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991U -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5991U
CN211155991U CN201921978235.2U CN201921978235U CN211155991U CN 211155991 U CN211155991 U CN 211155991U CN 201921978235 U CN201921978235 U CN 201921978235U CN 211155991 U CN211155991 U CN 211155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channel
knife
staple cartridge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82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82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5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5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5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所述钉仓组件包括钉仓、切刀和驱动件,所述钉仓包括第一钉仓部和第二钉仓部,第一钉仓部位于第二钉仓部的近端侧,所述第一钉仓部和第二钉仓部中分别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所述第二钉仓部设置有缝合钉,所述驱动件运动至所述第二钉仓部时,将所述第二钉仓部中的缝合钉推出;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未伸出所述第一钉仓部的上表面,而不会切割组织,所述切刀运动于第二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的上表面以切割组织。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在侧对侧吻合时出现交叉吻合区域。

Description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背景技术
直线型吻合器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用于伤口缝合或内部组织的缝合与切割。现有的直线型吻合器一般包括上钳夹、下钳夹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所述上下钳夹的远端侧相对设置有钉仓组件和钉砧,所述钉仓组件中设置有可相对所述钉仓组件移动的驱动件和切刀,所述驱动件由一推钮驱动。在手术时,首先将组织收容于钉仓组件和钉砧之间,通过操作闭合把手使得钉仓组件和钉砧夹紧组织,然后通过操作所述推钮依次驱动所述驱动件和切刀,将所述钉仓组件中的缝合钉吻合在组织上并对组织进行切割。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所述直线型吻合器进行侧对侧吻合,尤其是“T”型吻合时,不可避免地在吻合线交叉位置会出现交叉吻合区域。如图1所示,为一“T”型吻合的示例图,其中,吻合线F1和吻合线F2会出现交叉吻合区域C,在交叉吻合区域C会有缝合钉的交叉,并且切刀切割时也会因为交叉钉的存在而对组织产生拉扯力。因此,在交叉吻合区域C处会有吻合口瘘的风险。医生为了避免吻合口瘘的问题,往往需要在交叉吻合区域C处对组织进行包埋处理,不利于术后组织生长,并且额外增加的包埋处理会增加手术时长。
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避免在侧对侧吻合时出现交叉吻合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钉仓组件,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钉仓组件包括:
钉仓,所述钉仓包括第一钉仓部和第二钉仓部,所述第一钉仓部位于所述第二钉仓部的近端侧,所述第一钉仓部和所述第二钉仓部中分别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所述第二钉仓部中设置有缝合钉;
切刀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刀从所述第一刀槽的近端侧向所述第二刀槽的远端侧运动,且所述驱动件运动至所述第二钉仓部时,将所述第二钉仓部中的缝合钉推出;
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未伸出所述第一钉仓部的上表面,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二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的上表面以切割组织。
可选地,所述切刀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突起部,所述切刀从所述第一刀槽运动至所述第二刀槽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被所述第二刀槽的底面向上顶起而使得所述切刀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切刀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刀槽的第一侧壁设置有一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设置有一第二通道,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二刀槽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
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钉仓的底部设置有一护刀片,所述护刀片与所述第一刀槽的第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护刀片与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二通道。
可选地,所述护刀片与所述第二刀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第二刀槽的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二通道。
可选地,所述凸棱的近端侧表面设置为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上倾斜。
可选地,所述凸棱的远端侧表面设置为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下倾斜。
可选地,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刀槽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的近端侧面设置为第三引导面,所述第三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上倾斜。
可选地,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的远端侧面设置为第四引导面,所述第四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下倾斜。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侧还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钉仓部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槽相连通的切刀容纳部,所述切刀容纳部突出于所述第一钉仓部的第一钉仓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钉仓部的第一钉仓面低于所述第二钉仓部的第二钉仓面。
可选地,所述切刀的第二侧设置有切刀配合部,所述驱动件通过一推杆推动所述切刀配合部,以驱动所述推杆向所述钉仓的远端侧运动。
可选地,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远端侧;所述切刀位于所述钉仓的近端侧时,所述切刀配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部更靠近所述钉仓的远端侧。
可选地,所述切刀位于所述第一钉仓部时,所述第一突起部相对于所述切刀配合部更靠近所述第一钉仓部的第一钉仓面。
可选地,所述推杆设置有推杆配合部,所述推杆配合部为配合孔,所述切刀配合部为穿设于所述推杆配合部中的第二突起部;或,所述切刀配合部为配合孔,所述推杆配合部为穿设于所述切刀配合部中的第二突起部。
可选地,所述切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突起部;
所述切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切刀配合部,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与所述切刀配合部一一对应的推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所述的钉仓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通过将钉仓分为近端侧的第一钉仓部和远端侧的第二钉仓部,当驱动件和切刀在第一钉仓部中运动时,不会对组织进行缝合和切割,而当驱动件和切刀在第二钉仓部中运动时,才对组织进行缝合和切割,从而避免出现吻合线之间的交叉,避免吻合口瘘的风险,省去了包埋处理的步骤,降低了手术时长,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T”型吻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T”型吻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一钉仓部时钉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一钉仓部时钉仓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1-A1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A2-A2方向的剖视图;
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仓和护刀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护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仓的底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仓沿A1-A1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二钉仓部时钉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二钉仓部时钉仓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B1-B1方向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B2-B2方向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二钉仓部的远端侧时沿B1-B1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二钉仓部的远端侧时沿B2-B2方向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切刀位于第二钉仓部的远端侧时沿B1-B1方向的剖视图;
图20和图2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驱动件与切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钉仓 19 第四引导面
11 第一钉仓部 2 护刀片
111 第一钉仓部近端侧 21 护刀片远端侧
112 第一钉仓面 22 护刀片近端侧
113 切刀容纳部 23 凸棱
12 第二钉仓部 24 第一引导面
121 第二钉仓部远端侧 25 第二引导面
122 第二钉仓面 3 切刀
123 钉孔 31 刀片
13 第一刀槽 32 第一突起部
14 第二刀槽 33 第二突起部
15 第一通道 4 驱动件
16 第二通道 41 推杆
17 第三通道 42 配合孔
18 第三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以及包括该钉仓的医用吻合器。所述吻合器包括上钳夹、下钳夹以及用于闭合上下钳夹的闭合把手,所述上下钳夹的远端相对设置有钉仓组件和钉砧,所述钉仓组件包括钉仓、推钉片、缝合钉、切刀和驱动件,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刀从所述钉仓的近端侧向远端侧运动,且所述驱动件运动至所述钉仓部时,将所述钉仓部中的缝合钉朝向钉砧方向推出,使得所述缝合钉吻合在组织上。
为了避免交叉吻合区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钉仓分为第一钉仓部和第二钉仓部,所述第一钉仓部位于所述第二钉仓部的近端侧,所述第一钉仓部和所述第二钉仓部中分别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所述第一钉仓部中未设置缝合钉,只有所述第二钉仓部中设置有缝合钉,因此,所述驱动件运动于所述第一钉仓部时,不会对组织进行缝合。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未伸出所述第一钉仓部的上表面,此时不会对组织进行切割,而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二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的上表面以切割组织。
因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只有第二钉仓部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处会进行缝合和切割,而第一钉仓部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处则不会进行缝合和切割。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器进行侧对侧吻合时,所形成的缝合线不会与其他缝合线产生交叉吻合区域。例如,如图2所示的“T”型吻合中,在与区域C相对应的位置处只有缝合线2,而缝合线1避开了区域C相对应的位置,也就不会出现交叉钉,避免吻合口瘘的风险,省去了包埋处理的步骤。
下面结合图3~18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钉仓组件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3~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钉仓组件包括钉仓1、切刀3和驱动件4,所述钉仓1包括第一钉仓部11和第二钉仓部12,所述第一钉仓部11位于所述第二钉仓部12的近端侧,所述第一钉仓部11和所述第二钉仓部12中分别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刀槽13和第二刀槽14。所述第一钉仓部11中没有设置缝合钉,第一钉仓部11的第一钉仓面112未设置钉孔。所述第二钉仓部12中设置有推钉片和缝合钉,第二钉仓部12的第二钉仓面122设置有与所述缝合钉一一对应的钉孔123。其中,第一钉仓部11的近端侧111即对应于钉仓1的近端侧,第二钉仓部12的远端侧121即对应于钉仓1的远端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其中,远端侧指的是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近端侧指的是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钉仓的上表面指的是设置钉仓面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钉仓面相对的钉仓的另一侧表面为钉仓的下表面。上方或向上的方向是指从所述钉仓的下表面指向上表面的方向,下方或者向下的方向是指从所述钉仓的上表面指向下表面的方向。例如,在图9的视角中,钉仓1的近端侧(即第一钉仓部11的近端侧111)为图中左边一侧,钉仓1的远端侧(即第二钉仓部的远端侧121)为图中右边一侧;在图4中俯视图中所看到的钉仓1的表面即为钉仓1的上表面;在图5和图6的视角中,上方指的是图中视角的上方,下方指的是图中视角的下方。
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驱动件4和所述切刀3是位于所述钉仓1的近端侧的,即位于第一钉仓部11的近端侧111,此时切刀3位于第一刀槽13的近端侧。
在具有所述钉仓组件的吻合器进行击发时,医生推动推钮(图中未示出),推钮带动所述驱动件4从所述钉仓1的近端侧向远端侧运动,在此过程中所述驱动件4驱动所述切刀3从所述第一刀槽13的近端侧向所述第二刀槽14的远端侧运动。
所述驱动件4驱动所述切刀3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13时,由于第一钉仓部11没有缝合钉,不会对组织进行缝合,并且所述切刀3的顶端未伸出所述第一钉仓部11的上表面,也不会对组织进行切割;在所述驱动件4运动至所述第二钉仓部12时,将所述第二钉仓部12中的缝合钉朝向钉砧的方向推出钉孔123,以缝合组织,此时所述切刀3运动于所述第二刀槽14,所述切刀3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12的上表面以切割组织。
因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只有第二钉仓部12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处会进行缝合和切割,而第一钉仓部11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处则不会进行缝合和切割。采用具有该种钉仓组件的吻合器进行侧对侧吻合时,所形成的缝合线不会与其他缝合线产生交叉吻合区域。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切刀3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组织的刀片31,并且所述切刀3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突起部32,所述第一刀槽13的第一侧壁设置有一第一通道15,所述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设置有一第二通道16,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相连通。所述切刀3的结构可以参见图7和图8。所述切刀3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13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32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5中,所述切刀3进入所述第二刀槽14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32进入所述第二通道16。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切刀3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突起部33。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驱动件4设置有一推杆41,所述驱动件4通过所述推杆41推动所述第二突起部33,即驱动切刀3向所述钉仓1的远端侧运动。此处仅为切刀3的一种示例结构,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切刀3和驱动件4的配合方式也可以不同于图中示出的结构。优选地,所述推杆41为所述驱动件4上向远端延伸的推杆41,所述推杆41的侧壁贴近所述切刀3的第二侧,以限定切刀3的运动过程中不晃动。所述切刀3位于所述第一钉仓部11时,所述第一突起部32相对于所述第二突起部33更靠近所述第一钉仓部11的第一钉仓面112。即,如图6、图7所示的视图方向,所述第二突起部33接近于钉仓1的底部,而第一突起部32的高度高于第二突起部3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推杆41设置于所述驱动件4的远端侧,且所述切刀3位于钉仓1的近端侧时,所述第二突起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部32更靠近钉仓1的远端侧,这样,推杆41在向远端侧推动第二突起部33时,可以获得更稳定的驱动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16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通道15的底面。所述第一突起部31位于第一通道15中时,切刀3整体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切刀3的刀片31是收容于第一钉仓部11内部的,不会伸出第一钉仓部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突起部32从第一通道15进入第二通道16时,所述第一突起部32被第二通道16的底面向上顶起而向上运动,所述切刀3随之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切刀3的刀片31伸出到第二钉仓部12的上表面上方,可以对组织进行切割。相较于所第二突起部33,所述第一突起部32高于第二突起部33设置;且在切刀3向远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突起部32可绕所第二突起部33旋转。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避免对无需吻合的组织进行压榨,所述第一钉仓部11的第一钉仓面112低于所述第二钉仓部12的第二钉仓面122。从而使得第一钉仓部11处所对应的组织不会被钉仓组件和钉砧过度压榨。进一步地,由于第一钉仓面112高度较低,为了避免切刀3在第一钉仓部11中时,位置被限制得过低,而在切刀3从第一钉仓部11进入到第二钉仓部12时,切刀3需要有较大的位移才能伸出于第二钉仓面122上方,所述第一钉仓部11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槽13相连通的切刀容纳部113,所述切刀容纳部113突出于所述第一钉仓部11的钉仓面。切刀3在第一刀槽13中运动时,切刀3的顶端在切刀容纳部113中运动。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钉仓部12的上表面即对应于第二钉仓部12的第二钉仓面122,而第一钉仓部11的上表面的最高高度则对应于第一钉仓部11的切刀容纳部13的高度。切刀容纳部113的上表面优选是闭合的结构,将切刀3的顶端完全封闭于第一刀槽13中。切刀容纳部113的上表面优选与所述第二钉仓部12的第二钉仓面122平齐,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切刀容纳部113的上表面也可以略低于所述第二钉仓部12的第二钉仓面122。
如图9~12所示,所述钉仓1的底部设置有一护刀片2,所述护刀片2的近端侧22即为图中左边一侧,所述护刀片2的远端侧21即为图中右边一侧。所述护刀片2与所述第一刀槽13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表面作为所述第一刀槽13的底面,所述护刀片2与所述第二刀槽14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表面作为所述第二刀槽14的底面。
所述护刀片2的上表面还与所述第一刀槽13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共同限定所述第一通道15,即所述护刀片2与所述第一刀槽13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表面还作为所述第一通道15的底面,所述第一刀槽13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作为所述第一通道15的顶面。所述护刀片2的上表面还与所述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共同限定所述第二通道16,即所述护刀片2与所述第二刀槽14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表面还作为所述第二通道16的底面,所述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作为所述第二通道16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护刀片2与所述第二刀槽1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凸棱23,所述凸棱23与所述第二刀槽14的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二通道16。由于所述凸棱23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护刀片2未设置凸棱23处的上表面,因此,所述第二通道16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通道15的底面。
此处仅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在第一刀槽13的第一侧壁的中部开设一个通槽作为第一通道,直接在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上的中部开设一个通槽作为第二通道,而不需要护刀片2的配合。在另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切刀3的第一突起部32、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直接将第二刀槽14的底面设置得高于第一刀槽13即可,切刀3在从第一刀槽13运动至第二刀槽14时,会被第二刀槽14的底面向上顶起而伸出第二钉仓面121。
如图13~16所示,示出了切刀3进入到第二刀槽14中时钉仓组件的状态。从图13中可以看出,切刀3的顶端的刀片31伸出于第二钉仓部12的上表面,即第二钉仓部12的第二钉仓面122上方,此时切刀3继续向钉仓1的远端侧运动可以切割组织。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对所述切刀3从第一刀槽13到第二刀槽14中的运动进行引导,所述凸棱23的近端侧表面设置为第一引导面24,所述第一引导面24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上倾斜。所述第一引导面24可以设置为倾斜的平面或者弧面,以使得所述切刀从第一刀槽13进入第二刀槽14的过程更为顺畅。
进一步地,为了对切刀3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刀槽13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从而对于切刀3向上的运动也进行限定。与所述第一引导面24相对应地,所述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的近端侧面设置为第三引导面18,所述第三引导面18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上倾斜。所述第三引导面18可以是倾斜的平面或弧面,可以更好地引导所述切刀3的第一突起部32从第一通道15进入到第二通道16中。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16的远端侧还设置有第三通道17,所述第三通道17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通道16的底面。优选地,所述第三通道17的底面高度可以等于所述第一通道15的底面高度,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切刀3切割完毕组织之后,切刀3的顶端可以再次进入到钉仓1内部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切刀3的第一突起部32从第二通道16进入到第三通道17,所述凸棱23的远端侧表面设置为第二引导面25,所述第二引导面25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刀槽14的第一侧壁的远端侧面设置为第四引导面19,所述第四引导面19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引导面25和第四引导面19可以是倾斜的平面或弧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切刀3的第一突起部32在第二通道16和第三通道17之间的运动。
如图19~2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第三通道,即第二通道16一直延伸到第二钉仓部12的远端侧121,由此也就无需设置第二通道16的远端侧的第四引导面和护刀片2的远端侧21的第二引导面。
进一步地,在该另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手术完成后,切刀3的顶端可以再次进入到钉仓1的内部,在击发完成时,驱动件4可以将切刀3向钉仓1的近端侧拉回至所述第一通道15内。如图20和21所示,切刀3的顶端设置有刀片31,切刀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突起部3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突起部33。对应于切刀3的第二突起部33,在所述推杆41的远端侧设置一个配合孔42,将配合孔42套设在第二突起部33上,通过配合孔42和第二突起部33的配合使得切刀3和驱动件4的推杆41实现联动。在手术完成后,通过向吻合器的近端侧拉动驱动件4,推杆41即会带动所述切刀3向钉仓1的近端侧运动,而重新进入到第一通道15内,使得切刀3的顶端不再露出于钉仓1的上表面。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所述切刀3的另一侧设置一个配合孔,而在推杆41的远端侧设置一个配合突起部,将推杆41的配合突起部插入切刀3的配合孔中,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的联动。
在图20的视角中,第二突起部32优选靠近底端设置,而第一突起部32高于第二突起部33设置。在手术中切刀3从第一通道15进入第二通道16时,以及在手术完成后切刀3从第二通道16进入第一通道15时,在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的交界位置,切刀3均会发生绕第一突起部32的转动。对应地,切刀3的第二突起33与推杆41的配合孔42之间也会发生相对转动。为了更好地适应该种转动,切刀3的第二突起33和推杆41的配合孔42的配合面优选是平滑的弧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切刀3的第二突起33可以是圆柱形突起,推杆41的配合孔42为圆柱形孔。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切刀3和推杆41的联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配合方式。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相互进行组合。例如,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具有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和第三通道17的情况下,也增加推杆41的配合孔42与切刀3的第二突起33配合以实现联动,或者,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取消第三通道17后,并不设置推杆41的配合孔42,即推杆41只能向钉仓1的远端侧推动切刀3而无法向钉仓1的近端侧拉回切刀3等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32优选高度高于第二突起部33,所述推杆41同样优选设置于所述驱动件4的远端侧,且所述切刀3位于钉仓1的近端侧时,所述第二突起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部32更靠近钉仓1的远端侧,这样,推杆41在向远端侧推动第二突起部33时,可以获得更稳定的驱动结构。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平衡驱动件及切刀的受力,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突起部32及第二突起部33均设为对称设置的一组,分别设于所述切刀3的两侧;所述驱动件4的所述推杆41、所述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及所述第三通道也适应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通过将钉仓分为近端侧的第一钉仓部和远端侧的第二钉仓部,当驱动件和切刀在第一钉仓部中运动时,不会对组织进行缝合和切割,而当驱动件和切刀在第二钉仓部中运动时,才对组织进行缝合和切割,从而避免出现吻合线之间的交叉,避免吻合口瘘的风险,省去了包埋处理的步骤,降低了手术时长,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医用吻合器,所述钉仓组件包括:
钉仓,包括第一钉仓部和第二钉仓部,所述第一钉仓部位于所述第二钉仓部的近端侧,所述第一钉仓部和所述第二钉仓部中分别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所述第二钉仓部中设置有缝合钉;
切刀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刀从所述第一刀槽的近端侧向所述第二刀槽的远端侧运动,且所述驱动件运动至所述第二钉仓部时,将所述第二钉仓部中的缝合钉推出;
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未伸出所述第一钉仓部的上表面,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二刀槽时,所述切刀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的上表面以切割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突起部,所述切刀从所述第一刀槽运动至所述第二刀槽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被所述第二刀槽的底面向上顶起而使得所述切刀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二钉仓部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刀槽的第一侧壁设置有一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设置有一第二通道,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一刀槽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切刀运动于所述第二刀槽中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
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的底部设置有一护刀片,所述护刀片与所述第一刀槽的第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护刀片与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二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刀片与所述第二刀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第二刀槽的一侧壁限定所述第二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近端侧表面设置为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上倾斜;
所述凸棱的远端侧表面设置为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刀槽的第一侧壁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的近端侧面设置为第三引导面,所述第三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上倾斜;
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一侧壁的远端侧面设置为第四引导面,所述第四引导面从其近端侧边向远端侧边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侧还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钉仓部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槽相连通的切刀容纳部,所述切刀容纳部突出于所述第一钉仓部的第一钉仓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钉仓部的第一钉仓面低于所述第二钉仓部的第二钉仓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第二侧设置有切刀配合部,所述驱动件通过一推杆推动所述切刀配合部,以驱动所述推杆向所述钉仓的远端侧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远端侧;
所述切刀位于所述钉仓的近端侧时,所述切刀配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部更靠近所述钉仓的远端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位于所述第一钉仓部时,所述第一突起部相对于所述切刀配合部更靠近所述第一钉仓部的第一钉仓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设置有推杆配合部,所述推杆配合部为配合孔,所述切刀配合部为穿设于所述推杆配合部中的第二突起部;或,所述切刀配合部为配合孔,所述推杆配合部为穿设于所述切刀配合部中的第二突起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钉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突起部;
所述切刀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切刀配合部,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与所述切刀配合部一一对应的推杆。
17.一种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钉仓组件。
CN201921978235.2U 2019-11-15 2019-11-15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Active CN211155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8235.2U CN211155991U (zh) 2019-11-15 2019-11-15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8235.2U CN211155991U (zh) 2019-11-15 2019-11-15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5991U true CN211155991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8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8235.2U Active CN211155991U (zh) 2019-11-15 2019-11-15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5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1277B (zh) 用于吻合术的椭圆形腔内外科缝合器
US11707278B2 (en) Surgical stapler tool assembly to minimize bleeding
AU2015396219B2 (en) Small diameter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CA2685717C (en) Variable size-uniform compression staple assembly
US11540828B2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formed staple height of suture staple in stapler and stapler comprising same
WO2020244463A1 (zh) 钉仓组件、端部执行器及外科器械
WO2024104196A1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和外科器械
WO2024104343A1 (zh) 抵钉座和外科器械
WO2021088204A1 (zh) 一种吻合器及其切缝组件、固定组件
CN215874787U (zh) 钉头部及医用吻合器
CN109419544A (zh) 一种吻合钉成型方法
CN211155991U (zh)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CN112807041A (zh) 钉仓组件及医用吻合器
CN109984790B (zh) 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JP6615780B2 (ja) ドライバ安定化配置構成を有する外科用締結具カートリッジ
EP3868307A1 (en) Laparoscopic purse string suture device
JP6615779B2 (ja) 発射要素監視配置構成を有する外科用エンドエフェクタ
CN209996388U (zh) 钉砧及包括其的医用吻合器
CN219207112U (zh) 控制腔镜吻合器钳口大小的装置及腔镜吻合器
CN112674823B (zh)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CN213156137U (zh) 一种用于腔内吻合器的钉仓保护装置、执行端及吻合器
US11324500B2 (en)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CN211985543U (zh) 切割吻合器的单侧缝合钉仓
CN218009829U (zh) 吻合器钉仓及吻合器
CN219613946U (zh) 三排等距缝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