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6963U -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6963U
CN211136963U CN201921953728.0U CN201921953728U CN211136963U CN 211136963 U CN211136963 U CN 211136963U CN 201921953728 U CN201921953728 U CN 201921953728U CN 211136963 U CN211136963 U CN 211136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teeth
nut
movable end
impact w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37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季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obs Colle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Jacobs Chuck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Apex Brands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cobs Colle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Apex Brand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obs Colle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Apex Brands Inc filed Critical Jacobs Colle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37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6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6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6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钻夹具器械,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前套筒、螺母、动端齿,其中,所述动端齿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外壁面上固定有挡圈,所述前套筒设置有凸出内壁面的筋板,所述挡圈与前套筒的内壁面及筋板之间均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锁定可靠,操作更简单。

Description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钻夹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背景技术
钻夹头中通常设有钻体、夹爪、螺母、垫片,轴承、前套筒(即前套筒或套筒),还有后套筒(也叫后盖)等结构,三只夹爪分别设置在均布于钻体上的三个斜孔(也叫爪孔)内,螺母与夹爪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工作时,通过旋转套筒,进而驱动螺母,然后螺母驱动夹爪在钻体的斜孔内前后移动,从而使夹爪张开或闭合,以实现松开或夹紧工具。套筒通过键或紧配等不同方式和螺母连接。
冲击扳手的输出扭力非常大,传统钻夹头用在冲击扳手上,会因为极大的惯性力很快卡死或者松开。因此,需要一套锁定机构,避免钻夹头因为惯性力导致的卡死或者松开。
申请人自己申请的专利中,PCT/CN2019/089813,公开了一种带锁定机构的钻夹头,参照图1~图7(b)所示,其是在本体前端设置有一拉拔环,拉拔环连接动端齿,动端齿的的端面上分布有较多的齿,螺母端面上也分布有较多的齿,当动端齿往方向1滑动到位置1,也就是将拉拔环向方向1拉动,动端齿上的齿与螺母上的齿分离,如图4(a)所示;前套筒与螺母为过盈配合,旋转前套筒,前套筒带动螺母转动,从而带动爪子在本体爪孔里前后移动;等爪子锁紧钻夹头后,当动端齿往方向2滑动到位置2,也就是把拉拨环向方向2推动,动端齿上的齿与螺母上的齿啮合,如图4(b)所示;此时,螺母就被锁定在本体,即使冲击扳手的冲击力再大,螺母也无法相对本体转动,螺母无法转动,夹头就不会出现卡死或者松开的情况。
为了方便位置1和位置2的定位,在本体上套有一个弹性卡合圈,动端齿内端上有两个挡位,当动端齿在位置1时,弹性卡合圈会在挡位1,弹性卡合圈的弹性力会阻止动端齿向位置2移动;当动端齿在位置2时,弹性卡合圈会在挡位2,弹性卡合圈的弹性力会阻止动端齿向位置1移动;动端齿的上方设有一个压簧,进一步确保动端齿停留在位置2的可靠性。其中,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的形状类似一凹槽,弹性挡圈的形状与其贴合,从位置1向位置2或位置2向位置1移动时,弹性卡合圈需要伸缩从而从槽内脱出。可选的,为了使弹性挡圈便于移动,在凹槽旁增加了倒角。
上述方式中,一方面,前套筒与动端齿没有实际的联系,用户需要分别操作两个部件来实现夹头的功能。此外,该种方式相比传统的钻夹头而言,需要单独设置拉拔环结构,操作复杂,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该夹头锁定可靠,操作更简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前套筒、螺母、动端齿,所述动端齿的第一端的外壁面上固定有挡圈,所述前套筒设置有凸出前套筒内壁面的筋板,所述挡圈与前套筒的内壁面及筋板之间均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动端齿还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齿,所述动端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动端齿的第二端的齿与所述螺母的齿相分离,所述动端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动端齿的第二端的齿与螺母的齿相啮合。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由设置于所述动端齿第一端内侧的且具有凹槽结构的两个档位、以及卡合于任一档位内的弹性卡合圈进行限位,弹性卡合圈固定在本体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凸出螺母外壁面的第一滑块,所述前套筒内壁面开设有与该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动端齿内壁面设置有凸出的第二滑块,所述夹头本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挡圈为过盈在动端齿外壁面上的环形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的宽度与第一滑槽的宽度相同,或者略小于第一滑槽的宽度,第一滑块的高度小于第一滑槽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及动端齿均位于所述前套筒内部,或者部分位于前套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在轴向上被夹在挡圈与动端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与前套筒一体成型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将前套筒和动端齿结构结合在一起,使得夹头少了一个需要操作的部件,用户只需要操作前套筒即可实现夹头的夹紧功能,其操作更为简单,也无需对传统的钻夹头形状及结构做较大的改变,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现有技术中夹头的动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现有技术中夹头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与螺母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与螺母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与螺母分离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4(b)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与螺母分离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5(a)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在位置1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5(b)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在位置1处时的放大图。
图6(a)是现有技术中动端齿在位置2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6(b)是现有技术中在位置2处时的放大图。
图7(a)是现有技术中夹头的动端齿的两个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现有技术中夹头的弹性卡合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头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头的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套筒与挡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筋板与前套筒、动端齿配合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端齿在位置1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端齿在位置2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该夹头包括:具有夹持部的夹头本体1、动端齿2、螺母3及前套筒4,其中,夹头本体1与动端齿2装配连接,动端齿2与螺母3在特定位置(比如位置2)存在装配连接关系,螺母3与前套筒4装配连接。配合参照图2(a)~图3(b),以及图8(a)和图8(b)所示,具体来说,动端齿2、螺母3与前套筒4均为中空的圆环状,动端齿2与螺母3的一个相对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多个齿22、32,优选为45个,通过齿的相互啮合或分离,实现螺母3与动端齿2处于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动端齿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出动端齿内壁面的第二滑块21,优选为3个且等间距设置,对应地,夹头本体1其中一端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1,优选为3个且等间距设置,其中,该第二滑块21和第二滑槽11的宽度相同,第二滑块21能插入到第二滑槽11中,在前套筒4转动时,套筒带动螺母3旋转,从而带动夹爪张开或闭合。在锁紧夹头的过程中,动端齿和夹头主体不动,前套筒和螺母3旋转,动端齿2与夹头的配合只是在位置2时使螺母4锁紧在夹头主体上,此时螺母无法旋转,夹爪的工作状态固定。
参照图4(a)~图6(b)所示,现有技术中对夹头夹紧的操作方式为:先把拉拔环5和动端齿2拉到图4(a)位置,动端齿2上的齿与螺母3上的齿分离;前套筒4与螺母3为过盈配合,旋转前套筒4,前套筒4带动螺母3转动,从而带动爪子在本体爪孔里前后移动;等爪子夹紧钻头后,把拉拔环5和动端齿2按到图4(b)位置,此时动端齿2上的齿与螺母3上的齿啮合,从而将螺母3锁到本体上,螺母3不会径向转动,以致更紧或松开。图5(a)在位置1,图5(b)在位置2,图6(a)和图6(b)分别显示了弹性卡合圈在位置1和位置2时的卡合结构的放大图。弹性卡合圈的结构如图7(b)所示,处于位置1或位置2,起到限位阻止动端齿移动的作用。弹性卡合圈可以为具有开口的钢丝圈,由于钢丝本身有弹性,且有个开口,所以可以实现径向开合,实现一个弹性的动作。
由于动端齿一部分连接拉拔环5,一部分连接前套筒4,另一端在特定位置时连接螺母3,在使用时,需要分别对拉拔环5和前套筒4分别操作来实现夹头的功能。
参照图8(a)~图10(b)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前套筒4将螺母3和动端齿2均套设在其内部,从外观上看,基本完全套设于前套筒4的径向内侧,这样通过单独的控制前套筒4即可实现锁定,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此处螺母3和动端齿2均可以部分位于前套筒内部,部分位于外部,只要它们的部分结构与前套筒4具有配合关系能够实现联动即可满足。动端齿2与夹头本体1的连接关系,以及动端齿的在位置1、2的定位和前述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一样,在此不再赘述。具体来说,参照图8(a)和图8(b),螺母3在其中一个轴向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动端齿2的外端面的相互啮合的齿32,螺母3的外壁面上环设有一圈突出外壁面的第一滑块31,优选为6个且等间距设置,对应地,前套筒4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容置该第一滑块31的第一滑槽41,优选为6个且等间距设置,其中,第一滑块31的宽度(相当于第一滑块的弧长)与第一滑槽41的宽度(相当于第一滑槽的弧长)相等,或者第一滑块31的宽度(相当于第一滑块的弧长)略小于第一滑槽41的宽度,便于滑块的塞入,这样使得旋转前套筒4的时候能带动螺母3转动,第一滑块31的高度小于第一滑槽41的高度(相当于第一滑槽的可滑动距离),这样使得前套筒4在轴向上滑动时,第一滑槽41具备容置该第一滑块31的滑动空间距离,动端齿2与前套筒4通过设置的第一滑块31和第一滑槽41的配合实现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参照图9(a)和9(b)所示,动端齿2的第一端的外壁面上套设有挡圈6,挡圈6为圆环形,与动端齿2固定连接,优选为过盈配合,前套筒4内壁上凸设有一筋板42,筋板42也呈环形,绕内周面设置,筋板42与前套筒4一体成型制作,筋板42与动端齿2在轴向上可以相接触或者具有一段微小的间隔,挡圈6和筋板42之间,以及挡圈6与其外侧方向的前套筒4内壁面之间均具有间隙(也即存在一段间隔),其中,挡圈6和筋板42之间的间隙存在于轴向上,挡圈6与前套筒4之间的间隙存在于径向上,本实施例中,轴向上的间隙相对径向上的间隙较小,使得前套筒向某一方向滑动的时候,能够很快触及到挡圈,进而带动动端齿滑动。由于筋板42的两侧分别为动端齿2和挡圈6,挡圈6与动端齿2为过盈配合,设置挡圈6主要是为了限制前套筒4与动端齿2的相对位置关系,故沿方向1(比如向前)或者方向2(比如向后)拉动前套筒4,可以带动动端齿2与前套筒一起前后移动。同时,由于间隙的存在,前套筒4可以绕动端齿2转动,而不会有摩擦阻力,动端齿2不会随前套筒4的转动而一起转动。
同样地,动端齿2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两个档位,即档位1和档位2,档位1和档位2同样是根据凹槽与弹性卡合圈进行限位,参照图10(a)和图10(b)所示,把前套筒4和动端齿2拉到图10(a)位置,也就向前拉动至位置1,动端齿2上的齿与螺母3上的齿分离,二者之间具有一小段间距,前套筒4与螺母3之间为第一挡块31加第一滑槽41的配合,旋转前套筒4,前套筒4带动螺母3转动,从而带动爪子在本体1的爪孔里前后移动;等爪子夹紧钻头后,把前套筒4和动端齿2移动或按压到图10(b)位置,也就是向后拉动至位置2,此时动端齿2上的齿与螺母3上的齿啮合,从而将螺母3锁到夹头本体1上,将夹头锁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夹头,将动端齿与前套筒结合在一起,操作时,仅仅对前套筒操作即可实现夹头功能,使得夹头外观上看相对少了一个需要操作的部件,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虽然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法和系统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修改、增加、以及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包括夹头本体、前套筒、螺母、动端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齿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的外壁面上固定有挡圈,所述前套筒设置有凸出内壁面的筋板,所述挡圈与前套筒的内壁面及筋板之间均具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齿还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齿,所述动端齿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动端齿的第二端的齿与所述螺母的齿相分离,所述动端齿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动端齿的第二端的齿与螺母的齿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凸出的第一滑块,所述前套筒内壁面开设有与该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齿内壁面设置有凸出的第二滑块,所述夹头本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为过盈在动端齿外壁面上的环形挡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宽度与第一滑槽的宽度相同,第一滑块的高度小于第一滑槽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在轴向上被夹在挡圈与动端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及动端齿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前套筒内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与前套筒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由设置于所述动端齿第一端内侧的且具有凹槽结构的两个档位及卡合于任一档位内的弹性卡合圈进行限位,所述弹性卡合圈固定在夹头本体外壁。
CN201921953728.0U 2019-11-13 2019-11-13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Active CN211136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3728.0U CN211136963U (zh) 2019-11-13 2019-11-13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3728.0U CN211136963U (zh) 2019-11-13 2019-11-13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6963U true CN211136963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3728.0U Active CN211136963U (zh) 2019-11-13 2019-11-13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6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8987B2 (en) Chuck with locking device
EP2537612B1 (en) Tool chuck with power take off feature
EP1793952B1 (en) Tool chuck with sleeve and clutch mechanism
EP1759792B1 (en) Power driver with dead spindle chucking system with sliding sleve
EP1993763B1 (en) Tool chuck with sliding sleeve and chuck mechanism
CA2786706C (en) A multi-bit tool
EP1789224B1 (en) Chuck with nutating gear reduction
WO2019233485A1 (zh) 手持式动力工具
EP1714722A2 (en) Tool chick with power take off and dead spindle features
CN105246648A (zh) 具有改进的由前进至缩回转换的强制进给工具
US6056298A (en) Chuck lock bit changer
CN211136963U (zh) 用于冲击扳手上的夹头
US20210331254A1 (en) Power tool chuck
CN112203788A (zh) 具有自动夹爪调节的夹头
EP3698907B1 (en) A chuck having a locking device
CN111278590B (zh) 一种与具有可旋转驱动轴的动力驱动器一起使用的夹头
JPS5941021Y2 (ja) フィ−ドピストン・シリン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