,确保了电磁炉能够持续工作,同时降低内部温度,保证了使用安全。
为了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在所述底壳2的下端设有套在进风孔外侧的筒状防护网,所述风扇8设于防护网内。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风扇支架7包括减震胶钉701、安装板704和弹簧702,所述风扇8固定在安装板704的中部,所述安装板704的两端设有支撑柱703,所述支撑柱703通过减震胶钉701与底壳2连接,从而实现对风扇的固定。
为了实现风扇的减震,降低震动对设备的影响,减小噪音,所述减震胶钉 701的外侧套有弹簧702,所述弹簧702的一端与减震胶钉701的上端连接,弹簧702的另一端与支撑柱703连接。
所述出风孔包括侧出风孔201和下出风孔203,所述侧出风孔201设于底壳2的后端,所述下出风孔203设于底壳2的底部并位于线盘支架5的一侧。
为了提高风量,保证集中散热,在所述线盘6之间的两侧设有导风片4,所述导风片4设于下出风孔203与进风孔204之间。
为了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如图5-6所示,所述散热底座502包括散热板 503、支撑板505,所述散热板503的数量为两张,两张散热板503互相垂直,所述散热板503的上端与托环501连接,散热板503的下端与支撑板505连接,所述散热板503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散热片504。通过该散热底座,将由线盘6 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散热底座上,通过散热底座上的散热片504进行散失,通过散热片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片504上设有过风孔506,所述散热板503上设有散热孔507,提高了风流速度,减小对风流的阻碍,保证风流运行的通常,提高了散热效率。

Claims (9)

1.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底壳(2)、线盘支架(5)、线盘(6)、和风扇(8),所述上盖(1)与底壳(2)的上端连接,上盖(1)上设有显示器(3),所述底壳(2)的下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橡胶材质的支撑腿(202),所述底壳(2)的中部设有线盘支架(5),所述线盘支架(5)包括托环(501)、散热底座(502),所述托环(501)设于散热底座(502)的上端,所述散热底座(502)与底壳(2)连接,所述线盘(6)安装在托环(501)的上端,所述底壳(2)上设有出风孔与进风孔(204),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204)分别设于线盘(6)之间的两侧,所述进风孔(204)内设有风扇(8),所述风扇(8)通过风扇支架(7)与底壳(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的下端设有套在进风孔外侧的筒状防护网,所述风扇(8)设于防护网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架(7)包括减震胶钉(701)、安装板(704)和弹簧(702),所述风扇(8)固定在安装板(704)的中部,所述安装板(704)的两端设有支撑柱(703),所述支撑柱(703)通过减震胶钉(701)与底壳(2)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钉(701)的外侧套有弹簧(702),所述弹簧(702)的一端与减震胶钉(701)的上端连接,弹簧(702)的另一端与支撑柱(70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包括侧出风孔(201)和下出风孔(203),所述侧出风孔(201)设于底壳(2)的后端,所述下出风孔(203)设于底壳(2)的底部并位于线盘支架(5)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6)之间的两侧设有导风片(4),所述导风片(4)设于下出风孔(203)与进风孔(204)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502)包括散热板(503)、支撑板(505),所述散热板(503)的数量为两张,两张散热板(503)互相垂直,所述散热板(503)的上端与托环(501)连接,散热板(503)的下端与支撑板(505)连接,所述散热板(503)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散热片(50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04)上设有过风孔(50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503)上设有散热孔(507)。
CN201921746694.8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Active CN211176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6694.8U CN211176916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6694.8U CN211176916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6916U true CN211176916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6694.8U Active CN211176916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6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0445A (zh) 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
CN201789710U (zh) 商业用电磁炉的机芯散热结构
CN211176916U (zh)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CN203447174U (zh) 一种热空气对流炸锅
CN203052812U (zh) 一种多功能取暖炉
CN204757046U (zh) 一种电磁灶及其散热结构
CN206861631U (zh) 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
CN206919079U (zh) 一种防昆虫且立体进风的高散热性能的电磁炉
CN107228388A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风道的电磁炉
CN205065825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
CN208282187U (zh) 一种电磁灶散热结构及电磁灶
CN202048604U (zh) 电磁炉散热风扇及风道结构
CN202675395U (zh) 后散热嵌入式电磁炉
CN207350387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2505002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电热锅
CN207514979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风道的电磁炉
WO2013004066A1 (zh) 一种电磁炉散热结构
CN219454027U (zh) 一种电磁炉静音结构
CN206113030U (zh) 改进散热结构的电磁炉
CN207132565U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加热用电磁加热器
CN205299646U (zh) 一种电磁炉
CN206648222U (zh) 一种具有电辅热功能的新风机
CN204084508U (zh) 电磁炉散热结构
CN201356422Y (zh) 聚热节能锅
CN217540829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