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7837U -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7837U
CN211157837U CN201921674439.7U CN201921674439U CN211157837U CN 211157837 U CN211157837 U CN 211157837U CN 201921674439 U CN201921674439 U CN 201921674439U CN 211157837 U CN211157837 U CN 211157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anesthesia
skin
tub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44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阙媛媛
彭晶
余相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744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7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7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7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外管和视窗,所述外管内部设置有内管,且内管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设置有推杆,且推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同时推杆和侧板均贯穿外管顶部,所述推杆前侧设置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固定架之间,且固定架固定在外管顶部前侧,所述内管底部贯穿外管底部与连接口相连接,且连接口设置在外管底部,所述连接口与连接座相连接,且连接座与软管相连接,所述软管与硬管相连接,且硬管左侧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硬管顶端设置有针头。该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中,便于在穿刺后对针头进行固定,且便于精确地把控麻醉剂的使用剂量和注射速度,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任何组织损害,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在进行局部麻醉的时候,就需要用到麻醉装置来对患者局部的区域注射麻醉药液,从而使得患者的局部区域麻醉。
现有的局部麻醉装置结构简单,通常为简易的注射器结构,在进行注射时,直推型的推杆不便于精准把控麻醉剂的注射计量,且在注射时,针头刺进皮肤后不易进行固定,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局部麻醉装置结构简单,通常为简易的注射器结构,在进行注射时,直推型的推杆不便于精准把控麻醉剂的注射计量,且在注射时,针头刺进皮肤后不易进行固定,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外管和视窗,所述外管内部设置有内管,且内管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设置有推杆,且推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同时推杆和侧板均贯穿外管顶部,所述推杆前侧设置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固定架之间,且固定架固定在外管顶部前侧,所述内管底部贯穿外管底部与连接口相连接,且连接口设置在外管底部,所述连接口与连接座相连接,且连接座与软管相连接,所述软管与硬管相连接,且硬管左侧设置有辅助板,所述硬管顶端设置有针头,且针头外侧设置有保护套,同时硬管右侧与贴合片相连接,所述视窗开设在外管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内管与活塞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塞的顶部初始直径大于内管的内壁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塞与推杆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和侧板与外管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齿轮与固定架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与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座与软管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硬管呈“L”形结构,且硬管与贴合片存在夹角,同时贴合片呈“H”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视窗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视窗均呈透明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设置有内管、活塞、推杆和侧板,活塞与内管的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橡胶材质的活塞便于配合内管形成良好的密封性,而推杆和侧板配合外管,便于提高推杆和侧板在进行伸缩时的稳定性;
2、该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设置有推杆、侧板、齿条和齿轮,通过转动齿轮便于配合推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且便于精确掌握推杆的推进速度和推进深度,提高了实用性;
3、该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设置有软管、硬管、辅助板、针头和贴合片,“L”形结构的硬管便于配合辅助板便于医生捏紧针头,提高穿刺时的便捷性,当针头刺入皮肤后,通过贴合片便于将针头固定在皮肤表面的当前位置,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硬管与贴合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活塞;4、推杆;5、侧板;6、齿条;7、齿轮;8、固定架;9、连接口;10、连接座;11、软管;12、硬管;13、辅助板;14、针头;15、保护套;16、贴合片;17、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外管1和视窗17,外管1内部设置有内管2,且内管2内设置有活塞3,内管2与活塞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塞3的顶部初始直径大于内管2的内壁直径,橡胶材质的活塞3与内管2的连接方式为过盈连接,便于提高密封性。
活塞3顶部设置有推杆4,且推杆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同时推杆4和侧板5均贯穿外管1顶部,活塞3与推杆4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4和侧板5与外管1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通过对称式设置的两个侧板5便于确保推杆4在进行移动时的稳定性,确保推杆4不会发生晃动。
推杆4前侧设置有齿条6,且齿条6与齿轮7相连接,齿条6与齿轮7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齿轮7与固定架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通过转动齿轮7,即可配合齿条6带动推杆4匀速进行移动,便于精确把握推杆4和活塞3的推进速度和推进距离,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齿轮7设置在固定架8之间,且固定架8固定在外管1顶部前侧,内管2底部贯穿外管1底部与连接口9相连接,且连接口9设置在外管1底部,连接口9与连接座10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座10与软管1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对软管11和针头14进行整体更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连接口9与连接座10相连接,且连接座10与软管11相连接,软管11与硬管12相连接,且硬管12左侧设置有辅助板13,硬管12呈“L”形结构,且硬管12与贴合片16存在夹角,同时贴合片16呈“H”形结构,由于通过贴合片16便于在针头14刺入皮肤后将针头14固定在皮肤表面,提高了实用性。
硬管12顶端设置有针头14,且针头14外侧设置有保护套15,同时硬管12右侧与贴合片16相连接,视窗17开设在外管1的前后两侧,视窗17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视窗17均呈透明结构,通过视窗17便于直观地了解到麻醉剂的注射剂量,提高了实用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首先将保护套15与针头14断开连接,随后将逆时针转动齿轮7,配合齿条6带动活塞3和推杆4开始匀速向上移动,配合针头14、软管11和硬管12将麻醉剂吸入内管2内,再通过辅助板13和硬管12将针头14刺入患者皮肤的制定位置,再将贴合片16贴在皮肤表面,此时针头14即固定在皮肤的当前位置,随后医生可双手握住外管1,顺时针转动齿轮7,配合齿条6带动推杆4和活塞3向下移动,推动麻醉剂通过连接口9和连接座10进入到软管11内,再通过软管11和针头14注入患者体内,在注射过程中,可通过视窗17实时观察麻醉剂的使用量,且通过调整齿轮7的转速,可对注射速度进行精确控制,当注射结束后,通过辅助板13配合硬管12将针头14从患者皮肤中抽出即可,这样就完成了该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包括外管(1)和视窗(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部设置有内管(2),且内管(2)内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顶部设置有推杆(4),且推杆(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同时推杆(4)和侧板(5)均贯穿外管(1)顶部,所述推杆(4)前侧设置有齿条(6),且齿条(6)与齿轮(7)相连接,所述齿轮(7)设置在固定架(8)之间,且固定架(8)固定在外管(1)顶部前侧,所述内管(2)底部贯穿外管(1)底部与连接口(9)相连接,且连接口(9)设置在外管(1)底部,所述连接口(9)与连接座(10)相连接,且连接座(10)与软管(11)相连接,所述软管(11)与硬管(12)相连接,且硬管(12)左侧设置有辅助板(13),所述硬管(12)顶端设置有针头(14),且针头(14)外侧设置有保护套(15),同时硬管(12)右侧与贴合片(16)相连接,所述视窗(17)开设在外管(1)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与活塞(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塞(3)的顶部初始直径大于内管(2)的内壁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与推杆(4)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4)和侧板(5)与外管(1)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6)与齿轮(7)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齿轮(7)与固定架(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9)与连接座(10)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座(10)与软管(1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2)呈“L”形结构,且硬管(12)与贴合片(16)存在夹角,同时贴合片(16)呈“H”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17)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视窗(17)均呈透明结构。
CN201921674439.7U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Active CN211157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4439.7U CN211157837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4439.7U CN211157837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7837U true CN211157837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4439.7U Active CN211157837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7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9623A (zh) * 2021-07-12 2021-10-19 马新刚 一种局麻用同步推进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9623A (zh) * 2021-07-12 2021-10-19 马新刚 一种局麻用同步推进装置
CN113509623B (zh) * 2021-07-12 2022-10-04 马新刚 一种局麻用同步推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0639B (zh) 穿刺头可调节的神经阻滞穿刺导管针
CN211157837U (zh) 一种麻醉科皮肤局部麻醉装置
CN209932923U (zh) 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
CN105327429A (zh) 自动定位及伤口保护的全自动注射装置及方法
CN202714858U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静脉采血针
CN202724360U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双翼静脉输液针
CN110974367B (zh) 一种ct影像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多功能进针器
CN212141080U (zh) 一种糖尿病治疗用注射装置
CN211611091U (zh) 颈静脉负压式可视回血置留针
CN217987668U (zh) 一种静脉穿刺超声引导定位辅助装置
CN217886138U (zh) 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穿刺装置
CN206138511U (zh) 一种间断式推进器
CN110585520A (zh) 颈静脉负压式可视回血置留针
CN215079403U (zh) 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
CN212789315U (zh) 一种防牵拉痛的静脉输液针
CN213048647U (zh) 预冲式注射装置
CN213589390U (zh) 一种新型兽医用药液注射装置
CN213721981U (zh) 一种采血装置
CN213030921U (zh) 智能兽医自动注射器
CN212491078U (zh) 一种新型麻醉科麻醉针刺仪
CN218684631U (zh) 一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注药装置
CN211094541U (zh) 一种麻醉用穿刺装置
CN214158178U (zh) 一种胰岛素泵输注管路助针装置
CN216319288U (zh) 一种防刺伤的胰岛素笔针
CN201006107Y (zh) 双翼式头皮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