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3837U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43837U CN211143837U CN201921788838.6U CN201921788838U CN211143837U CN 211143837 U CN211143837 U CN 211143837U CN 201921788838 U CN201921788838 U CN 201921788838U CN 211143837 U CN211143837 U CN 211143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frame
- building engineering
- limiting
- base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8207 work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所述底座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托板,所述调整杆的末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调整杆末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板的前方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左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置物板的右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末端铰接有螺纹套。该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便于支撑架的稳定,且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而且便于增大工作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背景技术
支撑架是建筑工地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用于支撑其他工具或者工作人员完成高处作业,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施工时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但市面上常见的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不便于支撑架的稳定,且不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而且不便于增大工作面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支撑架的稳定,且不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而且不便于增大工作面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且限位块的内部贯穿有安装块,所述底座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前方设置有第二锁紧块,所述立柱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托板,且托板的下方连接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末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板的前方设置有置物板,且置物板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活动块,所述置物板的左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并且第二连接杆的末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置物板的右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末端铰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内部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三锁紧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限位块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安装块在限位块的内部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并且安装块与限位块呈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固定杆的纵截面呈“T”形结构,且支撑板与固定杆构成升降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托板与支撑板构成纵向转动结构,且托板与调整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限位板与立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限位杆在限位板的内部等距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置物板通过丝杆在底座的上方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块在置物板的内部构成左右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便于支撑架的稳定,且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而且便于增大工作面积;
1.设置有限位块和安装块,安装块贯穿于限位块的内部,且安装块的纵截面呈“T”形结构,将安装块放置于地面上时,拧紧第一锁紧块,使支撑架不易滑动,消除了晃动引发的安全隐患,便于支撑架的稳定;
2.设置有置物板和丝杆,在丝杆的转动作用下,带动活动块在置物板内部的左右滑动,使置物板在底座的上方升降,并通过第三锁紧块固定置物板的位置,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
3.设置有托板和调整杆,托板铰接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调整杆末端的限位板内部等距离焊接有限位杆,通过控制调整杆在限位板内部的位置,控制托板的收放,便于增大工作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限位块;4、第一锁紧块;5、安装块;6、立柱;7、第二锁紧块;8、固定杆;9、支撑板;10、托板;11、调整杆;12、限位板;13、限位杆;14、置物板;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活动块;18、连接块;19、第三连接杆;20、第四连接杆;21、螺纹套;22、丝杆;23、第三锁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包括底座1、万向轮2、限位块3、第一锁紧块4、安装块5、立柱6、第二锁紧块7、固定杆8、支撑板9、托板10、调整杆11、限位板12、限位杆13、置物板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活动块17、连接块18、第三连接杆19、第四连接杆20、螺纹套21、丝杆22和第三锁紧块23,底座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3,限位块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4,且限位块3的内部贯穿有安装块5,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立柱6,且立柱6的前方设置有第二锁紧块7,立柱6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托板10,且托板10的下方连接有调整杆11,调整杆11末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12,且限位板12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杆13,支撑板9的前方设置有置物板14,且置物板14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活动块17,置物板14的左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5,且第一连接杆15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并且第二连接杆16的末端铰接有连接块18,置物板14的右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9,且第三连接杆19的末端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0,第四连接杆20的末端铰接有螺纹套21,且螺纹套21的内部贯穿有丝杆22,丝杆22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三锁紧块23。
如图2和图3中限位块3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安装块5在限位块3的内部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并且安装块5与限位块3呈一一对应设置,便于增加支撑架的稳定性,固定杆8的纵截面呈“T”形结构,且支撑板9与固定杆8构成升降结构,使支撑板9在工作时不易晃动,托板10与支撑板9构成纵向转动结构,且托板10与调整杆1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便于增大工作面积;
如图1和图3中限位板12与立柱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限位杆13在限位板12的内部等距离设置,便于控制托板10的收放,置物板14通过丝杆22在底座1的上方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块17在置物板14的内部构成左右滑动结构,转动丝杆22,控制置物板14的上下升降,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时,首先将图1中的底座1在万向轮2的作用下,推送至施工位置,将图1中的安装块5放下并与地面接触后,拧紧限位块3外侧的第一锁紧块4,便于增加支撑架的稳定性,根据需求向上推动图1中的支撑板9,使固定杆8在立柱6的内部上下滑动,推送至合适位置后在第二锁紧块7的作用下,将固定杆8进行限位,托板10的内侧铰接有调整杆11,并将调整杆11的末端卡合于限位板12内部相应的限位杆13的外侧,通过托板10的开合,便于增大工作面积;
转动图1中的丝杆22,通过螺纹套21和活动块17的左右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9和第四连接杆20的左右转动,使图1中的置物板14在底座1的上方升降,并在第三锁紧块23的作用下,便于置物板14的固定,同时便于工作材料的更换和运送,以上便完成该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的一系列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锁紧块(4),且限位块(3)的内部贯穿有安装块(5),所述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立柱(6),且立柱(6)的前方设置有第二锁紧块(7),所述立柱(6)的上方连接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托板(10),且托板(10)的下方连接有调整杆(11),所述调整杆(11)末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12),且限位板(12)的内部固定有限位杆(13),所述支撑板(9)的前方设置有置物板(14),且置物板(14)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活动块(17),所述置物板(14)的左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5),且第一连接杆(15)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并且第二连接杆(16)的末端铰接有连接块(18),所述置物板(14)的右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9),且第三连接杆(19)的末端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0),所述第四连接杆(20)的末端铰接有螺纹套(21),且螺纹套(21)的内部贯穿有丝杆(22),所述丝杆(22)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三锁紧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安装块(5)在限位块(3)的内部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并且安装块(5)与限位块(3)呈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8)的纵截面呈“T”形结构,且支撑板(9)与固定杆(8)构成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0)与支撑板(9)构成纵向转动结构,且托板(10)与调整杆(1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与立柱(6)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限位杆(13)在限位板(12)的内部等距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14)通过丝杆(22)在底座(1)的上方构成升降结构,且活动块(17)在置物板(14)的内部构成左右滑动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88838.6U CN211143837U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88838.6U CN211143837U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43837U true CN211143837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7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88838.6U Active CN211143837U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43837U (zh) |
-
2019
- 2019-10-23 CN CN201921788838.6U patent/CN2111438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58069U (zh) | 一种防脱落的道路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 |
CN210195335U (zh) | 一种土木建筑支撑架 | |
CN211143837U (zh)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工程的高强度支撑架 | |
CN211472328U (zh) | 一种预制节段梁防撞墙精准定位装置 | |
CN208009867U (zh) | 用于建筑施工的可升降脚手架 | |
CN212614787U (zh) | 一种工作面煤层巷道掘进的临时支护装置 | |
CN211899815U (zh) | 一种加固式建筑支架 | |
CN212744007U (zh) | 一种隧道工程开挖施工台 | |
CN21053040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拆卸式临时支护 | |
CN209817390U (zh) | 用于内倾式墙体施工的吊篮系统 | |
CN212270698U (zh) |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 |
CN210648657U (zh) | 一种顶部钻孔辅助架 | |
CN213015577U (zh) | 一种可移动式钢筋加工棚结构 | |
CN211313028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承板支架模 | |
CN214298841U (zh) | 一种矿井上下滑动式罐帘门 | |
CN214303012U (zh) | 一种避免倾倒的建筑工地用隐患排查装置 | |
CN217734758U (zh) | 一种稳定性强的防倾覆脚手架 | |
CN210559144U (zh) | 一种平台驱动液压设备 | |
CN215701747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支撑用机器人 | |
CN213275206U (zh) |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检测装置 | |
CN212671372U (zh) | 桥梁施工的临时安全护栏 | |
CN211421814U (zh) | 一种新型脚手架安装固定装置 | |
CN212471370U (zh) | 一种建筑机械设备维修平台 | |
CN217972263U (zh) | 一种新型提梁机结构 | |
CN212831997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缆盘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