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3969U -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 Google Patents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3969U
CN211173969U CN201922273803.5U CN201922273803U CN211173969U CN 211173969 U CN211173969 U CN 211173969U CN 201922273803 U CN201922273803 U CN 201922273803U CN 211173969 U CN211173969 U CN 211173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drill rod
pipe fitting
square head
shap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8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位硕
杨志权
刘志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38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3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3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3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涉及挖掘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管件、方头、多个弧形板和多个键条;管件的一端与方头连接;多个键条间隔设置在管件的周向侧壁上,且键条沿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弧形板间隔焊接在管件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键条和方头之间;弧形板的一端与键条连接,另一端与方头焊接;弧形板的数量少于键条的数量,多个键条与弧形板的一端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方头焊接,因弧形板的数量小于键条的数量,弧形板与管件之间的焊缝数量减小,避免了在高应力区的焊缝数量较多,容易产生焊接缺陷造成钻杆芯杆的断裂,利用弧形板将多个键条与管件之间的对接焊缝上移到低应力区,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背景技术
旋挖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钻杆芯杆由扁头、钢管管体、键条和锻件圆盘、方头组成,键条与锻件圆盘分别焊接在钢管管体上,并且键条与锻件圆盘为对接结构,两根键条在钢管管体上形成四条焊缝,锻件圆盘为U型焊缝,最后在对接部位形成对接焊缝。虽然连接强度增大,但焊缝数量多,焊缝较多时更容易产生焊接缺陷,且锻件圆盘的长度通常较短,故多个焊缝处于扭转区,即高应力区,因此,焊缝极易开裂,降低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以解决现有旋挖机钻杆芯杆在高应力区键条与管体之间的焊缝数量较多,容易因焊接缺陷而造成的焊缝极易开裂,降低钻杆芯杆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包括管件、方头、多个弧形板和多个键条;所述管件的一端与所述方头连接;
多个所述键条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的周向侧壁上,且所述键条沿所述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多个所述弧形板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键条和所述方头之间;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键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头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键条的端面与所述弧形板朝向所述键条的端面对接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键条的端面上设置有去应力槽,且所述去应力槽的开口背后向所述方头。
进一步的,所述去应力槽为U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包括两个相对的连接部;每个所述弧形板与两个所述键条连接,所述键条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键条朝向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为第一斜面;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弧形板的内外表面;所述弧形板通过其上的所述通孔与所述管件塞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钻杆芯杆包括锻件圆盘,所述锻件圆盘套设在所述管件上,所述弧形板远离所述键条的一端与所述锻件圆盘的一端焊接,所述锻件圆盘的另一端与所述方头焊接。
一种旋挖机钻杆,包括所述的钻杆芯杆。
一种旋挖机,包括所述的旋挖机钻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包括管件、方头、多个弧形板和多个键条;所述管件的一端与所述方头连接;多个所述键条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的周向侧壁上,且所述键条沿所述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弧形板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键条和所述方头之间;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键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头焊接,在键条和方头之间设置弧形板,多个键条与弧形板的一端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方头焊接,因弧形板的数量小于键条的数量,弧形板与管件之间的焊缝数量减小,避免了在高应力区的焊缝数量较多,容易因焊接缺陷而造成的钻杆芯杆断裂,同时,利用弧形板将多个键条与管件之间的多个对接焊缝上移到低应力区,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挖机钻杆,包括所述的钻杆芯杆,因此,该旋挖机钻杆也具备所述钻杆芯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挖机,包括所述的旋挖机钻杆,因此,该旋挖机也具备所述的旋挖机钻杆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钻杆芯杆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Ⅰ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钻杆芯杆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钻杆芯杆的结构图。
图标:100-管件;200-键条;210-第一斜面;300-弧形板;310-连接部;311-第二斜面;320-通孔;400-方头;500-扁头;600-锻件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包括管件100、方头400、多个弧形板300和多个键条200。
管件100的一端与所述方头400连接;管件10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扁头500。
在本实施例中,管件100为圆柱形钢管,管件100的一端与方头400连接,管件100的另一端与扁头500连接。方头400用于将动力头传来的旋挖扭矩和压力传递给钻具,扁头500用于与旋挖机的提引器相连接,通过旋挖机的主卷扬、钢丝绳将钻杆吊起。方头400上设置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用于支撑其它各节钻杆,在提、放钻杆操作时减小其它各节钻杆的惯性冲击,对提引器、钢丝绳和主卷扬等零部件起缓冲保护作用。
多个键条200间隔焊接在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键条200沿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键条200用于传递旋挖扭矩和压力。
多个弧形板300间隔焊接在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键条200和所述方头400之间;弧形板300的一端与多个键条200连接,另一端与方头400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在键条200和方头400之间设置弧形板300,多个键条200与弧形板的一端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方头400焊接,因弧形板300的数量小于键条200的数量,弧形板与管件100之间的焊缝数量减小,避免了在高应力区的焊缝数量较多,容易因焊接缺陷而造成钻杆芯杆的断裂,同时,利用弧形板300将多个键条200与管件100之间的对多个接焊缝上移到低应力区,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键条200的端面与弧形板300朝向所述键条200的端面采用对接焊连接。
本实施例中,键条200的数量为六根,且间隔均匀地焊接在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弧形板30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弧形板300均匀地焊接在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沿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弧形板300设置在键条200和方头400之间,两根键条200分别对应一个弧形板300,即两根键条200的端面通过对接焊与一个弧形板300的远离方头400的端面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弧形板300朝向键条200的一侧设置凹部,凹部与所述键条200的端部宽度相适应,且键条200的端部插装在凹部内,从而实现键条200与弧形板300的连接。
进一步地,弧形板300靠近所述键条200的端面上设置有去应力槽,且所述去应力槽的开口背后向所述方头400。
具体地,弧形板300上设置去应力槽,当钻杆芯杆受扭转力时,能够有效减小键条200与弧形板300焊缝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去应力槽为U型槽。
具体地,U型槽在弧形板300上沿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键条200连接在U型槽相对的两侧,这样相当于两个键条200之间采用弧形过渡,能够有效的减小此处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每个弧形板300与两个键条200连接,U型槽包括两个相对的连接部310,所述键条200与所述连接部310连接。
本实施例中,两个键条200分别与两个连接部310连接,U型槽位于两个键条200之间,以使弧形板300能够更好地承受键条200的扭转力。
进一步地,键条200朝向所述连接部310的端面为第一斜面210;连接部310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210配合的第二斜面311。
具体地,键条200朝向所述弧形板300的一端设置第一斜面210,弧形板300的连接部310上设置有第二斜面311,第一斜面210和第二斜面311通过对接焊连接。因方头400将旋挖机的动力头传来的旋挖扭矩和压力传递给键条200,键条200与弧形板300之间采用斜面连接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焊缝受到的冲击,提高焊缝的寿命。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包括管件100、方头400、多个弧形板300和多个键条200;管件100的一端与所述方头400连接;多个所述键条2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键条200沿所述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弧形板3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键条200和所述方头400之间;弧形板300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键条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头400焊接;管件10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扁头500。多个键条200与弧形板的一端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方头400焊接,因弧形板300的数量小于键条200的数量,弧形板与管件100之间的焊缝数量减小,避免了在高应力区焊缝数量较多,容易产生焊接缺陷造成钻杆芯杆的断裂,同时,利用弧形板300将多个键条200与管件100之间的多个对接焊缝上移到低应力区,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弧形板300上设置有通孔320,通孔320贯穿弧形板300的内外表面;弧形板300通过其上的通孔320与管件100塞焊连接。
具体地,在每个弧形板300上设置多个间隔排布的通孔320,以使弧形板300和管件100能够通过塞焊连接,提高弧形板300与管件100的连接强度,提高钻杆芯杆的寿命。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包括管件100、方头400、多个弧形板300和多个键条200;管件100的一端与所述方头400连接;多个键条200间隔设置在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键条200沿所述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弧形板3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键条200和所述方头400之间;所述弧形板300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键条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头400焊接;管件10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扁头500。所述弧形板300的数量少于所述键条200的数量。多个键条200与弧形板的一端连接,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方头400焊接,因弧形板300的数量小于键条200的数量,弧形板与管件100之间的焊缝数量减小,避免了在高应力区焊缝数量较多,容易产生焊接缺陷造成钻杆芯杆的断裂,同时,利用弧形板300将多个键条200与管件100之间的对接焊缝上移到低应力区,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所述钻杆芯杆包括锻件圆盘600,所述锻件圆盘600套设在所述管件100上,所述弧形板300远离所述键条200的一端与所述锻件圆盘600的一端焊接,所述锻件圆盘600的另一端与所述方头400焊接。
具体地,锻件圆盘600与方头400焊接在一起,当锻件圆盘600受到钻杆的冲击时,通过与方头400之间的焊接关系,将冲击传递给方头400和管件100,从而避免了键条200焊缝受到冲击,提高焊缝的寿命。
一种旋挖机钻杆,包括上述的钻杆芯杆,以及套设在钻杆芯杆上的多个连接杆,钻杆芯杆与最内侧的连接杆连接,多个连接杆传动配合。因旋挖机钻杆包括所述的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也具备钻杆芯杆的优点,从而使旋挖机钻杆的寿命提高。
一种旋挖机,包括所述的旋挖机钻杆,因此该旋挖机也具备旋挖钻杆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包括管件100、方头400、多个弧形板300和多个键条200;所述管件100的一端与所述方头400连接;多个所述键条2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所述键条200沿所述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弧形板3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键条200和所述方头400之间;所述弧形板300的一端与所述多个键条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头400焊接;所述弧形板300的数量少于所述键条200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杆芯杆,在多个键条200和方头400之间设置多个弧形板300,多个键条200与每个弧形板300的一端连接,弧形板300的另一端与方头400焊接,因弧形板300的数量小于键条200的数量,以使弧形板与管件100之间的焊缝数量减小,即小于键条200与方头400直接连接时的焊缝数量,避免了在高应力区焊缝数量较多,容易因焊接缺陷而造成钻杆芯杆的断裂,同时中,利用弧形板300将多个键条200与管件100之间的对接焊缝上移到低应力区,提高钻杆芯杆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件(100)、方头(400)、多个弧形板(300)和多个键条(200);所述管件(100)的一端与所述方头(400)连接;
多个所述键条(2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所述键条(200)沿所述管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多个所述弧形板(300)间隔焊接在所述管件(100)的周向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键条(200)和所述方头(400)之间;所述弧形板(300)的一端与多个所述键条(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头(400)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条(200)的端面与所述弧形板(300)朝向所述键条(200)的端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00)靠近所述键条(200)的端面上设置有去应力槽,且所述去应力槽的开口背后向所述方头(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槽为U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包括两个相对的连接部(310);每个所述弧形板(300)与两个所述键条(200)连接,所述键条(200)与所述连接部(3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条(200)朝向所述连接部(310)的端面为第一斜面(210);所述连接部(3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210)配合的第二斜面(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00)上设置有通孔(320),所述通孔(320)贯穿所述弧形板(300)的内外表面;所述弧形板(300)通过其上的所述通孔(320)与所述管件(100)塞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杆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芯杆包括锻件圆盘(600),所述锻件圆盘(600)套设在所述管件(100)上,所述弧形板(300)远离所述键条(200)的一端与所述锻件圆盘(600)的一端焊接,所述锻件圆盘(600)的另一端与所述方头(400)焊接。
9.一种旋挖机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钻杆芯杆。
10.一种旋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挖机钻杆。
CN201922273803.5U 2019-12-17 2019-12-17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Active CN211173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803.5U CN211173969U (zh) 2019-12-17 2019-12-17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803.5U CN211173969U (zh) 2019-12-17 2019-12-17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3969U true CN211173969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2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803.5U Active CN211173969U (zh) 2019-12-17 2019-12-17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3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110A (zh) * 2021-03-30 2021-06-11 海安土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旋挖机钻杆的防扭曲焊接式加长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110A (zh) * 2021-03-30 2021-06-11 海安土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旋挖机钻杆的防扭曲焊接式加长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3969U (zh) 钻杆芯杆、旋挖机钻杆及旋挖机
JP4753426B2 (ja) 鋼管の接合継手
CN106869122A (zh)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机械接头结构
CN206830064U (zh) 旋挖钻机钻杆芯杆、旋挖钻机钻杆及旋挖钻机
CN104612597B (zh) 一种芯节杆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钻杆
EP2256251B1 (en) Pile and pile joint
CN212927738U (zh) 一种旋挖钻杆用整体式方头
CN205206753U (zh) 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钻杆
CN214302259U (zh) 一种建筑用h型钢连接结构
CN210817152U (zh)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现场连接钢筋预弯扳手
CN105257223A (zh) 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钻杆
CN211851669U (zh) Pdc钻头
CN210637041U (zh) 一种岩土工程打桩成孔钻头
CN211648021U (zh) 一种吊耳、挡环连接结构及旋挖钻机钻杆、旋挖钻机
CN112324180A (zh) 一种采用特制l型钢对穿连接提高砌体结构门窗洞口韧性及其施工方法
JP2010168789A (ja) 鋼管杭の機械式継手
CN210460524U (zh) 下管结构及钻杆
CN217976116U (zh) 旋挖钻机钻杆用芯节杆和旋挖钻机
CN219101221U (zh) 一种用于硬岩环切旋挖钻机的筒钻
CN104033109B (zh) 旋挖钻机桅杆及其组装方法
CN212337182U (zh) 一种可防止方头坠落的旋挖钻杆用芯节杆
CN208966212U (zh) 一种长螺旋钻机钻杆连接密封结构
CN218117705U (zh) 一种用于全回转全套管钻机的套管
CN212479099U (zh) 一种外节键条穿过后法兰的旋挖钻杆
CN218406076U (zh) 一种套筒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