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4382U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44382U CN211144382U CN201922492934.2U CN201922492934U CN211144382U CN 211144382 U CN211144382 U CN 211144382U CN 201922492934 U CN201922492934 U CN 201922492934U CN 211144382 U CN211144382 U CN 211144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trephine
- drill
- stop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包括中心钻和套设所述中心钻的环钻,所述环钻的内周侧设有驱动凸台,所述中心钻的外周侧设有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滑入后旋转到位并带动所述环钻运动的驱动槽,所述中心钻的外周侧还设有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滑动以实现所述环钻与所述中心钻脱离的贯通的解锁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上述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中心钻与环钻通过驱动凸台在驱动槽中滑入后旋转到位实现锁定,中心钻与环钻脱离后沿解锁槽滑出实现脱离,实现非停留持续钻进的效果,简化了脱离拆卸的过程,具有提高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层或岩石的钻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还涉及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
背景技术
冲击钻头广泛应用于矿石探测和地下岩样采集,还应用于建筑工程、水电、港口、高速工路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前期岩样探测。
两槽冲击钻头由钻头本体和合金齿组成,钻头将冲击器或动力头传递来的冲击击打的应力波,通过钻头本体传给合金齿,合金齿再击碎岩石进行破岩。在进行钻孔施工时,为了降低钻孔难度,通常结合采用钻孔和扩孔两种方式施工。在具体过程中,需要先利用环钻进行钻进时的扩孔,持续扩孔至预设深度后,需将环钻与中心钻脱离,环钻在脱离后就不再使用,中心钻继续钻进。在现有的中心钻与环钻的连接方式中,为了施工过程中能达到钻孔要求的深度,环钻使用多根钻杆与中心钻连接,为了使环钻与中心钻互相脱离,需要先拆卸钻杆,将钻杆更换为常规钻头钻进,环钻与中心钻脱离拆卸的工作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改变环钻与中心钻的连接方式以简化环钻与中心钻的脱离拆卸、提高脱离拆卸的效率、降本增效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中心钻与环钻通过驱动凸台在驱动槽中滑入后旋转到位实现锁定,中心钻与环钻脱离后沿解锁槽滑出实现脱离,实现非停留持续钻进的效果,简化了脱离拆卸的过程,具有提高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包括中心钻和套设所述中心钻的环钻,所述环钻的内周侧设有驱动凸台,所述中心钻的外周侧设有两个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滑入后旋转到位并带动所述环钻运动的驱动槽,所述中心钻的外周侧还设有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滑动以实现所述环钻与所述中心钻脱离的贯通的解锁槽。
优选地,所述驱动槽包括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由所述中心钻的端部滑入的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滑入后旋转锁紧的第二槽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中心钻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中心钻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呈垂直的L型。
优选地,所述驱动凸台的数量和所述驱动槽的数量均为多组。
优选地,所述第二槽体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槽体的间隔角度为180°,两个所述解锁槽的间隔角度为180°,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解锁槽间隔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解锁槽的间隔角度为9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包括上述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包括中心钻和环钻两部分,环钻套设中心钻,中心钻设有两个贯通的解锁槽,环钻的内周侧设有驱动凸台,中心钻的外周侧设有驱动槽,驱动槽与驱动凸台对应。该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通过改变中心钻与环钻的连接方式进而实现更方便快捷的装卸效果,通过中心钻以实现持续钻进,通过环钻以实现扩孔,通过驱动凸台在驱动槽中滑动后旋转到位锁紧、反向旋转后滑出解锁以实现中心钻与环钻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贯通的解锁槽以实现中心钻与环钻脱离后的非停留持续钻进,其中,中心钻套入环钻后,环钻内周侧的驱动凸台随环钻相对中心钻的旋转运动而滑入驱动槽中,驱动凸台在驱动槽中旋转到位以锁紧后环钻相对中心钻锁紧固定,环钻在中心钻的驱动下可同步运动继续钻进;反向旋转运动并反向滑出即可将驱动凸台由驱动槽中退出,中心钻与环钻脱离后中心钻相对环钻转动一定角度,使得中心钻继续钻进时驱动凸台可沿贯通的解锁槽滑出,使得中心钻穿过环钻后非停留持续钻进,简化了脱离拆卸的过程,具有提高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钻面端部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中心钻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中心钻、11-解锁槽、12-驱动槽、121-第一槽体、122-第二槽体、2-环钻、21-驱动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钻面端部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中心钻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包括中心钻1和环钻2,环钻2套设中心钻1,通常环钻2套设在中心钻1的头部,中心钻1设有两个解锁槽11,环钻2的内周侧设有驱动凸台21,中心钻1的外周侧设有与驱动凸台21对应的驱动槽12,驱动凸台21可滑入驱动槽12后锁紧也可滑出驱动槽12解锁,进而实现中心钻1与环钻2的可拆卸连接,环钻2与中心钻1脱离后,中心钻1相对环钻2旋转一定角度后可继续钻进,中心钻1的驱动凸台21沿环钻2的贯通的解锁槽11滑出,使得中心钻1穿出环钻2实现非停留持续钻进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钻1的作用在于搭载环钻2并带动环钻2扩孔以及与环钻2脱离后的持续钻进,环钻2与中心钻1脱离后留在所开掘的孔中,中心钻1与环钻2采用配套的驱动凸台21和驱动槽12的形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拆卸钻杆的形式,滑动锁紧具有更方便快捷的装卸效果,简化了脱离拆卸的过程,具有提高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特点。除此以外,在实际的钻进过程中,中心钻1带动环钻2钻进到一定深度后,中心钻1与环钻2分离后,中心钻1可穿出环钻2继续钻进,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提起中心钻1和环钻2、拆卸钻杆后环钻2后重新安装钻杆并将中心钻1放入后继续钻进,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省了工程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改进点即在于中心钻1与环钻2的连接形式,进而实现方便快捷的装卸效果;该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通过中心钻1驱动环钻2进行破岩,至于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钻进原理以及中心钻1与环钻2的材料尺寸等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内容,请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更具体地说,设置在中心钻1外周侧的驱动槽12的延伸方向的设置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沿圆周方向,还可沿上升或下降的螺旋方向设置,只要与中心钻1的长度方向不同并满足中心钻1正向旋转时驱动凸台21在驱动槽12中锁紧以及中心钻1反向旋转时驱动凸台21从驱动槽12中解锁,均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除此以外,驱动槽12的高度的设置有多种,当驱动槽12与驱动凸台21接触的槽底到中心钻1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等于中心钻1的半径时,也就是说驱动槽12设置在中心钻1的外周侧以外,驱动槽12高出中心钻1,开有驱动槽12的分体与中心钻1的本体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中心钻1的径向尺寸不会阻碍环钻2的驱动凸台21,环钻2可在多处套住中心钻1并旋转实现驱动凸台21在驱动槽12中的锁定与解锁;当驱动槽12与驱动凸台21接触的槽底到中心钻1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中心钻1的半径时,也就是说驱动槽12设置在中心钻1的外周侧以内,驱动槽12沉入中心钻1,驱动槽12直接开设在中心钻1的本体上,此时同样可以实现锁定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槽12包括用以供驱动凸台21由中心钻1的端部滑入或滑出的第一槽体121,以及与第一槽体121连通并用以供驱动凸台21滑入后旋转锁紧的第二槽体122。其中,第二槽体122包括但不限于沿中心钻1的长度方向设置,只要第二槽体122的方向与中心钻1的圆周方向不同即可;第一槽体121包括但不限于沿中心钻1的圆周方向设置,只要第一槽体121的方向与中心钻1的长度方向不同即可。
示例性的,第二槽体122沿中心钻1的圆周方向设置,第一槽体121沿中心钻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槽体122与第一槽体121呈垂直的L型。
具体而言,在中心钻1与环钻2的连接过程中,环钻2不动,中心钻1的第一槽体121对准环钻2的驱动凸台21,推动中心钻1在环钻2中移动,驱动凸台21沿第一槽体121滑动,移动到位后转动中心钻1在环钻2中旋转,驱动凸台21由第一槽体121滑动至第二槽体122并继续沿第二槽体122滑动,直至锁紧到位,驱动凸台21在第二槽体122中锁紧,中心钻1在环钻2中锁紧固定,中心钻1可驱动环钻2运动实现扩孔;在中心钻1与环钻2的脱离过程中,环钻2不动,中心钻1反向旋转,锁紧到位的驱动凸台21沿第二槽体122反向滑动直至第一槽体121处,反向拔出中心钻1,驱动凸台21沿第一槽体121反向滑动直至脱离,中心钻1与环钻2解锁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中心钻1与环钻2解锁脱离后,中心钻1从环钻2中穿过并继续钻进,驱动凸台21可从解锁槽11穿过,环钻2不会阻碍中心钻1;除此以外,第一槽体121还可设置为贯穿式的槽,使得中心钻1从环钻2中穿过时驱动凸台21从第一槽体121穿过,环钻2同样不会阻碍中心钻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没有明确限定驱动凸台21和驱动槽12的数量或组数,驱动凸台21和驱动槽12可设置为相同组数,驱动凸台21的数量和驱动槽12的数量为大于一组的多组,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多个与一个第一槽体121连通的第二槽体122,也就是说,沿同一个第一槽体1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二槽体122,每个第二槽体122均对应于一个驱动凸台21,当中心钻1穿入环钻2时,多个驱动凸台21依次滑动进入第一槽体121后到位,旋转中心钻1后多个驱动凸台21分别滑动进入多个第二槽体122实现同步锁紧,此时,中心钻1与环钻2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该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能够承载更大的力与力矩。
在此基础上,第一槽体121的数量为两个但也可设置为多个,每个第一槽体121均可设置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第二槽体122,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槽体121与解锁槽11间隔交叉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槽体121与解锁槽11不重合。
示例性的,该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第一槽体121的数量为两个,驱动凸台21的数量为两组,每组驱动凸台21对应于一个第一槽体121,每组驱动凸台21包括多个驱动凸台21,多个驱动凸台21对应于与一个第一槽体121连通的多个第二槽体122;示例性的,每组驱动凸台21包括两个驱动凸台21,每个第一槽体121设有两个第二槽体122,驱动凸台21的数量共为四个。
进一步,为了提高工作可靠性,解锁槽11的数量为两条,两条解锁槽11相对180°设置在中心钻1的外周侧,两个第一槽体121的间隔角度为180°,两组驱动凸台21的间隔角度同为18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槽体121在中心钻1的外周侧同直径且相对设置。
除此以外,第一槽体121与解锁槽11的间隔角度为90°,使得驱动环钻2钻进破岩和中心钻1与环钻2的拆卸处于不同位置,此时两个第一槽体121和两个第一槽体121交叉并均布在中心钻1的外周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主要应用于地质情况不明确的作业环境中,例如西南、云贵等地区。由于地质情况不明确,可能有的地方需要拆卸环钻2,有的地方需要再次装上环钻2扩孔,上述间隔角度的结构设置方式,有利于中心钻1与环钻2的定位,以便于将环钻2装到中心钻1时容易找正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包括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应具有上述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的全部有益效果,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包括中心钻(1)和套设所述中心钻(1)的环钻(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2)的内周侧设有驱动凸台(21),所述中心钻(1)的外周侧设有两个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21)滑入后旋转到位并带动所述环钻(2)运动的驱动槽(12),所述中心钻(1)的外周侧还设有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21)滑动以实现所述环钻(2)与所述中心钻(1)脱离的贯通的解锁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12)包括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21)由所述中心钻(1)的端部滑入的第一槽体(121),与所述第一槽体(121)连通用以供所述驱动凸台(21)滑入后旋转锁紧的第二槽体(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21)沿所述中心钻(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槽体(122)沿所述中心钻(1)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槽体(121)与所述第二槽体(122)呈垂直的L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凸台(21)的数量和所述驱动槽(12)的数量均为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122)的数量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槽体(121)的间隔角度为180°,两个所述解锁槽(11)的间隔角度为180°,所述第一槽体(121)与所述解锁槽(11)间隔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21)与所述解锁槽(11)的间隔角度为90°。
8.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92934.2U CN211144382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92934.2U CN211144382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44382U true CN211144382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5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92934.2U Active CN211144382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44382U (zh)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92934.2U patent/CN2111443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03145B (zh) | 一种孔内驱动式水平定向钻反循环扩孔钻头 | |
CN111622676A (zh) | 一种旋挖钻机入岩钻头和旋挖钻机 | |
CN205605151U (zh) | 一种岩石底部切割取芯钻头 | |
CN104675346B (zh) | 分体式叶片液力-磁传动井眼清洁工具 | |
CN212774303U (zh) | 一种钻裂器 | |
CN111706348B (zh) | 一种市政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513116U (zh) | 一种旋挖钻具及包括该钻具的旋挖钻机 | |
CN211144382U (zh)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 |
CN201025046Y (zh) | 翼片式扩孔套管跟管钻具 | |
CN104110263B (zh) | 一种用于tbm的刀盘结构 | |
CN108625809A (zh) | 一种随钻修复井壁的稳定器 | |
CN111075356A (zh)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两槽同心跟管钻具 | |
CN204571887U (zh) | 分体式叶片液力、磁传动井眼清洁工具 | |
CN215520780U (zh) | 地质勘查用钻头 | |
CN214997456U (zh) | 一种旋挖嵌岩双筒式钻头 | |
CN215979213U (zh) | 一种用于固体矿产勘查的岩心钻头组件 | |
CN205840789U (zh) | 一种全覆盖型牙轮掌片 | |
CN212249848U (zh) | 一种气举反循环连续取心牙轮钻头 | |
CN212054507U (zh) | 单牙轮pdc同心随钻扩眼钻头 | |
CN108316856A (zh) | 逐级强化软煤岩强度钻进方法及钻具 | |
CN211201766U (zh)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结构 | |
CN210918906U (zh) | 一种打钻排渣效果好的整体螺旋式三棱钻杆 | |
CN204002599U (zh) | 钻具和旋挖钻机 | |
CN210118098U (zh) | 一种圆弧-抛物线-圆弧的新型齿形结构 | |
CN211144383U (zh) | 一种连续跟管钻进系统及非停留三槽同心跟管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