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8986U -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8986U
CN211148986U CN201922293255.2U CN201922293255U CN211148986U CN 211148986 U CN211148986 U CN 211148986U CN 201922293255 U CN201922293255 U CN 201922293255U CN 211148986 U CN211148986 U CN 211148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dule
coupling
awg
suppor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932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洪
王迪
刘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Technology Inc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Technology Inc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Technology Inc China filed Critical Global Technology Inc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222932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8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8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8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N通道LD模组、AWG模组、以及与AWG模组的输出端耦合的光纤,所述N通道LD模组与AWG模组的输入端之间设有N个与LD模组的N个通道分别对应的第一聚焦透镜,用于将LD模组发出的N路发散光源汇聚并耦合到AWG模组的各输入端中。该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小型化、且工序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波分复用功能的高速光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升级和对通信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现有通信系统面临着容量和能耗两大挑战。由于并行光学模块能在更小的空间、更低的能耗占用下提供更大的带宽,关于其研究日益增多。
通常具有波分复用功能的光模块包含光学平台和波分复用光组件。现行光模块的波分复用功能一般是通过Z-Block模组来实现的,由于Z-Block模组接收的是平行光,通常需要在光源与Z-Block模组之间设置与通道数相同的双透镜模组,不仅透镜数量多,占用空间大、而且透镜对位麻烦,工序繁琐、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且工序简化的新型的CWDMTOSA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N通道LD模组、AWG模组、以及与AWG模组的输出端耦合的光纤,所述N通道LD模组与AWG模组的输入端之间设有N个与LD模组的N个通道分别对应的第一聚焦透镜,用于将LD模组发出的N路发散光源汇聚并耦合到AWG模组的各输入端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新型的CWDM TOSA结构,采用AWG模组实现波分复用功能,并在光路耦合时,采用透镜耦合代替了传统的光纤耦合;透镜耦合相比光纤耦合,可以节省光纤耦合时各通道所需的光纤适配器和隔离器,整体结构更小型、元器件成本大大降低;透镜耦合相比光纤耦合,还可以节省光纤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断纤、光纤裂纹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光纤弯曲损耗,耦合效率较高、光路损耗较小;另外,由于AWG模组接收的是汇聚光,因此在LD模组发出的各通道上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一聚焦透镜即可使光线汇聚耦合到AWG模组的各输入端中,这样相比接收平行光的Z-Block模组,在每个通道上都可以节省一个用于产生平行光的透镜,因此采用AWG模组后,透镜数量也大大减少,较少数量的透镜不仅可使整体结构更小型化,而且也利于工序的简化。
作为优选,所述AWG模组的输出端与光纤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二耦合透镜,用于将AWG模组输出端合成的一路光经第二耦合透镜耦合到光纤中。该设置在AWG模组的输出端与光纤之间也采用透镜进行耦合,可进一步减少光纤的使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N通道LD模组、第一聚焦透镜、AWG模组、以及第二耦合透镜均设置在同一基板上且安装在同一壳体内,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外的PCB硬板,所述PCB硬板通过一FPC软板与设置在基板上的LD模组的相应引脚电连接。因为PCB硬板的安装位置和壳体的安装位置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会有各自的要求,这样导致PCB硬板的高度与壳体内有源器件的引脚高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FPC软板可很好地补偿两者的高度差,方便连接PCB硬板与壳体内的有源器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聚焦透镜与基板之间的第一透镜支撑块,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各第一聚焦透镜的N个第一定位凹槽,各第一聚焦透镜安装在第一定位凹槽内且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一定位凹槽内。采用带有定位凹槽的第一透镜支撑块,可先使第一聚焦透镜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一透镜支撑块的定位凹槽内,然后再将第一透镜支撑块固定在基板上,这种固定方式相比直接将透镜固定在基板上,不仅固定更加牢靠,可减少透镜在高低温变化时的位置偏移风险,而且在耦合找光时,只要左右移动调节第一透镜支撑块的位置就可寻找耦合位置,相比直接移动第一聚焦透镜寻找耦合位置更方便准确;除此之外,通过改变第一透镜支撑块的高度也可以改变第一聚焦透镜的上下位置,这样使得第一聚焦透镜的上下左右位置均可以调节,能保证光路的可靠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第一聚焦透镜与AWG模组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该设置可避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膨胀造成的光路跑位风险。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耦合透镜与基板之间的第二透镜支撑块,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第二耦合透镜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耦合透镜安装在第二定位凹槽内且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二定位凹槽内。采用带有定位凹槽的第二透镜支撑块,可先使第二耦合透镜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二透镜支撑块的定位凹槽内,然后再将第二透镜支撑块固定在基板上,这种固定方式相比直接将透镜固定在基板上,不仅固定更加牢靠,可减少透镜在高低温变化时的位置偏移风险,而且在耦合找光时,只要左右移动调节第二透镜支撑块的位置就可寻找到所需的位置,相比直接移动第二耦合透镜寻找位置更方便准确;除此之外,通过改变第二透镜支撑块的高度也可以改变第二耦合透镜的上下位置,这样使得第二耦合透镜的上下左右位置均可以调节,能保证光路的可靠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块、第二耦合透镜与AWG模组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该设置可避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膨胀造成的光路跑位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CWDM TOSA结构的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CWDM TOSA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CWDM TOSA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MPD模组,2-LD模组,3-光纤,4-第一聚焦透镜,5-第一透镜支撑块,6-AWG模组,7-第二耦合透镜,8-第二透镜支撑块,9-玻璃窗口,10-光隔离器,11-LC光插针组件,12-FPC软板,13-基板,14-壳体,15-PCB硬板,16-第一定位凹槽,17-第二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N通道LD(激光器)模组2、AWG(阵列波导光栅)模组6、以及与AWG模组6的输出端耦合的光纤3,所述N通道LD模组2与AWG模组6的输入端之间设有N个与LD模组2的N个通道分别对应的第一聚焦透镜4,用于将LD模组2发出的N路发散光源汇聚并耦合到AWG模组6的各输入端中,另外一般还包括MPD(背光监测)模组1、玻璃窗口9、光隔离器10、以及LC光插针组件11,所述MPD模组1、玻璃窗口9、光隔离器10、以及LC光插针组件11的设置采用现有技术即可,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设置LD模组2具有四路光源2A、2B、2C、2D,这样对应的第一聚焦透镜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4A、4B、4C、4D,对应的MPD模组1的四个通道分别为1A、1B、1C、1D。
本实用新型新型的CWDM TOSA结构,采用AWG模组6实现波分复用功能,并在光路耦合时,采用透镜耦合代替了传统的光纤耦合;透镜耦合相比光纤耦合,可以节省光纤耦合时各通道所需的光纤适配器和隔离器,整体结构更小型、元器件成本大大降低;透镜耦合相比光纤耦合,还可以节省光纤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断纤、光纤裂纹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光纤弯曲损耗,耦合效率较高、光路损耗较小;另外,由于AWG模组6接收的是汇聚光,因此在LD模组2发出的各通道上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一聚焦透镜4即可使光线汇聚耦合到AWG模组6的各输入端中,这样相比接收平行光的Z-Block模组,在每个通道上都可以节省一个用于产生平行光的透镜,因此采用AWG模组6后,透镜数量也大大减少,较少数量的透镜不仅可使整体结构更小型化,而且也利于工序的简化。
作为优选,所述AWG模组6的输出端与光纤3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二耦合透镜7,用于将AWG模组6输出端合成的一路光经第二耦合透镜7耦合到光纤3中。该设置在AWG模组6的输出端与光纤3之间也采用透镜进行耦合,可进一步减少光纤3的使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N通道LD模组2、第一聚焦透镜4、AWG模组6、以及第二耦合透镜7均设置在同一基板13上且安装在同一壳体14内,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4外的PCB硬板15,所述PCB硬板15通过一FPC软板12与设置在基板13上的LD模组2的相应引脚电连接。因为PCB硬板15的安装位置和壳体14的安装位置在实际使用中通常会有各自的要求,这样导致PCB硬板15的高度与壳体14内有源器件的引脚高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FPC软板12可很好地补偿两者的高度差,方便连接PCB硬板15与壳体14内的有源器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聚焦透镜4与基板13之间的第一透镜支撑块5,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5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各第一聚焦透镜4的N个第一定位凹槽16,各第一聚焦透镜4安装在第一定位凹槽16内且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一定位凹槽16内。采用带有定位凹槽的第一透镜支撑块5,可先使第一聚焦透镜4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一透镜支撑块5的定位凹槽内,然后再将第一透镜支撑块5固定在基板13上,这种固定方式相比直接将透镜固定在基板13上,不仅固定更加牢靠,可减少透镜在高低温变化时的位置偏移风险,而且在耦合找光时,只要左右移动调节第一透镜支撑块5的位置就可寻找耦合位置,相比直接移动第一聚焦透镜4寻找耦合位置更方便准确;除此之外,通过改变第一透镜支撑块5的高度也可以改变第一聚焦透镜4的上下位置,这样使得第一聚焦透镜4的上下左右位置均可以调节,能保证光路的可靠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5、第一聚焦透镜4与AWG模组6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该设置可避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膨胀造成的光路跑位风险。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耦合透镜7与基板13之间的第二透镜支撑块8,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第二耦合透镜7的第二定位凹槽17,所述第二耦合透镜7安装在第二定位凹槽17内且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二定位凹槽17内。采用带有定位凹槽的第二透镜支撑块8,可先使第二耦合透镜7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定位凹槽内,然后再将第二透镜支撑块8固定在基板13上,这种固定方式相比直接将透镜固定在基板13上,不仅固定更加牢靠,可减少透镜在高低温变化时的位置偏移风险,而且在耦合找光时,只要左右移动调节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位置就可寻找到所需的位置,相比直接移动第二耦合透镜7寻找位置更方便准确;除此之外,通过改变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高度也可以改变第二耦合透镜7的上下位置,这样使得第二耦合透镜7的上下左右位置均可以调节,能保证光路的可靠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块8、第二耦合透镜7与AWG模组6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该设置可避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膨胀造成的光路跑位风险。
本实施例新型的CWDM TOSA结构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按设定位置在基板13上固定LD模组2、AWG模组6、以及第二耦合透镜7的相对位置;
(2)然后主动耦合各通道上的第一聚焦透镜4,使LD模组2各通道发出的光耦合到AWG模组6的各输入端中,在耦合位置找准后将第一聚焦透镜4固定在基板13上;
(3)再通过主动耦合光纤3,使AWG模组6输出合成的一路光耦合到光纤3中,在耦合位置找准后将光纤3焊接在壳体14上。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还同时将第一聚焦透镜4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一透镜支撑块5的第一定位凹槽16内,将第二耦合透镜7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第二定位凹槽17内,所述步骤(1)是预先按设定位置在基板1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耦合透镜7的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位置,所述步骤(2)耦合位置找准后,是将用于安装第一聚焦透镜4的第一透镜支撑块5固定在基板13上。采用带有定位凹槽的透镜支撑块,可先使透镜通过粘合剂固定在透镜支撑块的定位凹槽内,然后再将透镜支撑块固定在基板13上,这种固定方式相比直接将透镜固定在基板13上,不仅固定更加牢靠,可减少透镜在高低温变化时的位置偏移风险,而且在耦合找光时,只要左右移动调节透镜支撑块的位置就可寻找到所需的位置,相比直接移动透镜寻找位置更方便准确;除此之外,通过改变透镜支撑块的高度也可以改变透镜的上下位置,这样使得透镜的上下左右位置均可以调节,能保证光路的可靠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5、第二透镜支撑块8、第一聚焦透镜4、第二耦合透镜7与AWG模组6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该设置可避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膨胀造成的光路跑位风险。

Claims (7)

1.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N通道LD模组(2)、AWG模组(6)、以及与AWG模组(6)的输出端耦合的光纤(3),所述N通道LD模组(2)与AWG模组(6)的输入端之间设有N个与LD模组(2)的N个通道分别对应的第一聚焦透镜(4),用于将LD模组(2)发出的N路发散光源汇聚并耦合到AWG模组(6)的各输入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WG模组(6)的输出端与光纤(3)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二耦合透镜(7),用于将AWG模组(6)输出端合成的一路光经第二耦合透镜(7)耦合到光纤(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通道LD模组(2)、第一聚焦透镜(4)、AWG模组(6)、以及第二耦合透镜(7)均设置在同一基板(13)上且安装在同一壳体(14)内,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4)外的PCB硬板(15),所述PCB硬板(15)通过一FPC软板(12)与设置在基板(13)上的LD模组(2)的相应引脚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聚焦透镜(4)与基板(13)之间的第一透镜支撑块(5),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5)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各第一聚焦透镜(4)的N个第一定位凹槽(16),各第一聚焦透镜(4)安装在第一定位凹槽(16)内且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一定位凹槽(1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支撑块(5)、第一聚焦透镜(4)与AWG模组(6)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耦合透镜(7)与基板(13)之间的第二透镜支撑块(8),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块(8)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定位第二耦合透镜(7)的第二定位凹槽(17),所述第二耦合透镜(7)安装在第二定位凹槽(17)内且底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第二定位凹槽(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块(8)、第二耦合透镜(7)与AWG模组(6)采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或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
CN201922293255.2U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Active CN211148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3255.2U CN211148986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3255.2U CN211148986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8986U true CN211148986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93255.2U Active CN211148986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8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9070B2 (en) Optical assembly for a WDM receiver or transmitter
US8380075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KR20160045731A (ko) 다중화기 또는 역다중화기로서 동작하기 위한 거울 및 필터를 포함하는 장치
CN103109219B (zh) 光模块
CN111025498B (zh) 具有集成安装结构的印刷电路板组件以对准并耦接光发射次组件模块
CN108693607B (zh) 光通信模组及双向光通信模组
JP4280290B2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91216B2 (en) Fiber-to-waveguide optical interface device and components for photonic systems
US9923635B2 (en) Optical transmitter or transceiver including reversed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PLC) splitter for optical multiplexing
US20140270811A1 (en) Multi-channel optical receiving module
KR20210084516A (ko) 정렬 커플러를 이용하는 연결기를 기초로 하는 광학 연결기와 광학 벤치의 장착해제 가능한 연결
US20170359125A1 (en) Optical transmitter or transceiver including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tosa) modules directly aligned to optical multiplexer inputs
CN111929776A (zh) 温控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及包含其的收发器模块
US11199657B2 (en) Electro-optical assembly
US8036502B2 (en) Stress free mounting of optical bench for WSS
US11320598B2 (en) Optical demultiplexer with truncated profile and a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implementing same
CN114967004A (zh) 光纤阵列和硅光芯片的耦合方法以及光模块
CN111221085A (zh) 用于光次组件模块中的光学隔离器阵列
CN211148986U (zh)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
Gao et al. Hybrid integration with efficient ball lens-based optical coupling for compact WDM transmitters
US11784720B2 (en) Optical module
CN111025494A (zh) 一种新型的cwdm tosa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10732366B2 (en) Optical interconnect device including a multi-fiber connector and an edge coupled connector
Wei et al. A novel dual-lens-coupling system for DFB laser based on hybrid integration
CN111025485A (zh) 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技术的波分复用光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