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399U -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7399U
CN211167399U CN201922373483.0U CN201922373483U CN211167399U CN 211167399 U CN211167399 U CN 211167399U CN 201922373483 U CN201922373483 U CN 201922373483U CN 211167399 U CN211167399 U CN 211167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guard circle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34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alco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34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7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7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7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包括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在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在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倾斜支撑腿,在每一个螺旋桨支撑臂的中部下侧均设置一螺旋桨,该作业防护架还包括,第一方形防护圈与四个螺旋桨支撑臂的外端相连接,第二方形防护圈设置在第一方形防护圈的下侧,且第二方形防护圈通过若干连接杆与第一方形防护圈相连接。无人机的螺旋桨位于该防护架内的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构成的防护框架内,从而可完全避免螺旋桨碰壁现象的发生,继而可确保无人机在大棚内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指利用无线遥控设备和自身的控制感应装置配合而进行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随着无人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因无人机飞行器具有机动灵活、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无人机飞行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等工作场中,有效克服了有人驾驶飞机进行空中作业的不足。
现有的无人机的螺旋桨基本上都是在机架的最外端,利用上述无人机进行大棚内授粉或喷药作业时,因大棚内飞行操作空间有限,从而常发生螺旋桨碰壁显现,继而使得无人机遭受破坏,无法继续进行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无人机的螺旋桨位于该防护架内的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构成的防护框架内,从而可完全避免螺旋桨碰壁现象的发生,继而可确保无人机在大棚内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包括主控制器安装底座,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之间相互垂直,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倾斜支撑腿,其特征是,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的中部下侧均设置一螺旋桨,该作业防护架还包括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与所述四个螺旋桨支撑臂的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方形防护圈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的下侧,且第二方形防护圈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是由四个第一连接管、四个第一弹性条、四个T形套管和四个第二弹性条依次首尾串接构成的一封闭圈,所述T形套管的横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相串接,所述T形套管的纵管套置在所述螺旋桨支撑臂的端部,且纵管与螺旋桨支撑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方形防护圈是由四个第二连接管和四个第三弹性条依次首尾串接构成的一封闭圈,且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相对应,第二连接管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一弹性条、T形套管和第二弹性条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三弹性条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采用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二连接管与其正对的倾斜支撑腿之间设置一第一加强连杆,在相对的两个倾斜支撑腿之间设置一第二加强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大棚内使用安全可靠;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上下垂直分布,且通过连接杆实现连接,第一方形防护圈位于螺旋桨支撑臂的外端,而螺旋桨位于螺旋桨支撑臂的中部下侧,从而使得螺旋桨被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构成的防护框架包围,继而使得无人机在大棚内正常飞行时,螺旋桨不会发生碰壁现象,使得无人机可在大棚内正常作业;通过第一加强连杆将倾斜支撑腿与第二方形防护圈相连接,可提高第二方形防护圈的结构稳定性,继而利于提高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整体上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主控制器安装底座、11倾斜支撑腿、12第二加强连杆、2螺旋桨支撑臂、21螺旋桨、3第一方形防护圈、31第一连接管、32第一弹性条、33T形套管、331纵管、332横管、 34第二弹性条、4第二方形防护圈、41第二连接管、42第三弹性条、5连接杆、6第一加强连杆、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制器安装底座1,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2,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2之间相互垂直,无人机的主控制器固定安装在主控制器安装底座1上,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底座1的下部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倾斜支撑腿11,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2的中部下侧均设置一螺旋桨21,该作业防护架还包括第一方形防护圈3和第二方形防护圈4,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3与所述四个螺旋桨支撑臂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方形防护圈4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3的下侧,且第二方形防护圈4通过若干连接杆5与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3相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3是由四个第一连接管31、四个第一弹性条32、四个T形套管33和四个第二弹性条34依次首尾串接构成的一封闭圈,所述T形套管33的横管3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条32和第二弹性条34相串接,所述T形套管33的纵管331套置在所述螺旋桨支撑臂2的端部,且纵管331与螺旋桨支撑臂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形防护圈4是由四个第二连接管41和四个第三弹性条42依次首尾串接构成的一封闭圈,且第二连接管41与第一连接管31相对应,第二连接管4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第一连接管31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连接管31、第一弹性条32、T形套管33和第二弹性条34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具体的,在第一连接管31、第一弹性条32、横管332和第二弹性条34的两端均设置一第一通孔101,通过螺栓贯穿第一连接管31、第一弹性条32、横管332和第二弹性条34上相应的第一通孔101实现第一连接管31、第一弹性条32、横管 332和第二弹性条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41与第三弹性条42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具体的,在第二连接管41和第三弹性条4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通孔101,通过螺栓贯穿第二连接管41和第三弹性条42上的第一通孔101实现第二连接管41和第三弹性条42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41之间采用螺栓相连接,具体的,在所述连接杆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一第二通孔102,在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41设置有与连接杆5上的第二通孔102对应的第二通孔102,通过螺栓贯穿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41及连接杆5上的第二通孔102实现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41及连接杆5的固定连接。
为提高第二方形防护圈4的结构稳定性及四个倾斜支撑腿11之间的支撑强度,在此,在第二连接管41与其正对的倾斜支撑腿11之间设置一第一加强连杆6,在相对的两个倾斜支撑腿11之间设置一第二加强连杆12。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包括主控制器安装底座,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螺旋桨支撑臂,相邻的两个螺旋桨支撑臂之间相互垂直,在所述主控制器安装底座的下部设置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倾斜支撑腿,其特征是,在每一个所述螺旋桨支撑臂的中部下侧均设置一螺旋桨,该作业防护架还包括第一方形防护圈和第二方形防护圈,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与所述四个螺旋桨支撑臂的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方形防护圈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的下侧,且第二方形防护圈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方形防护圈是由四个第一连接管、四个第一弹性条、四个T形套管和四个第二弹性条依次首尾串接构成的一封闭圈,所述T形套管的横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相串接,所述T形套管的纵管套置在所述螺旋桨支撑臂的端部,且纵管与螺旋桨支撑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方形防护圈是由四个第二连接管和四个第三弹性条依次首尾串接构成的一封闭圈,且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相对应,第二连接管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一弹性条、T形套管和第二弹性条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三弹性条之间均采用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采用螺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其特征是,在第二连接管与其正对的倾斜支撑腿之间设置一第一加强连杆,在相对的两个倾斜支撑腿之间设置一第二加强连杆。
CN201922373483.0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Active CN211167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483.0U CN2111673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483.0U CN2111673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7399U true CN211167399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7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3483.0U Active CN2111673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7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8663A (zh) 一种用于井口放线的滑车
CN211167399U (zh) 一种无人机棚内作业防护架
CN208670283U (zh) 抗震支架
CN206909545U (zh) 高回弹力绝缘防鸟筑巢装置
SE539768C2 (sv) Kraftkabelarrangemang för en offshore-vindkraftpark och ett förfarande för att montera och demontera ett kabelarrangemang
CN206174828U (zh) 安全防护网
CN206148852U (zh) 支柱绝缘子及避雷器检修安全带挂架
CN210746298U (zh) 一种新型蔬菜栽培棚架
CN205654064U (zh) 特高压架构空中作业平台
CN113916737A (zh) 一种施工环境监测系统
CN208741785U (zh) 一种适用具有固定孔的电力设备安全带固定设备
CN207098032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的天线支架
CN209277320U (zh) 一种新型分阶段屈曲约束支撑
CN206528609U (zh) 用于浮空器的拉绊
CN209653545U (zh) 一种防台风装置
CN210942227U (zh) 一种无人机新型脚架收放装置
CN206190656U (zh) 一种包箍
CN206243495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训练防护网
CN219344120U (zh) 一种建筑外墙防护结构
CN211974289U (zh) 一种工程用攀附脚手架连接结构
CN111150562B (zh) 一种飞机上使用的担架救护设备
CN206917601U (zh) 一种异形钢结构外皮骨架爬梯
CN202831593U (zh) 反吊支架高空安装用操作平台
CN104843167A (zh) 基于s型索网络约束的排环支撑式软式飞艇支撑结构
CN207761190U (zh) 屋面光伏电站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