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964U -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5964U
CN211155964U CN201921569091.5U CN201921569091U CN211155964U CN 211155964 U CN211155964 U CN 211155964U CN 201921569091 U CN201921569091 U CN 201921569091U CN 211155964 U CN211155964 U CN 211155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nd
connecting portion
included angle
connecting part
straigh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90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佳
金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9215690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5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5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5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其包括直板部;第一连接部,直板部的一侧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端;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一侧端;握持部,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直板部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夹角,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第二夹角,第二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具有第三夹角;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以及第三夹角均小于180°,且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分别处于第一连接部相背的两侧,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分别处于第二连接部相背的两侧。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骨盆骨折手术时,采用手术拉钩拉开手术视野,但是,现在的手术拉钩着力不变,使手术视野暴露不够好,且手术过程中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手术拉钩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包括:
直板部;
第一连接部,所述直板部的一侧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端;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端;
握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
所述直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以及所述第三夹角均小于180°,且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分别处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夹角和所述第三夹角分别处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背的两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握持部均为板状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握持部中相邻连接中的至少两个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握持部为一体成型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部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端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握持部的一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配合的第三卡扣件,所述第三卡扣件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及固定件,所述第一子板上开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子板上开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弯曲。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握持部上安装有卡扣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弧形状结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该装置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直板部易于在骨组织、肌肉、脂肪、皮肤等处进行着力;保持拉钩姿势时,第一连接部可按压手术开口周边肌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抑制肌肉收缩;同时,第一连接部可通过按压人体得到支撑,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可作为支撑点实现支撑,进一步使得使用更为省力;并且,该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的第一连接部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拉钩尺寸,使所述手术拉钩的长度可根据病人盆骨尺寸及体态进行调整,使得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分解示意图。
图标:1-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2-直板部;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握持部;6-第一侧端;7-第二侧端;8-第三侧端;9-第四侧端;10-第五侧端;11-第六侧端;12-第七侧端;13-第八侧端;14-卡槽;15-卡扣件;16-第一子板;17-第二子板;18-固定件;19-第一定位孔;20-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以及握持部5。其中,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以及握持部5可以均采用弧形状的结构进行设置,也可以将该四个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结构采用弧形状的结构进行设置。
并且,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及握持部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采用扁平的板状结构进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和握持部5还可以设置为圆柱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及握持部5中相邻连接的至少两个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直板部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端6和第二侧端7,第一连接部3具有相对的第三侧端8和第四侧端9,第二连接部4具有相对的第五侧端10和第六侧端11,握持部5具有相对的第七侧端12和第八侧端13。
其中,第二侧端7与第三侧端8之间进行连接,二者所在的切线的连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1,第一夹角θ1小于180°。第四侧端9与第五侧端10之间进行连接,二者所在的切线的连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θ2,第二夹角θ2小于180°,且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分别处于第一连接部3相背的两侧。第六端部与第七端部之间进行连接,二者所在的切线的连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θ3,第三夹角θ3小于180°,且第二夹角θ2与第三夹角θ3分别处于第二连接部4相背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角θ1、第二夹角θ2及第三夹角θ3可以为面与面之间的夹角。具体地,直板部2上临近第一连接部3的交界面的切线与第一连接部3上临近直板部2的交界面切线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一夹角θ1,第二连接部4上临近第一连接部3的交界面与第一连接部3上临近第二连接部4交界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二夹角θ2,第二连接部4上临近握持部5的交界面与握持部5上临近第二连接部4交界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三夹角θ3。
进一步地,直板部2用于伸入手术切口内,使用者用手握住握持部5、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三者中的一个区域,向远离直板部2的方向拉拽该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以扩大手术视野。
或者,直板部2用于伸入手术切口内部,第一连接部3与第二连接部4的交界处可落在手术病床或其他支撑物上作为支撑点,使用者用手握住握持部5、第一连接部3及第二连接部4三者中的一个区域,向远离直板部2的方向按压该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以扩大手术视野。保持拉钩姿势时,第一连接部3可按压手术开口周边肌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抑制肌肉收缩。
需要说明的是,第八端部朝向直板部2、第二连接部4及第一连接部3的方向进行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八端部上还可安装有卡扣部,卡扣部可用于与外部结构进行固定;具体地,卡扣部可以为一个钩状结构,卡扣部可与外部结构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对该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质进行制作;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还可以采用坚固、无毒且形变能力较差的材料进行制作,如陶瓷或高分子有机物等。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及握持部5之间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及握持部5依次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在第二侧端7、第四侧端9及第六侧端11上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14,该三个卡槽14分别沿第二侧端7、第四侧端9及第六侧端11的轴向方向贯穿第二侧端7、第四侧端9及第六侧端11;同时,该三个卡槽14的横向截面呈L型状结构,其短向槽分别沿第二侧端7、第四侧端9及第六侧端11的宽度方向进行延伸,其长向槽分别沿第二侧端7、第四侧端9及第六侧端11的轴向方向进行延伸,并且第二侧端7上的卡槽14的开口朝向第三侧端8,第四侧端9上的卡槽14的开口朝向第五侧端10,第六侧端11上的卡槽14的开口朝向第七侧端12。
同时,在第三侧端8、第五侧端10及第七侧端12上均安装有凸出的卡扣件15,该卡扣件15与卡槽14配合设置,其分别沿第三侧端8、第五侧端10及第七侧端12的轴向进行设置,且其横向截面呈L型状结构。
卡扣件15可由卡槽14设置有开口的一侧滑入卡槽14中,以实现直板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及握持部5之间的连接。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第二连接部4的结构有所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可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其包括第一子板16、第二子板17及固定件18。第一子板16沿其轴向上开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定位孔19,第二子板17沿其轴向上开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二定位孔20,固定件18的一端可以依次可拆卸插设于相对应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9和第二定位孔20中。通过调整固定件18在第一子板16中的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子板17中的第二定位孔20中的位置可实现对第二连接部4的长度的调节,使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的长度可根据病人盆骨尺寸及体态进行调整,使得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1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适用范围更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8可以采用螺栓,第一定位孔19和第二定位孔20可以设置为螺纹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板部;
第一连接部,所述直板部的一侧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端;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端;
握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
所述直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以及所述第三夹角均小于180°,且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分别处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夹角和所述第三夹角分别处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背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握持部均为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握持部中相邻连接中的至少两个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握持部为一体成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端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侧端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握持部的一侧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配合的第三卡扣件,所述第三卡扣件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及固定件,所述第一子板上开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子板上开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上安装有卡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弧形状结构。
CN201921569091.5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Active CN211155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9091.5U CN211155964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9091.5U CN211155964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5964U true CN211155964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8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9091.5U Active CN211155964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5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82786B1 (ko) 뼈고정판
US9308028B2 (en) Polyaxial bone screw with lateral connector
US20120271360A1 (en) Occipital plate for cervical fixation
US20120271311A1 (en) Sternum fixation device
WO2004093701A2 (en) Spinal fixation sytem and method
JP2006519676A5 (zh)
US20170065268A1 (en) Surgical retractor with asymmetric blade
CN201727571U (zh) 胸骨正中切口连接器
US20130253516A1 (en) Occipital plate
CN211155964U (zh) 一种应用于盆骨手术的手术拉钩
TW201210563A (en) Bone plate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bones, device, and method
EP2873376B1 (en) Surgical retractor
US10456210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organizing pad
CN211674690U (zh) 一种动物手术固定装置
CN205626085U (zh) 直型金属接骨板
WO2008109229A2 (en) Self-aligning attachment devices for attaching an elongated member to a vertebral member
CN208573810U (zh) 微创锁定导向接骨板
US10792028B2 (en) Double retractor blades
CN212816487U (zh) 带杆复位垂直固定型肩锁关节钢板
CN108420520B (zh) 微创锁定导向接骨板
CN210931757U (zh) 一种可调节式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217244751U (zh) 一种胸骨固定机构
CN215129280U (zh) 一种可延长的腹壁拉钩
CN216417682U (zh) 侧卧位一体托手架
CN217014373U (zh) 基于敷布型低温热塑板的头颈胸固定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