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1787U -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1787U
CN211151787U CN201922252571.5U CN201922252571U CN211151787U CN 211151787 U CN211151787 U CN 211151787U CN 201922252571 U CN201922252571 U CN 201922252571U CN 211151787 U CN211151787 U CN 211151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nduction
magnetic
permanent magnet
frame
conduc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25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gda Guangt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22525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1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1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1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包括磁极相反设置的永磁体Ⅰ、永磁体Ⅱ,永磁体Ⅰ的上下两端和永磁体Ⅱ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导磁板、下导磁板固连,其中下导磁板固定在底板上;线圈绕设在导磁框架中的导磁部上;导磁框架的左右两端中部均固设有转轴,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固设在底板上的支撑座上;导磁框架上设置有用以拨动导磁框架摆动的拨动机构;导磁框架包括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绝缘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前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和后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均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下导磁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磁生电,且由于形成了闭合磁路,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生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用于提供电源的装置是发电机和电池。发电机是最为常用的发电装置,但发电机往往体积较大,不适合用作无线传感器等微功率设备的电源。传统的电池虽然体积相对发电机要小很多,但存在维护、更换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因此也不适合作为微功率设备的电源。现如今物联网行业正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等微功率设备开始被广泛使用,但电源问题成为了物联网普及的主要障碍。
经已检索,已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号ZL201410530982.5,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4月26日,实用新型创造名称为:拨动式磁生电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一种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包括基座、上导磁片、下导磁片、永磁体、铁芯、线圈、弹簧和垫块;基座包括框架、底板和右侧板;上导磁片和下导磁片分设在永磁体的上下两端;上导磁片、下导磁片和永磁体安装在基座的框架和底板之间;铁芯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基座的右侧板上,另一端伸入由上导磁片、下导磁片和永磁体包围的空间内;线圈缠绕在铁芯上;弹簧的上端与下导磁片固定连接、下端与垫块固定连接。该申请案虽然通过不断反转铁芯两端的磁极方向,使经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但是由于不能形成闭合磁路,因此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少,产生的电流小。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磁生电,且由于形成了闭合磁路,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包括底板、线圈、磁极相反设置的永磁体Ⅰ、永磁体Ⅱ和导磁框架,所述的永磁体Ⅰ和永磁体Ⅱ分别设于底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永磁体Ⅰ的上下两端和永磁体Ⅱ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导磁板、下导磁板固连,其中下导磁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线圈绕设在导磁框架中的导磁部上;所述的导磁框架的左右两端中部均固设有转轴,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固设在底板上的支撑座上;所述的导磁框架上设置有用以拨动导磁框架摆动的拨动机构;所述的导磁框架包括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所述的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绝缘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前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和后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均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下导磁板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后导磁架包括连接横梁Ⅱ和垂直形成于连接横梁Ⅱ前侧面上的两根连接纵梁Ⅱ,所述的连接横梁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的后端、下导磁板的后端之间;所述的前导磁架包括线圈安装横梁、垂直设于线圈安装横梁两端的连接纵梁Ⅰ和垂直设于连接纵梁Ⅰ前端的连接横梁Ⅰ,上述的线圈绕设在线圈安装横梁上;上述的转轴固定在连接纵梁Ⅰ的外侧面上;上述的两根连接纵梁Ⅱ与两个根连接纵梁Ⅰ的后端之间均通过绝缘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梁Ⅰ的自由端设置在上导磁板的前端、下导磁板的前端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弹簧和拨动杆,所述的弹簧位于两根连接横梁Ⅰ之间,弹簧的一端与底板固连,弹簧的另一端与拨动杆固连;所述的拨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横梁Ⅰ固连。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其通过拨动机构控制导磁框架摆动,进而改变穿过线圈的磁力线方向,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磁力线的改变使得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而由于永磁体Ⅰ与永磁体Ⅱ之间通过下导磁板、下导磁板、前导磁架以及后导磁架连接成闭合磁路,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其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绝缘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由于绝缘连接件具有弹性,因此在前导磁架与下导磁板、下导磁板以及后导磁架与下导磁板、下导磁板接触时接触更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其由于永磁体Ⅰ和永磁体Ⅱ分别设置于导磁框架左右两侧,且导磁框架前后旋转摆动的,因此本装置的按压方向相比现有的来说做的更窄,不仅更适合不同产品的使用要求,而且能够并联设置有多个,以实现一次按压发多次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底板;2-1、弹簧;2-2、拨动杆;3、永磁体Ⅰ;4、永磁体Ⅱ;5、上导磁板;6、下导磁板;7、绝缘连接件;8-1、连接横梁Ⅱ;8-2、连接纵梁Ⅱ;9-1、线圈安装横梁;9-2、连接纵梁Ⅰ;9-3、连接横梁Ⅰ;10、转轴;11、支撑座;12、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包括底板1、线圈12、磁极相反设置的永磁体Ⅰ3、永磁体Ⅱ4和导磁框架,永磁体Ⅰ3和永磁体Ⅱ4分别设于底板1的左右两端,本实施例中永磁体Ⅰ3的上端为S极,永磁体Ⅰ3的下端为N极,永磁体Ⅱ4的上端为N极,永磁体Ⅱ4的下端为S极;永磁体Ⅰ3的上下两端和永磁体Ⅱ4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导磁板5、下导磁板6固连,其中下导磁板6固定在底板1上;线圈12绕设在导磁框架中的导磁部上;导磁框架的左右两端中部均固设有转轴10,转轴10可旋转地支撑在固设在底板1上的支撑座11上;导磁框架上设置有用以拨动导磁框架摆动的拨动机构;导磁框架包括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绝缘连接件7连接在一起,由于绝缘连接件具有弹性,因此在前导磁架与下导磁板、下导磁板以及后导磁架与下导磁板、下导磁板接触时接触更稳定;前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和后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均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5、下导磁板6之间;通过拨动机构控制导磁框架摆动,进而改变穿过线圈的磁力线方向,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磁力线的改变使得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而由于永磁体Ⅰ与永磁体Ⅱ之间通过下导磁板、下导磁板、前导磁架以及后导磁架连接成闭合磁路,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由于永磁体Ⅰ和永磁体Ⅱ分别设置于导磁框架左右两侧,且导磁框架前后旋转摆动的,因此本装置的按压方向相比现有的来说做的更窄,不仅更适合不同产品的使用要求,而且能够并联设置有多个,以实现一次按压发多次电的目的,例如:本装置并联设置两个,位于前侧的装置中的后导磁架与位于后侧装置中的前导磁架之间通过弹性绝缘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并将位于后侧装置中的拨动机构去掉,这样连接后,当拨动位于前侧装置中的拨动机构时会带动导磁框架前后旋转摆动,进而带动位于后侧的装置中的导磁框架前后旋转摆动,实现一次按压发两次电的目的;
接续,后导磁架包括连接横梁Ⅱ8-1和垂直形成于连接横梁Ⅱ8-1前侧面上的两根连接纵梁Ⅱ8-2,连接横梁Ⅱ8-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5的后端、下导磁板6的后端之间;前导磁架包括线圈安装横梁9-1、垂直设于线圈安装横梁9-1两端的连接纵梁Ⅰ9-2和垂直设于连接纵梁Ⅰ9-2前端的连接横梁Ⅰ9-3,上述的线圈12绕设在线圈安装横梁9-1上;上述的转轴10固定在连接纵梁Ⅰ9-2的外侧面上;上述的两根连接纵梁Ⅱ8-2与两个根连接纵梁Ⅰ9-2的后端之间均通过绝缘连接件7连接;连接横梁Ⅰ9-3的自由端设置在上导磁板5的前端、下导磁板6的前端之间;拨动机构包括弹簧2-1和拨动杆2-2,弹簧2-1位于两根连接横梁Ⅰ9-3之间,弹簧2-1的一端与底板1固连,弹簧2-1的另一端与拨动杆2-2固连;拨动杆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横梁Ⅰ9-3固连。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本实施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其静止状态时,后导磁架的连接横梁Ⅱ8-1的左右两端均与下导磁板6的后端接触,前导磁架的两根连接横梁Ⅰ的自由端均与上导磁板5的前端接触,此时磁力线自永磁体Ⅰ的下端发出依次通过固设于永磁体Ⅰ下方的下导磁板6后端、后导磁架以及固设于永磁体Ⅱ下方的下导磁板6后端后进入永磁体Ⅱ的下端,永磁体Ⅱ的上端发出的磁力线依次通过固设于永磁体Ⅱ上方的上导磁板5前端、前导磁架以及固设于永磁体Ⅰ上方的上导磁板5前端进入永磁体Ⅰ的上端,形成闭合磁路,由于线圈12绕设在导磁框架中的导磁部上,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需要发电时,手动向下拨动拨动杆,导磁框架旋转,使得后导磁架的连接横梁Ⅱ8-1的左右两端均与上导磁板5的后端接触,前导磁架的两根连接横梁Ⅰ的自由端均与下导磁板6的前端接触,此时磁力线自永磁体Ⅰ的下端发出依次通过固设于永磁体Ⅰ下方的下导磁板6前端、前导磁架以及固设于永磁体Ⅱ下方的下导磁板6前端后进入永磁体Ⅱ的下端,永磁体Ⅱ的上端发出的磁力线依次通过固设于永磁体Ⅱ上方的上导磁板5后端、后导磁架以及固设于永磁体Ⅰ上方的上导磁板5后端后进入永磁体Ⅰ的上端,形成闭合磁路,由于穿过线圈的磁力线方向发生倒向的改变,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磁力线的改变使得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弹簧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当外力消失后,在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到初始状态,此时磁力线穿过线圈的方向再次翻转,线圈中继续产生感应电流;继续反复拨动和放开拨动杆,即能够不断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能够磁生电,且由于形成了闭合磁路,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包括底板(1)和线圈(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极相反设置的永磁体Ⅰ(3)、永磁体Ⅱ(4)和导磁框架,所述的永磁体Ⅰ(3)和永磁体Ⅱ(4)分别设于底板(1)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永磁体Ⅰ(3)的上下两端和永磁体Ⅱ(4)的上下两端均分别与上导磁板(5)、下导磁板(6)固连,其中下导磁板(6)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的线圈(12)绕设在导磁框架中的导磁部上;所述的导磁框架的左右两端中部均固设有转轴(10),转轴(10)可旋转地支撑在固设在底板(1)上的支撑座(11)上;所述的导磁框架上设置有用以拨动导磁框架摆动的拨动机构;所述的导磁框架包括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所述的前导磁架和后导磁架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绝缘连接件(7)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前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和后导磁架的左右两导磁端均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5)、下导磁板(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导磁架包括连接横梁Ⅱ(8-1)和垂直形成于连接横梁Ⅱ(8-1)前侧面上的两根连接纵梁Ⅱ(8-2),所述的连接横梁Ⅱ(8-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上导磁板(5)的后端、下导磁板(6)的后端之间;所述的前导磁架包括线圈安装横梁(9-1)、垂直设于线圈安装横梁(9-1)两端的连接纵梁Ⅰ(9-2)和垂直设于连接纵梁Ⅰ(9-2)前端的连接横梁Ⅰ(9-3),上述的线圈(12)绕设在线圈安装横梁(9-1)上;上述的转轴(10)固定在连接纵梁Ⅰ(9-2)的外侧面上;上述的两根连接纵梁Ⅱ(8-2)与两个根连接纵梁Ⅰ(9-2)的后端之间均通过绝缘连接件(7)连接;所述的连接横梁Ⅰ(9-3)的自由端设置在上导磁板(5)的前端、下导磁板(6)的前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动机构包括弹簧(2-1)和拨动杆(2-2),所述的弹簧(2-1)位于两根连接横梁Ⅰ(9-3)之间,弹簧(2-1)的一端与底板(1)固连,弹簧(2-1)的另一端与拨动杆(2-2)固连;所述的拨动杆(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横梁Ⅰ(9-3)固连。
CN201922252571.5U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Active CN211151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2571.5U CN211151787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2571.5U CN211151787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1787U true CN211151787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2571.5U Active CN211151787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1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8605B (zh) 跷跷板式双线圈磁发电装置
CN204131362U (zh) 一种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CN104269991B (zh) 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CN211151787U (zh)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CN202930332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208167134U (zh) 一种五金制品新型镀金专用机
CN110880853A (zh) 一种新型拨动式磁生电装置
CN102938606A (zh) 跷跷板式单线圈磁发电装置
CN102262981A (zh) 两极直流接触器
CN204758245U (zh) 一种用于测试汽车传感器抗震性能的振动台
CN204045090U (zh) 一种教学发电机模型
CN207964473U (zh) 一种精准测量的拉力试验机
CN201185162Y (zh) 一种控制用磁保持继电器
CN211321186U (zh) 一种z形导磁板磁生电装置
CN111181348A (zh) 一种z形导磁板磁生电装置
CN201503831U (zh) 具有高分断能力的动触头组件
CN209627194U (zh) 自发电控制装置
CN201918324U (zh) 两极直流接触器
CN202363367U (zh) 小型化继电器
CN206516442U (zh) 推拉式微型电磁驱动单元
CN207938479U (zh) 一种在线电路开关装置
CN217283445U (zh) 横向电磁加热装置
CN214959234U (zh) 一种杠杆驱动式自发电装置
CN201936816U (zh) 多极直流接触器
CN203334823U (zh) 低功耗电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1

Address after: Room 28-3, 1st Floor, Building 28, Courtyard 13, Leyuan West Street,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101407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angda Guangt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32 No. 666 Liaoh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