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2000U -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 Google Patents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2000U
CN211172000U CN201921691450.4U CN201921691450U CN211172000U CN 211172000 U CN211172000 U CN 211172000U CN 201921691450 U CN201921691450 U CN 201921691450U CN 211172000 U CN211172000 U CN 211172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w
foundation pit
body structur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14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凯
龚琦
马延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14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2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2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2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包括混凝土主体结构,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包括位于基坑底部的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和位于基坑第一侧的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位于基坑第二侧的基坑围护桩,所述基坑围护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排支护桩和第二排支护桩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排支护桩之间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一排支护桩位于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二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上方;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的传力带。

Description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物红线利用率较高。基坑与周边建筑相邻较近,采用锚拉式锚索支护结构时,存在锚杆会破坏相邻的地下结构的问题。采用内支撑施工时,造成加大混凝土结构及土方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利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在不影响施工关键线路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在锚索不连续部位进行临时支撑支护结构的问题,使得基坑支护结构整体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包括:
混凝土主体结构,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包括位于基坑底部的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和位于基坑第一侧的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
位于基坑第二侧的基坑围护桩,所述基坑围护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排支护桩和第二排支护桩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排支护桩之间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一排支护桩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二端;
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上方;
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的传力带。
所述基坑围护桩还包括位于第一排支护桩、第二排支护桩以及止水帷幕的上侧的冠梁,所述冠梁通过锚筋锚固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排支护桩。
所述止水帷幕为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
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上层楼板、中层楼板和下层楼板,所述下层楼板和所述中层楼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上层楼板,中层楼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横梁。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还包括连接所述于传力带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的钢管换撑。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支护桩一侧的支撑腰梁、设置与所述中层楼板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牛腿,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腰梁和所述牛腿之间的钢支撑件。
所述牛腿锚固于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楼板上,所述支撑腰梁锚固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
所述牛腿的一侧和所述支撑腰梁的一侧分别设置预埋板,所述钢支撑焊接于二所述预埋板。
所述第一排支护桩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肥槽,所述肥槽中回填有土体,所述传力带为浇筑于所述土体上的混凝土传力带。
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第一端的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顶部垂直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传力带连接于第二横梁和第一排支护桩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利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在不影响施工关键线路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在锚索不连续部位进行临时支撑支护结构的问题,使得基坑支护结构整体稳定,可在施工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装置,包括:
混凝土主体结构,混凝土主体结构包括位于基坑底部的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和位于基坑第一侧的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连接于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
位于基坑第二侧的基坑围护桩,基坑围护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排支护桩 11和第二排支护桩12以及位于第一排支护桩11和第二排支护桩12之间的止水帷幕13,第一排支护桩11位于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二端;
设置于第一排支护桩11和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之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位于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上方;
设置于第一排支护桩11和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的传力带5。
混凝土主体结构为超前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超前施工混凝土结构距离基坑围护桩最近距离满足以下条件:大于反压土堆积时反压土体积底边长度,且满足排土人工、机械施工作业半径范围。
通过基坑围护桩对基坑进行支护,通过在第一排支护桩11和第二排支护桩 12之间设置止水帷幕13,形成不透水的墙体,通过设置于第一排支护桩11和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之间的钢支撑结构提供水平支撑力;通过传力带5将外侧土压力传递给楼板。
基坑围护桩还包括位于第一排支护桩11、第二排支护桩12以及止水帷幕 13的上侧的冠梁14,冠梁14通过锚筋锚固于第一排支护桩11和第二排支护桩 12。
止水帷幕13为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13。止水帷幕13的上侧与冠梁14 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间距,止水帷幕13的高度可根据需求设置。
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上层楼板31,中层楼板32和下层楼板33,下层楼板33和中层楼板32之间设置有第一立柱34,上层楼板,中层楼板32之间设置有第二立柱35,第一立柱34和第二立柱35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横梁36。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还包括连接于传力带5和第一横梁36之间的钢管换撑7。
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支护桩11一侧的支撑腰梁41、设置与中层楼板 32和第二立柱35之间的牛腿42,以及连接于支撑腰梁41和牛腿42之间的钢支撑件43。
牛腿42锚固于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楼板上,支撑腰梁41锚固于第一排支护桩11。
牛腿42的一侧和支撑腰梁1的一侧分别设置预埋板,钢支撑件43焊接于二预埋板。
支撑腰梁4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每间隔1500mm设置吊筋。吊筋上下端与第一排支护桩11内部主筋焊接连接,整个吊筋呈梯形。支撑腰梁41靠基坑一侧埋设埋板,钢支撑件43的一端焊接于支撑腰梁41的埋板。
牛腿42座于混凝土结构的楼板上,牛腿42通过钢筋锚固与混凝土楼板内。牛腿42埋设埋板,钢支撑件43的另一端焊接于牛腿42的埋板。
第一排支护桩11与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肥槽6,所述肥槽6中回填有土体,所述传力带5为浇筑于所述土体上的混凝土传力带。
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第一端的第三立柱 21,第三立柱顶部垂直连接有第二横梁22,传力带5连接于第二横梁22和第一排支护桩11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装置的施工步骤如下:
1)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13;
2)第二排支护桩12施工;
3)第一排支护桩11施工;
4)冠梁14施工;
5)基坑靠支护一侧内预留土体,挖土至设计支护桩支撑腰梁41设计底标高,预留支护结构反压土,通过反压土提供水平支撑力,预留土体的跨度及数量根据计算确定;远离支护一侧挖土至基础设计底标高;
6)支撑腰梁41施工,地下室结构施工,结构施工跨度及层数根据计算确定,确保钢支撑件43反力能够满足钢支撑件43支护时的作用力;牛腿42施工, 安装钢支撑件43,本实用新型中钢支撑件43采用支撑钢管;
7)挖除反压土;
8)反压土位置地下室结构施工,楼板沿外墙有洞口部分增加钢管换撑7;
9)支护桩于结构之间的肥槽6回填并浇筑混凝土传力带5;
10)整体施工结束后拆除钢支撑件43及钢管换撑7。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利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在不影响施工关键线路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在锚索不连续部位进行临时支撑支护结构的问题,使得基坑支护结构整体稳定,可在施工广泛应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主体结构,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包括位于基坑底部的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和位于基坑第一侧的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
位于基坑第二侧的基坑围护桩,所述基坑围护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排支护桩和第二排支护桩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排支护桩之间的止水帷幕,所述第一排支护桩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二端;
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之间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上方;
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的传力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围护桩还包括位于第一排支护桩、第二排支护桩以及止水帷幕的上侧的冠梁,所述冠梁通过锚筋锚固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和所述第二排支护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帷幕为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上层楼板、中层楼板和下层楼板,所述下层楼板和所述中层楼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上层楼板和所述中层楼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于所述传力带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的钢管换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支护桩一侧的支撑腰梁、设置与所述中层楼板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牛腿,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腰梁和所述牛腿之间的钢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锚固于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楼板上,所述支撑腰梁锚固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的一侧和所述支撑腰梁的一侧分别设置预埋板,所述钢支撑件焊接于二所述预埋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支护桩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肥槽,所述肥槽中回填有土体,所述传力带为浇筑于所述土体上的混凝土传力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主体结构的第一端的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顶部垂直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传力带连接于第二横梁和第一排支护桩之间。
CN201921691450.4U 2019-09-30 2019-09-30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Active CN211172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450.4U CN211172000U (zh) 2019-09-30 2019-09-30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450.4U CN211172000U (zh) 2019-09-30 2019-09-30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2000U true CN211172000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1450.4U Active CN211172000U (zh) 2019-09-30 2019-09-30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20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230A (zh) * 2021-06-24 2021-09-07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压土与预应力钢支撑结合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3718796A (zh) * 2021-09-30 2021-11-30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基坑支护功能的地下结构体系与施工方法
CN113737813A (zh) * 2021-09-30 2021-12-03 山东大学 一种结构工程主导的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及设计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6230A (zh) * 2021-06-24 2021-09-07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压土与预应力钢支撑结合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3718796A (zh) * 2021-09-30 2021-11-30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基坑支护功能的地下结构体系与施工方法
CN113737813A (zh) * 2021-09-30 2021-12-03 山东大学 一种结构工程主导的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及设计方法
CN113737813B (zh) * 2021-09-30 2023-03-14 山东大学 一种结构工程主导的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及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2000U (zh) 支护桩与混凝土主体结构组合的基坑围护体系
CN205742213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02672093U (zh) 锚拉式板桩墙坞壁结构
CN107313431A (zh) 临近不等高基坑同步施工方法
CN212641473U (zh) 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5239578B (zh) 富水砂层深基坑水下施工方法
CN103938634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895093B (zh) 一种半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06772U (zh) 一种双排钢板桩支护结构
CN105240018A (zh) 竖井施工装置及方法
CN21488368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105862662A (zh) 一种曲边拱形防波提
CN110805049B (zh) 一种山体边坡超厚度喷锚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951655A (zh) 预应力张拉情况下的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
CN204715364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109610516B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挡墙施工方法
CN204001705U (zh) 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
CN108005086B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高支墩反拉式斜撑结构
CN203821399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6586567U (zh) 一种坑中坑微型桩支护结构
CN110685287A (zh)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3709548U (zh) 一种深基坑楼座区域正负零梁板先行的结构体系
CN213477808U (zh) 钢结构地下车库快速构建结构
CN212534139U (zh) 一种地铁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108193695A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支撑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