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6704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6704U
CN211146704U CN201921970821.2U CN201921970821U CN211146704U CN 211146704 U CN211146704 U CN 211146704U CN 201921970821 U CN201921970821 U CN 201921970821U CN 211146704 U CN211146704 U CN 211146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dense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08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有林
庄嵘
李欣
梁祥飞
杨瑞琦
郭清风
黄柏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9708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6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6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6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还包括:通风加湿结构,通风加湿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通风加湿结构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通过增设通风加湿结构,使得空调系统具备加湿功能。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空调系统虽然也能够对室内的相对湿度进行调节,但其仅具备除湿功能而不具备加湿功能。
当室内湿度较低时,该常规空调系统就不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来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这对常规空调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还包括:通风加湿结构,通风加湿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通风加湿结构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第一四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三接口、第五接口和第七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或第七接口连通,第一排气口与第五接口连通,第七接口与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连通,以使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一四通阀与压缩机连通;第五接口和第七接口或第三接口连通,蒸发装置的冷媒出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第一接口与吸气口连通,以使蒸发装置通过第一四通阀与压缩机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具有第二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和第八接口;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或第八接口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第六接口连通,第八接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连通,以使第二冷凝器通过第二四通阀与压缩机连通;第六接口和第八接口或第四接口连通,蒸发装置的冷媒出口与第四接口连通,第二接口与吸气口连通,以使蒸发装置通过第二四通阀与压缩机连通。
进一步地,通风加湿结构包括:风机,风机可转动地设置,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加湿部与风机的进气口或出气口相对设置,以对风机所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
进一步地,加湿部包括湿膜,湿膜的至少部分与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相对设置,以提高经过加湿部的新风的湿度。
进一步地,通风加湿结构还包括: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通风加湿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使喷淋装置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落到通风加湿结构上。
进一步地,通风加湿结构还包括:第二接水盘,第二接水盘位于湿膜的下方,以盛接从湿膜上落下的水。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与第一冷凝器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对第一冷凝器进行冷却处理。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淋水装置,淋水装置具有喷水口,喷水口朝向第一冷凝器相对设置,以使淋水装置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用于喷至第一冷凝器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水盘,第一接水盘位于第一冷凝器的下方,以盛接从第一冷凝器上落下的水。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具有多个喷雾口,多个喷雾口均朝向第一冷凝器设置,以使喷雾装置喷出的雾水对第一冷凝器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冷凝器和蒸发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冷凝器串联设置。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与蒸发装置串联设置。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通风加湿结构连接,以控制通风加湿结构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电路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以使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向通风加湿结构和压缩机供电,并使控制装置控制光伏供电装置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比例。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还包括:通风加湿结构,通风加湿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通风加湿结构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吸气口连通;蒸发装置的冷媒出口与吸气口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中,增设了通风加湿结构,通过通风加湿结构的加湿部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这使得空调系统具备加湿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系统的通风加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系统的第一安装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系统的第二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空调系统;11、压缩机;112、吸气口;113、第一排气口;114、第二排气口;12、第一冷凝器;13、第二冷凝器;14、蒸发装置;16、通风加湿结构;161、湿膜;162、风机;163、喷淋装置;164、第二接水盘;17、冷却装置;171、淋水装置;172、第一接水盘;18、室外控制器;19、室内控制器;20、光伏供电装置;21、光伏板;25、第一四通阀;S1、第一接口;E1、第三接口;D1、第五接口;C1、第七接口;26、第二四通阀;S2、第二接口;E2、第四接口;D2、第六接口;C2、第八接口;27、第一节流装置;28、第二节流装置;29、供水管路;291、第一阀体;292、第二阀体;30、室内机;40、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请参考图1至图4,空调系统10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14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10还包括:通风加湿结构16,通风加湿结构16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通风加湿结构16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压缩机11具有第一排气口113、第二排气口114和吸气口112,第一排气口113和第二排气口114均与吸气口112连通;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吸气口112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113连通,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114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10中,增设了通风加湿结构16,通过通风加湿结构16的加湿部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这使得空调系统10具备加湿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10中,将第一冷凝器12设为低温冷凝器,第二冷凝器13设为高温冷凝器,从第一冷凝器12出来的制冷剂和从第二冷凝器13出来的制冷剂进行汇合后进入蒸发装置14;压缩机11为单吸双排压缩机,可以将制冷剂压缩至不同的压力来进行梯级换热;通过使用两个冷凝器、双吸双排压缩机,使空调系统10通过双冷凝温度降低了冷凝装置传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了冷凝装置的换热效率,这有助于降低空调系统10的能耗,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能耗较高的问题。可见,空调系统10通过采用单吸双排压缩机和增设通风加湿结构16,不仅提高了其处理热湿负荷的能力,还使得空调系统10的温湿度能够独立控制。
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第一冷凝器12位于迎风侧,第二冷凝器13位于背风侧。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一四通阀25,第一四通阀25具有第一接口S1、第三接口E1、第五接口D1和第七接口C1;第一接口S1和第三接口E1或第七接口C1连通,第一排气口113与第五接口D1连通,第七接口C1与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连通,以使第一冷凝器12通过第一四通阀25与压缩机11连通;第五接口D1和第七接口C1或第三接口E1连通,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第三接口E1连通,第一接口S1与吸气口112连通,以使蒸发装置14通过第一四通阀25与压缩机11连通。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二四通阀26,第二四通阀26具有第二接口S2、第四接口E2、第六接口D2和第八接口C2;第二接口S2与第四接口E2或第八接口C2连通,第二排气口114与第六接口D2连通,第八接口C2与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连通,以使第二冷凝器13通过第二四通阀26与压缩机11连通;第六接口D2和第八接口C2或第四接口E2连通,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第四接口E2连通,第二接口S2与吸气口112连通,以使蒸发装置14通过第二四通阀26与压缩机11连通。
具体地,通风加湿结构16包括风机162,风机162可转动地设置,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加湿部与风机162的进气口或出气口相对设置,以对风机162所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
具体实施过程中,加湿部包括用于浸水的湿膜161,湿膜161的至少部分与风机162的出风口或进风口相对设置,以提高经过加湿部的新风的湿度。通过风机162转动以使湿膜161上的水形成雾水并将形成的雾水吹散到空气中,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降温处理。风机162与湿膜161的配合作用能够对室内空气实现等焓降温,降低室内显热负荷。或者,通风加湿结构16也可以采用超声波等加湿形式。
具体地,通风加湿结构16还包括喷淋装置163,喷淋装置163与通风加湿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使喷淋装置163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落到湿膜161上。
具体地,通风加湿结构还包括第二接水盘164,第二接水盘164位于湿膜161的下方,以盛接从湿膜161上落下的水。
具体实施过程中,喷淋装置163包括喷水管,喷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水泵,喷水管的出水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淋口,多个喷淋口均朝向湿膜161设置,以通过多个喷淋口向湿膜161喷水。可选地,喷淋装置163还包括布水器,通过布水器使喷淋装置163喷淋出的水均匀地落到湿膜161上。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冷却装置17,冷却装置17与第一冷凝器12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对第一冷凝器12进行冷却处理。当室外有充足的干空气能,即室外干球温度与室外湿球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5℃时,通过冷却装置17对第一冷凝器12进行冷却处理,使第一冷凝器12的冷凝温度降低,这不仅降低了室内进风温度,还能够使得第一冷凝器12的能效得到提高。
具体地,冷却装置17包括淋水装置171,淋水装置171具有喷水口,喷水口朝向第一冷凝器12相对设置,以使淋水装置171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用于喷至第一冷凝器12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在第一冷凝器12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淋水,通过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来降低第一冷凝器12的冷凝温度。可选地,淋水装置171设置于第一冷凝器12的上方或侧方。可选地,淋水装置171还包括布水器,通过布水器使淋水装置171喷淋出的水均匀地落到第一冷凝器12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
具体地,冷却装置17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72,第一接水盘172位于第一冷凝器12的下方,以盛接从第一冷凝器12上落下的水。
或者,冷却装置17包括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具有多个喷雾口,多个喷雾口均朝向第一冷凝器12设置,以使喷雾装置喷出的雾水对第一冷凝器12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通过降温后的第一冷凝器12周围的空气与第一冷凝器12进行换热来降低第一冷凝器12的冷凝温度。可选地,当冷却装置17使用喷雾装置时,第一冷凝器12可以采用微通道换热器,以减少充灌量。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储水箱,淋水装置171和储水箱之间、喷淋装置163和储水箱之间均通过供水管路29连接,并在淋水装置171和储水箱之间的供水管路上、喷淋装置163和储水箱之间的供水管路上均设置循环水泵。优选地,第二接水盘164和第一接水盘172均与储水箱连通,以使第二接水盘164和第一接水盘172内所盛接的水能够流入储水箱,以便循环再利用。可选地,淋水装置171和储水箱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阀体291,喷淋装置163和储水箱之间的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阀体292。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27,第一节流装置27设置于第二冷凝器13和蒸发装置14之间的管路上,第一节流装置27与第二冷凝器13串联设置。第一节流装置27用于对从第二冷凝器13出来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并使其压力降至与从第一冷凝器12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相近;可选地,第一节流装置27为节流阀或者毛细管。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28,第二节流装置28设置于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14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28与蒸发装置14串联设置。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通风加湿结构16连接,以控制通风加湿结构16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控制器19和室外控制器18。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室内机30,室内机30包括蒸发装置和导流板,室内控制器19与导流板连接,以通过控制导流板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室内机30的出风方向和风量大小。
空调系统10还包括室外机40,室外机40包括压缩机11和冷凝装置,压缩机11和室内控制器19均与室外控制器18连接,以使室外控制器18控制室外机40和室内机30的停动状态;通风加湿结构16与室外控制器18连接,以通过室外控制器18控制通风加湿结构16的停动状态。
具体地,空调系统10还包括光伏供电装置20,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电路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以使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向通风加湿结构16和压缩机11供电,并使控制装置控制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比例;室外控制器18根据空调系统10的运行情况所需电功率以及光伏供电装置20的实时发电功率的不同来调整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比例,以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具体地,光伏供电装置20包括光伏板21、蓄电池、逆变器,其中,光伏板21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上述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空调系统所处环境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根据所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或通风加湿结构运行状态。
具体地,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或通风加湿结构运行的方式包括: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控制通风加湿结构的风机启动,以使通风加湿结构处于单通风模式;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且室外空气焓值高于预设焓值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运行,并控制通风加湿结构的风机停止运行;其中,室外空气焓值由室外温度得出;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且室外空气的焓值低于预设焓值时,控制通风加湿结构的风机和加湿部运行;当室外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运行,并控制冷却装置启动。
具体地,在通风加湿结构的风机和加湿部均处于运行状态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或通风加湿结构运行的方式还包括:检测通风加湿结构的出风温度;根据所检测到的通风加湿结构的出风温度,调整通风加湿结构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调整通风加湿结构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包括:当通风加湿结构的出风温度低于室内干球温度时,控制通风加湿结构的风机和加湿部维持运行状态;当通风加湿结构的出风温度高于室内干球温度时,控制通风加湿结构的风机和加湿部停止运行,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运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10,空调系统10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14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空调系统还包括:通风加湿结构16,通风加湿结构16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通风加湿结构16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压缩机11具有第一排气口113、第二排气口114和吸气口112,第一排气口113和第二排气口114均与吸气口112连通;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吸气口112连通;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与第一排气口113连通,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排气口114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10中,增设了通风加湿结构16,通过通风加湿结构16的加湿部向室内空气提供水分,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这使得空调系统10具备加湿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不具备加湿功能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1)、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14)以形成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通风加湿结构(16),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通风处,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具有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的加湿部;
所述压缩机(11)具有第一排气口(113)、第二排气口(114)和吸气口(112),所述第一排气口(113)和所述第二排气口(114)均与所述吸气口(112)连通;所述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吸气口(112)连通;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凝器(12)和第二冷凝器(13),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13)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1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四通阀(25),所述第一四通阀(25)具有第一接口(S1)、第三接口(E1)、第五接口(D1)和第七接口(C1);所述第一接口(S1)和所述第三接口(E1)或所述第七接口(C1)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113)与所述第五接口(D1)连通,所述第七接口(C1)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冷媒进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冷凝器(12)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25)与所述压缩机(11)连通;所述第五接口(D1)和所述第七接口(C1)或所述第三接口(E1)连通,所述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E1)连通,所述第一接口(S1)与所述吸气口(112)连通,以使所述蒸发装置(14)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25)与所述压缩机(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二四通阀(26),所述第二四通阀(26)具有第二接口(S2)、第四接口(E2)、第六接口(D2)和第八接口(C2);所述第二接口(S2)与所述第四接口(E2)或所述第八接口(C2)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114)与所述第六接口(D2)连通,所述第八接口(C2)与所述第二冷凝器(13)的冷媒进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冷凝器(13)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26)与所述压缩机(11)连通;所述第六接口(D2)和所述第八接口(C2)或所述第四接口(E2)连通,所述蒸发装置(14)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四接口(E2)连通,所述第二接口(S2)与所述吸气口(112)连通,以使所述蒸发装置(14)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26)与所述压缩机(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包括:
风机(162),所述风机(162)可转动地设置,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
其中,所述加湿部与所述风机(162)的进气口或出气口相对设置,以对所述风机(162)所引入室内的新风提供水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包括湿膜(161),所述湿膜(16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风机(162)的出风口或进风口相对设置,以提高经过所述加湿部的新风的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还包括:
喷淋装置(163),所述喷淋装置(163)与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喷淋装置(163)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落到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还包括:
第二接水盘(164),所述第二接水盘(164)位于所述湿膜(161)的下方,以盛接从所述湿膜(161)上落下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17),所述冷却装置(17)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以对所述第一冷凝器(12)进行冷却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7)包括:
淋水装置(171),所述淋水装置(171)具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朝向所述第一冷凝器(12)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淋水装置(171)喷淋出的水的至少部分用于喷至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翅片或者换热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7)还包括:
第一接水盘(172),所述第一接水盘(172)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12)的下方,以盛接从所述第一冷凝器(12)上落下的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7)包括:
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具有多个喷雾口,多个所述喷雾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冷凝器(12)设置,以使所述喷雾装置喷出的雾水对所述第一冷凝器(12)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27),所述第一节流装置(27)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13)和所述蒸发装置(14)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节流装置(27)与所述第二冷凝器(13)串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28),所述第二节流装置(28)设置于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蒸发装置(14)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节流装置(28)与所述蒸发装置(14)串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连接,以控制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的运行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光伏供电装置(20),所述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电路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以使所述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向所述通风加湿结构(16)和所述压缩机(11)供电,并使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光伏供电装置(20)和外界供电装置的供电比例。
CN201921970821.2U 2019-11-14 2019-11-14 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146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0821.2U CN211146704U (zh) 2019-11-14 2019-11-14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0821.2U CN211146704U (zh) 2019-11-14 2019-11-14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6704U true CN211146704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0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0821.2U Active CN211146704U (zh) 2019-11-14 2019-11-14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67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973A (zh) * 2019-11-14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973A (zh) * 2019-11-14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8970B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748973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0748974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0748969B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373480B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结合的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105042748B (zh) 机房空调器
CN110748964B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0748963B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1295084A (zh) 一种使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0748965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211146704U (zh) 空调系统
CN211146705U (zh) 空调系统
CN211146707U (zh) 空调系统
CN211146706U (zh) 空调系统
CN110748971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212618650U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46700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11146701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11233112U (zh) 空调系统
CN106989438B (zh) 空调设备、多联室内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146702U (zh) 空调系统
CN112963907B (zh) 一种除湿换热器耦合压缩热泵的热湿独立控制系统
WO2022033106A1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548236A (zh) 一种一体化节能型空调机
CN210107612U (zh) 一种基于能源塔的节能型全新风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