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3114U -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3114U
CN211173114U CN201921962444.8U CN201921962444U CN211173114U CN 211173114 U CN211173114 U CN 211173114U CN 201921962444 U CN201921962444 U CN 201921962444U CN 211173114 U CN211173114 U CN 211173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connecting piece
metal connecting
metal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24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卫舟
张�林
张佳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24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3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3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31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涉及建筑梁体模板加固的技术领域。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板面模板、建筑外围结构模板和金属连接件;板面模板的内侧面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内侧面之间围设成能够容纳混凝土金属梁的容纳腔;金属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板面模板的顶面上,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容纳腔内的混凝土金属梁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外侧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PVC管和丝杠的加固方式,工序复杂,成本高;木胶合模板与钢管架之间采用木枋加固,成型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连接件的两端直接固定在两个模板上,使金属连接件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墙内,工序简单,成本低,混凝土成型质量好。

Description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体模板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进行支模搭设,由此,支模工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在进行支模搭设时,先固定板面模板和建筑外围结构模板,板面模板和建筑外围结构模板均采用木胶合模板,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设置待浇筑的混凝土架;两个木胶合模板的侧面分别设有固定丝杆两端的通孔,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通过PVC管支撑固定,丝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个木胶合模板上的通孔,丝杆的第二端穿过PVC管后,连接第二个木胶合模板上的通孔;丝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一个木胶合模板外侧面的第一钢管架上,在第一个木胶合模板的外侧面与第一钢管架之间设有木枋加固,丝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母锁紧在第二个木胶合模板外侧面的第二钢管架上,在第二个木胶合模板的外侧面与第二钢管架之间也设有木枋加固。
搭设完毕后,将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架上,浇筑完毕后,只需要将丝杆两端的螺母拆卸掉,即可将丝杆取下,以便搭设下一层支模继续使用。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丝杆的两端均采用螺母固定在钢管架上,施工时,为了确保加固牢固,需要在两个木胶合模板侧面的上侧位置和下侧位置均连接PVC管、丝杆,这样就增加了工序,耗费的施工材料多,施工作业周期长,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大,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第二,在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通过PVC管支撑固定,丝杆拆除后进行混凝土浇筑,PVC管需要留在混凝土墙内,此时,PVC管设置在混凝土墙侧面上的两端具有开孔,需要进行封堵,以避免混凝土墙出现漏水的现象,作业工序比较复杂。
第三,在木胶合模板与钢管架之间通过木枋加固,由于建筑结构的外围上部支撑薄弱,木枋的刚度小,淋雨晒干后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使得木枋在建筑外围结构中很难起到加固的作用,导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差,建筑结构外围上部容易出现胀模,实测实量不达标等问题,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混凝土修补量,修补起来点位较多,并且修补难度大,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采用PVC管和丝杠的加固方式,工序复杂,成本高;木胶合模板与钢管架之间采用木枋加固,成型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板面模板、建筑外围结构模板和金属连接件;
板面模板的内侧面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内侧面之间围设成能够容纳混凝土金属梁的容纳腔;
金属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板面模板的顶面上,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容纳腔内的混凝土金属梁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螺杆件;
螺杆件可拆卸连接在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螺杆件能够锁定建筑外围结构模板外侧面的钢管架。
进一步的,金属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固定头,固定头连接在板面模板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固定头与板面模板的顶面相连接的端面设有紧固件。
进一步的,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紧固件连接在固定头与板面模板的顶面相连接的端面上。
进一步的,金属连接件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内侧面连接的位置设有锁定块。
进一步的,锁定块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锥状。
进一步的,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段,螺杆件设有连接孔;
连接段连接在连接孔内,实现金属连接件与螺杆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螺杆件上设有弧形加固件,弧形加固件能够锁定建筑外围结构模板外侧面的钢管架。
进一步的,螺杆件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用于对弧形加固件的位置锁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板面模板的内侧面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内侧面之间围设成容纳腔,容纳腔内用于容纳混凝土金属梁,以利用容纳腔对混凝土金属梁的位置进行固定;金属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板面模板的顶面上,便于金属连接件的一端与板面模板之间的固定、拆卸,确保金属连接件的一端与板面模板之间连接的位置牢固;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容纳腔内的混凝土金属梁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外侧面,确保金属连接件能够直接浇筑在混凝土金属梁内进行固定,利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对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位置进行固定,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的侧面,确保金属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位置牢固,便于拆卸。浇筑混凝土后,金属连接件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墙内,使混凝土墙的两侧位置分别为金属连接件的两端位置,无需进行封堵,工序更加简单,加固方式牢固,成本低廉,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金属梁浇筑后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金属梁浇筑后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连接件与螺杆件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板面模板; 200-建筑外围结构模板; 300-金属连接件;
400-混凝土金属梁; 500-螺杆件; 600-钢管架;
101-容纳腔; 301-固定头; 302-紧固件;
303-锁定块; 304-连接段; 501-连接孔;
502-弧形加固件; 503-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包括板面模板100、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和金属连接件300;
板面模板100的内侧面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内侧面之间围设成能够容纳混凝土金属梁400的容纳腔101;
金属连接件300的一端连接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上,金属连接件300的另一端穿过容纳腔101内的混凝土金属梁400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左侧为板面模板100,右侧为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板面模板100的右侧面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左侧面之间围设成方形的容纳腔101,容纳腔101内用于容纳混凝土金属梁400,以使混凝土金属梁400设置在板面模板100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之间,便于对混凝土金属梁400的位置进行限定。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低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顶面,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侧面依次采用3mm电钻进行钻孔,用于固定金属连接件300的两端。金属连接件300采用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的左端与板面模板100的顶面可拆卸连接,便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连杆结构的左端与板面模板100之间进行拆除;连杆结构的右端可拆卸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侧面,便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连杆结构的右端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之间进行拆除,上述的连接结构能够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之前,达到最佳的支撑效果。
待上述结构连接完毕后,对板面模板100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之间的混凝土金属梁400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后,将连杆结构的左端与板面模板100的顶面拆除,连杆结构的右端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侧面拆除,此时连杆结构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墙内。
板面模板100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均为木胶合模板。
相比现有技术,在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采用PVC管支撑固定,PVC管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木胶合模板的内侧面,固定方式不稳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采用金属连接件300连接两个木胶合模板,金属连接件300的左端连接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连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侧面,以确保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的结构稳固性,能够使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连接的位置更加的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连接件300为金属的结构,只需要在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连接一排金属连接件300即可,工序更加简单,节省施工材料,使施工作业周期短,节省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项目成本,缩短了项目的工期。而现有技术中,在两个木胶合模板之间采用PVC管的结构,需要在两个木胶合模板的侧面上侧位置和下侧位置均设置PVC管,工序复杂,耗费施工材料,施工周期长,项目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金属连接件300的左端与板面模板100的顶面拆除,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侧面拆除,这时,金属连接件300设置在混凝土墙内,由于金属连接件30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混凝土墙的两个侧面,金属连接件300采用实心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无需进行金属连接件300的两端位置进行封堵,不会出现漏水问题,作业工序更加的简单;并且采用金属连接件300进行支撑固定,能够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确保建筑结构外墙上部不会出现胀模的现象,实测实量能够达标,提高实测实量分数,避免工程出现混凝土修补等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螺杆件500;
螺杆件500可拆卸连接在金属连接件300的另一端,螺杆件500能够锁定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外侧面的钢管架600。
在图2中,螺杆件500可拆卸连接在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并且螺杆件500能够将钢管架600锁定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右侧面,以利用螺杆件500对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位置进行锁定,利用钢管架600对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右侧面位置进行支撑固定。
进一步的,金属连接件300的一端设有固定头301,固定头301连接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固定头301为四棱柱状,固定头301可拆卸连接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上,安装时,固定头301对金属连接件300的左端位置进行固定,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固定头301与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之间进行拆卸,使金属连接件300的左端设置在混凝土墙的左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头301还可以采用圆柱状,或者为其他不规则状,只要便于金属连接件300的左端拆装即可。
进一步的,固定头301与板面模板100的顶面相连接的端面设有紧固件30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在固定头301的下端面设置紧固件302,紧固件302的下端具有锥状连接端,以使锥状连接端能够直接嵌入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锥状连接端为钉子,也可以为其他的尖锐物。
进一步的,紧固件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紧固件302连接在固定头301与板面模板100的顶面相连接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紧固件302均布设置在固定头301的下端面,以使固定头301的下端面受力均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紧固件302在固定头301的下端面任意排列,只要能够确保固定头301连接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紧固件302在固定头301的下端面排列成任意图形,例如在固定头30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排列成方形结构,确保固定头301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受力最大。
进一步的,金属连接件300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内侧面连接的位置设有锁定块30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金属连接件300的右段位置设置螺纹轴,锁定块303的中心位置设置螺纹孔,螺纹轴穿过螺纹孔,以使锁定块303连接在金属连接件300的右段位置,并且锁定块303的右端能够直接抵接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左侧面,利用锁定块303对金属连接件300的右段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锁定块303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锥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定块303采用塑料的材料制作,如图1所示,锁定块303横向设置,并且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以使锁定块303右端作为底座,支撑力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锁定块303的结构还可以为圆柱状、多棱柱状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金属连接件300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段304,螺杆件500设有连接孔501;
连接段304连接在连接孔501内,实现金属连接件300与螺杆件500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金属连接件300的右段,即连接段304为螺纹轴,螺杆件500的左端设置支撑圆盘,支撑圆盘能够抵接在锁定块303右端的凹槽内。
在支撑圆盘上设置连接孔501,连接孔501为螺纹孔,螺纹轴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使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与螺杆件500的左端可拆卸连接,对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螺杆件500上设有弧形加固件502,弧形加固件502能够锁定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外侧面的钢管架60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弧形加固件502的左侧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分别设置弧形槽,利用两个弧形槽分别卡接固定钢管架600上的两个钢管,将钢管架600锁定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右侧面;在弧形加固件502的中心位置设置螺纹孔,螺杆件500穿设在螺纹孔内,以利用螺杆件500对弧形加固件502的连接位置进行锁定。
进一步的,螺杆件500上设有锁紧件503,锁紧件503用于对弧形加固件502的位置锁定。
锁紧件503采用螺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件500上,并设置在弧形加固件502的右侧位置,以利用螺母对弧形加固件502的右侧位置进行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进行施工时,先在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位置、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侧面位置依次采用3mm电钻进行钻孔定位;然后将固定头301安装在板面模板100顶面的钻孔位置,将锁定块303安装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侧面的钻孔位置;金属连接件300穿过混凝土金属梁400,并且金属连接件300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头301、锁定块303;金属连接件300的连接段304穿过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右侧面的螺杆件500的连接孔501连接,弧形加固件502套设在螺杆件500上,并将钢管架600锁定在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右侧面,锁紧件503套设在螺杆件500上,并设置在弧形加固件502的右侧位置,再次对锁紧件503进行锁定,从而达到通过金属连接件300、螺杆件500将板面模板100与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连接成整体的结构,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只需拆除锁紧件503、弧形加固件502,连接段304与连接孔501分离,使螺杆件500与金属连接件300分离,对进行金属连接件300的右端位置进行封堵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加固方式,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面模板(100)、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和金属连接件(300);
所述板面模板(100)的内侧面与所述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内侧面之间围设成能够容纳混凝土金属梁(400)的容纳腔(101);
所述金属连接件(3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上,所述金属连接件(30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容纳腔(101)内的混凝土金属梁(400)连接在所述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外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件(500);
所述螺杆件(5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金属连接件(300)的另一端,所述螺杆件(500)能够锁定所述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外侧面的钢管架(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300)的一端设有固定头(301),所述固定头(301)连接在所述板面模板(100)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301)与所述板面模板(100)的顶面相连接的端面设有紧固件(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件(302)连接在所述固定头(301)与所述板面模板(100)的顶面相连接的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300)与所述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的内侧面连接的位置设有锁定块(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303)的形状为内宽外窄的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300)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段(304),所述螺杆件(500)设有连接孔(501);
所述连接段(304)连接在所述连接孔(501)内,实现所述金属连接件(300)与所述螺杆件(50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件(500)上设有弧形加固件(502),所述弧形加固件(502)能够锁定所述建筑外围结构模板(200)外侧面的钢管架(6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件(500)上设有锁紧件(503),所述锁紧件(503)用于对所述弧形加固件(502)的位置锁定。
CN201921962444.8U 2019-11-13 2019-11-13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3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2444.8U CN211173114U (zh) 2019-11-13 2019-11-13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2444.8U CN211173114U (zh) 2019-11-13 2019-11-13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3114U true CN21117311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244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3114U (zh) 2019-11-13 2019-11-13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3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2007B (zh) 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173114U (zh) 单侧模板加固装置
CN206784924U (zh) 一种组合式构造柱钢模板
CN201756793U (zh) 注塑拼块组合建筑模板
CN211524045U (zh) 一种轻型钢框胶合板模板
CN100334312C (zh) 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及建筑模框架施工方法
CN21181795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墙体混凝土浇筑成型模具
CN115262966A (zh) 一种浇筑钢筋混凝土用建筑模板锁紧设备
CN109930821B (zh) 柱状框架结构模
CN218912245U (zh) 一种板式梁模板加固装置
CN2200353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
CN210195243U (zh) 一种平板模板支撑装置
CN112727070A (zh) 一种钢框gmt组合模架
CN21353968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浇筑模板
CN216641516U (zh) 一种砌体墙加固装置
CN214302862U (zh) 一种组合方管桁架支撑件
CN212689613U (zh) 一种预制围墙压顶
CN218493087U (zh) 一种用于施工弧形清水墙接直墙阳角的模板体系
CN208235723U (zh) 连接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N21271545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
CN212773471U (zh) 一种梁用木模板支设结构
CN220451069U (zh) 一种拼接式建筑结构
CN215254596U (zh) 一种可拼接墙柱模板装置
CN214005978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叠合梁与楼承板拼装节点
CN219993103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