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1957U -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1957U
CN211171957U CN201921474088.5U CN201921474088U CN211171957U CN 211171957 U CN211171957 U CN 211171957U CN 201921474088 U CN201921474088 U CN 201921474088U CN 211171957 U CN211171957 U CN 211171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ing
anchor
fixing rod
ele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40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风雨
王耀琪
隋作钢
刘官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40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1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1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1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设置于锚孔上方,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包括第一锚杆固定件、第二锚杆固定件和标高螺母,其中:第一锚杆固定件和第二锚杆固定件并列且间隔设置,以用于穿设锚杆,第一锚杆固定件和第二锚杆固定件与锚杆之间均留有预设间隙;标高螺母用于套设在锚杆外侧且与锚杆螺纹连接,标高螺母的底部分别与第一锚杆固定件的顶部和第二锚杆固定件的顶部抵接,通过调节标高螺母能对伸入锚孔内的锚杆高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抗浮锚杆标高控制难度大、施工后各锚杆的标高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和汽车数量的激增,城市正在不断发展地下空间,其地下建筑已经达到多层,随之而来的地下工程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抗浮锚杆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民建、交通及市政等工程,其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具体指的是抵抗其上建筑物向上移位而设置的结构构件。
现阶段,囊式抗浮锚杆是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中主控项目之一,而抗浮锚杆中标高的精准控制将直接影响到锚杆杆体插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影响抗浮锚杆的标高因素主要有:
1、抗浮锚杆在锚孔过程中由于机械误差,造成锚孔过深,下锚后,锚杆会继续下沉;
2、抗浮锚杆在注浆完成后,由于囊内注浆产生的重力大于锚孔内泥浆产生的浮力,抗浮锚杆会发生下沉现象。
上述因素造成现场施工锚杆顶标高控制难度大、机械与人工投入加大、施工效率低,且在施工中随意性大,施工完成后锚杆的标高不统一,在筏板基础施工前,需要二次接长或切割锚杆,费时、费工、费料,且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针对相关技术中建筑施工过程中抗浮锚杆标高控制难度大、施工后各锚杆的标高不统一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能够将锚杆的下部稳固的固定于锚孔内,避免出现锚杆下沉的情况,另外可对锚杆的上部标高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各锚杆标高的统一,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设置于锚孔上方,所述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包括第一锚杆固定件、第二锚杆固定件和标高螺母,其中:
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并列且间隔设置,以用于穿设所述锚杆,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与所述锚杆之间均留有预设间隙;
所述标高螺母用于套设在所述锚杆外侧且与所述锚杆螺纹连接,所述标高螺母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的顶部抵接,通过调节所述标高螺母能对伸入所述锚孔内的所述锚杆高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杆状结构,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平行设置于所述锚孔的两侧,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之间的中部位置用于穿设所述锚杆,所述锚杆沿竖直方向伸入至所述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根通丝螺杆,各所述通丝螺杆分别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各所述通丝螺杆的两侧分别拧紧有第一固定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丝螺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通丝螺杆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靠近两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方,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部和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部和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第四固定杆之间固定卡设有第一蝴蝶卡,所述通丝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蝴蝶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均为方管,所述第三固定杆和所述第四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固定杆为方管,所述第五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杆和第七固定杆,所述第六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上方,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八固定杆和第九固定杆,所述第八固定杆的上部和所述第九固定杆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六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杆的下部和所述第九固定杆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七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杆与所述第九固定杆之间固定卡设有第二蝴蝶卡,穿过所述第一蝴蝶卡的所述通丝螺杆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蝴蝶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固定杆、第七固定杆、第八固定杆和第九固定杆均为方管,所述第八固定杆和所述第九固定杆与所述第六固定杆和所述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十固定杆,所述第十固定杆的上部与所述第六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固定杆的下部与所述第七固定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十固定杆为方管,所述第十固定杆与所述第六固定杆和所述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块操作板,两块所述操作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的两侧,所述操作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操作板的底部与地面相贴合。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将锚杆穿设于第一锚杆固定件与第二锚杆固定件之间,在锚杆上套设有标高螺母,标高螺母的底部分别与第一锚杆固定件的顶部和第二锚杆固定件的顶部抵接,通过标高螺母将锚杆固定在第一锚杆固定件和第二锚杆固定件之间,避免锚杆出现下沉的情况,保证锚杆在锚孔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锚杆与第一锚杆固定件和第二锚杆固定件之间均留有间隙,通过调整标高螺母在锚杆上的位置,可调节位于锚孔上方的锚杆高度,将锚杆固定在预设的标高位置,操作方便、可控性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各锚杆标高的统一,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固定有锚杆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固定有锚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未固定锚杆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未固定锚杆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1、第一锚杆固定件;101、第一固定杆;102、第二固定杆;103、第三固定杆;104、第四固定杆;105、第一蝴蝶卡;106、第五固定杆;2、第二锚杆固定件;201、第六固定杆;203、第八固定杆;204、第九固定杆;205、第二蝴蝶卡;206、第十固定杆;3、操作板;4、标高螺母;5、筏板基础;6、锚孔;7、锚杆;8、通丝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设置于锚孔6上方,并对伸入锚孔6内的锚杆7进行固定。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包括第一锚杆固定件1、第二锚杆固定件2和标高螺母4,第一锚杆固定件1、第二锚杆固定件2和标高螺母4相互配合达到对伸入锚孔内的锚杆进行固定的目的,且通过调整标高螺母4在锚杆7上的位置,实现对地面以上锚杆7高度的调整,以满足将锚杆7固定于设计标高位置的要求。其中: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在水平方向上并列且间隔设置,以用于穿设锚杆7,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与锚杆7之间均留有预设间隙;标高螺母4用于套设在锚杆7外侧且与锚杆7的外壁上的螺纹配合连接,标高螺母4底部的一侧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顶部相抵,标高螺母4底部的另一相对侧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顶部相抵,通过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对标高螺母4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与标高螺母4螺纹连接的锚杆7进行固定,通过调节标高螺母4能对伸入锚孔6内的锚杆7高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标高螺母4将锚杆7固定在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避免锚杆7出现下沉的情况,保证锚杆7在锚孔6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锚杆7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均留有间隙,通过调整标高螺母4在锚杆7上的位置,可调节位于锚孔6上方的锚杆7高度,将锚杆7稳定的固定在预设的标高位置,操作方便、可控性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各锚杆标高的统一,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杆状结构,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平行设置于锚孔6上方的两侧,锚杆7位于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的中部位置,锚杆7沿竖直方向伸入至锚孔6内。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结构稳固,保证对锚杆7的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根通丝螺杆8,各通丝螺杆8分别依次贯穿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通丝螺杆8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两相对侧外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第一固定螺母拧紧在通丝螺杆8上并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两相对侧外壁贴合,通丝螺杆8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两相对侧外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拧紧在通丝螺杆8上并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两相对侧外壁贴合。通过通丝螺杆8、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的配合,保证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预留一定间隙,且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从而满足对锚杆7进行固定的要求。
具体的,如图2所示,通丝螺杆8的数量为两根,两根通丝螺杆8对应设置于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靠近两端的位置。节省通丝螺杆8的数量,在通丝螺杆8的设置数量最少的情况下,保证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稳定连接。
具体的,通丝螺杆8的直径为12mm。
如图1、图2所示,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块操作板3,一块操作板3设置的位置靠近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一侧端部,另一块操作板3设置的位置靠近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另一侧端部,操作板3的顶部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底部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底部相贴合,操作板3的底部与地面相贴合。通过操作板3能够对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提高地面的承压能力,保证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稳固的设置于锚孔上方。
具体的,操作板3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35mm。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第一锚杆固定件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第一固定杆101平行设置于第二固定杆102的上方,第一锚杆固定件1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固定杆103和第四固定杆104,第三固定杆103的上部外壁和第四固定杆104的上部外壁分别与第一固定杆10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杆103的下部外壁和第四固定杆104的下部外壁分别与第二固定杆102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杆103和第四固定杆104的外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蝴蝶卡105,第一蝴蝶卡105固定卡设在第三固定杆103与第四固定杆104的中部,通过第一蝴蝶卡105对第三固定杆103和第四固定杆104进行加固。其中,通丝螺杆8穿过第一蝴蝶卡105,与通丝螺杆8配合的一第一固定螺母拧紧在通丝螺杆8上,并与第一蝴蝶卡105的外壁紧密贴合。通过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具体结构设置,保证第一锚杆固定件1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从而保证锚杆7的稳定性,为施工打下牢固的基础。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五固定杆106,第五固定杆106的上部与第一固定杆101固定连接,第五固定杆106的下部与第二固定杆102固定连接,提高第一固定杆101与第二固定杆102连接的牢固程度。
具体的,第一固定杆101、第二固定杆102、第三固定杆103、第四固定杆104和第五固定杆106均可采用但不限于方管,第三固定杆103与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的连接方式均可为但不限于焊接,第四固定杆104与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的连接方式均可为但不限于焊接,第五固定杆106与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焊接。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第二锚杆固定件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杆201和第七固定杆(未示出),第六固定杆201平行设置于第七固定杆的上方,第二锚杆固定件2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八固定杆203和第九固定杆204,第八固定杆203的上部外壁和第九固定杆204的上部外壁分别与第六固定杆20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八固定杆203的下部外壁和第九固定杆204的下部外壁分别与第七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第八固定杆203和第九固定杆204的外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蝴蝶卡205,第二蝴蝶卡205固定卡设在第八固定杆203与第九固定杆204的中部,通过第二蝴蝶卡205对第八固定杆203和第九固定杆204进行加固。其中,通丝螺杆8穿过第一蝴蝶卡105后并穿过对应的第二蝴蝶卡205,与通丝螺杆8配合的另一第一固定螺母拧紧在通丝螺杆8上,并与第二蝴蝶卡205的外壁紧密贴合。通过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具体结构设置,保证第二锚杆固定件2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第二锚杆固定件2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相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锚杆7的稳定性,为施工打下牢固的基础。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十固定杆206,第十固定杆206的上部与第六固定杆201固定连接,第十固定杆206的下部与第七固定杆固定连接,提高第六固定杆201与第七固定杆连接的牢固程度。
具体的,第六固定杆201、第七固定杆、第八固定杆203、第九固定杆204和第十固定杆206均可采用但不限于方管,第八固定杆203与第六固定杆201和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均为但不限于焊接,第九固定杆204与第六固定杆201和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均为但不限于焊接,第十固定杆206与第六固定杆201和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焊接。
具体的,上述方管的规格为40*40mm,壁厚为3.5mm。
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锚杆7送入锚孔6中,在锚孔6上方锚入筏板基础5的位置设置标高螺母4,并将标高螺母4固定套设在锚杆7的外侧;
步骤S2:在锚孔6上方的两侧地面上铺设操作板3,锚杆7下锚后,将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穿设于锚杆7的两侧,并与标高螺母4配合对锚杆7进行固定;
步骤S3:测量锚孔6上方的锚杆7的顶部标高,由于锚杆7自身重力作用,可自动实现锚杆7向下移动,以向下调整标高;采用一卡钳固定标高螺母4,另一卡钳夹紧锚杆7并向上转动锚杆7,从而实现锚杆7向上移动,以向上调整标高,最终将锚杆7固定于设计标高位置处;
步骤S4:待向锚孔6内注浆完成,锚孔6与锚杆7之间的水泥浆达到初凝状态,锚杆7固定稳定,拆除标高螺母4、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并对标高螺母4、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表面进行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将锚杆7穿设于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在锚杆7上套设有标高螺母4,标高螺母4的底部分别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顶部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顶部抵接,通过标高螺母4将锚杆7固定在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避免锚杆7出现下沉的情况,保证锚杆在锚孔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施工打好基础。
二、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在锚杆7与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均留有间隙,通过调整标高螺母4在锚杆7上的位置,可调节位于锚孔6上方的锚杆7高度,便于将锚杆7固定在预设的标高位置,操作方便、可控性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各锚杆标高的统一,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通过多根通丝螺杆8对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进行固定连接,保证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具有稳定的连接关系,从而满足对锚杆7进行固定的要求。
四、该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中在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底部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底部与地面之间铺垫有操作板3,通过操作板3对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提高地面的承压能力,提高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第二锚杆固定件2设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设置于锚孔(6)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包括第一锚杆固定件(1)、第二锚杆固定件(2)和标高螺母(4),其中:
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并列且间隔设置,以用于穿设所述锚杆(7),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与所述锚杆(7)之间均留有预设间隙;
所述标高螺母(4)用于套设在所述锚杆(7)外侧且与所述锚杆(7)螺纹连接,所述标高螺母(4)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顶部抵接,通过调节所述标高螺母(4)能对伸入所述锚孔(6)内的所述锚杆(7)高度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杆状结构,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平行设置于所述锚孔(6)的两侧,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与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之间的中部位置用于穿设所述锚杆(7),所述锚杆(7)沿竖直方向伸入至所述锚孔(6)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根通丝螺杆(8),各所述通丝螺杆(8)分别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各所述通丝螺杆(8)的两侧分别拧紧有第一固定螺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丝螺杆(8)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通丝螺杆(8)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靠近两端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杆(101)和第二固定杆(102),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102)的上方,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固定杆(103)和第四固定杆(104),所述第三固定杆(103)的上部和所述第四固定杆(104)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103)的下部和所述第四固定杆(104)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103)与所述第四固定杆(104)之间固定卡设有第一蝴蝶卡(105),所述通丝螺杆(8)穿过所述第一蝴蝶卡(1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第二固定杆(102)、第三固定杆(103)和第四固定杆(104)均为方管,所述第三固定杆(103)和所述第四固定杆(104)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和所述第二固定杆(102)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五固定杆(106),所述第五固定杆(106)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106)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0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固定杆(106)为方管,所述第五固定杆(106)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01)和所述第二固定杆(10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杆(201)和第七固定杆,所述第六固定杆(20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上方,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八固定杆(203)和第九固定杆(204),所述第八固定杆(203)的上部和所述第九固定杆(204)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第六固定杆(201)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杆(203)的下部和所述第九固定杆(204)的下部分别与所述第七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杆(203)与所述第九固定杆(204)之间固定卡设有第二蝴蝶卡(205),穿过所述第一蝴蝶卡(105)的所述通丝螺杆(8)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蝴蝶卡(20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固定杆(201)、第七固定杆、第八固定杆(203)和第九固定杆(204)均为方管,所述第八固定杆(203)和所述第九固定杆(204)与所述第六固定杆(201)和所述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十固定杆(206),所述第十固定杆(206)的上部与所述第六固定杆(201)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固定杆(206)的下部与所述第七固定杆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固定杆(206)为方管,所述第十固定杆(206)与所述第六固定杆(201)和所述第七固定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块操作板(3),两块所述操作板(3)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两侧,所述操作板(3)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锚杆固定件(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锚杆固定件(2)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操作板(3)的底部与地面相贴合。
CN201921474088.5U 2019-09-05 2019-09-05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Active CN211171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088.5U CN211171957U (zh) 2019-09-05 2019-09-05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088.5U CN211171957U (zh) 2019-09-05 2019-09-05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1957U true CN211171957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4088.5U Active CN211171957U (zh) 2019-09-05 2019-09-05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19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9761A (zh) * 2019-09-05 2019-11-26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9761A (zh) * 2019-09-05 2019-11-26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CN110499761B (zh) * 2019-09-05 2024-02-06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7228U (zh) 一种防倾倒水泥电线杆
CN211171957U (zh)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CN201451078U (zh) 漂浮式拦鱼电网
CN204201279U (zh) 一种网架和钢格栅之间的管道吊杆
CN106284852A (zh) 一种平面可调位置的钢筋连接器
CN110499761B (zh) 抗浮锚杆标高调控装置
CN106638334B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28907U (zh) 一种养殖网箱
CN205954681U (zh) 一种用于定位装配管廊钢筋的结构
CN202039377U (zh) 预应力钢绞线组合锚栓
KR102455356B1 (ko) 태양광 패널 설치용 앙카볼트 시공장치
CN205822501U (zh) 一种预应力草砖模块拼接的墙体
CN204597304U (zh) 一种配电箱体安装固定装置
CN21169377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用的支撑连接装置
CN107830321B (zh) 用于电气支架的埋入式地脚螺栓定位调平装置
CN203423203U (zh) 预应力索结构地面光伏支架系统
CN207514385U (zh) 一种用于轻质墙板的管道支架
CN211006751U (zh) 一种轻型移动式屋面用设备基座
CN105525719A (zh) 一种c型钢骨架泡沫陶粒板
CN207891908U (zh) 山地光伏发电可调节钢管桩支架
CN208121555U (zh) 弹簧索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
CN206737445U (zh) 简易水平竖向两用调节器
CN207277160U (zh) 道路修复装置
CN204112575U (zh) 一种c型钢骨架泡沫陶粒板
CN219011094U (zh) 一种施工隔水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