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4529U -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4529U
CN211144529U CN201921986018.8U CN201921986018U CN211144529U CN 211144529 U CN211144529 U CN 211144529U CN 201921986018 U CN201921986018 U CN 201921986018U CN 211144529 U CN211144529 U CN 211144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water
wells
precipitation
dewa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60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江胜
苗文怀
吴小波
刘之涛
郭瑞
马传明
张会安
郭尚坤
张良
曹运祥
王建军
高王峰
申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9860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4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4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4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包括两列分别布设于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的降水井,每列降水井均包括多个沿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布设的降水井,两列降水井中的降水井呈交错布设;两列降水井之间的间距比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大9m~11m;所施工隧道为穿越土石分界地层且埋深小于30m的隧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在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交错布设降水井,并通过降水井将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地下水位降低至隧底下方,达到隧道开挖时隧道内无水或少量渗水目的;同时,通过降水井将黄土地层孔隙水与岩层裂隙水排出后,达到二次土体固结的目的,能有效提高岩土自身承载力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黄土湿陷系数(也称湿陷系数)是评价黄土湿陷性的力学参数,指在一定压力下,黄土湿陷系数是指土样浸水前后高度之差与土样原始高度之比。黄土湿陷系数是评价黄土湿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由试验直接测出。根据黄土湿陷系数不同,黄土分为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其中,非湿陷性黄土是指在自重和外部荷载作用下被水浸湿后完全不发生湿陷或黄土湿陷系数<0.015的黄土。非湿陷性黄土是黄土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种土,一般为浅黄、灰黄或黄褐色,具有目视可见的大孔和垂直节理。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属于特殊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政策,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量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使穿越黄土地层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黄土地层具有多孔性、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和沉陷性等地质特性,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易产生掌子面坍塌和初期支护结构大变形等情况。尤其是对穿越土石分界地层的浅埋黄土隧道进行施工时,施工难度更大。土石分界地层是一种上土下岩、软硬不均的特殊地质情况,有着较为特殊的形成机理。在土石分界的地质条件中进行隧道施工,除了土石分界处地层的岩性与分布各不相同外,往往还存在地下水富集区对于分界层的进一步软化作用,以及隧道的浅埋与偏压等因素,围岩会出现变形,应力也会不均衡。一旦实际施工中没有采用与之对应的合理支护措施,或是开挖方法不当,就很有可能造成掌子面前方支护变形,甚至塌陷的严重后果,因而隧道施工坍塌安全风险大,而地下水对不同地质土层坍塌影响至关重要,解决隧道地下水渗涌问题,能够减小隧道开挖坍塌的风险。
目前,国内外对隧道内地下水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封堵法或降水法。其中,封堵法主要以注浆方式固结隧道开挖面及周边一范围内岩土,达到止水及固结岩土目的,保证开挖安全;并且,实际注浆时,一般多采用洞内帷幕注浆法及地表注浆,该方法加固岩土效果好,能够保证施工安全,但施工时间长,工程量偏大,费用高且进度慢。降水法依据降水深度,含水层地层岩性及渗透性主要有点井降水、管井降水、大口井降水等;其中,点井降水适用于粘性土及砂土,降水深度一般小于20m,降水深度偏小,一般常用于城市地铁降水;管井降水主要适用砂土及碎石土,降水深度为 5m以上;大口井降水适用于砂土及碎石土,降水深度小于20m,工程量较管井数量较大。
黄土沟谷是指黄土地区发育的沟谷,可分为沟底、沟头和沟坡三个组成部分,黄土沟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沟谷流水侵蚀和坡面黄土物质移动的结果。对穿越位于沟谷内土石分界地层的浅埋黄土隧道进行施工时,开挖难度更大。沟谷是暴流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小的仅长十余米,大的可达数十公里。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除流水冲刷外,跌水、涡流和重力崩塌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位于沟谷内的浅埋黄土隧道洞顶覆盖层包括淤积土地层和位于淤积土地层下方的岩层,地表常年有水。其中,淤积土地层内土体为淤积土,淤积土在静水或缓慢流水中堆积而形成的土,淤积土地层,土体含水率大,通常位于沟谷(如冲谷)内,竖向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掉块且呈大块状散体结构。位于沟谷内的土石分界地层中岩层通常为强风化砂岩层和/或泥岩层,岩层为水平构造,岩层较薄,岩体较破碎,呈块碎状镶嵌结构,地下岩层裂隙水发育,黄土孔隙水饱和,土石界面处地下水丰富,根据现场勘探孔显示地下水位较高,通常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2.0m。实际开挖时,因地下水软化岩土及地下水在水平岩层裂隙及土石界面处储存,隧道开挖时出现拱顶坍塌,严重制约施工进度。因而,如何解决引排土石界面及水平岩层节理裂隙存储的地下水,消除地下水“悬浮”岩土效应,达到固结岩土增加岩土自身稳定性的目的,是防止隧道开挖出现坍塌或控制变形的关键所在,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的土石分界地层地下水排水措施,确保穿越位于沟谷内土石分界地层的浅埋黄土隧道的施工安全,并确保施工进度,节约施工工期。其中,浅埋黄土隧道指的是隧道上部覆盖层不足隧道洞跨2倍的黄土隧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在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交错布设降水井,并通过降水井将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地下水位降低至隧底下方,达到隧道开挖时隧道内无水或少量渗水目的;同时,通过降水井将黄土地层孔隙水与岩层裂隙水排出后,使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岩土在自重作用下,岩土孔隙与裂隙减小甚至密闭,达到二次土体固结的目的,能有效提高岩土自身承载力及稳定性,达到隧道开挖围岩自稳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分别布设于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的降水井,所施工隧道呈水平布设且其为直线形隧道;每列所述降水井均包括多个沿所施工隧道的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布设的降水井,每列所述降水井中多个所述降水井呈均匀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中的降水井呈交错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中所有降水井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每个所述降水井均呈竖直向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井之间的间距均为2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12m~16m;两列所述降水井中每个所述降水井均位于所施工隧道的一个隧道横断面上,每个所述降水井所处的隧道横断面均为一个隧道降水面,所施工隧道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之间的间距均为d;两列所述降水井与所施工隧道的隧道中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两列所述降水井之间的间距比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大9m~ 11m;
所施工隧道为穿越土石分界地层且埋深小于30m的隧道,所述土石分界地层包括位于沟谷内的黄土地层和位于黄土地层下方的岩层,所述黄土地层和岩层均呈水平布设,所述黄土地层与岩层之间的分界面为土石分界面;所述土石分界面位于所施工隧道上方,所述土石分界面与所施工隧道开挖轮廓线顶部之间的竖向间距大于15m;
所述降水井的井孔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孔底位于所施工隧道下方,所述井孔的孔底与所施工隧道的开挖轮廓线底部之间的竖向间距为H1,H1的取值范围为3.5m~4.5m,所述井孔的孔径为φ650mm~φ750mm。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施工隧道上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为后端降水面,所施工隧道上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为前端降水面,所述后端降水面与所施工隧道后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前端降水面与所施工隧道后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d。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为11m~16m且其开挖高度为11m~13m,所述沉淀管的高度为1m~2m。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降水井均包括由上至下下放至井孔内的沉淀管和布设于沉淀管正上方的滤水管,所述沉淀管和滤水管均与井孔呈同轴布设;所述沉淀管和滤水管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均为水泥砾石管或混凝土管,所述沉淀管和滤水管的外径相同且二者的外径均为φ300mm~φ400mm,所述沉淀管和滤水管的壁厚相同且二者的壁厚均为4cm~6cm。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沉淀管的底端与井孔的孔底相平齐,所述沉淀管与井孔之间以及滤水管的中下部与井孔之间均为滤料填充层,所述滤水管上部与井孔之间为粘土封堵层,所述粘土封堵层的层厚为1.8m~2.5m且其位于滤料填充层上方,所述粘土封堵层的上表面与地面相平齐;所述滤水管顶端伸出地面的高度为0.5m~1m;所述滤水管分为上部管段和连接于所述上部管段正下方的下部滤水段,所述下部滤水段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滤水孔且其外侧包覆有一层滤网,所述下部滤水段位于所述土石分界面下方。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井孔的底部设置有半球形孔,所述半球形孔内设置有底部滤料填充层,所述沉淀管支撑于底部滤料填充层上;所述滤料填充层为砾石填充层。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滤料填充层为砾石填充层。
上述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土石分界地层为存在地下水的地层,一列所述降水井为位于地下水上游的上游降水井,另一列所述降水井为地下水上游的下游降水井;所述上游降水井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下游降水井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下游降水井的数量比所述上游降水井的数量多一个,每个所述下游降水井均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上游降水井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2、使用效果好、降水施工工期较短且降水过程安全、可靠,在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交错布设降水井,并通过降水井将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地下水位降低至隧底下方,达到隧道开挖时隧道内无水或少量渗水目的;同时,通过降水井将黄土地层孔隙水与岩层裂隙水排出后,使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岩土在自重作用下,岩土孔隙与裂隙减小甚至密闭,达到二次土体固结的目的,能有效提高岩土自身承载力及稳定性,达到隧道开挖围岩自稳的目的。与其它现有土体加固方法相比,地表水泥搅拌桩加固法只能加固土体且不适用于岩石地层,袖阀管注浆加固法受地下岩土裂隙影响注浆量经常偏差较大且费用估算偏差也较大,洞内帷幕注浆加固法对洞内施工干扰大、施工进度缓慢且费用较高,而本实用新型采用降水井进行降水时,只需在隧道开挖15天前开始抽水(即降水)即可,便能及时降低地下水位,并且通过7个降水井同时降水后,隧道洞内渗涌水量明显减少,掌子面呈无水或偶有渗水状,围岩较稳定;初支表面喷射混凝土因拱顶无水能够喷射平整密实;洞内积水较少,初支仰拱开挖时呈无水或少量渗水现象。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列降水井的平面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列降水井的纵断面布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列降水井的横断面布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降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隧道洞; 2—降水井; 3—黄土地层;
4—岩层; 5—井孔; 6—沉淀管;
7—滤水管; 8—滤料填充层; 9—粘土封堵层;
10—滤网; 11—底部滤料填充层; 12—抽水管;
13—抽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列分别布设于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的降水井2,所施工隧道呈水平布设且其为直线形隧道;每列所述降水井2均包括多个沿所施工隧道的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布设的降水井2,每列所述降水井2中多个所述降水井2呈均匀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的降水井2呈交错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有降水井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每个所述降水井2均呈竖直向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 2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井2之间的间距均为2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 12m~16m;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每个所述降水井2均位于所施工隧道的一个隧道横断面上,每个所述降水井2所处的隧道横断面均为一个隧道降水面,所施工隧道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之间的间距均为d;两列所述降水井2与所施工隧道的隧道中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两列所述降水井 2之间的间距比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大9m~11m;
所施工隧道为穿越土石分界地层且埋深小于30m的隧道,所述土石分界地层包括位于沟谷内的黄土地层3和位于黄土地层3下方的岩层4,所述黄土地层3和岩层4均呈水平布设,所述黄土地层3与岩层4之间的分界面为土石分界面;所述土石分界面位于所施工隧道上方,所述土石分界面与所施工隧道开挖轮廓线顶部之间的竖向间距大于15m;
所述降水井2的井孔5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孔底位于所施工隧道下方,所述井孔5的孔底与所施工隧道的开挖轮廓线底部之间的竖向间距为H1, H1的取值范围为3.5m~4.5m,所述井孔5的孔径为φ650mm~φ750mm。
其中,所施工隧道的开挖轮廓线底部指的是所施工隧道的隧道开挖断面底部,所施工隧道开挖轮廓线顶部指的是所施工隧道的开挖轮廓线拱顶 (即所述施工隧道的隧道开挖断面顶部)。所施工隧道的埋深指的是隧道开挖断面的顶部至自然地面(即地表)的垂直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隧道的横断面大于100m2。因而,所施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
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为11m~16m且其开挖高度为11m~13m,所述沉淀管6的高度为1m~2m。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记作D1,其中D1=12m。所施工隧道的开挖高度记作H2,其中H2=12m。所施工隧道的埋深记作H4,H4=22m。所述土石分界面与地表之间的竖向间距记作H5,H5=2m。
本实施例中,两列所述降水井2之间的间距比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大10m。两列所述降水井2之间的间距记作D2,并且D2=D1+10m=22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d=15m,所述的H1=4m。所述沉淀管6的高度记作H3,H3=3m。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D2、d、H1和H3的取值大小分别进行相应调整。所述降水井2的深度H0=H4+H2+H1=22+12+4=38m。所述降水井2的深度H0为井孔5的深度。
如图4所示,每个所述降水井2均包括由上至下下放至井孔5内的沉淀管6和布设于沉淀管6正上方的滤水管7,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均与井孔5呈同轴布设;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均为水泥砾石管或混凝土管,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的外径相同且二者的外径均为φ300mm~φ400mm,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的壁厚相同且二者的壁厚均为4cm~6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管6的底端与井孔5的孔底相平齐,所述沉淀管6与井孔5之间以及滤水管7的中下部与井孔5之间均为滤料填充层8,所述滤水管7上部与井孔5之间为粘土封堵层9,所述粘土封堵层9的层厚为1.8m~2.5m且其位于滤料填充层8上方,所述粘土封堵层9的上表面与地面相平齐;所述滤水管7顶端伸出地面的高度为0.5m~1m;所述滤水管7分为上部管段和连接于所述上部管段正下方的下部滤水段,所述下部滤水段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滤水孔且其外侧包覆有一层滤网10,所述下部滤水段位于所述土石分界面下方。实际使用时,所述下部滤水段为能透水的管段,所述上部管段和沉淀管6均为无孔管段,因而所述上部管段和沉淀管6的管壁均为未设置滤水孔的封闭管壁,沉淀管6的作用是是聚集经滤网10流入所述下部滤水段内的细小砂粒和岩屑,防止所述下部滤水段被沉淀物堵塞。
所述下部滤水段的高度为8m~10m且其底端与滤水管7的底端平齐。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滤水段的高度为8m,所述粘土封堵层9的高度为 2m。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下部滤水段的高度和粘土封堵层9的高度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如图4所示,所述井孔5的底部设置有半球形孔,所述半球形孔内设置有底部滤料填充层11,所述沉淀管6支撑于底部滤料填充层11上。其中,所述井孔5的孔底指的是所述半球形孔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滤料填充层11为砾石填充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料填充层8为砾石填充层。
并且,所述砾石填充层由直径为φ5mm~10mm的砾石填充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10为双层透水土工布。
为确保降水效果,所施工隧道上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为后端降水面,所施工隧道上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为前端降水面,所述后端降水面与所施工隧道后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前端降水面与所施工隧道后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d。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隧道位于冲沟内且其长度为80m。
本实施例中,所述井孔5的孔径为φ700mm,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 的外径均为φ400mm且二者的壁厚均为5cm。其中,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的内径均记作D,且D=φ300mm=φ0.3m。
本实施例中,所述土石分界地层为存在地下水的地层,一列所述降水井2为位于地下水上游的上游降水井,另一列所述降水井2为地下水上游的下游降水井;所述上游降水井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下游降水井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下游降水井的数量比所述上游降水井的数量多一个,每个所述下游降水井均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上游降水井之间。因而,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包括降水井2的总数量为奇数个,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包括降水井2的总数量记作n,其中n为正整数且n≥3。
实际对降水井2进行施工之前,先对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包括降水井2的总数量n进行确定。
对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包括降水井2的总数量n进行确定时,根所施工隧道的隧道涌水量Q和降水井2的单井出水量q进行确定,过程如下:
步骤H1、最小降水井数量计算:n1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1
计算得出所施工隧道的最小降水井数量n1;式中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2
表示向上取整;
步骤H2、降水井数量确定:判断步骤H1中所述的n1是否为奇数,当 n1为奇数且n1≥3时,n=n1;当n1为偶数时,n=n1+1。
其中,隧道涌水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3
Q的单位为m3/d;式中K为所施工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渗透系数;H为所施工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含水层厚度,S为所施工隧道的降水深度且S=H,H和S的单位均为m; b为所施工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降水区域宽度且b=D2,b的单位为m; r0为所施工隧道的隧道洞1横断面等效降水引用半径且其单位为m,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4
a为所施工隧道所处土石分界地层的降水区域长度且a与所施工隧道的纵向长度相同,η为修正系数且η=0.13。
降水井2的单井出水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5
K的单位为m3/d;l为所述下部滤水段的高度且其单位为m;γ为所述下部滤水段的半径且γ=D/2。
本实施例中,K=0.19m/d;
S为所述土石分界面与所述下部滤水段底端的竖向间距,S=H0-H3-H5,则S=H0-H3-H5=38-2-2=34m;H=S=34m,b=D2=22m,a=80m, l=8m,γ=D/2=0.3/2=0.15m,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6
隧道涌水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7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8
降水井2的单井出水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9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010
步骤H1进行最小降水井数量计算时,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530943760000111
步骤H2 中进行降水井数量确定时,n=n1=7。因而,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包括降水井2的总数量n=7。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降水井2还包括由上至下插入至所述下部滤水段底端的抽水管12和与抽水管12上端连接的抽水设备13。所述抽水管 12上端伸出至所述上部管段外侧,所述抽水设备13为抽水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分别布设于所施工隧道左右两侧的降水井(2),所施工隧道呈水平布设且其为直线形隧道;每列所述降水井(2)均包括多个沿所施工隧道的隧道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布设的降水井(2),每列所述降水井(2)中多个所述降水井(2)呈均匀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的降水井(2)呈交错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所有降水井(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每个所述降水井(2)均呈竖直向布设;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井(2)之间的间距均为2d,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12m~16m;两列所述降水井(2)中每个所述降水井(2)均位于所施工隧道的一个隧道横断面上,每个所述降水井(2)所处的隧道横断面均为一个隧道降水面,所施工隧道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之间的间距均为d;两列所述降水井(2)与所施工隧道的隧道中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两列所述降水井(2)之间的间距比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大9m~11m;
所施工隧道为穿越土石分界地层且埋深小于30m的隧道,所述土石分界地层包括位于沟谷内的黄土地层(3)和位于黄土地层(3)下方的岩层(4),所述黄土地层(3)和岩层(4)均呈水平布设,所述黄土地层(3)与岩层(4)之间的分界面为土石分界面;所述土石分界面位于所施工隧道上方,所述土石分界面与所施工隧道开挖轮廓线顶部之间的竖向间距大于15m;
所述降水井(2)的井孔(5)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孔底位于所施工隧道下方,所述井孔(5)的孔底与所施工隧道的开挖轮廓线底部之间的竖向间距为H1,H1的取值范围为3.5m~4.5m,所述井孔(5)的孔径为φ650mm~φ750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施工隧道上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为后端降水面,所施工隧道上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所述隧道降水面为前端降水面,所述后端降水面与所施工隧道后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前端降水面与所施工隧道后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d。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施工隧道的开挖宽度为11m~16m且其开挖高度为11m~13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降水井(2)均包括由上至下下放至井孔(5)内的沉淀管(6)和布设于沉淀管(6)正上方的滤水管(7),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均与井孔(5)呈同轴布设;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均为水泥砾石管或混凝土管,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的外径相同且二者的外径均为φ300mm~φ400mm,所述沉淀管(6)和滤水管(7)的壁厚相同且二者的壁厚均为4cm~6cm,所述沉淀管(6)的高度为1m~2m。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管(6)的底端与井孔(5)的孔底相平齐,所述沉淀管(6)与井孔(5)之间以及滤水管(7)的中下部与井孔(5)之间均为滤料填充层(8),所述滤水管(7)上部与井孔(5)之间为粘土封堵层(9),所述粘土封堵层(9)的层厚为1.8m~2.5m且其位于滤料填充层(8)上方,所述粘土封堵层(9)的上表面与地面相平齐;所述滤水管(7)顶端伸出地面的高度为0.5m~1m;所述滤水管(7)分为上部管段和连接于所述上部管段正下方的下部滤水段,所述下部滤水段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滤水孔且其外侧包覆有一层滤网(10),所述下部滤水段位于所述土石分界面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孔(5)的底部设置有半球形孔,所述半球形孔内设置有底部滤料填充层(11),所述沉淀管(6)支撑于底部滤料填充层(11)上;所述滤料填充层(8)为砾石填充层。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填充层(8)为砾石填充层。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石分界地层为存在地下水的地层,一列所述降水井(2)为位于地下水上游的上游降水井,另一列所述降水井(2)为地下水上游的下游降水井;所述上游降水井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下游降水井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下游降水井的数量比所述上游降水井的数量多一个,每个所述下游降水井均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上游降水井之间。
CN201921986018.8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Active CN211144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018.8U CN21114452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018.8U CN21114452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4529U true CN211144529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3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6018.8U Active CN211144529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4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2790A (zh) * 2020-09-02 2020-12-0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降水井抽排的富水软塑黄土隧道地下水渗流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2790A (zh) * 2020-09-02 2020-12-0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降水井抽排的富水软塑黄土隧道地下水渗流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7516B (zh) 一种跟进式高效止水阻砂降水复合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72348A (zh) 一种深水区砂卵石地层截除桥梁桩基的施工方法
CN103953008B (zh) 一种适用于尾矿库的改进型混合坝
CN210858745U (zh) 基于袖阀管注浆的黄土隧道超前加固结构
CN102296961A (zh) 一种岩溶隧道大规模溶腔处理方法
CN109610435B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沟谷地基排水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114109394B (zh) 隧道浅埋软弱围岩高压旋喷桩法地表加固的桩长确定方法
CN102383412A (zh) 采用降水回灌控制深基坑周边沉降的施工方法
CN105421464B (zh) 小型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LU500273B1 (en) New comprehensive dewatering and drainage method and drainage device for mudstone subway station
CN101864779A (zh) 建(构)筑物深部掏土纠倾的方法
CN105926391B (zh) 一种既有铁路路基的路肩加宽方法
CN113250220A (zh) 一种新型临近既有建筑物深基坑降水方法
CN101413277B (zh) 一种深层钻孔挤淤排泥建筑物纠倾方法
CN110700860B (zh) 一种穿越黄土沟谷的土石分界隧道施工方法
CN110847929B (zh) 基于分区爆破的隧道洞口段预加固及开挖施工方法
CN110821500B (zh) 穿越土石分界地层的大断面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
CN114198124A (zh) 一种用于煤矿斜井冒顶区注浆堵水的施工方法
CN105971638A (zh) Wss工法在富水砂层盾构换刀加固中的应用
CN211144529U (zh) 一种富水黄土隧道降水施工结构
CN214194602U (zh) 适用于高承压富水岩溶地层深基坑的降水构造
CN102995647A (zh) 一种桩孔注浆隔渗的地下水控制方法
CN110821512B (zh) 穿越滑坡体的黄土隧道进洞口段预加固及开挖施工方法
CN110344395A (zh) 一种支腿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
CN216275518U (zh) 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补强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