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2320U -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 Google Patents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2320U
CN211172320U CN201921594265.3U CN201921594265U CN211172320U CN 211172320 U CN211172320 U CN 211172320U CN 201921594265 U CN201921594265 U CN 201921594265U CN 211172320 U CN211172320 U CN 211172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tank
clean water
water
clea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42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鼎
赵国伟
许国栋
危松
柴干飞
青长江
龚扎力根白音
陶林
杨鸿玉
金阳
王庚庚
张继先
李亚庆
盖晓锋
王琦辉
任勇波
李晓鹏
江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42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2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2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2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包括一池体,池体的中部设有一隔离,使池体位于隔离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泥浆池和清水池;设于隔离上的可开合的闸门,通过开启闸门使泥浆池和清水池连通,以使清水池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内从而提升泥浆池水位;供将清水泵送至清水池内的清水主泵;供将清水池内的清水送至施工现场的清水流出管;供将施工现场的泥浆泵送至泥浆池内的泥浆流入管;以及供将泥浆池内的泥浆泵送出泥浆池的泥浆主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泥浆池内水位过低导致泥浆主泵空转或频繁开关而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背景技术
在利用高压水冲土的基坑开挖作业中,需要不断地为高压水枪提供清水,同时不断地将施工现场产生的泥浆抽排出去,而施工现场距离河道及泥浆沉淀池通常距离比较远,由此需要设置一个中转池对泥浆及清水进行中转。
现有的中转池中,泥浆池与清水池通常是设置两个独立的池体。经过实践操作发现,由于施工现场泥浆次泵损坏等因素,泥浆池的泥浆流入量时不时会小于泥浆流出量,继而导致泥浆池水位过低,发生泥浆主泵空转损坏的情况,而若根据泥浆水位频繁地开关泥浆主泵,又极大地缩短了泥浆主泵的使用寿命,两种方案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可以解决泥浆池水位过低导致泥浆主泵空转或频繁开关而易损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包括:
一池体,所述池体的中部设有一隔离,使所述池体位于所述隔离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泥浆池和清水池;
设于所述隔离上的可开合的闸门,通过开启所述闸门使所述泥浆池和清水池连通;
供将清水泵送至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主泵;
供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送至施工现场冲土的清水流出管;
供将施工现场的泥浆送至所述泥浆池内的泥浆流入管;
供将所述泥浆池内的泥浆泵送出所述泥浆池的泥浆主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一个池体利用隔离分隔成泥浆池和清水池,并在隔离上设置阀门,通过开合闸门来连通泥浆池和清水池,从而在泥浆水位低的情况下,可通过打开闸门让清水池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达到提升泥浆池水位的目的,避免了泥浆主泵空转或频繁启闭,进而避免了泥浆主泵损坏导致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泥浆池的底部设有一供搅拌泥浆的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泥浆池的底部凸设有一安装室,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叶,所述电机置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搅拌叶位于所述安装室上方。
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清水主泵设于所述清水池侧面的上部,所述清水流出管设于所述清水池侧面的下部;
所述泥浆流入管设于所述泥浆池侧面的上部,所述泥浆主泵设于所述泥浆池侧面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池体外的控制器;
所述泥浆池的内壁设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闸门上设有一供开合闸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使得所述泥浆池的水位到达所述水位监测器的高度时,所述水位监测器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以启动所述电机打开所述闸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可解决由于施工现场泥浆次泵损坏等因素,泥浆池内水位过低导致泥浆主泵空转或频繁开关而易损坏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一池体,池体的中部设有一隔离30,使池体位于隔离30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泥浆池20和清水池10;
设于隔离30上的可开合的闸门31,通过开启闸门31使泥浆池20和清水池10连通,以使清水池10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20内从而提升泥浆池20水位;
设于清水池10侧面的上部的清水主泵11,清水主泵11连接一清水流入管,清水流入管的端部置于河道内,通过清水主泵11将河道内的清水经由清水流入管泵送至清水池10内;
设于清水池10侧面的下部的清水流出管12,清水流出管12的端部连接一置于施工现场的清水次泵,通过清水次泵将清水池10内的清水经由清水流出管12泵送至施工现场以供冲土并形成泥浆;
设于泥浆池20侧面的上部的泥浆流入管21,泥浆流入管21的端部连接一置于施工现场的泥浆次泵,通过泥浆次泵将施工现场的泥浆经由泥浆流入管21泵送至泥浆池20内;
设于泥浆池20侧面的下部的泥浆主泵22,通过泥浆主泵22将泥浆池20内的泥浆泵送出泥浆池20。
泥浆池20的底部设有一供搅拌泥浆的搅拌装置23。较佳地,泥浆池20的底部凸设有一安装室24,搅拌装置23包括电机和搅拌叶,电机置于安装室24内,搅拌叶位于安装室24上方。通过搅拌装置23对泥浆池20内泥浆进行搅拌,以免泥沙沉淀。
由于清水池10内清水的水源来自河流,不存在水源缺失的情况,因而清水池10内的水位始终保持较高的水位。当泥浆池20的泥浆流入量小于泥浆流出量,使得泥浆池20的水位到达即将使泥浆主泵空转的低水位时,通过开启闸门31使泥浆池20和清水池10连通,清水池10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20内,从而提升了泥浆池20水位,避免了泥浆主泵22的空转,且无需频繁开关泥浆主泵22。
较佳地,清水主泵采用功率可调的泵,从而调节流入清水池的清水的流量。在打开闸门的同时可通过调大清水主泵的功率使更多清水流入清水池,以避免清水不足的情况发生,而在清水池回复到高水位后再将清水主泵功率调回正常功率。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还包括一设置于池体外的控制器(未图示)。泥浆池20的内壁设有水位监测器(未图示),水位监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水位监测器数量为两个,且上下分布,两个水位监测器设置的高度对应于泥浆池的低水位与正常水位。闸门31上设有一供开合闸门31的电机(未图示),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泥浆池20的水位到达低水位处的水位监测器时,该水位监测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以启动电机打开闸门31,由于清水池水位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位,此时清水池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并提升泥浆池的水位,直至泥浆池20的水位到达正常水位处的水位监测器,则该水位监测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以启动电机关闭闸门31。本实施方式无需人工对水位进行监控,节省了人力。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池体,于池体的中部设有一隔离30,使池体位于隔离30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泥浆池20和清水池10;
于隔离30上设置可开合的闸门31,通过开启闸门31使泥浆池20和清水池10连通,以使清水池10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20内从而提升泥浆池20水位;
于清水池10侧面的上部设置清水主泵11,将清水主泵11连接一清水流入管,并将清水流入管的端部置于河道内,开启清水主泵11从而通过清水主泵11将河道内的清水经由清水流入管泵送至清水池10内;
于清水池10侧面的下部设置清水流出管12,将清水流出管12的端部连接一置于施工现场的清水次泵,开启清水次泵从而通过清水次泵将清水池10内的清水经由清水流出管12泵送至施工现场以供冲土并形成泥浆;
于泥浆池20侧面的上部设置泥浆流入管21,将泥浆流入管21的端部连接一置于施工现场的泥浆次泵,通过泥浆次泵将施工现场的泥浆经由泥浆流入管21泵送至泥浆池20内;
于泥浆池20侧面的下部设置泥浆主泵22,通过泥浆主泵22将泥浆池20内的泥浆泵送出泥浆池20。
于泥浆池20的底部设置一供搅拌泥浆的搅拌装置2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于泥浆池20的底部凸设一安装室24,搅拌装置23包括电机和搅拌叶,将电机置于安装室24内,并使搅拌叶位于安装室24上方。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步骤:
于池体外设置控制器(未图示);
于泥浆池20的内壁设置水位监测器(未图示),将水位监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于闸门31上设置一供开合闸门31的电机(未图示),将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泥浆池20的水位到达水位监测器的高度时,水位监测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以启动电机打开闸门31。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池体,所述池体的中部设有一隔离,使所述池体位于所述隔离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泥浆池和清水池;
供将清水泵送至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主泵;
供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送至施工现场冲土的清水流出管;
供将施工现场的泥浆送至所述泥浆池内的泥浆流入管;
供将所述泥浆池内的泥浆泵送出所述泥浆池的泥浆主泵;以及
设于所述隔离上的可开合的闸门,通过开启所述闸门使所述泥浆池和清水池连通,以使清水池内的清水流入泥浆池内从而提升泥浆池水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池的底部设有一供搅拌泥浆的搅拌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池的底部凸设有一安装室,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叶,所述电机置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搅拌叶位于所述安装室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主泵设于所述清水池侧面的上部,所述清水流出管设于所述清水池侧面的下部;
所述泥浆流入管设于所述泥浆池侧面的上部,所述泥浆主泵设于所述泥浆池侧面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池体外的控制器;
所述泥浆池的内壁设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闸门上设有一供开合闸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使得所述泥浆池的水位到达所述水位监测器的高度时,所述水位监测器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以启动所述电机打开所述闸门。
CN201921594265.3U 2019-09-24 2019-09-24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Active CN211172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4265.3U CN211172320U (zh) 2019-09-24 2019-09-24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4265.3U CN211172320U (zh) 2019-09-24 2019-09-24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2320U true CN211172320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4265.3U Active CN211172320U (zh) 2019-09-24 2019-09-24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23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392A (zh) * 2019-09-24 2019-12-2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392A (zh) * 2019-09-24 2019-12-2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2320U (zh)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
CN210140474U (zh) 一种滗水器
CN211080521U (zh) 一种节能型污水泵站的清淤系统
CN110593392A (zh) 泥浆清水共用中转池及其施工方法
CN2835902Y (zh) 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下水装置
CN113562789A (zh) 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
CN213369449U (zh) 一种鱼缸溢流下水循环装置
CN109487875B (zh) 水中浸入式冲水水泵的智能马桶冲水系统
CN211816642U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2130833U (zh) 一种深水泵
CN2486612Y (zh) 生活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20343277U (zh) 活水装置、水生生物饲养装置
CN211752702U (zh) 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
CN211665844U (zh) 家庭中水利用装置
CN211198653U (zh) 一种新型二苯酮废水罐
CN220736350U (zh) 一种平流沉淀池中污泥池泥水分离结构
CN217053613U (zh) 一种给水箱整体结构
CN209429248U (zh) 家庭洗涤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04645192U (zh) 一种新型虹吸式冲洗阀箱
CN117585743B (zh) 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及调节方法
CN221014631U (zh) 井底集水清理系统
CN207934146U (zh) 一种多台离子反应电泳膜机的排水装置
CN101892694B (zh) 一种双排式座厕水封补水量的控制装置
CN2241713Y (zh) 抽水马桶水箱新型控量冲水器
CN210919151U (zh) 自动给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